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鹏将船上缴获的除武器之外的布匹、瓷器等海盗劫掠的物资全部赠送给了13个村子,由主事带回分发给村民,146个士兵,每个士兵的家人发二两银子贴补家用,根据商量和地形,骏鹏选择了野柳港当作自己舰船的停靠地,并且在海边搭建了简易帐篷供士兵居住,开始了短暂的准备工作。r
首先骏鹏请人对船只进行涂刷伪装色,用油漆把6艘小船都刷成浅蓝和白色相间的海迷彩颜色,嘱咐裁缝将自己的士兵的服装也做成现代的海迷彩颜色的制服样式。r
然后骏鹏对士兵进行了整编,李骏鹏自任舰长,吴总兵安排来的三名水师协办分别担任枪炮长、航海长和观通长,邓世元担任军需长。r
林千浩担任枪炮长,负责管理弹药班、炮班和水雷班,枪炮部门共25人。r
将后膛炮搬运到甲板上放置好,根据船只的武器装备和战斗位置编了4个炮班,前甲板左前方一号主炮为后膛炮,转角为100度,可以同时攻击正前和作为左侧舷炮使用,三门前膛炮都装备到左舷作为副炮,不设置后炮。1号主炮和3门副炮各设置炮长一人,由吴总兵派来的士兵中选择张青山、黄宣文、赵大江、刘二虎四人担任,每个班包括班长3人,从丁壮中选择8人由各班班长指导训练。r
弹药班两个,每个班四人,一班班长黄海源,负责为1号主炮和2号副炮提供弹药,二班班长林谦福,负责为3、4号副炮提供弹药,弹药放置在船舱之内,不到战时甲板上不得摆放火药和炮弹。r
水雷班一个,编制4人,班长是吴总兵的亲兵吴阿东。r
欧向强担任航海长,负责管理机务班、帆缆班、操舵班,航海部门共14人。r
帆缆班一个,编制6人,林谦仁担任班长。r
操舵班一个,编制4人,航海长欧向强兼任班长。r
机务班一个,编制4人,吴总兵的亲兵刘惠来担任班长。r
梁茂盛担任观通长,负责管理观察班和通讯班,观通部门共9人。r
观察班一个,编制4人,陈海光担任班长,轮值警戒。r
通讯班一个,编制4人,林旭来担任班长并负责训练大家旗语和手语。r
邓世元任军需官,同时负责军需后勤工作,下辖救援班一个,总计6人。r
除去以上54人之外,其余92人编成一个陆战连,分成两个排,两个排长由吴总兵安排的两个亲兵林阿贵和占常生担任,6个班长由骏鹏亲自挑选和训练,每个排3个班,每班15人。按照目前的装备,一排一班、二班、三班全部装备快枪,由骏鹏直接指挥,二排暂时全部装备火铳。r
同时骏鹏安排十几个村子的铁匠根据自己的特种战刀尺寸仿制了146把特种匕首人手一把作为基础装备,编制和装备安排之后,骏鹏根据计划制定了一个10天的短训计划。r
第一步是基本训练,技术兵种用三天的时间熟悉各自的武器和岗位,由各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训练,陆战连骏鹏亲自训练,队列和口令联系使大家团结协作,快枪的使用、瞄准练习、近身肉搏的擒拿拳和匕首操。r
第二步是针对性战术训练,在前三天的练习中从战斗队挑选出15名有武功底子的士兵编成一排一班,着重练习偷袭、摸哨、肉搏;挑选出身手敏捷擅长攀爬的士兵15多人编成一排二班,着重练习攀岩,这个是根据东浪岛没有海滩的特点联系如何以偷袭的方式登岛作战;再挑选出水性好的15人编成一排三班,配合水雷班准备对海盗港口进行封锁,也是用三天的时间进行训练。同时技术兵种开始进行操船的夜航练习。r
第三步是针对性的登岛作战演习,东浪岛5月是多雾天气,骏鹏设计的作战方案是:船只下午三点左右补充煤炭和淡水后出发,按照此船平均10节左右的航速大约10个小时,于次日凌晨一点左右到达,在东浪岛正东5公里左右的地方陆战队骏鹏亲自率领三个班乘坐3艘小船,二班从烈女石位置攀岩上去,警戒并放下准备好的10具绳梯,接应陆战队登陆,然后运动到中柳村东面白马庙上面的山坡上埋伏,此时大约为凌晨5点左右,陆战队休息。r
同时三班和水雷班乘两艘小船趁雾色从另一方向潜入中柱码头,布设水雷并做出标记后返回。r
在三班和水雷班返回大船之后大船向中柱码头开进,后膛泡的射程约为500米,前膛炮的射程约为300米,大船计划在码头外1000米处警戒,如未被发现,则次日上午雾散去之后即前进500米对海盗的两艘大船使用开花弹进行攻击,摧毁其主桅和火炮,吸引其百吨级的船只出海后打击,海盗总共300余人,在钓鱼岛海域已经被歼灭53人,现在只剩250多人,在多艘船只出海后3个班45人已经足够清剿岛屿上剩余海盗和营救人质,同时骏鹏会带一班抢夺其中一艘大船并操炮与岛外的大船对剩余海盗进行夹击。r
最后的四天各作战单位根据作战任务实施了针对性训练,同时骏鹏根据记忆制作的东浪岛的沙盘对队员进行详细讲解,时间、位置、距离和火力配合。40只快枪和1200发子弹全部携带登岛,每人30发子弹,并且强调所有的射击一定要在50米之内,对于单发毛瑟装填的速度也反复进行练习。r
同时骏鹏又和航海长、枪炮长反复研究各种突发事件和应对。r
准备了十天之后,1884年5月5日的下午,骏鹏一行人悄悄起航,没有轰轰烈烈的壮行仪式,只有13个乡的两千多乡亲全部站在海滩上,直到这艘满载着勇士的船在地平线上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