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重活全文阅读 > 第101章 纺织厂起死回生计划 (1)

第101章 纺织厂起死回生计划 (1)


“小范啊,坐坐,不要拘束。”来到校长办公室后,许县长让校长带着其他领导继续去参观学校,而他和张良国书记以及范伟三人则陪着范荣一起坐到了沙发上,泡了茶准备开始进行正式的商谈。r

范荣可没有一点拘束,翘着二郎腿悠闲喝着上好碧螺春的他看上去简直比领导还领导。到是许县长和张书记有些当成下属的感觉,不由心里有些无奈的感叹,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就是有牛的资本啊r

喝了几口茶,范荣将茶杯放在茶几上,看了眼正等待下文的许县长,这才开口道,“干舅舅,不知道我干爹赵华成有没将合同给你送去呢?”r

“一星期前就送来了,我和张书记都看过,合同上的那些条款都没问题,我们县委县能帮忙做到,只是小范啊,这合同都签了四五天了,那啥,也不见你有什么具体的动作啊?”许县长点燃根烟,吸了口这才继续微笑道,“我也不是急,只是你也知道现在都是十一月,明年四月市人大就要召开,因为开发区的正式开发和完善的发展,张书记恐怕十有八九就要调往杭海市,你看”r

“呵呵,干舅舅你可别急,要知道这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范荣朝着一旁默默喝着茶的小叔看了眼,这才侃侃而谈道,“其实这纺织厂下一步我已经决定要准备迁移至新开发区,只不过目前由于新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大会还没举办,土地并没有实质性的盈利,所以我想拖一拖这事。”r

“拖不得,拖不的啊。”许县长一听就急了,“实话和你说了吧我的干外甥,这事其实市委里有很多干部都对我有了意见,要不是市委书记是我当年部队里的老大哥,强行将这事给压住,恐怕我早就已经不是这个县长。哎一失足成千古恨呐,你不知道,明年我那老大哥很可能就要调往省城,这事如果不快些处理掉,恐怕明年人大一开,我就完了!”r

“别激动干舅舅,我说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恩,明年四月开人大会,那么我们还有最少四个月的时间,足够了,足够我完成纺织厂的改制,让其扭亏为盈!”范荣信心满满,这里面的巨大利润,是这个时代的人所根本无法看出的。r

“小范,你看你许舅舅这么焦急,你就不能透露一些内幕吗?”张书记皱了皱眉头,“我实在很想知道,你到底准备用什么方法让纺织厂起死回生?”r

范荣微笑着并没开口,继续保持着神秘。r

这时候,许县长暗中朝范伟使了个眼色,范伟又如何不知道县长是想让自己开口说句话?毕竟范荣是他的侄子。无奈之下,他只能勉强笑道,“范荣,许县长真的有难处,你总要给透露点讯息让他安安心不是吗?你可不要把我们都比做商业天才,我们可都是些从政人士,你脑袋里的那些小九九,我们可猜不透。”r

听见小叔开口,范荣皱了皱眉头,轻叹了口气道,“其实本来,我是想等事情做出来再给你们个惊喜的,可是既然你们这么坚持想知道我的具体计划,那么说一说也无妨。”r

范荣这句话一出,在座三人顿时兴奋激动无比,纷纷竖起耳朵,每一根神经都紧绷起来。r

这件事从表面上看似乎只和许县长有关,其实完全不然。就拿张良国书记来说,许国栋县长是他的好搭档老同学,感情深厚,在勾心斗角的********中,多一个贴心的战友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若是许国栋也能升迁到杭海市,那么无疑对于他来说会有很多的帮助。看起来这并不关他什么事,但是实际上却有着很大的关联。r

而相对与小叔范伟自然意义又不一样,张良国一走也许并不会带给他什么实际利益,但是许国栋若是升迁,那么县长之位空缺而出,纪检委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便要顶替而上,他这组织部部长不就又能趁这个空缺而上升一级?r

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呐。r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在全国全省都积极的在进行制度改革,原先的那套计划经济市场的条条款款已经完全不适应与现在的市场经济,所以经济要转型,国家要转型,企业必然也要转型。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国退民进的经济思想已经开始在整个大地蔓延,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范荣说到这里,朝在座的三人询问的扫了眼。r

“国退民进,就是国有企业不断退出改组,民营企业不断扩大在经济生产中的比重。这点也是省里市里多次强调过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我才想拿安宁纺织厂这个国有企业的龙头进行试点改制,如果连带头大哥都搞不好,那么后面的那些跟随者又有谁会肯站出来成为第二位改制企业呢?”许县长沉思会道,“计划经济在国内搞了几十年,思想根深蒂固,虽然现在已经初步感觉到了经济开放的甜头,可是在国内的任何角落,大大小小的阻挠还是很多的。”r

“从政者,从商者,都必须要有一个大局观,要知道未来方向的一个大势!”范荣说到这里,提高分贝道,“所谓大势,就是今后的国家发展趋势,既然经济开放已经成为主流,那么再多的阻挠必须也一定要坚决处理掉的。安宁纺织厂的具体情况我已经通过我干爹赵老板了解过,其本质还没有坏透,缺的只是资金和企业众人的信心。比起其他烂到骨头里的国有企业来说,这样的企业搞起自救,简直十分轻松。”r

“轻松?”许县长苦笑道,“纺织厂外债六百多万,一千多名工人已经两个多月没发工资。厂里现在拿着要转制的事情搪塞着工人局面还没失控,一旦再过两三个月工人们发现原来厂里是没钱发工资的话,我想事态会越来越严重的。”r

范荣皱了皱眉毛,他显然并不知道纺织厂拖欠工资的事情。看样子,这厂里的干部们可是把自己父亲都给骗了过去,至少他回家还没有见父亲愁眉苦脸的。r

“纺织厂不是还在生产,却为何经营如此不善,连工资都发不出?”想了想,范荣冷笑道,“这些纺织厂的领导是不是已经看出事态不对,想私下往自己口袋里塞钱?”r

“这个”许县长看了张书记一眼,最终还是无奈的苦笑道,“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厂里干部在暗地敛财,但是根据厂里销售部门普遍反应还是说产品推销不出去是主要的原因。”r

“如果是这样,那只要换掉那些老旧的机器就足以解决这些面貌。”范荣向来认为销售根本不是问题。r

“谈何容易啊先不说纺织厂穷困潦倒,单说纺织机器这种贵重大型机械单价几乎就是天文数字,钱到哪去拨?可不是天上能掉下来的。”张良国书记总觉得范荣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不由低声反驳了他一句。r

“钱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是却可以用脑子给变出来。”范荣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双眼注视着众人道,“不要老是把眼光放在表面,要多多的考虑深处一些没有被发掘的价值。纺织厂已经恶性循环,除了投入大量金钱,无疑已经没有任何能改变的方法。你们想想,纺织厂除了机器值钱,生产出的布匹和丝绸值钱,还有没有别的东西是很值钱,非常值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