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重生鱼米水乡全文阅读 > 第21章 美貌表姐

第21章 美貌表姐


柳二媳眼珠子转了转,瞧瞧四周,没得一个人。既然大姐不在,她也犯不着装下去。

“果真是穷酸模样,这么点儿东西也巴不得抢去。”

对于二舅娘突然转变了那亲热的态度,开始阴阳怪气的,于蕙岚依旧笑咪咪的。这个二舅娘对自家一直都是这么尖酸刻薄,要是像方才那样谄媚,她还不习惯呢。

“可不是呢,我家家徒四壁呢,比不得二舅娘家荣华富贵。”于蕙岚把东西收好,接嘴道。

柳二媳瞧见于蕙岚的动作,眼皮子跳了跳,想伸手去抢,又实在抹不下面子,毕竟门大敞着呢,虽说这会儿闲逛的人不多,可若真是有那么一两个人恰好就听见了,她的好名声岂不是都毁了。

“贪图这些小便宜,眼皮子浅就是浅。”柳二媳从前就知道,这个外甥女和她阿爹一个德行,穷清高,眼高手低的很。

于蕙岚故作感激的看向二舅娘。

“我家是村里出了名的穷户,这些东西,二舅娘家吃得不要的,对于我家来说可是顶顶好的东西呢,过年都吃不上一回。”

前世,这些讽刺的话她不知听了多少,旁人的指指点点,夫人的耳光她都受过。柳二媳这点儿功力,不痛不痒。

柳二媳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横竖柳春花一时半会的也回不来,吃了几口软钉子已经够了,连个正眼都没给于蕙岚,直接离去。

走了?走了挺好。于蕙岚笑嘻嘻的拎着篮子到灶房去,这么些鸡蛋。嗯,明日给阿爹哥哥也煮上一个。阿爹原本身子就弱,哥哥这段日子一直都辛苦。天暖,把肉洒些盐,免得坏掉了。

荷包还要赶工,她没空去想二舅娘那些个鸡毛蒜皮的面子里子的。这个月至少得赶出三个荷包,才能送到镇上去卖。

是夜,于蕙岚早早的就熬了肉汤,狠狠心的揉了面,擀面条吃。好难得磨了新麦,光是面粉嗅着就香。

阿娘还没从地里回来,于常谦去镇上卖了鱼,倒是早早的回了。瞧见妹妹在擀面,就洗了手过来帮忙。

揉面需要劲儿大,于蕙岚虽然自诩做面的味道不错,但是不得不承认自个儿年纪小,力气跟不上,揉不出那样有劲道的面来,先是找了阿爹过来帮忙。

看着小闺女水汪汪的眼,于书生摈弃了“君子远庖厨”的理念,挽起袖子,双手上阵。他力气是够得,但是在家从来烧饭的于书生不会和面,手忙脚乱了一通,依旧没揉成功。讪讪着脸的又回房去,读他那些书了。

“阿爹,天黑了不要看书,小心坏了眼睛。”于蕙岚冲着门那儿喊了一声,正好就瞧见了哥哥进来。

于常谦同于书生完全不一样,虽然也读书,可那什么君子不君子的对他来说完全无所谓。打小,他就烧火做饭,浆洗捡柴,样样都没落下。

揉面更是一把好手,于蕙岚瞧着哥哥那熟练的动作,一脸崇拜。哥哥真的是什么都会干,看看这一副做饭的好把势,真不知道将来会便宜了哪个女人。

搬个小板凳儿坐着择些汤菜待会儿也下到面里去,于蕙岚自顾自的找着话说。

“哥哥,今天的鱼可还好卖?”杨柳村的鱼肥美鲜甜,不知道味道有多好。

于常谦一手扶着面盆,一手揉着面团。

“还好,卖了二百多钱。”

从村子里到镇上要走上一个多时辰,往常就是阿娘去卖鱼,也只背的动二十来斤鱼,顶多能卖到一百多文,哥哥怎么卖的比阿娘还要多。于蕙岚吃惊的看过去,要是这样,光是卖鱼,家里的药金就不愁没着落了。

于常谦依旧面瘫着脸,大力的揉着面团。

“石坚用的他的马帮我把鱼驼到镇上去的。”否则他哪里背得动百多斤的鱼篓到镇上去。

杨柳村卖鱼都是从水里捞起来后,用湿泥裹了背到集市上去。虽然模样难看了点儿,但是常买杨柳村的人的鱼的人都知道,洗干净了,鱼还活蹦乱跳的,非常新鲜。

于蕙岚回忆了下,那个小少爷的那匹高马,看着就知道是匹器宇轩昂的好马。那小少爷能舍得用这样马驮鱼?还帮着驮到集市上去,不由得问道。

“哥哥,你同那小少爷很要好?”

于常谦面瘫着脸的在案桌上撒了些面粉,然后把面团倒了出来。

“嗯,你以后也要叫哥。”

哥哥是怎么同这样一个小少爷认识的?于蕙岚惊得差点儿把的的手里汤菜叶儿捏的菜汁四溅。

她记得前世的时候不知道哥哥有这么个朋友啊,前世若是知道这么个富贵少爷,她没道理不贴上去找没趣儿才是啊。

于蕙岚自我唾弃了一番后,才又问道。

“哥哥是怎么同那小少爷认识的。”

于常谦认真的重复了一遍。

“石坚比你大,你要叫他哥。”

于蕙岚撇撇嘴,没有争论。她可搭不上这样的富贵哥哥,只是好奇哥哥怎么同那小少爷结识还成为朋友的。上回不还是怨气的很吗?

“我时常上山捡柴,在山上认识的。”那石坚到石阳郡来是避避风头的,因此一个人带着个两个下人住在山上,很是无趣。他也是无意间撞见这个骄蛮的小少爷一个人躲在山泉边儿哭鼻子,这才熟悉的。

自然这些话,于常谦是不会同妹妹讲,石坚要是觉得丢脸的紧,指不定又要闹出什么事来。

山上认识的?于蕙岚想了想,依稀的记得,醇香好像同她说过她表哥在山里建了个院子的话。当时她一心扑在荷包上没大注意听醇香的嘀咕。

“哦。”哥哥既然都认同了,那她也把那小少爷当做哥哥的朋友了,于蕙岚应了声儿没再问这小少爷的事情。

兄妹两个都是手脚麻利的,于常谦的面条擀得飞快,于蕙岚的肉汤煮得香气四溢的时候,差不多面条就下锅了。

一碗肉面吃的人,满嘴流油,香的恨不得把唇上的油也都吞下去。于蕙岚最后的放得那些汤菜更是甜得好像加了好几勺糖。

“这汤菜还能下到面里,可真好吃。”柳春花真是对小闺女刮目相看了,做得东西,新奇又好吃,比她烧饭的味道还要好。

这汤菜原本就是放到面里煮着吃的,淖了后,拌些盐巴,葱蒜味道也好。并非是只能在煮汤的时候才能吃的。

“这菜既取名为汤菜,因名生义,只要是有汤的时候都能煮。面汤里怎么就不能煮了。”于书生破天荒的吃了第二碗,听闻柳春花的话后摇晃着脑袋得说道。

于蕙岚弯起了眉眼,对她来说,阿爹阿娘哥哥喜欢吃就好。其他的,她都无所谓。

“那前儿的钵儿菜,岚儿把那菜杆子切成薄薄的片儿加上鸡蛋炒了,虽然费些工,但比先前的段儿烧可好吃得多!”柳春花瞧着对面儿乖顺的坐着小闺女,越看越是骄傲,放眼村子里,有哪家的闺女比得上。

“大姐家吃饭倒是精细,哪像我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粗人。”屋外,柳二媳笑呵呵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桌上的人都放下碗,于书生正欲站起身来回东房去,刚刚站起来,柳二媳就领着人走了进来。

这么再离去就有些不好了,于书生只得又坐下来,低垂着眼睑,不去看来人。

“来来,霞儿,这是你大姑,这是你大姑父。这是你表哥,那是你表妹。”天这个时候已经有些昏暗了,于蕙岚看不大清楚那两个人的表情。三口两口的把碗里的面汤喝了,就溜下椅子去刷碗。

这个时候,于常谦也找来家里唯一的油灯,点了放在大桌上。

柳二媳嗅着肉面的香味,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咬牙切齿。家里也个把月没吃过肉了,好难得狠心去割了一块,原本是送过来做做样子。不曾想,那个贪心的丫头居然真的收了,非但收了,晚上就煮了吃!

柳春花请柳二媳坐了,多看了几眼那个小姑娘几眼,不知道这二弟媳突然上门来所为何事。

“还不快叫人!”为这块肉和那二十多个鸡蛋,柳二媳心里怨气的厉害,等了半天,自家闺女还扭扭捏捏的不肯开口叫人,狠狠的拧了一把闺女的腰间,呵斥道。

“大姑,大姑父。”疼的眼泪都快出来了,那小姑娘才不甘愿的叫了人。

柳春花就着油灯仔细的打量了下那个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就是眼睛顶天了,连个眼角都不肯看过来。她早前就听说过,二弟家的大闺女长得好看,唤作柳霞儿。

“这是柳霞儿吧,长得真俊。”既然这侄女儿不亲热,柳春花也只草草的夸了一句,客套了一二,就没说话了。

柳二媳也不绕圈子,这天都黑了,上门来,有事儿就开门见山。

“大姐和那山上的那家关系亲近的很吧?”

山上的那家?是那家?冷不丁这么一问,柳春花还被问住了,不知道柳二媳说的是什么人。

瞧见柳春花疑惑的神色,柳二媳暗暗冷笑。装的还真像,别以为旁人都不知道,山上的那位富少爷可是到于家吃了好几回饭了,还能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