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之时,上卿回来后,开始教导墨华识字,不得不说,上卿的学习能力确实不错,第一天就学了不少文字,教导墨华之时也让她很容易的理解这些字的写法读法与含义。r
看来他过目不忘的本事还真的不是吹的。r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上卿的学习的知识不断的增加着,让墨华也学了不少东西,至少对这个世界的文字已然不是最初那般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r
李氏虽然也听着上卿之乎者也一番,却也只是打趣着说他卖弄。不过那乐呵呵的样子却是法子内心的高兴着。r
平凡而朴实的日子一过就是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上卿的表现无疑是令李长功非常开心,只可惜他年纪大了,教导一点简单的内容还好,精深的学问却是有心无力,便起了心思介绍他去凤阳镇的学堂读书。r
只是,到学堂读书是需要花费银子的。一年最低都需要五两银子,也即是五百文钱。r
这对李家四口而言,可不是小数目。r
当日里买了两团腊肉也不过是二十几文钱就已然是全部家当了。五百文钱,哪怕墨华日日进山采野菜采野果采蘑菇去换钱,再加之李氏多做些针线活,大家省吃俭用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存够。r
墨华想了想,还是决定将去凤阳镇学堂的事情搁浅,先想法子挣钱才是。r
这三个月来,凭借着上卿的教导,墨华对于这个世界的文字却是大体能够懂得说了些什么,剩下就是关于草药方面的识别了。r
若是能够到山里挖到足够的草药卖钱,可比野菜蘑菇值钱多了。r
这日正赶上十五,是每月难得的赶集日,也是李氏去凤阳镇将绣好的花样交货的日子,往日里她也是在这日随着李氏去镇上卖了采摘多余的也才墨华换了点私房钱,虽然不多,却也有十文钱。r
李氏带着墨华去了交货的地方,上卿被留在家里看顾着傻姐儿,这次是来送绣面香囊,绣面上都是小鸟鸣唱的图案,这样的香囊平时都是一些府中下人定下的东西,工钱不多,却胜在数量,多少有点挣头。r
交货的地方是凤阳镇回春堂的常大夫家,说起常大夫的文人,那可是镇上最好的大夫,若是连他都治不好的病,除非去城里找更好的大夫,否则基本是被判了死刑的。r
墨华与李氏在后门口等着收获的人,看了看时辰也差不多快到点了,这紧闭的门也随之打开,走出了一个管事婆子,收了李氏的香囊,给了她五十文钱的工钱,扣除之前借人的银钱,如今倒是还能够剩下二十文钱,正好买点糙米回去。r
说起常大夫家,那也算是高门大院,规矩太多,不过偶然却是会有府中小姐少爷们不要的东西被下人拿出来贩卖,就在墨华二人准备离开之时,一个小厮捧着基本破旧的书籍走了出来。墨华正好望过去时,那小厮不小心掉落了手中三本书籍,显露出里面的内容,竟是墨华如今最需要的药草方面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