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中华海军战记全文阅读 > 第109章 决战前夕

第109章 决战前夕


部队的整编训练和鼓舞用了很长的时间,而且在对军官的训练以及对士兵的战术训练中尤其重视,采用的教科书是骏鹏亲手编写的《陆战手册》,教员多使用飓风海军陆战队中有实战经验的教官,具体内容也就是剽窃后来的林帅的三猛战术、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三块一慢。r

其中三快一慢尤为重要,战前了解敌情要快,冲击时突破要快,突破后扩大战果要快,发起进攻要慢,就是说要经过充分准摆在发起进攻,避免仓促进攻。进攻中的四组一队组合就是现代化的混合兵种协作分工合同作战的先进理念,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掩护组和救护队各司其职,特别是针对当下需要进行的攻坚作战,完全采用解放军攻坚作战中使用步兵突击连的做法,炮兵和机枪的火力掩护下,突击连中的爆破排在规定时间内清理坚点周围所有障碍,冲锋时间一到,第一突击排奋勇冲击,撕开一条口子,第二突击排随之跟进,紧跟在后面的是大部队,迅速将敌人冲溃,然后才是骑兵部队高速掩杀包抄,肃清残敌。r

兵力优势、火力优势、战术思想领先、情报准确、后勤无忧,反观俄国,兵力分散,每个金矿的守卫兵力最多的也就正规军三十多人,加上护矿队也就百人左右,没有象样的鹿砦、碉堡、壕沟、铁丝网、雷场,火力方面没有火炮,大多是单发步枪,机枪一个队还不到一挺,基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火力,而且防御没有纵深,在那个时代一直到一次大战都还没有形成纵深防御的意识,通常是中国攻击部队一通炮火打击加上对少数几个火力点的爆破,俄国部队就已经失去战斗力了,每次攻防中国的攻击部队伤亡都是个位数,甚至还有零伤亡的惊人记录。r

交手数次之后,俄国人想了一个阴毒的招数,炸毁不少小矿,把矿工集中到几个大矿当作人质,甚至要求矿工穿着俄国军人的服装拿着冷兵器当肉盾,这个办法在第一次使用时候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突击排冲到三十米时候,矿工被驱赶着从阵地中出来,俄国人从后面进行射击,突击排阵脚大乱,伤亡惨重,只得回撤,之后由于投鼠忌器,炮火优势无法发挥,战场一时陷入僵局,对峙两个昼夜后,俄国人在屠杀了近千华工后,携带大批金砂从矿坑暗道撤退。r

这次失利和屠杀激怒了交战的骑二十二团和步兵153团的指挥官,他们狂躁之下违抗命令派遣部队追击,被俄国人打了伏击,几近全军覆没,刘铭传大怒,命令将两个团的团长以违抗军令造成重大伤亡的罪名就地枪毙,两个团撤消番号遍入其它部队,怒不用兵,这个是军事常识,被几次胜利冲昏了头脑造成了重大损失,两个团长被执行军法的时候,无数士兵和军官苦苦哀求,请求说降职撤职都行,但是千万不要枪毙,留下他们的性命将功赎罪,刘铭传冷冷地说,功,他们的冒进害死的那些将士的命,他们用多少功才能补的回来,他们的生命就是为了给他们错误指挥害死的士兵们赎罪!r

这次惨败之后各部队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尤其是指挥员对军官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要把勇敢和莽撞混为一谈,一个士兵莽撞害的是自己,一个长官莽撞,害的是自己麾下的士兵,权力越大,责任越大。r

之后的攻坚战,增加了一个内容,就是喊话,用蒙语、满语和汉语,喊话的内容是教给中国矿工如何保护自己,但是由于无法使用炮火优势,攻击大型坚点伤亡还是会很大,于是军团再次调整战术,采用围困大型据点,先攻击小型坚点的做法,一个月的时间内,将俄国士兵分割压缩在四个大型金矿和一个小城镇中,根据火力判断,五个据点内盘踞着500到2000不等的士兵,约有六千人的兵力,总共扣押着约九千人的华工,其余的金矿、城镇、要塞全部收复,共计歼灭俄军一万余人,俘虏五千多人,解救华工六万多人,中国军团伤亡约四千人,其中骑二十二团和步兵153团的惨败就占了一半伤亡。贝加尔方向的金矿战役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环贝加尔湖的铁路和火车站、仓库、兵站也被全部收复,至此俄国从欧洲和中亚到海参崴方向的铁路运输补给全部中断,在缴获的物资中,和历史记载惊人的相似,急切需要炮弹、粮食和棉衣的远东部队补给物资中,竟然是整箱整箱的神像,在缴获物资公布之后,欧洲军事专家认为,不仅仅是贝加尔,远东被收复,也只是时间问题。r

解救的六万多华工被编制成中华革命军贝加尔和北蒙建设兵团,经过简单的整训,分别在金矿、垦荒、铁路建设三个兵团中服役,恰克图在俄国人撤离中被焚烧,但是中华革命军救助及时,经过短暂的整修,很快就可以重新开埠了。r

除了被歼灭和被围困的俄国士兵之外,根据统计,该区域大约有800人左右的溃兵,这些就是骑兵部队和雪原游骑兵分队接下来的任务,迅速肃清残敌和维护收复区域人民正常生活同步进行。r

当初是雪原游骑兵分队对交通和通讯破坏,现在却轮到中国进行修复和保护了,有丰富破坏经验的游骑兵分队显然知道如何保护,护路巡逻、通讯巡逻等分队相继成立,依托铁路对俄国进行打击的基础已经形成。r

在战争的同时,中国尤其重视舆论战,被残杀的中国华工的尸体,被虐待的中国华工的惨状,被解救之后的华工的欣喜,这些都通过胶片制作成电影记录片在国内和欧美等国家播放,通过电影里描写的惨状,不仅仅使各国痛恨和谴责俄国的暴行,同时也让无数民众认识到了真正的战争。r

陆地补给被彻底截断的时候,接到突围命令的海参崴太平洋舰队还在扫雷,安全起见每天只能清理十颗左右的水雷,被围困五个多月了,总共清理了一千五百枚水雷,清理过程中付出了三十多条专业和改装扫雷舰艇和百多名水手的生命,冒险进出港的商船和小型运载船只被炸沉的不下五十艘,特别是在菲律宾战役归来之后,更是有大量的俄国商船以运载违禁物品名义被扣留,由于交战,连通过日本转运都已经不可能,而且日本本土现在已经基本对没有陆地支援和海上支援的俄国士兵进行了有效的分割包围。r

到了十月的时候,黑海和波罗的海舰队才准备完毕,按照情报系统发来的确切消息,两舰队为保险起见,不走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而是绕远路从好望角在南中国海附近会合,然后“悄悄”的与海参崴舰队会合,两个舰队,三十艘大型军舰和补给舰,这个悄悄的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r

从好望角的话,到达对马海峡的时间至少要三个半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这只舰队至少要在明年的2月中旬才能到达战场,骏鹏的计划不变,首先解决这只远洋舰队,然后再回手解决海参崴,当然,在之前要进行必要的迷惑,否则在舰队达到之前攻克海参崴的话,舰队如果返回或者攻击中国南方城市,结果就很难说。r

在舰队出发后一个星期,中华海军联合舰队开始进攻海参崴,地面部队第二战区作战同时展开,第一战区分出三分之一约十万人的兵力,沿西伯利亚铁路向东推进,俄国军队节节败退,按照围三阕一的原则,应当是留出一面,以免狗急跳墙殊死一搏,这次是海上一面,陆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将俄国人统统往海参崴压缩,一边攻击一边收复失地,同时对城镇、矿场、农场、牧场进行整顿和规划,中华海军联合舰队在俄国海军和岸防炮火的拦阻下,始终未能攻进内港,这使得俄国人士气大增,俄国也认为中国之所以发动进攻是因为无法承受俄国三大舰队的联合夹攻,沙皇以及俄国作战部发布命令,各要塞依托海参崴据点坚守,等待海上增援,太平洋舰队适时出击,欧洲兵团进行集结,随时准备收复贝加尔地区。r

战略上的东西,永远要战术来实现,就算战略战术都正确,也要有合适的人来指挥来战斗,沙皇此时的调遣不能说不正确,但是他忽视了几个问题,首先远东地区已经被围困五个月之久,粮食和弹药还能支撑多久,第二欧洲能动员多少武装才能对抗贝加尔地区和远东地区的中华革命军60万的武装力量,第三在他将两大舰队调离欧洲之后,瑞典、土耳其、芬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的收复失地和独立浪潮日渐高涨,无论哪个方向都是一触即发,而且这些国家无不是等待中国击溃他整个舰队的那一瞬间进行反击,整个的伐谋和伐交方面俄国输给中国很多。r

美国本来很有可能与俄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抗中国,但是在日本明石的策动下,德国找到俄国,以欧洲利益和亚洲中立的承诺,希望得到本来谈好卖给美国的阿拉斯加,这个主意是中国出的,二桃杀三士,一个阿拉斯加,使得美国愤怒俄国的出尔反尔,英国和美国同时愤怒德国落脚和插手美洲,中国则居中进行调停,德国答应在与加拿大的交界地区尽可能的照顾英国利益,如此又引来了美国的巨大不满,不过此时美国为了尽快摆脱被中国击败的阴霾,是不能得罪欧洲各国的,阿拉斯加的归属成了一个纠结的话题。r

剑拔弩张的欧洲出海口因为德国的出面,使得俄国舰队得以出海,这就是德国答应给到俄国的好处,本来是一个陷阱,却能够当作馅饼来卖掉,而且俄国还对德国充满感激,德国对阿拉斯加的飞地本身兴趣不算特别大,而只是顺便的一个筹码,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讨价还价,只是被教训了之后的美国现在已经失去了竞争的资格,英国和德国开始密谋是作价转让还是共同开发。r

1899年2月,俄国始终没有动员和组织起有效的兵力向贝加尔方向反击,远东地区的俄国军队终于放弃了所有要塞,近六万陆军和整个太平洋舰队被合围在海参崴,历时四个月,远东地区宣告收复,同时,贝加尔地区的五处坚点宣告投降。r

在两大舰队到达南中国海会合的当天,中国海军联合舰队一改四个月来游弋消耗的战法,开始对俄国太平洋舰队发动强攻!并且发布命令,务必赶在增援舰队到来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攻克海参崴,同时命令中国沿海舰队全力阻援。r

这个命令当然是假的,不过假戏一定要真做,中国南方沿海军舰调动频繁,远东地区陆军炮火疯狂打击坚城要塞,俄国军方命令海参崴坚守,命令欧洲舰队全速北上,合击中华联合舰队,务求一战全歼!r

决战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