刚出锅的面饼,卷成一个长卷儿,散发出的香味儿让正在烧火的于蕙岚都忍不住的咽了下口水。好香啊,扭头一看,剩下的三个也都放下手里的活儿凑了过来,巴巴的站在门口。
柳春花面露得色的笑笑,做鱼面的手艺,在整个杨柳村,她认第二就没有人敢认第一的。
“咚咚。”的几下快切,圆圆的鱼面卷儿就出来了。
柳春花直接在水潭了舀了碗开水,滴上两滴油,抓了一把鱼面卷儿丢了进去。抽两根筷子随意搅了搅,就递到石坚的手里。
“趁热吃,这会儿没空去捋点儿葱花,不然味道更香。”
刚蒸出的鱼面雪白雪白的近乎透明,原本的面卷儿被搅开,盘在了碗底。
石坚早就被这鱼面的香味儿****的直吞口水了,这会儿子也不客气。夹了一筷子大口的吃起来,一入口,眼前一亮。
三下五除二就几口扒完了,连先前舀的那碗白水也喝了个一干二净。
“于婶子,这是绝对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了!”抹了把嘴,石坚由衷的说道,原本他没对着鱼面抱有多大的期待,看用料就知道,不是什么名贵的鱼。
没想到,味道出奇的好,感觉吃的就是鱼,但是又有面条的口感。
“吃鱼不见鱼,这鱼面真是一绝了!”石坚回味了一番后,摇头晃脑的说道。
奈何没有得到一句回应,定睛一看。个个都捧着碗吃的欢呢,当下也不拽文了,端着空了的碗,挤了过去。这么好吃的面,怎么能只吃一碗!三碗五碗都不在话下。
抱着吃的溜圆的肚皮儿,于蕙岚一面揉着肚子,一面继续烧火。鱼面卷儿晒干了能留上一年半载的。这回鱼多面粉多的孩子们又爱吃的,柳春花干脆的做上个几十斤,晾干了留着。
过年的时候,不单单能下面条吃,还能做菜,煮汤,花样多着呢。
吃饱喝足了,于蕙岚瞅着案桌上那一个一个排着的鱼面卷儿,开始琢磨着其他的心思。
鱼面口感好,味道香,颜色也漂亮,还易于储存。制作起来也并不复杂,唯一的缺点就是造价有些贵了,一碗面要三十文本钱这还不算上人工火候。
要想挣钱至少得卖上六十文,相较于摊贩上十文一碗的面条,这个就显得有些太贵了。卖去大酒楼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酒楼掌柜不易说服,采买这种鱼面,只能先靠自己卖了。
做鱼面每一步都要功夫到,火候到。但步骤还是那么几样,帮了一段时间的忙,又吃饱了鱼面,三个小辈的就都有些无趣懒洋洋的不愿意动。
“胖丫,我们要去山上玩儿,你去不去?”于蕙岚还在皱着眉想法子卖鱼面,石坚已经把先前穿得那件短褂换了下来,回复他的光鲜亮丽,探到灶房来说道。
于蕙岚手里还拿着火钳,愣愣的思绪没转过来。下一息,柳春花已经弯下腰来,一把把她从灶膛口拎了出来。
“去去,去玩儿会儿。整天闷在屋子里,都要闷坏了。”
她不要出去玩儿呢,玩儿有什么劲。于蕙岚不情不愿的拿脚蹭地,她不想出去。
等得不赖烦的石坚伸手就抓住了于蕙岚的手,拖着人往外走。带她出去玩儿还磨磨蹭蹭的,小丫头就是麻烦。
于常谦等在门外,瞧见石坚的动作,脸唬了下来。一把夺过妹妹的手,牵到一边。瞪了妹妹一眼,却什么都没说,转身一手推着石坚的背,就要把人推着一道出去。
直到那两人,人都走远了。站在院子里的于蕙岚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她这是被扔下了?哥哥什么都没说,就同石坚一道走掉了?
于蕙岚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灶房里阿娘同五姨已经占据了,哥哥同石坚也走掉了。好像都没她什么事儿了?于蕙岚开始收拾院子。
剔鱼刺的那边儿,五姨把该收拾的都收拾了。鱼皮鱼骨扔到一边,鱼杂仍在一边,剩下的鱼头用面盆装着。刀和砧板都简单的洗过,剩下的鱼腥味儿就得搬到水塘里去用草木灰擦洗。
于蕙岚掂量了下那木桩子一般的砧板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儿,放弃了清洗的打算。
白鲢的鱼头整个杨柳村的人都不屑于吃,味腥还没肉。煮出来的汤也不够鲜,多半都是喂了猫狗。
于家扔不起,这些鱼头都会被柳春花用来做烧鱼嘴吃。说是鱼嘴,其实是整个鱼头。味道不大好,但是也算得上荤腥。
白鲢鱼头加足了生姜,熬得足够久后,腥味儿是没了,鲜味儿也没了。不像那鱼面就是加瓢白水,吃起来都鲜甜鲜甜的。
这个念头一闪过,于蕙岚伸去端装满了鱼头的面盆的手顿住了。
如果能用鱼面提鲜呢?用这些白鲢鱼头熬出来汤,加上少许的鱼面,一碗鱼头浓汤就出来了。
一碗豆花都是卖出三文钱,这样一碗鱼头浓汤能卖多少?
于蕙岚并没有立刻去同阿娘说,继续收拾着院子,脑子转的飞快。熬煮鱼头浓汤需要多少木炭,能够到镇上的什么地方去卖?一碗鱼头浓汤成本是多少,能卖多少钱?
前世她在镇上住了一年多,又从未相夫教子过,时常在外面闲晃。对镇上相当了解,但是那是五年后。时间提前了五年,不知道镇上是不是她后世见过的那个模样。
柳春花和柳五两个人忙到天黑,才算是把那一箩筐鱼大半都做成了鱼面。面粉用的一点儿不剩,鱼面卷儿,密密麻麻的排满了一个扑栲。放在外面晾着,等风干了,就能收袋装了起来。
晚饭自然是由于蕙岚来做,忙了一整日的柳春花和柳五就在堂屋里歇着说说家长里短的话。
于常谦空着手回来,依旧阴沉着脸不说话,径直去了自己的屋子。
他这么闷不吭声的好几天了,柳春花有些担心,伸直着脖子看了看,想等待会儿饭后,去问问自家大儿子是怎么了。
于蕙岚削了个白萝卜放到熬了半个多时辰的鱼头汤里接着煮。又抓了一小撮鱼面扔了进去,继续煮。炒了把新抽的菜薹,又舀了小半碗霉豆放在饭上蒸着。就专心的盯着鱼头汤。
香味扑鼻,柳五舀了一大碗鱼汤咕噜咕噜的喝了下去,吃惊的伸直着脖子去看饭桌上那大汤钵。
奶白色汤汁上面还撒了蒜叶,能看到煮的晶莹的萝卜露了出来。
“诶,胖丫,你这是把胖头给煮了?手艺真是好啊,甜的我还以为放了糖呢。”大姐家分得的两条胖头不是搁在水瓮里养着了吗?胖丫什么时候杀的,她怎么没注意到。
两条胖头是要留着待客的,这个时候煮了给她吃,客人来了怎么办。
“不是胖头,这是白鲢。”于蕙岚一直都紧张的盯着大家喝汤的动作,生怕味道会不对或是不够,五姨的话让她放下心来,笑着回道。
白鲢?怎么可能?白鲢的鱼头没肉不说还只腥不鲜!柳五一脸不置信。
于蕙岚站了起来,用木勺舀了下汤钵里的萝卜,扒拉出半个已经煮散了的鱼头。不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是白鲢无疑。
柳春花又喝了一口鱼汤,鲜甜无比,没个五六斤的胖头绝对煮不出这样的味道。
“岚儿,你这是怎么煮的?”
对于阿娘的发问,于蕙岚抿起了唇角。
“我加了一点儿鱼面,阿娘这样的浓汤一锅只要两只白鲢鱼头,几根鱼面。如果拿出去卖——”
于蕙岚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柳春花打断了。
“鱼汤莫说是杨柳村了就是方林镇,谁家不会煮。要到哪里去卖?鱼面贵重,卖不出去的。”
杨柳村家家户户都会做鱼面,早前就有人想过要拿出去卖了。鱼面味道好,又有特色,本以为能卖个好价钱。
结果却处处碰壁,那些大酒楼看不上鱼面的材质,不过用的是常见的鱼肉做的。同用浓汤煮的面味道也差不上多少。
小馆子米面铺子一听说鱼面要四五十文一斤,头摇的更厉害。这么贵的面,寻常人家哪里吃得起。更别提摆摊贩卖的了,根本就无人问津。
于蕙岚也不恼,鱼面的价格太高势必是一个坎儿。但是不代表就不能卖了,只是卖的方法不同而已。
“阿娘,咱家的鱼面,不是论斤卖,是论根卖。用着白鲢的鱼头熬出浓汤加上一根鱼面,味道同胖头差不了多少。一碗汤里再加一条豆腐,就是两文。阿娘你你觉得卖不卖得出去?”
于蕙岚本就没想过能卖别人一碗面,她只想卖别人一根面。
前世如意酒楼的那坛子百年女儿红,价值千金,也是卖不出去。但是那大掌柜将这坛酒打开,一杯一杯的卖,一日就卖完了。那些人真是要喝个醉吗?不过是尝一尝这绝妙酒香罢了。
“莫要说笑,哪有人会花两文吃一根面。”柳春花还是摇头,一根面怎么能抵饱。
于蕙岚毫不气馁,这个时候她说服的不只是阿娘,还有阿爹哥哥。
“那别人还花三大文买豆花呢。”镇口的那家豆花铺子可是几十年如一日生意火爆。
柳春花横眉一竖。
“豆花是豆花,面是面,能一样吗?”
继续小广告,阿秦的qq书友群:229141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