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全文阅读 > 第64章 语言文字(1)

第64章 语言文字(1)


汉字是如何产生的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它究竟产生在什么时代,目前学术界尚有不同的意见。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的《说文解字》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但是,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我国文字的产生应当还在黄帝之前,这些传说并不可信。

还有古人认为是伏羲造字代替结绳记事,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但这也仅是传说而已,并没有可证明的事实。

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发掘距今已有六千年的半坡氏族公社遗址时,发现出土的陶器上有刻画的符号,经研究认为是汉字的原始形态。

从这些出土的实物资料看,汉字的产生至少已有六千年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使用文字,是经过“观夫天地万象之端,人物器皿之状,鸟兽草木之文,日月星辰之章,烟云雨露之态”而逐渐创造的,也就是说,人们经过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深刻观察,然后才“依自然万物之类(所)象形”逐渐创造了文字。

几千年来,汉字在造字方法、字体结构和书写形式上几经演变,日臻完善,不但是中华民族一种独有的完整的记事和交流表达感情的符号工具,而且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种类和审美现象——书法,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汉字起源的传说

文字,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因为它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一切先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成就,都由于有文字的记载才得以永久流传;一切后人的聪明才智,也从文字的记载中得到进一步的启示和提高。

作为全国人民通用的汉字,在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着不少关于它起源的传说。《周易·系辞》中说:文字起源于八卦,是由伏羲仰观天象,下视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又审辨鸟兽之形迹,终于创造了文字。这种神话传说,虽然未必可信,却为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这一点提供了启示。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结绳记事”。结绳是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用以帮助记事的一种方法,遇上大事就结大结,小事就结小结,有些还在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来作为辅助,同时结绳还可以用来计数。

到了战国时期,社会上流行一种“仓颉造字”说,这也是最具创造性的故事。据古书记载,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上观日月星辰,下看山川鸟兽,根据这些形象,创造了文字。

除了仓颉造字说之外。古籍中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还有不少。如神农因嘉禾而造“穗书”。黄帝见卿云而作“云书”,少昊氏作“鸾凤书”,高辛氏作“仙人书”,高阳氏作“蝌蚪文”,帝尧作“龟书”。此外,还有某些人特意章制所谓“龙书”、“鸟足书”、“殳书”、“鱼书”、“虫书”、“鸟书”、“虎书”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汉字的演变

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甲骨文”,比甲骨文更早的,还有一种陶文。从陶文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图形化,如陶文、甲骨文。第二阶段是线条化。它比图形简单、统一,汉字笔画都成为线条。这种线条化的汉字叫大篆。秦朝统一中国后,规定一套新写法,称为小篆。

第三阶段是笔画化。这时汉字成为用不同笔画构成的字。汉朝已广泛使用毛笔,又发明了纸墨,写字工具大大进步,于是汉字越来越好看了。在象形字的基础土,我国汉字的发展,还有形声、会意等特点。

具体就汉字形体来说,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都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这个演变的总趋势是从难到易,由繁到简。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是中国文字的先祖,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甲指龟甲,骨指兽骨。因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甲骨文也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1899年,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在翻地时发现一些甲骨,把它当作药材卖给了药店,药店则把它作为“龙骨”(亦即是龟兽的骨头)配方治病。

同年,清朝国子监祭酒大臣王懿荣,因病去一家药铺买药,大夫给他开的药方中就有这么一味“龙骨”,王懿荣拿到药一看,龙骨上刻着一些细密的似字非字的符号,他极认真地查看之后,觉得好像古代文字,顿时引起了这位爱好古董的大臣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以二两银子一片的高价将这些龙骨全部买了回来。

后来,他又通过古董商买了大量的这类龙骨,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他异常兴奋地得出结论:这是中国最古的甲骨文字,它来自商代。

王懿荣死后,他所收藏的甲骨片传给刘铁云(即刘鹗)。刘进一步收集、整理,从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着作《铁云藏龟》。

目前,我国共出土甲骨150000多片,存有97600多片。

浅谈金文

金文,是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殷代后期,随着制铜技术的高度发展,出现了刻在金属上的铭文,甲骨文的使用急剧衰退,铭文逐渐流行起来。因古人把“铜”称为“金”,所以这种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而这类青铜器又以钟鼎为多,所以又被称为钟鼎文。

现在所见的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商代中期以后的物品。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而且字数不多,一般二三个字,整个商代晚期铭文字数也不超过50字。

在金文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西周金文,现能见到者,总数约有2000件。前后时期有着继承和发展,大致字体匀称、舒展、方整圆润、结构紧密、平正、稳定,且字数越来越多,有的竟达四五百字。如代表作《毛公鼎》载文500字,为现存字数最多的西周遗物。

东周时期的金文,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的金文在初期接受西周后期的书风,没有多大变化,但已逐渐显示出地方的特色,开始各国分化。特别是南方的吴、越、楚诸国,铭文字体有的故作波折,有的把字形装饰成鸟虫一样的花纹,即后人所称的蝌蚪文、鸟虫书。

战国时代的金文,已起明显的分化,这是由于王室的衰微,列国势力的强大。铜器的制作,移于诸侯及其巨族。证据为不用王室年号,而改用列国纪年。

金文一般先在陶土做的模子上书写并刻上铭文。然后将陶土用火烧硬,制成陶范,再把熔化的青铜浇到陶范里,待冷却后拿掉陶范,青铜器就铸成了。然后对青铜器上的铭文进行加工修磨,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战国时期的金文,有些是直接刻在器皿上的。铸刻的字凹下去的叫“阴文”,又称“款”,凸起来的叫“阳文”,又称“识”,合称“款识”。

何谓大篆、小篆

篆书按先后顺序。可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广义的是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狭义的专指周定王太史定的文字,即“籀文”,代表作为《石鼓文》。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始皇为统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制(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小篆笔画圆转流畅,谨严浑厚,平稳端凝,疏密匀停,较大篆整齐。其代表作品有六,相传都是出自李斯手笔,为秦始皇歌功颂德而作。

《侯马盟书》与石鼓文

古代早期的文字,除了甲骨文与金文之外,还有一种书写在玉器和石头上的文字。现在所发现的最早的玉器文字,是1977年在甘肃庆阳野林出土的一柄商代玉戈。玉戈上刻有“乍册吾”。至于西周、战国的玉器文字,也有出土,但数量和字数不多。

玉器文字出土最多的一次,是1965年发现的山西《侯马盟书》,共出土了有文字可辨识的玉片约600余件,此外还有很多石片文字。它的形状上尖下方,最长的约32厘米,宽近4厘米,厚近1厘米,小的长约18厘米,宽不到2厘米,有的薄如纸片,多为朱书,少为墨书。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和贵族经常订立盟约,把盟誓写在玉石上。据考证,《侯马盟书》的主盟人是晋国赵鞅,即赵简子。盟誓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反对兼并别人的土地和奴隶。从书写的形体来看,头重尾轻,头粗尾细,通过笔锋的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快书写的速度。这种笔法和线条,有别于甲骨文和青铜铭文的风格,是当时东方各国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

至于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可分为石刻和碑刻两种。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河南安阳小屯商代晚期墓葬中一件石牛的刻文,有“后辛”两字。而最着名的石刻文字,则是石鼓文。唐代在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出土十块鼓形石,每块石上均刻有四言诗一首,由于诗歌内容多记录和歌颂渔猎之事,因刻在石鼓上,人们称为“石鼓文”。又由于石形如柱础,故又称“猎碣”。

石鼓文原有600多字,因年久磨灭,现仅见270字左右,其中第9个鼓已一字无存。石鼓文的书法雍容和穆,笔势雄强浑厚,朴茂自然,字体略带方形,端庄凝重。过去,有人称之为我国“书家第一法则”。

石鼓文的原石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什么是砖瓦文

我们如果把青铜金文和玉石文字,看为属王室、贵族、官府所有。那么,砖瓦文,则是属于下层民众的了。砖瓦是日常民居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也就成为承载文化的工具。

砖文的书写有三种形式。

一是在成砖上直接画写,如1964年在洛阳发掘的一座古墓中,有一砖文写着:“永元二年九月廿日,颍川武阳髡钳东门当,死在此下。”砖文说出了死者的名字、籍贯与死期。由于死者的地位低下,砖文字迹草率。恣意纵横,不成方圆,显然是由略懂文墨的人在砖上刻画而成。

二是在砖上用毛笔书写,这种书写方式是在砖上先铺白粉,然后用笔以朱砂书写。

三是在成砖之前先把文字刻印在泥上,这种砖文因在烧制过程中砖泥的碰撞或受热变形,字的线条常常粗细不匀,方圆变形。

除砖文外,还有瓦文。1979年在陕西临潼晏寨乡发现一处修秦始皇陵的工匠墓地,出土了墓志瓦文18件,这些文字偏旁部首已大体固定。但笔画潦草,不规整。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批瓦文墓志铭。

此外,还有一种瓦当文。瓦当,是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用以蔽护屋檐,防止屋面雨水渗漏。刻写在瓦当上的文字,就是瓦当文。瓦当文字大多为宫殿、官署、陵园的名称,或是一些祝福吉祥文字和纪念性文字。

小谈帛文简牍

除了甲骨、钟鼎和砖瓦以外,木牍和锦帛也是重要的文字载体。

所谓“简”,是狭长的条状物器,竹制的称竹简,木制的称木简。“牍”是用木头做的,但比木简要宽,呈板状,故称“版牍”。帛是纺织品,柔软轻便。

用竹木简来书写文字,可能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一象形文字,就像古代的“册”字,意思是把一根根竹木简用绳章串起来。到春秋战国时期,竹木简开始大量使用,据古籍记载,战国哲学家惠施家中的竹木简,甚至可以装满5辆车子,“学富五车”也就因此而来。

古往今来,古代的竹木简时有发现。这些竹木简,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战国简、秦简和汉晋简。

在竹木简上书写文字,由于简的长短不同,因此字数也多少不一,少者一两个字,多则40多个字,一般为20多字。系绳处上下两字空出距离,常用刀刻一小缺口,使简排列固定、整齐、不易滑脱,用绳章串成册后,就可以书写了。简文用毛笔书写,笔锋起落有序,一般为落笔重,起笔轻,笔画多带弯钩,与甲骨文、金文大不相同。

至于帛书文字,大体与简牍文字相同。《墨子·鲁问篇》已有“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可见当时用帛来书写文字已与竹简文字一样普遍。

后来,在纸张发明以后,以简牍帛来书写文字的方式也渐渐被淘汰。

隶书、飞白是谁发明的

在秦朝以前,汉字的字体都是大篆、小篆,写起文章来很费时间,由于时代的前进,事物的发展,我国人民遂发明了隶书。

隶书是把小篆体化圆为方、削繁就简改成的。这项发明,功绩很大。

创造隶书的人是秦朝下杜(今陕西省渭南)人程邈。程邈,是下杜县衙里一名小官,是当时的书法家,因犯有渎职罪,被判了十五年徒刑。秦始皇把他关在云阳县(今陕西省淳化西北)之外的监狱里。程邈在监狱里仍然坚持不懈地练字。他感到有的字笔画太多,又呆板,他就把它简化了,他研究了近十年,日积月累,成功地改造了三千多个日常用字,写起来比小篆方便多了。

他就用这些字给秦始皇写了一篇奏章,并带一张简字表,每个字都加上注解。

秦始皇是个善于创新改革的人,不论大小官吏,有事都可以向他写奏章。篆字难写,办事效率很低。这时正好程邈上奏他的隶体字新创造,秦始皇看后很高兴,不仅提前五年赦了程邈的罪,而且还再次启用他做官吏。

隶书的“隶”字本来就是低级官吏的意思,程邈创造的这种书体很有利于小官们书写之用,所以称它为“隶书”。

飞白是一种别具风格的书法艺术,笔画中丝丝露白,燥润相发,给人一种美感。如果出自大书法家之手,飞白的形态美和书法的意境美,相辅相成,别有情趣。

相传飞白的创造者是东汉时候的蔡邕。汉灵帝熹平年间,皇帝命蔡邕撰写《圣皇篇》,蔡邕完稿以后,前往鸿都门(是当时皇家藏书的地方)交差。正好碰到工匠在修葺鸿都门,蔡邕在门外等候召见。这时候,他看见工匠们用刷石灰的刷帚在墙上写字玩耍,蔡邕很喜欢这新鲜的玩意儿。在他交完差回家之后,精神十分兴奋,便在工匠的启示下,创造出了飞白的书体。

行书是如何出现的

行书的前身就是隶书。

汉宣帝以后,隶书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缩短横画的发展,缩短之后,字形更趋方正,甚至偏向长方形。

二是加强上下笔画的连贯,减少点画收笔时横向挑出的波势,停顿以后,向下一笔画的起笔方向出势,动作小一点的锋势重叠在收笔的点画墨线之内,变成所谓的“回收”。动作大一点的锋势逸出点画之外,演变为勾挑形式。

三是将有些笔画连续书写,具体表现为横和竖的转折一气呵成;撇画从粗到细,逐渐提起,捺画承接这种笔势,从粗到细,逐渐按顿收笔,撇捺实际上被当作一笔连续书写了。

正是由于这种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出现的变化,出现了行书。

到了魏晋时期,行书基本走向成熟。从出土的魏晋木简中可以看出,行书发展到魏晋时期,无论点画结体还是精神风貌,都与原先的隶书截然不同。

草书是如何出现的

草书是继篆书、隶书之后的又一大书体。从隶书到草书的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关于草书的起源于何时,古人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东汉末年的蔡邕认为草书始于秦代,而北朝王倍却认为草书始于汉朝。

草书主要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

章草是从汉隶演化而来,以简捷和草率的笔法出之,笔画有些连缀萦带,但每字不相连属,收笔常像雁尾似的往上挑。章草的名称,是在今草这一新体出现之后,人们为了便于区别,才给它冠上“章”字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