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中华海军战记全文阅读 > 第6章 大胆的筹划

第6章 大胆的筹划


但是骏鹏却无法高兴起来,无法返回自己的时代只是隐隐的失落,最大的感慨就是自己降临的这个年代,1884年,中国一个脆弱而伤感的时刻,甲午之耻前10年,4月下旬,此时距离马尾海战只剩下四个月的时间,也许是冥冥中的宿命,又或许自己有意或者无意的到来,本来就是要去改变些什么。r

这艘缴获的海盗船是用蒸汽锅炉商船改造的,三门火炮都是发射老式的实心炮弹,这也能够理解,海盗不是海军,首先不是为了毁掉对方船只而是为了实现抢掠,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快速追赶迫近,采用接舷战,之后再迅速逃离,在平时巡弋时候挂起风帆,是个三桅风帆船,火炮平时是隐藏的,在需要用的时候通过滑道推到炮位上面,所以平时时候看起来就是一艘普通的商船,船身是用英文和中文写的船名“SURICH”(苏黎士),船上有英国、美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国旗和文件证明,需要时候进行伪装身份,也是抓住了中国人不敢得罪洋大人的心理,据这些华工说,这艘船只经常大摇大摆的停泊中国沿海港口进行淡水、煤炭等的补给,船舱有个夹层,在进到中国港口之前就把他们全都关在里面。r

20名华工以福建和台湾的渔民为主,都是海盗准备卖去美国做苦力的绑架者,最长的已经在船上呆了一年多的时间,从跟他们的交谈得知,这个海盗团伙大约有3条这种规模的大船,还有100吨级别的中等船只5条,以及舢板渔船20多条,总共人数有300人左右,大本营以前在硫球群岛,在一年多之前趁着中国忙于应付法国这帮海盗竟然把船队就安放在距离马祖只有60公里左右的东浪岛上,岛上除了海盗还有被掳掠的中国、朝鲜、硫球、越南、吕宋等地的渔民、商人数百人。r

东浪岛也就是东引岛,也叫东涌,位于马祖东北方向60公里左右的东海上,西距大陆最近点42公里。东西狭长,南北稍宽,面积4.55平方公里。附近水深20~50米,流急。年均气温18.7摄氏度,年降水量1100毫米,通常风力4~5级,以南和西南风居多。2~5月为浓雾,7~10月多台风。东引岛属于山岳型岛屿,岛上地质为花岗岩,岛上就像有突出水面的山岳。东引岛完全没有沙滩,由于岛屿本身为山岳地形,故海边水深最浅处都有2米,是一个完全不可能进行两栖登陆的岛屿。东引岛由东引、西引与中柱岛所组成,东引、西引本来是分隔的两个岛,中间为浅滩与一个中柱岛。r

骏鹏对这个情况仔细考虑了一番,一个更为大胆的筹划形成了,他清点了一下船上劫来的物资,物品不计,有一千多两白银、五箱共40枚炮弹、子弹1200发、长短刀具80多把,在与众人讨论了大清水师的无能徒叹海盗猖獗而无所依仗之后,骏鹏组织乡勇水师自行拯救乡亲的计划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尤其是深受海盗之害的渔民们还有不少亲人仍然在海盗岛上,大家都当场表示愿意跟随骏鹏参加。众人约定,以美国籍南洋航线商船的身份靠港补给,由林伯以及华工中的台湾渔民回乡报平安,并秘密联系失踪渔民的家属,询问愿意参加乡勇水师拯救乡亲的年轻人,8名福建籍的渔民有两人搭商船先行返乡联络,其余6人看管船只。3天以后骏鹏去往林伯的老家基隆港西边20里的渔澳村,联络消息的华工也在3天后聚集到渔澳村。r

到达基隆港是阳历4月22日,骏鹏知道就在不到十天之前一艘法国军舰在这里刚刚进行过敲诈勒索,实际上也是法国人对基隆的一次抵近侦察。r

安排妥当之后骏鹏带着邓世元上岸走了一趟,两人买了两匹马,观察了基隆煤矿和炮台,又从基隆到台北再到淡水,主要是骏鹏要对这里的陆地地形详细考察一下,几个月之后这里就是中法海战的战场啊,一路看下来,骏鹏对历史记载中的刘铭传弃基隆而坚守淡水有了直观的了解,如果坚持防御基隆而淡水港被攻陷的话,法国控制住淡水河出海口,可以使用舰船火力掩护部队沿淡水河向台湾内陆推进,然后据淡水河而切断台湾南北,从陆路向基隆进攻,则基隆仍然要失守,而历史记载刘铭传炸矿毁煤而放弃基隆港口转为陆地防御,集中兵力遏守淡水,无疑是遵从兵力集中原则的用兵之道。r

三天之后的中午时分,骏鹏和邓世元赶到渔澳,村头已经站满了迎接的人群,原来是林伯将此事报告给渔澳的族长之后,族长闻之即告知方圆四十里内13个村寨的头人前来议事,如果不是骏鹏提前嘱咐不要过分张扬,单就这些死里逃生的渔民们对骏鹏“海杀神”的描述无疑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往。r

此次聚会的地方就选在渔澳的妈祖庙里,这里是渔民每年鱼季出海前祭祀的地方。简单见礼后,众人入座后主持聚会的林氏族长介绍此次前来的总共有林、黄、陈三大姓氏的3个族长和13个村子的主事,按照骏鹏的安排,统计出仅这13个渔村五年内失踪渔民总共80多人,其中证实被海盗绑架的有半数以上,被海盗抢劫的情况更是经常发生,台湾水师总共只有2000多人,多为近海防御,根本无力对远海鱼区巡逻护航,因此大家听说有位“海杀神”单刀杀倭寇救出20名渔民都已经把骏鹏当成救星来看待,众口相传现在骏鹏钓鱼岛海域歼灭海盗一役已经被流传成“海杀神”刀枪不入且渡海面如履平地云云。r

在骏鹏到来之前13个村子已经达成协议,一致同意参与此次东浪岛救援,并且每个村子各出10名青壮让骏鹏调配,骏鹏搭救的12人中有5人是这13个村庄中的,其余8人有在台南等地的,已经分别拿着13个村子和林、黄、陈三大姓联名具书的书信分赴各地进行联络。更让骏鹏意料不到的是,三大姓族长素与台湾总兵吴光亮相熟,吴光亮力主加强海防的方向与台湾知府兼兵备道刘敖的“山防重于海防”的军事思路有所不同,而刘敖又曾经是当朝大臣左宗棠的亲随,加上清朝的重文轻武的执政方针,吴总兵现在几乎是被架空了,三大族长已经将组织乡勇水师的提议告知正在台北视察新城建设和海防江防的吴总兵,吴总兵听闻后大喜,秘密指派10名水师亲兵带一门后膛炮、30发炮弹和六枚水雷参与此次行动。r

计划能够得到如此顺利的实施,应该说对于海防之患和对于海盗之痛无论官兵还是百姓都已经恨入骨髓了,现在有骏鹏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奇人,自然是一呼百应。骏鹏知道,这只是自己要走出的第一步,时间距离8月23日的马尾海战和9月30日的基隆淡水海战越来越近了,中华海军成军的第一仗就是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屈辱史,骏鹏无比想要改变,只有4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