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重生贵女妖娆全文阅读 > 第39章 不做出头鸟

第39章 不做出头鸟


她淡然地笑笑:“二哥,事情发展到现在,只能说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当务之急,是要赶快查清是谁在谣传,目的是什么?咱们才好有应对!“

她的声音猛地停顿下来,迟疑地问道:“你们说这会不会是吴家弄出来的?”

吴家认为她是害死吴坤志的凶手,想必对她恨之入骨吧?

周嬷嬷便一拍大腿,嗓门大得快将整间屋子都掀翻了:“好你个臭烘烘的吴家,做尽了缺德事,先是祸害人家闺女,现在又毁人名声,实在比一坨屎还不如……”

初锦与陶敏哲面面相觑。

还是守在门外的墨菊忙冲了进来,捂住周嬷嬷的嘴:“我的好嬷嬷呀,您小点声吧,这旁边可还住着旁人呢!”

初锦也无奈地摊开了双手:“就是,嬷嬷,您那大嗓门惹得全寺里的人都听见了!”

周嬷嬷悻悻地拿开墨菊的手,虎视眈眈地盯着陶敏哲,看他下面预备怎么办。

陶敏哲想了想,道:“小五,你知道为什么吴家不再坚持让你嫁过去吗?”

初锦摇头,接着便恍然大悟:“二哥,是你做的手脚!”

她早就猜到吴家这件事背后肯定另有乾坤。

“是啊。”陶敏哲苦笑一下:“是我托小郡王做的,他估计是把吴家给暗暗要挟了一番吧!吴家的长子以前爱赌博,我和小郡王手中握有他曾放赌债的证据!”

再加上小郡王在京中的势力,倒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吴家会拒绝了。

周嬷嬷便道:“所以,吴家就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报复是肯定的,但初锦没有想到会来得这样快。

她看向陶敏哲,后者从座位上站起来,郑重地说道:“我先赶紧去小郡王那里一趟,小五,我估计明日府里就会来人了,你要注意措辞,但也不能把罪名都往自己身上揽知道吗?”

他扶着初见的肩,坚定地承诺道:“哥会为你处理好这件事的,放心!”

初锦不愿意让他担心,便忙点了点头,又嘱咐道:“二哥,既来之则安之,有些事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话,你可千万不要因为我做傻事,否则我不会原谅我自己的!”

她说的是陶敏哲受人激将给余氏下药的事情!

那件事给他们姐弟三人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

陶敏哲眼中划过一道复杂的光,勉强笑了笑,应了一声:“我知道。”才又和百喜急匆匆走了。

初锦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底再也平静不下来,就好像是春燕轻掠过湖面,掀起阵阵涟漪。

周嬷嬷与墨菊的神色也很不好,各自站在那里,都一脸的怔忡担忧。

石榴刚不在这里,进来后看到几人都这幅模样,便有些迟疑地看了下初锦。

后者笑了笑,温声道:“石榴,桌上有糕点,是二爷专程带过来的,拿去吃吧!”

石榴虽然贪吃,却不是傻子,见这幅模样情知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了,摇摇头,咬着唇不说话。

周嬷嬷与墨菊都小心地看了初锦一眼。

后者倒是被她们这种似是看易碎的玻璃娃娃一样的目光给弄得哭笑不得,顿了顿,才轻叹一声:“好了,该来的总会来的,我们自己坐到问心无愧就好,嬷嬷,您带着她们收拾收拾,咱们该睡了!”

周嬷嬷原本还想再骂她几句,看以后还会不会贪玩,跑出去。

可话到嘴边,又咽回了肚子里。

她哎了一声,又叫着墨菊与石榴准备打水,伺候初锦洗漱,一阵忙乱后,初锦的屋子便熄了灯,陷入到一片黑暗中。

外面的月华极其皎洁明亮,照在簌簌的树影上,无端惹来几分忧愁。

初锦透过窗子看着那静谧的夜色,嘴角泛起一抹抹的苦笑。

她原本匆匆来到佛光寺,是为了避风头而来,但是现在,倒似是惹了更大的麻烦!

明日,陶府里也不知道会派谁过来!

次日很早,初锦等人便都早早起来了,心里有事,一晚上都没怎么睡。

一大清早的,便一个个看起来无精打采的。

甚至还未吃早饭,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接着,便是成群的丫鬟婆子簇拥着,伯爵夫人李氏花枝招展地走了进来。

初锦忙迎出来,屈膝叫道:“二婶子!”

李氏居高临下地打量了她一眼,神情冷若冰霜:“起来吧。”

若仔细看,就能看见她那眉宇间压抑的隐隐的兴奋。

初锦站起身来,面上带笑,神情天真:“一大清早的,二婶子怎么来了,您吃饭了没有,初锦正好也没用呢,让她们给您也盛上一点?”

李氏进了屋子,一眼就看到那桌上摆放的几样早点。

寺庙的斋饭是极其简单的,一小碗白米粥,一碟青葱豆腐,一碟辣白菜,并一碗紫菜鸡蛋汤,两个白面馒头。

她移开视线,再次看向初锦的目光中便含了几分笑意:“婶子吃过了饭菜来的,倒是没想到你这里用饭这么晚!”

李氏身边的阮嬷嬷便和蔼地笑道:“二夫人,五姑娘是专程祈福来的,日日早起一定是要先念经的,哪里还像是在府中的时候悠闲,这是五姑娘的自觉处!”

李氏脸上带了一丝笑意,温和地看向初锦:“小五,你这几天除了念经,可还写了经文?来时老祖宗特意嘱咐过我,要把你亲手写的经文拿到佛祖前烧了,为你积德!”

这是来查岗的意思吗?

看她到底是不是在礼佛?

初锦眉眼中舒展着柔柔的笑意,轻声吩咐周嬷嬷:“嬷嬷,劳您将我的经文都拿过来给二婶子过目!”

说着又甚不好意思地低头:“二婶子,这天太热,墨水与宣纸都不怎么好用,写得倒是不好。”

李氏的眉毛便高高挑了起来。

她身边的阮嬷嬷也露出喜色来。

她们这次来,就是专为抓住初锦的把柄而来,若她礼佛不诚,抄写的经文不堪入目,那岂不是事半功倍!

李氏已经一手接过来厚厚一沓经文,一边笑着责怪道:“无妨,小孩子家家的,耐心不够也是有的,只要不太过分就……”

她的话停顿在了那里,低头盯着手中的纸张,脸色变幻莫测。

阮嬷嬷诧异,探头看了一眼,脸上得意的笑意便也尴尬停顿在了那里。

初锦抄写的经文,就仿佛是刻印在上面一样,一笔一划都极其规范俊秀,找不到一丝缺点。

若硬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初锦练字时间不长,没有大家写得有韵味,二则就是初锦的字,温婉娟秀中,透出一种刚硬与犀利,不似是闺阁女子所做。

人都说看字如其人,李氏讶然地看了眼初锦,暗道,这府中的五姑娘果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字里行间透露的大气凛然,可是极其难得的!

怪不得她将自己抄写的金刚文送给老祖宗后,后者会那样稀罕她,想必也是看出了她的品行吧!

李氏自己也写得一手好字,自然也有几分眼力,笑着将经文递给阮嬷嬷,夸赞道:“嬷嬷您瞧瞧,我们的五姑娘可真是谦虚,字写得这样好,却还跟我说不好!”

阮嬷嬷陪着笑脸:“咱们府中的姑娘,自然不像外面那些小姑娘一样轻浮!”

稳重,确实是初锦的一大优点。

李氏又看向初锦,眉眼带笑:“你这孩子就是实在,短短几日,也都抄写了这么多经文,真是难得了!”

初锦垂眸,恭谨地说道:“老祖宗与父亲关怀小五,小五自是要诚心才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她早就料定回去后余氏会查看她礼佛的成果,便将以前抄写的经文挑了一部分带了过来,没想到还在寺庙呢,就派上用场了。

她当初为容氏老祖宗抄写经文,可是抄了整整几大本呢,挑了中规中矩的一部分送过去,剩余的自己便留着,以作不备之需。

之所以要挑选中等的送去,也是基于中庸一道,作为不受宠,地位尴尬的嫡女,她凡事可以做得出色,却绝不能出头!

就像是,她刺绣虽然不错,却及不上陶云锦的扎实精湛。

她写字不错,却及不上陶嘉锦的一手簪花小楷,整个京城都是有名的。

她会做上几道菜,去及不上二房陶晴锦的美味精通。

她能画上几幅花样子,却及不上陶妍锦的泼墨。

可以说,绣工,厨艺,并琴棋书画,初锦都有几样能拿出手,却不是最精通的那一个。

这颇符合儒家上所说的“中庸之道。”

不做出头鸟,但也不会平庸无能得让人鄙视!

听了初锦的话,李氏扯了下嘴角,笑了笑,便放柔了嗓音:“小五啊,二婶今日来,是有事要跟你说。”

她看了看周嬷嬷几个。

初锦明白,很干脆地对周嬷嬷道:“嬷嬷,好容易二婶子来一趟,您带着墨菊与石榴,去外面多摘一些木槿叶子,劳烦二婶带回去给老祖宗洗头用!”

她又笑盈盈地看向李氏:“二婶,这木槿叶子的汁子用来洗头是极其提神静心,去暑气,您也可以试试!”

李氏也是富贵千金出身,听也没听说过木槿,胡乱点头,夸赞道:“我们五姑娘就是孝顺!”

难道想趁机向老祖宗求情吗?

哼,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老祖宗怎么还会向着你!

让你来礼佛,你却私会外男,捅出天大的祸事来……

李氏又瞅了眼初锦安静柔和的面容,她那样镇定,倒让她有些怀疑了。

这“私会外男”之说,难道真的和她没关系?

可是人家传的有鼻子有眼,连她姓什么,排行第几,都说得一清二楚。

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你不沾腥,人家干嘛把屎盆子扣在你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