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俏俏眨巴着大眼睛,歪着脑袋瞅着她和周嬷嬷,闻言便裂开嘴笑道:“陶姐姐,你等我回去给你拿钻石去!”
初锦想起这一茬来,不由笑道:“不急,先喝杯茶解解渴!”
周嬷嬷早就递过去了一杯水过去。
周俏俏看了眼周嬷嬷,嘻嘻地笑着,将茶水一饮而尽,就往外跑去:“我怕马上就回来。”
直到她没影了,周嬷嬷才怜惜地叹了一声:“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扔在这里,爹不疼娘不爱的!”
初锦马上蹬鼻子上脸,凑过去扯着她的胳膊笑道:“所以我比她强多了,是不是,嬷嬷,我至少还有您疼着呢!”
“你这孩子!”周嬷嬷无奈地看了她一眼不庄重的表现,却又点了下她的鼻子,十分疼爱地说道:“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以后我不反对你和她来往,行不行?”
“嬷嬷,你真好!”初锦高兴得眯弯了一双月牙:“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奶娘!”
周嬷嬷被哄得眉开眼笑。
墨菊悄悄朝初锦挤了挤眼睛,并竖了个大拇指。
周嬷嬷遇见姑娘,那就像是糖遇到了温水,立刻便化成一滩水来。
等周俏俏拿着东西来的时候看,周嬷嬷脸上的笑容到底要热情多了。
初锦则赞叹不已地瞅着那满满一匣子的钻石,颜色多彩绚丽,有紫色的,有金色的,有红色的,也有透明的,她一个个拿起来感觉下重量,便又依依不舍地放回去。
“俏俏,你这都是从哪里弄来的?”
初锦可以断定,这些钻石哪怕放到后世,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周俏俏的大眼睛弯了弯,笑眯眯地说道:“这是我娘留给我的!”
她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哀伤:“她去世前最喜欢收集西洋物事儿,像西洋镜了,西洋钟摆,西洋船等等,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些钻石!”
初锦一听到西洋钟摆与西洋船,目光猛地变得炽热起来。
她穿越来的这个周朝是架空时代,风俗人情很像是宋朝前期,但又比真正的宋朝要成熟发达。
来了三年,她还从不知道大周竟然有西洋人呢!
不过,她看了看周俏俏变得黯然的脸色,心底叹口气,果然是个没娘的孩子。
这种私密事她不好问。
因而她只是摸了摸对方的脑袋,轻轻夸赞了一句:“俏俏长得又漂亮又活泼,你母亲若在,看到你这样,一定会很欣慰的!”
生活艰难并不怕,但可怕的是你从此失去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她一直很欣赏周俏俏这种坚强快乐的品格,好像没什么能打倒她一样。
周俏俏眼眶微微有些湿润,却睁大眼睛,不许眼泪流下来。
她把那下子钻石往初锦那边推了推,笑道:“陶姐姐,你挑一些喜欢的拿去把玩吧,虽然没什么用处,但总是亮晶晶的东西!”
听这意思……
貌似她还不知道这能够做首饰用!
初锦惊讶地看着她:“你母亲没告诉她的用法吗?”
周俏俏摇摇头,表情很无辜。
初锦扶额叹了一下,开始细细与她讲解钻石做首饰的妙处,最后,周俏俏的眼睛越来越明亮,人也越来越兴奋,恨不得马上把这些拿去作坊做一些好看的首饰来。
兴致上来了,初锦干脆让墨菊磨墨,自己在图纸上画了好几个古今结合的首饰样式。
倒是让人眼前一亮。
周俏俏赶忙将图纸往自己怀里一塞,大大的眼睛中写满了期盼:”给我吧,给我吧,陶姐姐!“
初锦笑着点了点头。
周俏俏又拉着初锦挑选钻石,因为知道后世钻石的珍贵性,初锦只象征性地挑了五颗,然后剩余地让周俏俏放起来,并告诉她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
在大周朝,钻石的价格自然不能与黄金,翡翠相比,但也算是一笔小财富。
她想了想,又让周嬷嬷拿了一件韩氏留给她的一枚雪蝉玉佩送给周俏俏。
总不能白拿人家的东西!
那雪蝉是用上好的白玉做的,通身雪白,雕刻得极其精致,栩栩如生,周俏俏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马上笑着捧在了怀里。
她嘟着嘴:“姐姐这雪蝉比我的可要贵重多了,不行,姐姐必须得再挑一些钻石才行!”
初锦推辞了半天,又象征性地挑了三颗拇指大小的,足够她欣喜若狂了。
周俏俏这才眉开眼笑地将东西收起来。
等到回去的时候,她又悄悄在初锦耳朵问了句:“姐姐,你说这些钻石拿出去卖值钱不值钱?一颗能卖多少?“
初锦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小姑娘就有些扭捏地垂下头去。
初锦这才发现她的衣着外表虽然精致,但胳膊肘子,袖子口,都已经有磨损了,而且,这两天,她就总穿着这一件。
她鼻子就突然发酸起来。
顿了顿,她才笑着说道:“这钻石极少能遇到识货的人,你若拿出去卖肯定都亏了,若是真想卖东西,倒不如卖那些金银首饰,不要去当铺,那里压价太低……这样,你知道城西狮子巷的百玉坊吗,我兄长和那里的老板比较熟,你把东西拿去那卖,报出陶敏哲这个名字,他定然会给你优惠的!”
以往兄妹两个过得实在是太过窘迫的时候,便会在百玉坊卖首饰,一来二去,陶敏哲便和店老板混得很熟了。
周俏俏的眼睛有些湿润,脸上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谢谢你,陶姐姐。”
初锦摸了摸她的脑袋,回以一笑。
等周俏俏回去的时候,初锦让墨菊数了下自己带在身边的银子,便拿了三十两碎银,让墨菊给周俏俏送去。
周嬷嬷在旁看见,眉头皱了起来,却是没说什么。
墨菊虽然脾气烈,心眼却是极好的,点头笑道:“那周姑娘遇到姑娘这般好心的人真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
初锦一个月的月银只有一两银子,平日里送人情赏下人,根本就不够用,以前也不知道韩氏的压箱银有那么多,可以说,她现在手中的钱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墨菊平日里可是宝贝得很。
石榴最小气了,却也只瞅了一眼,就缩回头去找东西吃去了。
初锦笑了笑,半是解释半是安慰道:“那幅百子图已经卖出去了,听二哥说卖了快四百两银子呢!”
周嬷嬷很是惊讶:“怎么卖了这么多!”
“当然是我绣得好呗!”初锦吐了吐舌头,毫不脸红地自我夸赞道。
墨菊悄悄翻了个白眼。
周嬷嬷绣工好,当年也是自南方逃难来到京都的,却还藏了一手,她的双面绣从没对其他人说过。
以前伺候韩氏的时候,韩氏心善,很为下人们考虑,知道在中道没落、人人眼里都只看见金银的陶府中,周嬷嬷会双面绣最好是个秘密,不然后患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