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爆发是突然的,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包括正在吃西瓜的陶敏君。
后者愣了下,才觉得脸颊火辣辣的疼,他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并站起来用头用力顶了陶妍锦一下,嚎声骂道:“坏三姐,坏三姐,三姐是个小娼妇!坏三姐,我讨厌你,我要告诉姨娘去,你打我,你又欺负我……”
他嚎嚎大哭着跑远了。
初锦忙对掀帘子进来的习夏说道:“快,追上去瞧瞧,跑这么快别出事了!”
习夏忙点头,小跑着追了出去。
周嬷嬷与墨菊都走进来,前者皱眉:“姑娘,发生什么事了?”
初锦的脸顿时沉了下来。
她冷冷看向陶妍锦,后者已经狼狈不堪地跌在地上了:“三姐姐,六弟有什么做得不对,你好言好语教导他,你却上来就是耳刮子,嘴里也不干不净地骂着,如果让婶子叔父听见,恐怕又是一场好气要生吧?”
她的语气,很严厉。
陶妍锦愣了下,便冷笑一声:“怎么,五妹妹这是替我弟弟教训我吗?长幼有序你懂不懂?老祖宗教导的规矩你懂不懂?再说了,那是我嫡嫡亲的弟弟,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
她的丫鬟淡青,绯红忙上千把她搀扶起来。
初锦面色淡淡,声音却很冷:“既然姐姐认为我管不得这事,那妹妹就去找一个能管得着的!墨菊,你去二夫人那里,把她身边的阮嬷嬷找来,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管事娘子,我倒想看看她管不管得!”
阮嬷嬷是李氏身边最信任的老嬷嬷,平日里在府中作威作福,欺软怕硬,陶妍锦作为二房庶女,颇有几分姿色,盖过了陶晴锦的风头,阮嬷嬷时常假公济私,让陶妍锦吃了不少苦头。更因为陶妍锦的反抗,前者也吃了暗亏,两人之间,简直能用水火不容来形容。
初锦却偏偏要请来阮嬷嬷,分明不怀好意。
闻言墨菊毫不犹豫,干脆地答应一声就要转身出去。
还是陶妍锦身边的绯红比较机灵,忙一把拉住墨菊的胳膊,陪着笑脸对初锦道:“好姑娘,这姐妹兄弟之间吵吵闹闹,原属平常,您这会儿再大张旗鼓将那管事嬷嬷找来,岂不是吵得阖府皆知!”
初锦正襟危坐,神色淡淡,双眸幽深冷淡,看不出来具体的情绪。
绯红便知她这是在等台阶下,忙来到陶妍锦身边扯扯她的袖子,遭到后者不耐烦地一瞥,便又凑到她耳边悄声说着:“姑娘,您快说些软话吧,您要即将出嫁,但嫁妆,陪嫁丫鬟婆子的,可都是在夫人手中捏着,此时万不可得罪她……”
陶妍锦恼怒,刚想开口说:“我只是教训弟弟,与二夫人无关……”可随即想到,因为是庶子的缘故,李氏面甜心苦,总会找准机会打击六弟,若今日的事闹发出去,她和嫡亲弟弟在别的院子里大打出手,那李氏就更要大做文章了!
她几欲咬碎了一口银牙,使劲拽着手中的帕子,好半晌,才勉强低声道:“不过是兄弟姐妹间的玩闹,五妹妹也太当真了!”
初锦正色看向她:“刚三姐姐将六弟的脸都打出血来了,他可是二叔唯一的儿子,平日娇宠自不必说,今日在我这里出了事,追究起来连我也有了不是,我劝三姐姐还是主动去二叔那里请罪的好!”
她这话说得倒是真心实意。
李氏如果想要做文章,说不定连她自己也会被牵连进去。
她倒是不太担心,怎么说她现在也是预定的王妃,李氏不会拿她怎么样,顶多责骂两句逞口舌之快罢了。
陶妍锦也是刚定下亲事之人,是家里的娇客,也不会受到太大惩罚。
倒是陶敏君作为二房唯一的儿子,一直都是李氏的眼中钉,鬼知道她会借此怎样发作!
她让陶妍锦去向陶保赫请罪,也是一层保护的意思在里面。
陶保赫插手了,李氏自然要掂量掂量。
陶妍锦心知是这个理儿,却偏不肯低头,只僵着脖子道:“那是我弟弟,我怎么教训都不为过,谁敢为这说我的不是!”
初锦气节,不由冷笑:“那三姐姐也去二婶面前说宋姨娘是你的母亲,看看有没有人说你的不是!”
宋姨娘是从贴身丫鬟一步步爬上来的,地位卑贱,属于妾中的最下等。
而陶云锦的生母王姨娘却是从外边聘的小门小户,家中小有薄产,地位相比较宋姨娘来说也就高了一层。
自然而然的,陶云锦的身份也比陶妍锦的要高一些。
这件事是陶妍锦的心中大痛,她是绝对不会说出自己是仆役之女这种话的。
更何况,承认宋姨娘是母亲,也就意味着对正室李氏的不孝。
陶妍锦愤恨地瞪着初锦,那双目中所喷出的火焰似乎要将她吞噬干净。
初锦实在不想再和她纠缠下去,冷冷吩咐道:“墨菊,送客。”
她端起茶杯,浅啜一口。
墨菊早就看陶妍锦不顺眼了,闻言便硬邦邦地说道:“三姑娘,请!”
陶妍锦羞恼异常,狠狠瞪了初锦与墨菊一眼,咬牙将这口气咽下,带着自己的人气势汹汹地走了。
墨菊对着她们远去的背影轻呸了一口,扭头看见自家姑娘露出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情,便问道:“姑娘在想什么?”
初锦摇头,笑了笑,道:“我在想敏君,他这么小年纪,但看起来着实聪慧异常,很有灵性!”
墨菊倒是很有同感地点点头,走过来帮初锦续了水,叹道:“那倒是,奴婢记得六爷小时候很聪明,人也乖巧,胖乎乎地跟个葫芦娃似的,老太太与二老爷特别喜欢,但人越大,倒是越会惹二老爷生气了……”
初锦掘了下唇:“能输掉两千两银子的人还真不是一般的聪明!”
墨菊轻轻笑了笑,复又说道:“说起来,六爷也是个可怜人。”
身为二房庶子,又是唯一的儿子,他的存在大大威胁了正室李氏的地位,又因为陶府这种错综复杂的袭爵关系,二房如果没有嫡子出世,那么,皇帝与老祖宗很可能会把爵位归还为大房的陶敏哲。
尤其是近两年后者拜到了金老名下,在京都的名声越来越广,对二房爵位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