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文阅读 > 第96章 “都江堰”和“郑国渠” 的兴建

第96章 “都江堰”和“郑国渠” 的兴建


  都江堰是我国战国时期兴建于今四川省灌县西北岷江中游的水利工程。

  岷江上游,流经川北山区,坡度很陡,水流湍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岷江进入灌县以后,就进入了成都平原,水流也变缓慢了。成都平原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以致岷江流域的平原西南部容易水涝,而平原的东北部又缺乏江水、容易干旱。要解决成都平原的水利和水涝问题,只有开一条新河,把岷江水撇一部分去东北。都江堰的兴建正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要的说来,就是在灌县县城的附近新建内江河道,把流入灌县县城附近的岷江江水分出部分流入内江。原来的岷江河道叫外江,新开河道叫内江。这样,在洪水泛滥时,减轻外江负担,免除外江流域的水患。同时,外江新开辟灌溉河渠,兼具灌溉和排洪的作用。内江系统也开辟许多河流和渠道,可以灌溉也可以通航。内江、外江两大系统成为成都平原上干支河渠遍布、地区广泛的大型水利工程。

  早在古蜀国时期;就有劳动人民开凿宝瓶口,兴修水利的记载。公元前261年,也就是秦灭古蜀以后六十多年的秦昭王时期,被任为蜀郡守的李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家。他在修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设施,是在灌县县城附近的西北地方的岷江,修筑“百丈堤”,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起点。目的是保护河岸,不让被上游冲来的石块冲毁。同时加筑挑水坝一条,由江东岸连到江心沙洲,逼使江水直奔右岸正流,准备分水。离百丈堤不远的岷江中心,以大竹笼装卵石,堆砌成鱼咀形状的分水堤,这就是“都江鱼咀”,这是都江堰工程最重要的部分。都江鱼咀延伸于岷江中心,把浩浩荡荡的岷江劈分为二,从这开始岷江分别流入外江和内江。都江鱼咀以下修筑金刚堤,金刚堤分“外金刚堤”和“内金刚堤”,外江沿外金刚堤、内江沿内金刚堤下流。沿内江河岸紧接内金刚堤又修建“飞沙堰”,飞沙堰起堤岸作用,它又不是很高,如果内江江水超过需要而可能引起水灾时,水流可越过飞沙堰流入外江,飞沙堰能起到确保内江灌溉系统安全的作用。内江至灌县县城附近西南的离堆地方,在离堆凿开山道而成“宝瓶口”,内江流经宝瓶口而下,分出大小干支渠,穿入成都平原。外江原是岷江的正流,在外江流域也开辟许多大小河道,组成了大小河渠遍布的灌溉通航系统。都江堰总计分支河流有五百二十多条,分堰有二千二百多道,渠道总长约一千一百多公里,灌溉面积合古代亩约三百多万亩(古代每声合今亩五分二厘)。

  《华阳国志》记载秦时在江中立石人测量水位,“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就是说水枯时水位在石人足下,水涨时水位不能过石人肩膀。石人测水说明基本能掌握水位规律,从秦汉时代起就逐步摸出“分四六、平涝旱”的规律,就是作到江水小时,内江分入六成,水大时,内江只流入四成,收到避免水旱灾害的功效。在都江堰的河渠灌溉网系统的大小水口,都安置了“斗门”,斗门是用来调节水流的,需要水时打开斗门,水多时可以关闭斗门。由于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治水和管水的办法,古书上把都江堰誉为作到了“水旱从人”。

  都江堰附近的河底经常容易被沙砾卵石充填淤高,每年必须淘挖,在每年冬季和初春的枯水季节进行淘挖。淘挖内江时截断流入内江的水使它全部流入外江,然后又以同样方法把水拦往内江而淘挖外江。相传李冰时曾制定了“深淘滩、低作堰”的修河原则,每年进行淘挖,后来发展成为总结经验性的治水“三字经”,以及“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格言。就是在江流遇到转湾拐角的地方,为了水流顺畅,截去突出的陆地部分;江河里如遇有沙洲、小岛,影响和分散水流,就挖掘掉,这就是八字格言的意思。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河管河办法,使都江堰千百年来一直为四川人民谋福利,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古今闻名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历了二千二百多年,经历代维修整治,灌溉面积有所扩大,这是由于不断开辟一些新的干支渠,灌溉面积最大时曾达三百多万亩。虽然这样,它的基本规模和主要设施,当时就已经具备了。今天去看都江堰,当你走上横跨岷江的竹索桥,站立桥上面对自北流来的岷江,浩荡岷江依从人们的意志,被前面的都江鱼咀从中分开,一江分为两江而流。沿内江行至灌县南门外的离堆,堆的极端,下临宝瓶口,内江流过宝瓶口。水流湍激,夏季水涨时,站立堆上,江水惊涛怒吼,犹如山呼海啸,大地象是被摇撼震动,蔚为奇观。在离堆和都江鱼咀附近,建立有李冰父子的祠庙。登上离堆李冰祠庙内的观澜亭,俯瞰都江堰,可以看到江流滚滚,内江外江各堰尽在眼底,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智慧和力量而深受感动。都江堰水利工程雄辩地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人定胜天”的坚强意志,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有无限的创造力,有改造自然的决心和能力,我们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科学文化而感到自豪。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始皇采纳韩国派来的水利工程家郑国的建议,由郑国主持,在关中地区的渭河平原上,开凿了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的大型灌溉渠——郑国渠。这又是战国时期继都江堰之后又一著名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的开凿,改变了关中地区的面貌。这一地区雨量稀少,郑国渠对于农田灌溉和战胜干旱收到了巨大的效益。同时又改良了灌溉地区的土壤。关中地区土质带卤性,土壤矿化度高,而泾河河水浑浊,夹带的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既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又对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有良好的作用。《史记·河渠书》说:“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使关中地区“为沃野、无凶年”就是这个意思。

  郑国渠起自今天的陕西礼泉县东北,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汇合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县、蒲城县以南,注入洛水。干渠全长约一百二、三十公里。郑国渠的开凿,从选择干渠开始的地方到干渠流经的地域都对开渠和灌溉很有利。泾河从陕西北部流来,上游永寿、淳化等地是群山,冲出群山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郑国渠干渠开始于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地方(谷口又叫瓠口),这里是泾河冲出群山进入平原的一个峡口。峡口的东面和西面都是山,渠首选择这一很有利的地形,修筑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河入渠。泾河流经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北面有山。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使干渠沿着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布置在灌溉区的最高地带。由于把干渠开在高处,不仅最高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郑国渠灌溉面积约为今天的二百万亩左右,渠成以后农业产量增加。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里还说,由于郑国渠的兴建,“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就是说郑国渠的兴建对秦国的富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秦国能够消灭别的诸侯国,最后统一中国。

  郑国渠开凿以来,经历代改建和修治,由于泥沙的淤积,使谷口地方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的渠首地方,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二千多年来一直为促进农业生产服务,使关中地区成为我国自古以来的富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