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作坊原是一间厢房,为了公西扬锻造饰品收拾出来。房子中央的案上平铺着几张花了样子的纸张。
郑引欢摊开几张看,状似不经意地把其中一张动了动。
纪尔容定睛看去,就觉得心脏一紧,看似不经意地在桌子上扫了一眼。
“不错,让我说都是好的。”
郑引欢拿起他推动的那张,笑问:“小姐觉得这个绿叶碧玉吊坠如何?”
几个呼吸间,纪尔容的各种念头在脑海里转了一遭。
这是郑引欢故意为之,还是公西扬才是……
不过是一件能够掌控梁府生意大权的玉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要它。
“很细致,很生动,这就要看匠人的手艺是否精湛了,弄得好则是有灵气的坠物,弄不好就糟蹋了上好的碧玉。”
她在椅子上坐下来,冲着外面看了一眼。
还是没人回来,她又端详了其他的几张,选出来四套,道:“这四样最为突出。”
让她选样子,现在选完了,看郑引欢还有什么动作。
纪尔容刚刚看到玉坠画样的时候,虽然已经尽力控制自己,而且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可是还是被郑引欢看到了一点不同来。
“小姐,我觉得这个不错,可以配上耳环戒指,组成一套首饰。”郑引欢指着那张玉叶吊坠的画样,看着纪尔容的表情。
她略微点头,“详细的你可以和公西扬商讨。”除了第一批做出来的首饰过了她的眼,后来的她都没管。
郑引欢头疼起来,事情已然做到这一步,干脆说道:“小姐可曾见过和这个吊坠相似的?”就算吊坠不在纪尔容的手中,可她毕竟是梁书捷的女儿,梁家的血脉后代,说不定会有些印象。
沉默中,她扫了一眼,慢悠悠道:“经你这么一提,似是有些印象。”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郑引欢又道:“可是在几位掌柜的那里见过?”吊坠的表面意思是生意买卖之用,所以郑一寒、马六才、唐俊等人也是知道的。
他也曾问过马六才,小姐为了掌控生意有没有给他们看过玉坠。马六才顾左右而言他,完全不打算回答。
若是寻常女子还好,搜查即可。可终究是梁书捷的女儿,他们不能乱来。
纪尔容从思绪中收回来,支吾道,“好像是儿时见过,觉得熟悉呢。”她眼神微变,微微低下头去挡住郑引欢探究的目光,“难不成这玉坠有些典故不成?”
郑引欢有些失望,为了减轻纪尔容对他的怀疑,呢喃道:“这是梁家的家传玉坠,我也是听一些朋友提过。”
她把画样放好,回归原位,才说:“既然是梁家的家传玉坠,更加不能制作了。”心中却想,这是个好主意,让公西扬偷偷做两个逼真的假货留在身上以防万一也好。
刚刚被放下的画样中吊坠那张的笔力分明跟其他的有些不同,这次她拿起来再看,发现并非遗忘公西扬的手笔。
她微微一笑,把画样收拢到袖中,“既然是外祖母家的东西,我便收下了。”她已经说过,玉叶吊坠不能制作成饰品,留下来也没用。
晚些时候,公西扬采买回来,正准备回房稍作休息,看见房间里有亮光。
灯火忽明忽暗,卓卓倩影,独自安坐,显得有些孤寂。
她推开们便看见纪尔容正坐在桌前等自己,手里拿着一本书,看样子等了有一段时间了。
“中间发生了点事情,所以耽搁了。”公西扬解释一句,在她的身旁坐下,“小姐有事吗?”
纪尔容不提自己的本意,而是问公西扬发生了什么问题。
一提到这里,公西扬便哼了一声,像是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金子提价了,咬死了价格不松口。”
虽然碧金记有了公西扬,可是短期内没有流动资金支持,材料不足便无法供应货品。要想一下子让生意红火起来不太可能。
如今金价抬高,更是困难了两分。
“又提!”纪尔容深吸一口气,前段日子好像才提过的。
公西扬有些气闷,“有谣言说孙家常年出金的地块被淘得差不多了,近两年入市的金子越来越少。”
既然带谣言二字,便是没有任何证据。说不定只是孙家推动金价的手段。
究竟真相是什么恐怕只有背后的操纵者才清楚了。
孙家经营金银生意,她是知道的。这是孙家一直能够沉住气在京城站稳脚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过,她更知道,孙家定然不是受益最大的。要在官家这边通融下来,不割掉两层肉是不能一直顺利经营的。
如果孙少衡真的娶了她,孙家背后有纪纶这层亲家关系,许多事情都容易了。生下来的财力物力便能做更多的事情,到时候孙家……
不得了!
眼下想不了太多,她劝公西扬两句,“你的脾气比我还厉害!”说着呵呵地笑,“我知道你这里吃紧,不必着急,不出半月我便供你一笔财款。”
半个月后百良楼应该就能有进项了,而且那笔红布生意也该到时候了。
公西扬抿起嘴唇,突然道:“我有一位朋友,她有兴趣帮助一二。她的要求不高,等到铺子真正开始盈利分一瓢羹给她就行。”
生意刚刚开始做,就有想要来分钱的了。
她莞尔一笑,“碧金记还没有到靠别人接济的程度。”她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递过去。
铺子可是她的金山银山,现在不起眼,日后真的发展壮大,财源滚滚来就不是如此这般境地了。她费尽心机地扶持铺面,不想让人吃白捡的便宜。
“不知是公西姐姐的哪位朋友?”
都是女人,公西扬便也不瞒着,“熏画,当日与郑引欢见面相谈的时候她也在。”
熏画……她对这个名字有印象,郑引欢当时禀报时还特意夸赞了一句。要知道,郑引欢虽然行事忽东忽西,可嘴上很少夸赞别人。
她记得,当初熏画并不十分赞同公西扬来碧金记干活。现在又想插一脚。单纯地想要帮朋友的忙,还是如同郑引欢所说,能眼尖地看出了碧金记日后的发展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