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全文阅读 > 第0435章:争夺粮草

第0435章:争夺粮草


天空刚刚放亮,淡淡地薄雾在荒野里迷漫开来,依稀可见光秃秃的树杆和枯黄的野草。临近村子里的时候,这些薄雾更是淡了话多,有几只骨瘦如柴的野狗倦缩在村头,惊恐地望着薄雾弥漫的荒野。

就在那迷雾之中,有一千多匹战马正在荒野里疾速奔驰。马背上的骑兵衣冠不整、狼狈不堪,不少的骑兵身上还带着刀伤,鲜血已经染红了他们的战袍,浓浓的血腥味随风飘散在凛冽的寒风之中。

这队骑兵马不停蹄地越过荒野,直奔怀县的西凉军大营。那些骑兵在斥侯兵的带领下,直接进入了大营之中,领头的几个将领跟随着斥侯兵被带到了李儒的帐篷。

“报……军师大人,长津渡口昨夜遭到幽州骑兵的偷袭,他们用火箭点燃了整个大营,甚至烧掉了渡口的船只。校尉大人林卓当场战死,三千骑兵只剩下一千多人逃了出来,二万多步卒伤亡惨重,幸存者也四下逃散。”

“啊……”李儒刚刚起床,突然接到这个噩耗,差一点没背过气去。林卓是个谨慎之人,所以他才派林卓防守长津,没想到还是被幽州骑兵偷袭成功。他连忙上前一步,一把抓住领头的将领,大声喝道:“粮草呢?我们的粮草呢?”

林卓死没死他都不在意,就是两万多士兵全死了,他也不会在意,粮草才是他最关心的,如果没有了粮草,他就会和幽州骑兵、黑山军一样,在河内郡坚持不到三天。

“军师大人,整个大营都起火了,粮草肯定也已经被烧了。”实际上,由于逃跑的匆忙,那个领头的将领并没有看到粮仓起火,他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幽州骑兵之所以要偷袭长津,肯定是为烧毁粮草而来,绝不估仅仅只烧毁他们的几顶帐篷。

“完了……完了……”听那将领这么一说,李儒也想当然的以为幽州骑兵偷袭的目的就是要烧毁西凉军的粮草,以便借着黑山军的人数优势与西凉军速战速决,心里不由得连连叫苦。

“传我的命令,命令王方立即集合怀县大营的所有士兵,准备防御幽州骑兵的大举进攻,命令轵县大营李蒙,防备幽州骑兵进攻,同时通知黄河南岸驻军,让他们凑集船只,准备接应黄河北岸的将士过河。”

……

借着迷雾的掩护,有几个骑兵飞也似地越过荒野,朝着野鸡窝的幽州骑兵大营疾驰而来。在大营门口,他们被守卫大营的黑山军士兵拦了下来,盘问了几句之后,几个骑兵便跳上马,冲向周永的大帐。

“快……有急事报告将军大人。”那几个骑兵飞身下马,对守卫在大帐门口的亲兵气喘吁吁地喊道。从他们身上被露水打湿的衣服就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赶了很远的路。

“将军大人正在等你们,快跟我来。”等在门口的亲兵似乎也在等待他们,连忙朝他们招了招手,带着他们往帐篷后面跑去。没跑几步,就看到周永正和太史慈在一块空地上练习着刀法。

“报……将军大人,陈仓、刘枝两位军侯大人连夜突袭长津渡口,已经全部占据了西凉军的长津大营。本想着征集些大车把粮草运回来,不曾想西凉军抢劫的粮草甚多,几天内难得运完。两位军侯大人特来请求将军大人派后赶到长津渡口,以便控制整个长津大营。”几个斥侯兵快步上前,大声说道。

自从昨晚接到陈仓、刘枝的报告,周永几乎一夜没睡,一直在等待他们的消息。为了不惊动黑山军,他早早地就选了个空地,与太史慈练习刀法,表面上看起来若无其事,其实他的心里却焦急万分。

“赶快去通知黑山军各个大队,命令黑山军大队指挥长以上的将领立即到我的大帐开会。”周永急忙收刀在手,对身边的传令兵命令道,随即他走了过来,开始询问陈仓、刘枝的详细情况。

不一会,黑山军各个大队的指挥长、监察长、参谋长迅速来到了周永的大帐,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整个帐篷。由于昨天没有吃饭,将领们的精神明显有些疲惫,有气无力地站在那里。

“各位将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昨天下午西凉军拦截了我们的粮队,使我们的粮草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可是晚上我们的骑兵也连夜袭击了他们贮备、堆放粮草的长津大营,把他们的粮草全部夺过来了。”周永挥了挥手,兴奋地说道。

“太好了!”张燕大叫一声,连忙走上前来,朝周永拱了拱手,着急地说道:“将军大人,那还等什么呢?快点把粮草运到我们的大营里来吧,兄弟们可是有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了。”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的骑兵占领了长津渡口,可是却没有大车把粮食运到野鸡窝来。而且长津渡口离这里有上百里路,如果等他们运来,起码要得一天的时间。特别是西凉军就在附近,恐怕等不到他们把粮草运到,又会遭到西凉军的拦截,说不定连长津大营也会被他们重新夺去。”周永扫视了黑山军众将领一眼,郑重地说道。

“把粮草运到野鸡窝干什么,那不是多此一举吗?”白绕也走上前来,朝周永拱了拱手,大声说道:“将军大人,我们立即拨寨起营,快点赶到长津渡口去吧。再迟一会,说不定又让西凉军抢了先。”

周永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也站了起来,大声说道:“白绕大人的建议很好,不过,如果我们全部出发,肯定会遭到西凉军的半路进攻。所以我认为应该派几个骑兵大队为先锋,快速赶到长津渡口,保护我们的粮草。另外的大军监视西凉军的动态,等先锋到达长津渡口之后,再派骑兵带着粮草回来接应大军。”

也许是肚子确实饿了,张燕也顾不了许多,连忙表示赞同:“将军大人说得是,我愿意为先锋,带领三个大队作为先锋,即刻起程赶往长津,保护长津渡口的安全。”

“不妥,西凉军有三万多骑兵,你只带三个大队的步卒,还不够他们一击的。”周永摆了摆手,对张燕说道:“这样吧,你们联队的十二个大队分成三路同时出发,除了刀枪、弓箭,什么也不要带,以最快地速度赶到长津渡口。如果遇到西凉骑兵,留下一路集结成团与其周旋,其他两路继续赶到长津渡口。”

等张燕、白绕、眭固、陈林、黄龙、左校等黑山联队的将领一走,周永立即对杨风、于毒、陶升、刘山、罗市、雷公等五行联队的将领们说道:“西凉军丢失了长津渡口,肯定会派兵攻打。所以五行大队的士兵也要马上集合起来,拨寨起营,前去攻打怀县的西凉军大营,把西凉军拖在怀县。你们一定要跟士兵们讲清楚,这是一场争夺粮草的战斗,哪怕我们再饿,也要坚持一天。如果我们赢了这场战斗,大家就有饱饭吃了,如果我们输了,粮草被敌人夺去,就是不被敌人打死,也会被活活地饿死。”

……

西凉军怀县、轵县两处大营里的粮草虽然不多,可是管个三五天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李儒一面命令郭汜率领骑兵征集船只,准备南撤洛阳,一面命令王方、李蒙集结队伍,准备应对黑山军的强攻。

就在西凉军在怀县大营吃早饭的时候,突然有斥侯兵跑来向李儒报告,说有二十多万黑山军士兵急匆匆地赶往长津方向去了。这些黑山军除了刀枪和弓箭,他们什么也没有带。

“嗯……长津渡口不是被他们一把大火烧了吗?他们匆匆忙忙地赶去干什么?”李儒放下手中的酒杯,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他思索片刻,突然一拍桌子,大声喊道:“该死!立即派人通知郭汜,命令带领骑兵火速赶到长津渡口,立即抢夺长津大营。”

王方正在陪李儒喝酒,闻言连忙站了起来,可是他还是有些莫名其妙,犹豫了一会问道:“军师大人,长津渡口不是被一把大火烧了吗?还抢夺它干什么?难道黑山军要从长津渡口强渡黄河?”

“你……”李儒本想责骂王方几句,可是一想到自己也上了当,便没好气地说道:“都是从长津渡口逃出来的几个家伙没把话说清楚,偷袭长津渡口的幽州骑兵只是烧毁了我们的帐篷和战船,根本没有烧毁粮草,这二十多万士兵肯定是去抢夺那些粮草的。也怪我一时疏忽啊……竟然听信了那几个败兵之将的话。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黑山军几十万大军,正是粮草紧缺之时,他们怎么会烧毁粮草呢?”

王方立即就明白了,不过他一想到郭汜的骑兵全部去了长津,他自己就要独自面对二十多万黑山军的进攻,不由得心中不服:“军师大人,幽州骑兵和黑山军几乎都集中在怀县,李蒙驻守在轵县还有什么必要呢?”

“也好,立即派几个传令兵赶到轵县,命令李蒙即刻拨寨起营,赶往长津渡口,务必要夺回长津大营。”李儒倒不是关心王方的不满,他现在已经感到了危机,如果让黑山军占据了长津大营,西凉大军恐怕在黄河以北再也站不住脚了。

……

尽管已经是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可是周永仍然驱使着二十多万黑山军士兵朝着李儒的怀县大营扑来。为了确保张燕、白绕、眭固的黑山联队顺利占领长津大营,在自己的援军到达之前,周永不得不拖住李儒的西凉大军。

由于黑山军士兵基本上都是穷苦的百姓,饥饿已经成了他们的常态,他们也适应了饥饿状态下的生存。虽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可是经过周永的一番鼓动之后,把没有粮草的责任全部归罪于西凉军,他们依然拿起刀枪、弓箭,来找西凉军复仇。

周永率领大军行不过十里,前方就有斥侯来报,驻守在怀县的西凉军并没有据寨自守,而是已经迎出寨来,正在离大寨十里的老槐坡排兵布阵,摆出了要在老槐坡与黑山军一决高低的架式。

“麻烦了!”这是周永的第一反应,心里不由得暗暗叫苦。他率军前来,并不是要与西凉军大战的,只是想把李儒包围在大营里而已。谁料到李儒竟然迎出寨来,让周永的计划落了空。

问题的关健是,黑山军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饭,能够坚持走路就已经很不错了,如何还能战斗?两军一旦接手,李儒就会看到黑山军的虚实,等不到自己的援军到来,黑山军就有可能被打散。

表面上,周永装得若无其事,继续指挥大军前进,心里却焦急万分,不时地回头遥望东方,计算着郭彤、霍浪该到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心里暗暗责骂,这两个该死的家伙,什么时候才能到呢?

一个时辰之后,太史慈率领一万多人的前锋队伍到达离老槐坡一千多步远的一道土丘,并命令队伍就地布阵。他必需在大军到来之前,建立一个缓冲阵地,以免大军立足未稳,就受到西凉军的冲击。

周永率领黑山军大部队赶到之后,立即命令以太史慈的缓冲阵地为基础,摆出攻击阵形。黑山军的将士们,显然也受过阵形训练,周永的命令下达后,立即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

周永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一千步之外的西凉军。和他预先设想的一样,李儒布下的是防御阵形,而且只有三万多人,看来还有一半的人马驻守着西凉军大营。他似乎想仗着老槐坡的地利优势,让黑山军来进攻他。

老槐坡也是荒野中的一道土坡,扼守着通往怀县的要道。之所以叫着老槐坡,是因为土坡上有一棵古老的槐树,谁也不知道这棵树有多少年了,呼号的秋风之中,光秃秃的树枝左右摇曳,几片顽强的枯叶紧紧地附着在树枝之上,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西凉军大阵的中央,战旗迎风招展。李儒腰挂三尺长剑,胯下枣红战马,神采奕奕立在中军旗下,颇有几份儒将风度。他在看清楚黑山军摆出了进攻阵形时,他露出了淡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