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重生鱼米水乡全文阅读 > 第12章 就是威胁

第12章 就是威胁


“三舅娘,你是要把当初送过来给阿娘看病银子要回去么!”于蕙岚重重的咬了“看病”两个字,薄凉的情分有的时候也能挂着个面儿。

柳三媳的脸色一沉,继而又要开口呵斥,病个鬼!为了讹这二两银子大姐连咒自己死的主意都说的出来!

“你三舅娘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当初你阿娘问我们几个弟媳挨个儿的借了二两银子看病。如今你三舅娘家里出了点儿事儿,急需用钱这才过来问问。”人群背后突然冒出来个温和的声音。

于蕙岚眼睛立刻就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她人矮没瞧见隐藏在人群背后的二舅娘。相较于三舅娘的撒泼,二舅娘满肚子心眼儿,才是更不好对付的。

“二舅娘,多谢你送来的银子,不然阿娘连大夫都看不起。二舅娘,如今药金不够,二舅娘,求求你救救阿娘吧。”于蕙岚只字不提借钱的事儿,要伤心的哭道。

相较于柳三媳,柳二媳就厉害的多了,对于于蕙岚的哭闹面上虽然温柔的哄着,但是俯下身来看着于蕙岚的眼睛里没有半分暖色。

“大姐,到底同我们是一家人,哪能不管呢。银子不够再向舅娘们借,不着急还。胖丫乖,不哭了,啊。”

于蕙岚感激的看着二舅娘,揽住二舅娘的脖子,贴着她的耳根轻轻的说道。

“这银蒿虽然少,但到底是有的。我想村子里肯定还会有人想买。二两银子一篮子呢。”

对于几个舅娘,于蕙岚没有一丝好感,当初家里苦成那个模样。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家都或多或少的帮衬了一二,可柳家非但一毛不拔,还一直盯着阿娘的那亩陪嫁的水田,明里暗里不知道讽刺了多少回,阿娘的病那样厉害,怕是不少是被气的。

柳二媳抱住于蕙岚的手猛的一收,这才松了下来。

摸摸于蕙岚的头,声音轻柔。

“大姐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胖丫不哭啊。”

于蕙岚眼泪汪汪的瞧着二舅娘。

“二舅娘,阿娘的药金要十几两银子呢……”

柳二媳笑笑,亲热又温和。

“银子的事情,有我们呢,一家人,搭把手是应该的。”

门口热热闹闹了一回后,于蕙岚热情的留了舅娘们吃饭,自然是被拒绝了。也没什么惋惜的,留了饭怕是还没得吃呢。

方才于常谦想出去却被妹妹一把拦在了屋子里面,等她把门又关上后。沉默的跟在妹妹身后,于常谦几次想开口,都没能说出来。

舅娘们这事儿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今儿被堵回去了,还有下回。只不过如今家里是真的拿不出半点儿银子了,能拖一时是一时。

哭闹了一场,于蕙岚也有点儿饿了,舀了块红苕啃了下去。瞎转悠了一会儿后,就拎着一桶衣服要出门去。

阿娘出门的早,昨儿换下的衣衫都没来得及洗,她横竖也无事干等着,反倒心烦。

于常谦刚转个背把木柴都抱过来准备劈了,就只瞧见妹妹拎着木桶往水塘走去的背影。抱着柴火的步子顿住,一直盯着知道妹妹的身影消失了斜坡的尽头。

自打是三月妹妹染了那场风寒醒来后,她变了许多。在家里,烧火煮饭,洗衣收捡喂鸡捡柴都开始动手做。外头来人,她总是第一个冲出去,像只小母鸡一样护着家里的所有人,和从前的不仅和阿爹一般的躲得远远的,等事后还在家里发脾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一场大病,妹妹好像突然长大了一般。

小水塘不过二分地的大小,水面上飘了一大片的浮萍映衬的湖水都是碧色的,清澈的都能看到水下游动的鱼儿们的黑影。

杨柳村水塘遍布,大湖缀点。连绵至方林镇甚至整个石阳郡湖泊处处,水流穿行。石阳郡也素有称千湖之郡美称。水美田肥,这样的地方,只有有一双勤劳的手,哪有日子过不下去的之说!

想到这儿,于蕙岚手上的力气也足了起来,扬着棒槌重重的捶在叠起的衣物上,挤出去汗渍污垢。这水塘里都快鱼满为患了,改日和哥哥一道捞上个几条,好吃一顿!

将衣衫洗好,于蕙岚拎着比来时重了许多衣衫,身子歪到一边,有些蹒跚的往回走。刚到门口,就瞧见大门敞着,料想应该是去镇子的阿爹阿娘回来了。

不慌不忙的先把衣衫晾好在竹篙山,于蕙岚这才进了堂屋。

一进门,阿爹阿娘都阴沉着脸,哥哥虽然依旧面瘫,但是眼睛里忧心之色,却是收不住。于蕙岚早就料到是这个结果,想必镇上的大夫也是众口一词,阿娘得的,就是寒疾。

“阿爹,镇上的大夫是怎么说的?”于蕙岚站在哥哥的身边问道。

于书生,抬起头,想挤出个安慰的笑。奈何心情太过沉重,挤了了好几次最终还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你阿娘得了寒疾,这是镇上大夫开的方子。”他们身上总共只带了三百个大钱,莫说是一副药了,就是诊金都险些付不起。

于蕙岚早就料到是这个结果,倒少了家里其余人承受巨大打击后的发怔伤痛模样。她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凑出阿娘的药金了。

“阿爹,这镇上大夫开的方子同徐老大夫开的方子是不是大抵相同?”前世,阿娘不肯吃药,她也没怎么留意过阿娘后来请的是哪个大夫。那徐老大夫受十里八村儿的尊敬,若是方子相似,去他那儿抓药也安心些。

于书生原本愁苦的脸,听闻小闺女的话,顿了顿。伸手接过了,原先大儿子收着的那张方子。这一对,有八九分相似,余下的,那些药,都是些贵重药物。想来,那老大夫说过的换了些药的,就是这些了。

瞥见阿爹的神色,于蕙岚便明了,这徐老大夫的方子可信。可信就行,接下来就是药金了。一副药五百大钱,七日一副药,一个月就是四副药,二两银子。阿娘至少要吃上半年,就是十二两银子。

账,大家都会算,只是算出来后,大家都沉默了。家里莫说十二两了,就是二两都拿不出来,这药金,就是要人命!

“这病,我不看了。”良久,柳春花开口了。

不等于蕙岚出声反驳,于书生率先发了脾气。

“不看,不看你是要等死吗?这寒疾大夫也说了,越早治越容易断根。早治药金也便宜许多,咱早发现了,是好事儿。这病,必须得治!”

难得一次,于蕙岚没觉得阿爹发脾气是无理取闹。或许说,在阿娘哥哥的眼里,阿爹这样不顾家中情形的执意是胡闹。但是于蕙岚只觉得,分外的高兴。不就是一个月二两银子吗?他们全家齐上阵,害怕挣不到!

“娃他爹,我如今好吃好睡,哪里来得这样迅猛的病。那药方子分明就是烧银子的,咱家莫说烧银子了,就是银子也拿不出半点儿。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知道,没事儿。”柳春花还是不赞同,她就是胸口有些闷罢了,哪能得了这样的富贵病。

于书生拂袖怒道。

“讳疾忌医乃医家大忌,春花你万万做不得这样的事。好好服药养病才是正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何能不顾惜自己的身子。这病需早治,决计不能耽搁。”说着,就要回房里去取银子。

柳春花伸手想把人拉住,伸到一半,还是怯怯的收了回去,只能嘴里念道。

“横竖我不吃药,就是抓回来了,我也不吃!”

只是底气不大足,于蕙岚深知,阿娘谁的软也不服,偏生阿爹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顿时安下不少心来。

吧嗒吧嗒的跑到阿娘的面前,双手抱住阿娘的手。

“阿娘,咱们这个家,阿爹四肢不勤,哥哥和我还小。全靠阿娘你一个人撑着,若是阿娘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要如何过下去?阿娘你的身子,不是你的,是我们全家的。你一定要早日好起来。”

于蕙岚盯着阿娘此时还没显出被寒疾折磨的皮包骨的脸,暗暗的下定心意。无论如何一定要让阿娘健健康康,好好的。

听到小闺女软软糯糯的声音,满满的都是担忧,柳春花心里也不好受。任谁得了这么一个半只脚踏进阎王殿的病,也断然做不出镇定自若的。

只是,这病是富贵病,他这家里耗不起啊。与其慢慢的耗空这个家底,不如给这个家留下点儿东西,用以果腹。

“阿娘,这寒疾,早治是能好全的。你不记得徐老大夫说过吗?只要吃上小半年的药,平时注意养着,就没事了。阿娘,这个家还需要你,你好好养病好不好。”前世于蕙岚没想明白,为什么阿娘一直不肯看大夫,这一世她却是知晓阿娘的心意。

阿娘分明就是不想治病,只想着要把一切都留给这个家。

于书生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个布包,从里面倒出来大半串铜板,仔细的数了数,数出了五百个,把剩下的又装了回去。

“我先去找徐老大夫抓药,谦子你把午饭煮了,让你阿娘好好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