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华姓氏大典全文阅读 > 第94章 康

第94章 康


  康(新排序92)

  拼音:kāng。

  繁体:康。

  康氏来源。

  1,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的裔,始祖为卫国的创始人康叔。卫国灭亡后,其王族以祖上谥号命姓,遂成康姓。

  2, 出自中国古代的西域。为“昭武九姓”之一。西域的康国和康居国(在今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和巴尔克什湖与威海之间)。在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这些国家的王子来到中国,在中原定居下来,他们的后代就姓康。

  3,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为避讳,诏天下姓匡的人都改姓康。因匡与康读音相近,康字又是一个吉祥的字,所以改匡姓为康姓。

  4, 历史上突厥族人有康姓。

  康氏迁徙分布。

  康姓最早发源于卫国,辖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河北西南部一带。康姓早期播迁缘于卫都的迁移,范围止于河南北部。

  秦时,康姓主要徙陕西、山东二地,故早期康姓在此二地繁衍旺盛,遂有京兆、东平两大郡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康姓为避战乱,徙蓝田(今陕西省蓝田西灞河西岸),后渐向东南迁移。史载,南朝宋时,设华山郡蓝田县,用以安置康穆(初仕后秦河南尹,后举族众三千余人迁湖北省襄阳之岘南)族人,并任命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一支遂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唐代,有宁夏灵武人康植之孙康日知被封会稽王,其子志睦因功封会稽郡公,后世子孙繁衍昌盛,发展成望族,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绍兴则为南方各地康姓迁徙之主源。

  宋代,因避帝讳而改姓的匡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另有洛阳康再遇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显达当朝。北宋末年到元朝建立期间,改朝换代频繁,北方多动荡,故有康姓徙迁南方安居乐业。

  明代,康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徙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

  从清代开始,闽、粤康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

  今日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这五省的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康氏历史名人。

  康僧会:三国时高僧。世居天竺。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建夜,孙权为之建塔,因始有佛寺,于是江苏佛法始兴。

  康泰:三国时吴国人,为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约在公元226年和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今印度)使臣,归国后撰有《吴时外国传》。

  康再遇: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琵琶演奏家,德宗贞元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与之:南宋时人。高宗时因上“中兴十策”而闻名。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纯以农业为主,按口授田,自力耕织,平均分配生活资料,无私有制,无战争和剥削,反映了一种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

  康海:明代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为“前七子”之一。所作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

  康有为:近代维新派著名领袖。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为“公车上书”。1898年依靠光绪帝发动了维新运动,但遭镇压,逃亡日本。民国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有《新学伪经考》、《改制考》、《大同书》等。

  康广仁:康有为之弟。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时被捕入狱,与谭嗣同等同时在北京菜市口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氏起名规则。

  1, 康(Kang),最好不用声母是g、h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都用k声母、ang韵母或阴平调的字。

  2, 注意名的意义与“康”字的“健康”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

  3, 起名示例:康彦、康秘嘉、康晴净、康淳茵、康淳舒、康文婷、康闰舒、康益恺、康迪清、康佳训、康议月、康媚淳、康喜童、康迪童、康舒清、康喻清、康议匀、康舒迪、康茹童、康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