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吴家,与嫁给成硕王,性质都是一样的。
将这点想清楚后,初锦的心便更加放松了。
她看向对方的神情也愈加温和,柔声细语:“祖母不用太自责,孙女儿都明白的。”
容氏的眼眶湿润了。
她紧抓住初锦的手,哽咽着,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而每每这个时候,她又在无数次地感叹韩氏给她留下了两个好孙女。
他们陶府的骄傲。
容氏心情激荡,又是愧疚又是欣慰,便开口郑重地说道:“小五,你放心,祖母一定会给你置办一份体体面面的嫁妆嫁出去,咱们小五以后也是要做王妃的人了,绝不能轻忽……”
她脸上,已然老泪纵横。
初锦垂眸沉思了下,便用商量的语气说道:“祖母,初锦有个请求。”
容氏现在拿她当陶府的救命恩人来对待,闻言便马上点头:“你说,不管是什么,祖母都答应……”
初锦有些无奈地笑笑,略带着为难的神情道:“祖母,您看,现在二哥他一个人在外面,又是求学又是出门会友,手中银钱不太顺手……”
容氏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看向初锦的目光隐隐有种失望。
她下意识地认为初锦这是利用自己的亲事给她和敏哲谋福利了。
韩氏留下来的五十万两银子,她确实没有全部给兄妹两个的打算,毕竟现在陶府有几宗大事都要即刻办理,而外院根本拨不来这大笔的款项。
几位姑娘的嫁妆,置办喜事,一桩桩一项项加起来绝不是小数目。
而陶府也不可能单单为了几个女儿,就把家底给掏空。
陶府的关键,还在爷们身上。
她不动声色,只淡淡打量着初锦,看她怎么说。
后者倒是话锋一转,眉眼依然淡淡微笑着,有些羞涩地垂下眼帘:“我的婚事也要定下来了,能帮二哥的有限,所以想求祖母帮下忙,拿出一点私房给二哥置办个铺子……”
容氏讶然,仔细看了她一眼,这才发现对方没有说笑。
她竟然是打的这个主意。
容氏沉吟不语。
初级便知这件事有五成的希望了,便忙再接再厉,揪着对方的袖子轻轻晃晃,声音软软的:“老祖宗,您也知道,二哥他以后可能都不会回来陶府,他一个人在外面,着实辛苦,而且,男儿家仕途经济这些都是要学的,只一味读死书却是不行!祖母姑且就抱着锻炼他一番的心思,让二哥自己弄一个店铺管管,也好换换脑子,二则,二哥也有个零花钱,不至于那么捉襟见肘的!”
她最后一句话就有种暗示的意味了。
容氏不由问道:“你是说你二哥缺钱吗?府里不都有月银?”
尤其是在外读书的爷们,比府内的姑娘足足多了三倍,是六两银子。
而且,笔墨纸砚都是府中另外置办的,不需要自己操心。
初锦目光闪了闪,却笑道:“月例银子那是有的,只是孙女心疼哥哥,也是想着法子让祖母给些买花钱!”
她白嫩的脸颊上染上两抹绯红,很是害羞的模样,却偏偏又鼓起勇气来撒娇。
当她说只是想要一些买花钱的时候,那语气更是软得让人心口能滴出水来。
容氏便觉鼻子一酸。
听她这意思,便知道兄妹两人平日里是十分拮据的,而敏哲那孩子的笔墨竟都是自己另外掏银子买的……
她不由想到,如果连最重要的用品都得自己拿钱去买,那他日常的吃穿,岂不也是自己拿钱的?
这府中的月例都是李氏管的,她难道竟这样克扣自己的亲侄子不成?
由于敏哲不住在府里,都是住在学馆里面,现在更是直接住到了金老附近的赁的院子里。
容氏每每问到,陶敏哲总是笑眯眯地说万事周全,让她放心。
她也就信了,却没想到……
陶敏哲是她最疼爱的嫡孙子,那重视程度与初锦决然不一样。
而且,一点月例银子,倘若是以往,容氏为了家和万事兴,可能不会大动干戈,但现在初锦刚刚为了全府的人做出牺牲,她这个做祖母的,不能不有点表示。
她便点点头:“好孩子,你说的祖母知道了,待祖母考虑考虑如何?”
初锦原本打算的是让她马上就答应下来,这件事就不会再变卦了。
可,容氏说要考虑考虑,她也没有办法,只好点点头,轻声:“我等祖母消息。”
她清澈潋滟的眸子中,满是期冀。
容氏便轻叹一口气,摆摆手,让两个婆子进来,把初锦送回她院中。
初锦路过西边的屋子时,脚步便顿了顿,她又扭头看了眼那躺在床上的素白的凸影,眼眶有些湿润。
她隐隐听到容氏在安排云锦的后事,便深吸了一口气,慢慢的艰难的走了出去。
周嬷嬷与墨菊满头大汗地等在外面,见状便忙迎了上来。
初锦先是扫了她们一眼,发现只是衣衫凌乱些,其余的还都好,那压在心底的巨石便落了地,对搀扶自己的两个婆子露出感激的笑容:“多谢。”
周嬷嬷也忙伸出手:“姑娘,老奴来扶你!”
那左边的婆子却笑得脸上跟开了一朵花一般:“五姑娘不要急,刚老祖宗吩咐了,特意让人去把她平日里坐的软椅给抬过来,让姑娘坐着回去!”
周嬷嬷露出惊讶的目光来。
初锦却只顾推辞着:“这怎么行,我一个小辈,怎么能用祖母的椅子,而且这天也太热了,祖母身子不好,正该让人抬着……”
那婆子却笑眯眯地点头,颇有些意味深长:“五姑娘就不要推辞了,刚老祖宗说了,您这脚伤严重着呢,得好生治理,千万不要留下疤,不然婚礼可能都赶不上呢……“
她捂嘴笑笑,而初锦心情不太好,只是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做不出那平常女子一听到自己的亲事就脸红羞涩的模样来。
那婆子倒是没有多想,也知道她这次嫁的不情不愿,便跟识趣地不再提,亲自出门迎那软椅去了。
周嬷嬷与墨菊互望一眼,目光中都是疑惑。
前者询问地看向初锦。
后者摇摇头,压低声音:“回去再说!”
周嬷嬷已经猜到了什么,神情中有着隐隐的担忧与急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