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霸天全文阅读 > 第8章 进军东莱

第8章 进军东莱


随着楚浩的一声令下,士卒们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搬运工作,人人都干的非常卖力。那些东西每搬出来一点,楚浩脸上的笑意就越浓一分,要知道这可都是钱啊!

不久楚正夫妇带着楚家剩余的人马也赶到了山上,他们对于楚浩能以少量的伤亡换取胜利感到非常的惊奇,之后又对这伙山贼宝藏储量之丰富而感到吃惊。

楚家私军一千多人,从大中午搬到大晚上也只搬出了一半不到而已。而楚浩就和陈伯几个人在一旁进行统计。

“少爷,我们今天大概已经搬出了储量的一半了,老奴想问剩余的一半怎么办?”陈伯问道。

“怎么办?当然是继续搬走啦!”楚浩不解的说道。

“可是少爷,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马匹来进行运输了。”陈伯如实说道。

“什么?剩下的竟然运不走?陈伯,想办法去周围的村子征集一些车辆,我们可以拿粮食去换的。”楚浩沉思了一下,提出了一个想法。

“不行呀,少爷,老奴在上山的时候听到少爷需要运送许多物资,就已经差人去周围各村征集车辆了,可是现在还是无法装下这么多的物资。”陈伯遗憾的道。

“一匹马可以运送一百来斤的物资,咱有千匹马,可以运送大概十万多斤的物资,加上些车辆,应该可以运送二十万斤的物资走。”楚浩低头计算道。

“是呀,少爷,我们运走的这些不足总物资的六分之一呀。”陈伯说道。

“不足六分之一!”楚浩被自己算出来的这个结果吓了一跳。

“尼玛,天下掉下的这个馅饼也太大了吧,吃不完也运不走呀。”楚浩郁闷的想到。

突然楚浩脑海灵光一闪,之前就曾出现的一个想法再次从心头浮现。

楚浩突然转头面向正在房舍休息的父母,快步走了过去。

“父亲,孩儿有事向您禀告。”楚浩恭敬的说。虽然不是他真正的父母,但对于从小就是孤儿的他来说,他还是非常的认真对待,况且,他从楚正南夫妇身上真正的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浩儿有事就尽管说。”楚正微笑的说道。

感受到父母眼神里那支持的目光,楚浩还是鼓起勇气说道:“父亲,孩儿想在这里为我们楚家设立一个秘密据点。”

“哦?为何呢?”楚正疑惑的问道。

“父亲,你看,我们这次得到了这么多的物资,一时半会也运不走,不如干脆就放大半在此地,我们可以驻兵看守,用这些多余的粮食招收流民,训练私军。”楚浩说道。

“况且这个地方地市险峻,易守难攻。绝对是当据点的不二选择。将来如果青州发生战乱,此地也可为我东莱的防御屏障,也可让我们家的商队将此当成中转站。”楚浩接着说道。

“浩儿所言不错,此处藏有我们家这么多的物资,需要留下足够的人手和一员亲信才行呀。”楚正思量着答道。

“父亲放心,孩儿心中已有人选,此人文物兼备,忠心耿耿,而且还有统兵之才,我准备留下半数的人手给他。”楚浩自信的说道。

“哦?是何人,竟得我儿如此举荐?”楚正疑惑的道。军中的几个将才他都知道,似乎并没有楚浩说的这么完美的人。

“雁门张文远!父亲还有印象么?”楚浩答道。

“张辽张文远呀!此人确实文韬武略都很不错,本来无疑救下的一个人,竟是个将才!”楚正恍然大悟的道。

“不,父亲,他不是将才,他是真正的帅才!”楚浩纠正道。主要是他想起张辽前世威震逍遥津的事情,八千打败孙权十万人。导致江东在张辽活着的时候几乎不敢主动进攻魏国,连张辽都病危的时候还是不敢贸然的进攻!一人之威竟至如此!

“哦?我儿竟如此肯定?那我当需重用此人,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浩儿勿要自误了。”楚正语重心长的道。

“父亲放心,孩儿记得。”楚浩认真的答道,随后缓缓退出。

楚正夫妇用欣慰的目光望着正在走出去的楚浩。

“天南,我从未想过我们的孩子竟然可以如此的优秀,打败山贼,挖掘贼窝,处理事情。这里没有一件事简单的事情,可他却就那么轻易的完成了。”楚夫人不可置信的说道。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看来浩儿是真的要走争霸天下这条路了,而且他绝对有这个能力去与群雄一争长短。”楚正感叹的说道。

入夜,楚浩找了半天才找到正带人巡逻的张辽,在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张辽的充分肯定。

“好啊!少爷!这计划绝对可行,现在天下不太平,流民非常多,如果招募的话,定会吸引大批的人前来,况且这二龙山也是个好地方,在下刚刚还在想是否劝说少爷留下这座寨子呢!”张辽欣喜的道。

“文远觉得好就行,这百万的粮食我全部给你用来招收流民,记住只招募青壮和拥有技艺的人才。我们不是办善堂的,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明白么。”楚浩沉声道。

“什么?少爷愿意留下我?请少爷放心。在下一定将少爷的事情办得好好地。”张辽坚定的道。他也知道必须要留下一员亲信在此,可他没有想到楚浩竟然选择了他。

“呵呵,还叫我少爷么?看看人家安国叫我什么?”楚浩微笑的道。

张辽愣了一下,随后马上恍然过来。

“属下参见主公,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张辽激动的道。

“呵呵,那就有劳文远了,我现在命你为我楚家千夫长,负责在二龙山招募三千士卒,并加以训练,文远,你记住,我要的是精兵。”楚浩满意的道。

由于楚浩现在身上并无官职,无法给张辽封些什么官职,军职等。只能暂时给他个千夫长,负责管理士卒。

“主公放心,属下保证个个都是精兵!”张辽坚定的道。

“有文远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得。”楚浩笑呵呵的道。

君主二人就这么亲热的交谈了一夜,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只是偶尔传出的大笑声和不曾熄灭的烛灯在印证着他们的存在。第二天一早,楚浩和张辽又精神抖擞的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仿佛昨夜什么都没有发生似得,经过一晚上的交谈,双方都对对方的智谋感到钦佩,竟生出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楚家私军已经准备好了行装,他们这次将黄金和一些山贼们的一些金银珠宝带走了大半,因为张辽在二龙山上不需要用到这么多,又将铁锭带走了一半,楚浩准备带到东莱郡去找专业的铁匠来打造盔甲器械。

楚浩来到陈宫的面前,陈宫也已经打点好行李,也准备出发了,但出发的方向似乎与他们不同。

“先生意欲何往?”楚浩问道。

“我也不知,四海漂泊,欲寻一明主,一展所学。”陈宫答道。

“先生目前可有人选?”

“欲往洛阳何进大将军府里看看,不知能否碰到一些机缘。”陈宫感叹道。

“公台先生不可,何进昏聩无度,宠幸亲信,优柔寡断,实非明主之选,先生若去,定无法一展平生所学。”楚浩焦急的道。

“那我还是会老家东郡吧,东郡太守是我故旧,或许能在他那里混个一官半职的。”陈宫沮丧的道。

“公台先生何故如此,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能不识君!”楚浩情急之下顺口将李白的诗句讲了出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能不识君?好句啊!多谢,有公子这句话,宫的心里现在好受多了。”陈宫感激的道。

“如不嫌弃,在下想请先生去东莱郡游玩几日,在下还有一些使其事情向先生请教,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楚浩成热打铁道。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请求陈宫来投靠自己,楚浩也知道这种顶级谋士不会随随便便的就对某个势力进行投靠,何况自己现在还没有什么势力,但只要陈宫肯来,将来就有机会。

陈宫认真的看着楚浩,似乎想从他那明澈的双眼中看出些什么,楚浩就那么静静的站在那和他对视着,双方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之中。

“好吧,我就随公子去欣赏下东莱的人文地貌。”最终陈宫也没有从楚浩眼中发现什么,眼中精光一闪,陈宫如此说道。

“多谢先生抬举。”楚浩双手交叉向前一躬。

“公子客气了,宫最近也是无所事事之人,既然到了青州如何能这么快就离去呢?”陈宫随意的道。

“好,全队出发!”楚浩下令道。

张辽带着留下来的五百人马送了一里又一里。

“文远快回寨子吧,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以后有事多书信往来,有困难就说,我会尽力帮你解决。”

“主公,在下定会竭尽所能完成主公的任务,定不会让主公失望。”张辽双膝跪伏在地,向楚浩保证道。

“文远快快起来,我从来就没有觉得你会让我失望,好好保重!”楚浩欣慰的道。

随后楚浩转身就离开了此地,带着剩余的五百人马和家眷,向着东莱黄县开始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