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中华海军战记全文阅读 > 第19章 杀机重重

第19章 杀机重重


这艘盛家租用的商船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除了清颐和骏鹏,盛家跟船的总共有6个,除了福州盛家商行的二掌柜和三个伙计,还在福州雇了一名中年妇女专门照顾清颐的起居,骏鹏这次没让宝横跟着,安排他跟着詹天佑多在福州防务做准备,航行中骏鹏了解了福州商行主要是以茶叶生意为主,盛家最大的产业在上海和北方,这个时代中国还是农业社会为主,开放的几个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相差比历史记载还要大。r

航行了两天两夜到达上海港,船只停泊一天进行货物装卸和适当的补给,清颐和骏鹏在当时的外滩逛了一下,棚户区和租界的洋房形成鲜明的对比,让骏鹏再次震撼了一次。第二天准备启程时候说盛宣怀给上海的盛家商行发来加急电报,让船只全部卸货再等一天,改成装运棉纱等轻泡货物并且等一位要人一起赶赴天津,并命盛清颐在上海下船不得随船北上。清颐自然是依依不舍,甜蜜短暂又要别离,骏鹏敏感的觉察到自上海北上的徒中有危险,便劝说清颐稍等几日盛宣怀的船只回到上海后再一起去天津,纵然难舍难分清颐也明白事情的轻重,嘱咐骏鹏万事小心的话说了一箩筐。r

电报未说这位要人是谁,只是嘱咐离开天津后货轮全速前往天津,沿途不得停留,骏鹏仔细的回忆这个时间段里到底有什么样的大人物值得盛宣怀如此兴师动众。r

要人一行3人,轻装简行,四更时分悄然入码头上船,次日天刚鱼肚白就起锚出航,小火轮轻装全速驶往大沽港,李骏鹏一直在想这个要人是谁,按照地点位置和重视程度来说,应该是从杭州去天津的刘铭传,只是现在的时间和历史记载刘铭传到天津的6月13日的时间稍微对不上,那么如果真的是刘铭传的话,那一定是他秘密前往天津和李鸿章见面商议妥当之后才正式公开露面,而这个没有记录的十几天时间就应该是刘铭传联络旧部安排部署的日子,天亮不久有人来传话,说刘大人请李家小哥过去说话。果然不错,这个秘密要人正是刘铭传。r

到了刘铭传舱内众人掩门退出,刘铭传也不客气就问道:“李家小哥应该知道我是谁了吧”。r

“听到这么熟悉的合肥话,就应该知道刘大人是哪个刘大人。”r

“哈哈你这侠们(合肥话把孩子称为侠们)果然不一般,难怪大帅让我过去天津时候一定找你聊一聊,你不是老广吗怎么听不出一点鸟语的味道?”刘铭传参加淮军前本是朝廷通缉的“强盗”,一贯不喜欢拽文,这点倒对骏鹏的胃口。r

“祖籍安徽谯郡,祖父一辈倒腾药材就下广东闯南洋,家父的不少朋友都是安徽人,因此对各处方言都熟悉一些。”r

“原来是姜老过的老乡,这次不知道是不是有机会,有机会找汉青也一起叙叙”r

刘铭传说的是姜老过叫姜桂题,字翰卿,又作汉清。安徽省亳州人。因幼时顽皮,常做错事,得绰号“姜老过”。灭捻军时候是统帅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卫队官。后被宋庆(山东蓬莱人,毅军创始人)招入麾下,和马玉昆一起成为宋庆的膀臂,现正在旅顺镇守。这次偶然提到的人,骏鹏是10多年以后才见到,而且有一段颇深的交往,这是后话不提。r

彼此相叙免除了许多生分,两人便切入正题对当下中法战局进行了交流,船舱内也没有文房四宝,两人就在窄小的空间里用桌子当沙盘,拿刀子在上面直接勾画,取一切可取之物当作比喻,骏鹏向他展示他看到的基隆、淡水和马尾,刘铭传谈到定海、镇海和浙江巡抚刘秉樟,法国军舰的事情自然要提,骏鹏也是如实相告,刘铭传高兴的直跳,然后紧锁眉头忽又释然,这种事情还是出生入死过的他想通的快,法国人是一定要和中国再大干一场以报镇南关的一箭之仇,无论怎么退让都没有用,该找的借口一定能够找得到,当年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李大帅一方面近似荒唐的和法国一个舰队的队长签定所谓的和平协议,那是做给洋人看的一方面示弱争取英德干涉,希望德国能够不再扣押自己的军舰,另一方面秘密调李骏鹏和自己去天津,说白了前面一个荒唐就是为了整军备战争取时间,李大帅密电中已经详述当下法国人最担心和最想干掉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刘铭传另一个就是神龙首尾皆不见的这个从天而降的李骏鹏。r

两人除了偶尔到甲板上吹吹风放松一下,剩下的时间就是紧张的磋商关于法军有可能的进攻方向,当下朝廷最担心的当年英法联军大沽登陆火烧圆明园的场景再次发生,因此京畿重地不可能调出任何兵马,通商港口因为牵涉到英国等列强利益,法国人也投鼠忌器,惟有台湾是法国最大的割据希望,以东京湾舰队牵制北洋,然后孤拔的中国舰队伺机在福州、台湾、浙江等地寻机占领口岸逼迫政府割地赔款,而作为进攻型兵种的海军中国实在太弱,只能依托炮台近海作战而无法进行旗鼓相当的制海权争夺战,在不能让法国人得逞的前提下首要的是保卫舰船和船厂。r

船行大半日时候出现了新情况,护送刘铭传的两个人按照盛宣怀秘密的授意让刘铭传和李骏鹏换船,搭乘另一艘货轮去往天津,而这艘货轮慢吞吞向烟台港口驶去,到了天津之后才知道盛宣怀的安排用意,这艘货轮在烟台外海区看到法国军舰示意要求登船检查,于是掉头拒绝检查,结果发现后面从上海两艘法国军舰尾随而来,无奈间行驶向烟台港口,最终被四艘法国军舰鸣枪警告,停泊后法军强行登船检查,虽然一无所获仍然将船只人员货物扣留在烟台港半月余,后盛宣怀通过报纸发表强烈抗议,大清政府也向法国使馆交涉才得以放行,英国德国等报纸借机大肆批评法国的“侵略”和“霸权”行径,要求法国严格遵守国际公约保护海上贸易的公平。r

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李骏鹏和刘铭传已经登上了天津的土地,着人先行通报,等待李鸿章召见,同时刘铭传拉着骏鹏同行,径直到直隶的铭军刘盛休所部十营内,选派陆军教练100名,炮队教练30名,水雷教练4人,并挑选铭军旧将王贵扬等10余人近日内准备毛瑟枪3000杆装船先赴上海江南制造局装运前膛炮10门,后门小炮20尊,水雷数十具,另通知船只先到上海之后等待他的三百家乡子弟兵,悄悄集结不得声张,随时准备开拔。r

李骏鹏看在眼里不禁羡慕,有自己的武装实在是好,不由想到自己不在这段时间会不会自己刚拉起来的队伍出现经费问题,虽然走之前有过嘱托,而且现在自己的“骏”字营也有何大人和邓统领罩着,另外有邓世元这个会当家的军需官帮助管理,但是总是有些放不下心在那边。r

等刘铭传安排妥当,当晚便去往李鸿章的官邸,听候安排,骏鹏的内心觉得很有些不平静,无论当代还是后代的历史,对这位老人都是毁誉参半的,就如同这位老人现在白天面对着朝廷极力主和,面对洋人积极争取同情和各国的斡旋,而晚上又在动用一切力量准备着战争,这种冲突和矛盾对于人来说,不知道是充满智慧还是充满无奈。r

挂钟敲响7点钟铃声的时候,刘铭传如同听到军号般站立了起来,丝毫没有在船上的匪气和在军营中的跋扈,垂手而力,满脸的期待与恭敬,骏鹏不禁被刘铭传所感染,也站了起来,果然在7声钟响敲完之后,一个老人走了进来,他就是李鸿章。精神矍铄却掩饰不住内心疲惫,算不上魁梧甚至有些瘦削却掩盖不住身上的霸气。“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当年写出这样豪迈诗句的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