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中华海军战记全文阅读 > 第71章 年来谁著史

第71章 年来谁著史


对于老刘提出的启动问题,骏鹏回答,由台湾官府根据需要每年向境外发行台湾建设债券,年息5%,年期十年,从全部土地收购的现在估值来看,大约需要30亿美金,可以循序渐进分十期进行,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一次发行,而且一次性发行最好。r

然后台湾官府以债券的美金为储备发行五倍的纸币,叫做台湾币,暂时汇率定为1:1,随时可以兑换成美金或者库平银,前十年采用固定汇率制以后逐渐过渡到浮动汇率制,用此货币收购全国的地产,实现农业分产到户。再加上拓荒的优惠,由于台湾本地的劳动力不够,官府可向南洋和大陆发布招工令,这样的优惠条件将会有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台湾,拓荒就要先行投入,这些劳动力的衣食住行就会刺激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刺激房地产业。r

首先第一批有钱的地主就会到城市周围承包荒山荒地搭建房屋雇佣人员拓荒,继续当他们的地主,这一部分资金就会最早回流回来,同时省去了官府组织人丁开荒的费用;r

另一些地主会投资兴办实业,同时因为台湾的税收远远低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的水平,这样就会吸引大量的外资进入国内开办工厂和商业,而且很多外资将会用机器设备等实物折算投资,这样岛内的工业化程度将会迅速增强。外资进入台湾必须兑换成台湾币,这就促进了私有银行的发展。r

部分地主就转化为银行家,他们的商业银行把这些资金逐渐的聚集起来,外资进入越多,可以采购的基础资料就越多,然后实业企业的生产迅速进行了岛内消化和扩大再生产,这样工业产值在前五年内基本都是内部消化,这就是财富积累和聚集的过程。r

由于率先实施这种规模工业化,台湾将迅速取得发展,然后这种模式就会被周边的国家包括中国内地的一些地区效仿,而在台湾取得效果的时候,粮食、水果、水产等农业产品和深加工产品,以及工业化基础生产资料、矿石原料和成品等各个产业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和价格落差就会促动台湾的出口贸易,并且开始资本输出,我们可以通过银行先行的方式使台湾币在东南亚等国家进行流通,这时候很多积累了资本的企业就会想要到东南亚这些国家去投资兴业,那么除了银行提供贷款之外还可以在台湾首先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放大这些企业的资本。r

实际上就是建立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体系,吸引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进入,然后资金通过银行、债券、官府、投资人和金融机构进行周转,重复着从资本到商品,再从商品到更多的资本这样周而复始的历程。r

这种通过税收调节和资金掌控的办法,虽然从表面上看税收降低官府损失很大,但是这种运作改变了先进的生产关系,最大程度上刺激了工业化和农业化的进程,按照预计,5年之内台湾的工业化程度能够呈爆发式增长,按照每年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到第6年进入高速成长期,也能够按照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第三个五年开始后,至少有十年是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样算,以现在的基数为1,五年后为16,十年后就能够达到将近40,现在的工业税收从三成降低一成,除了前两年为净投入,在第三年赋税就能够盈利,到了十年之后,整个工业总资产和总产值就是现在的40倍,仅仅工业一项的赋税至少是现在的13倍。再加上农业、金融、贸易、运输和房地产,整个台湾的岁入应当是当前的50倍以上,按照现在的一百二十万两计算,十年之后就是六千万两,折合美金18亿。r

记住这是财政收入,这个时候整个台湾的民间财富和资产总值已经达到了六万万两180亿美金,这个时候的货币发行会是多少,银行存款会是多少,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金能达到多少?这些资金将会怎么运用,政府大量发行债券,集中民间资金对基础建设、公用事业、教育、医疗、军事等进行投资,这些投资产生的收益又怎能用简单的银两来计算。r

刘铭传最初是在听骏鹏描述一个非常美妙而又逼真的故事,六千万两,大清乾隆盛世初期岁入6000万两白银,此后一直稳步增长,到道光盛世岁入突破8000万两白银,咸丰盛世闹了长毛邪教岁入6000万两,同治盛世岁入超过8000万两,光绪盛世岁入9000万两白银,一个小小的台湾用十年的时间能够达到6000万两的岁入,而且赋税不是当年的四成甚至更高,是一成。他惊诧,难以置信。r

然后他无限的钦佩,因为以他的从政经验来看他相信这一切不是海市蜃楼,土地是农民的命啊,就这样一条涌入的劳动力一定能够达到台湾本地居民的十倍还要多,有了劳动力,有了资金,有了干劲,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r

随即他又无奈,这个小老弟小老乡假如是大清的总理大臣,假如太后皇上能够放权给他,那十年后我中华将是何等的富饶!r

最后他很坚定,就他娘的这样搞,搭上老夫这条老命,也要拼出一番天地,这些劳动力就俺们安徽人过来就行了,十年后俺们就回去,用这些经验和这里的资金,去把俺们的安徽也建设成这样的地方!还有两湖两广两江,整个中华!他兴奋的一拳砸在桌子上,哗啦,桌子塌了,酒菜摔了一地,门外卫兵慌忙跑进来,两人对视,哈哈大笑。r

刘铭传申报的“兴办台湾银行发行台湾建设债券”的奏折写了两份,一份只简单写了意图递交朝廷,另一份详详细细将骏鹏的规划递送李鸿章,奏折很快被恩准了,李鸿章的回复是自己亲笔写的一幅字,内容是他自己早年写的一首诗:r

丈夫只手把吴钩,r

意气高于百尺楼。r

一万年来谁著史?r

八千里外觅封侯。r

定将捷足随途骥,r

那有闲情逐水鸥。r

笑指泸沟桥畔月,r

几人从此到瀛洲?r

骏鹏早已熟知这首诗,骏鹏知道这是李鸿章21岁入京会试中举后的豪言壮语,他也知道正是这首诗让一个人热血澎湃踏上政坛,而这个人一生的夙愿就是要打败李鸿章,是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后世皆称李鸿章卖国,甚至每次朝廷事起,都有大批人员要求杀李鸿章以绝奸党,但是李鸿章传却是梁启超所做,在这位写了《少年中国说》的才子的笔下,这样在绪论中写道:“。。。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r

李鸿章每天都在仔细研读这篇奏折,他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r

1892年的春节一过,台湾中华银行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台湾中华投资银行----负责包销台湾建设债券和对私人银行进行相关扶植,同时被台湾官府授权管理台湾中华银行的一切事务,人员骏鹏嘱咐萨芬苏娜亲自挑选安排,并且安排她最好能够将美国的事务安排妥当后到亚洲来,这里将会是集团以后最重要的市场,萨芬苏娜联络了纽约的十个最有影响力的犹太财团,这个财团读了这份被萨芬苏娜节选的商业计划,他们都被惊呆了,尽管在东方托拉斯、夏威夷、巴拿马运河、环球航空集团甚至刚刚结束的铁矿石期货交易中都有交手或者合作,每次都会让他们感到吃惊,但是这次的大手笔让他们尤其震惊,他们迅速对这一方案展开评估,决定与台湾中华投资银行签约,购买前3年全部的台湾建设债券,第一期30亿美金立即付款。r

台湾已经进入了跑道,就要起飞了。r

犹太银行家集团同时希望能够被允许以30亿美元现金和十个犹太人控股的银行各5%的股权收购台湾中华投资银行49%的股份,形成与台湾中华银行交叉持股;同时请求与这位先生相关的所有产业进行交叉持股;萨芬苏娜请示骏鹏,骏鹏表示由萨芬苏娜全权办理,然后他提出与犹太人银行家集团共同组建联合银行,地址设在瑞士,以此联合银行股份的5%设立犹太人复国组织基金,银行家集团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集体起立,都说银行家是最冷酷和不会有任何感情的动物,但是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忧伤。一个流浪了将近2000年的民族,离家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