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政治体制改革进行过程进入实施之后,李骏鹏需要直接管理的就剩下这样几件事情:r
全面掌管情报机构,直接任命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并批准其行动计划,这些东西是不用汇报给国会的,他们也听不懂;r
组建自己的智囊班底,为自己做情报筛选和分析,并根据最新局势为自己设计需要应对和实施的政策,针对一些突发时间迅速做出评估并提供应对方案;r
亲自参与《大宪法》的制订和完善,尽管自己不能一个人完成也没有办法一个人完成这部宪法,但是必须要亲自参与对这部根本大法的内容和细节的把握,这是中华联邦共和国的根本;r
情报机构和智囊班底的底子是从他起家的时候就拥有的,这个情报机构和智囊班底实际上掌握的也就是下一任总统所必须要接管和了解的核心机密,在从起家到现在的阶段,他几乎是用一己之力建立和完善着这些系统,当只有一只军队时是可以的,当掌管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的时候就不能够如此了,因为李骏鹏知道自己无法再弄一个从后世穿越的人才过来,所以一个国家不能完全把命运寄托在一个伟人的手里。r
美国人曾经自豪的说,希特勒到了美国也会是一个好总统,诚然,只要一个国家的国家战略正确,国家机器运转有序,是不会出现巨大的风险的。r
前台系统的行政、司法、立法、监督运转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出现的政策偏差,那么情报机构和智囊班底就是通过后台运作对这个国家机器进行纠偏的装置,而《大宪法》所设定的标准程序大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局势和时机同样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进行修补,类似于程序软件的升级或者补丁。r
按照李骏鹏的设想,1904年的大选他的当选概率在90%以上,那一年他46岁,任满两界之后的1912年可能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持续担任多一届战时总统,而且当下大宪法希望总统任期为一任5年,那么最多在连任三届之后他61岁的时候就一定要辞职,他可不想终身留任,只有做出表率才能让这个程序延续,现在1902年,那么最短1912年,最长1919年,10年到17年的时间里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给这个民族彻底地做出思想上的转变,没有皇权和神权,只有国家,没有伟大的领袖和天才,只有制度和监督。r
对国家效忠和对制度效忠替代对个人效忠,从文字上看不难,但是真正的实行起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因为只要是人,都是希望走捷径的,而对个人效忠是最容易的捷径,国家和制度归根结底还是由人来操纵的,如果这个10多年的时间里不能把制度和监督机制彻底地贯彻下去,那么最终仍然是一个漂亮的形式,一个私欲横行裙带政权的实质。r
美国被肢解了,用的是后世它对付苏联和中国的同样战略,而且现在美国已经陷入了动荡和混乱,针对各个殖民国家的武装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止,中华联邦共和国的情报部门就是干这些事情的,前台机构一定是说我们的目标是为了造福全人类,但是后台系统要保证别的国家不能舒舒服服的强大起来对抗自己,尽管中国目前执行的是对欧洲的保守主义,这明显是战略需要,那些弱小的邻邦和远在非洲南美的被殖民国家,与他们形成联盟只是跳出来让欧洲列强联合起来与自己为敌,因此私下里与各个国家的合作是不能避免的,而即使它们心知肚明但是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也不好直接反目,这一点也是利用了他们自己之间存在的矛盾,政治不需要真理,只需要默契。r
政治前台对各个落后国家的人道援助、食品药品使得中华联邦共和国在国际上获得良好的政治形象,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而且只可能有永恒的利益,在军队不能直接插手的领域就是情报机构大显身手的地方,在南亚和东南亚秘密支持缅甸和柬埔寨对抗殖民的英法,其目的是为中国的大西南建立战略缓冲区,当柬埔寨、泰国和缅甸逐渐独立并成为中国的联邦特区之后,中国将获得一个西南方向的出海口;通过缅甸向南亚地区渗透,促成大印度的南方分区逐步独立,如此可以将战略纵深扩大,获得更大的战略缓冲地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分别独立;中亚地区,要促成巴基斯坦、阿富汗的独立,中亚的几个斯坦的地理位置更加适合做为中国的西部缓冲区,通过中亚的推进,最终建成伊朗---阿富汗----西域省(新疆)北部---兰州的西北输油管线和铁路,以及伊朗---巴基斯坦----西域省南部----藏北----重庆的西南输油管线和铁路,把中华的大西北大西南与资源中心中东紧密相连,继而将巴基斯坦作为中国大西北的出海口;印度方面根据其种族和宗教信仰不同,还是按照逐步促成独立的方式,把其分成六到十个不同的联邦国家和地区,利用其矛盾分而治之。这些战略可以制定可以实施但是却不能宣传,执行整个战略可能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些动作还是需要情报机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可能情报机构的很多人只能默默地奉献和牺牲,他们无法象军队那样获得军功成为英雄,可能他们哪一天客死他乡,却只能在其秘密的档案里记录着这个英雄,没有鲜花,没有国葬。r
20年规划的亚洲战略属于国家绝对机密,总统、副总统和相关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才清楚,甚至连国务卿都需要有限度保密,这也是民主制度的最大特权了,李骏鹏知道这也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风险机构,无论是谁担任总统,必须要保证情报机构对总统这个职位的忠诚。r
从这个方面来讲,谁当总统是个无比关键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职位太重要了,所以实际上这个国家还需要一个董事会,谁当总统,只是这个董事会推选出一个总经理而已,这个总经理为的是国家的利益,而这个董事会关心国家的利益,必然是因为他们掌控着这个国家大部分的股份,能源、钢铁、铁路交通、军火、船舶制造、飞机制造,这些命脉企业的家族无疑就是这个董事会的核心成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老板。r
智囊团队的人员,必然也必须跟国家命脉企业家族有关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总统执行的政策充分考虑了国家以及控股的董事会的利益,董事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丝毫不会冲突,比如军火商永远不会希望国内打内战来销售军火,所以他们才充分说服总统以各种各样道德的理由制造战争。这样的董事会家族、这样的智囊团队和这样的情报机构,就是潜藏在水面之下的另外的三分之二的冰山。r
这个10多年的时间内,李骏鹏就是要打造出一个能够充分了解后台运作规程的董事会,实际上只需要两个执政周期,他就可以扶持一批这样的贵族财团,而即使他逐渐退出前台,也将始终是这个国家的老板,然后他们要做的是给这个财团制订一个规则,每个财团的股份比例不得以损害国家利益的方式获得,否则情报机构可以直接对这些财团进行处置,每个财团均可以通过国家的经济、军事、战略、文化扩张而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个是得到支持的,因为国家同时得到了更大的利益。r
立法机构通过制订法律来规范行政以及否决他们认为对国家利益没有好处的政策法案,有权弹劾官员直至总统;r
总统和官员通过行政机构对国家进行管理;r
司法通过对法规的实施来监督行政的运作,同时对立法机构进行监督;r
舆论同时对行政、司法、立法进行评论,他们通过自由评论影响民众;r
民众根据自己看到的和理解到的东西,来决定议员的去留和行政人员的去留;r
智囊机构以及情报机构可以根据总统的意志对舆论施加影响,但需要保证不被舆论知道和抓住证据(尼克松);r
即使总统和议会达成了一致,但是触犯了大部分董事会成员的利益,总统的下场将会很惨,无法连任是轻的(胡佛),而大部分董事会成员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密切联系的,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董事会成员反对的事情在绝大程度上是违背国家利益的;r
董事会成员组如果有不合理的行为,将会被其它董事成员通过情报机构摆平,如果董事会成员出现非常明显的分歧,那么国家可能会爆发内战(南北战争);r
强势的总统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拥有极大权力,但是下场一定很惨(林肯)。r
可以说,整个程序非常复杂,相互制约,谁也不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当看到它的后台程序运作之后会知道,它一点也不民主,因为民众实际上的认知只来自舆论,而号称完全自由的舆论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被后台系统影响的,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这套系统是制衡最好的系统,即使是希特勒到了这个系统里,也不能做到他在德国那样的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