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胜敌,先知敌。我们在李大人京都会谈之前先谈谈日本这个国家。r
从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来看,中国是内向的农耕文化,日本是外向的危机感强烈的岛国文化;中国看来中日各守其土便相安无事,而日本认为困守孤岛,灭亡迟早发生,所以把中国的存在当作日本最大的威胁。r
从自然图腾形成的文明来看,中国是强调包容的水文化,认为海纳百川的包容才是大道思维,日本是典型的火山文化,富士山在休眠时平静优美,但是它一旦爆发便暴虐无边,如同日本人本身,时刻低声下气低三下四,但是心机和仇恨隐藏的很深。r
此前提到了东方的儒教文化,或者我们将此称为汉文化,在亚洲,朝鲜、日本、硫球、越南以及东南亚等国家都是以汉文化为母文化的儒教族群。世界上文化的发祥地并不多,日本不是其中之一,但是日本却恰好处在文化的交汇点上,一直是追随和模仿世界上最时髦的国家,但是从骨子里面日本和中国都属于东方文明,东方文明最大的缺陷就是既自大又自卑。r
日本对中华文化从迷恋,到对中华领土的垂涎,进而到对中华民族的讨嫌,他一直的想法是通过政府中国来征服世界,再通过征服世界来巩固对中国的征服。早在江户时代武士道的代表人物山鹿就已经将日本自称为中朝或中华,万事未备,先把别人的名字抢注过来,野心如天,到1578年丰臣秀吉就更是将灭亡中国作为日本重要的战略方向,他直白的说:“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宿志。”而且在1592年进攻朝鲜取得初步胜利的时候就开始策划迁都北京,计划让天皇住在北京,而自己镇守“宁波府”,然后“尊圣意占领印度。”尽管后来丰臣在日本受挫之后郁郁而终,但是他的志向被历代日本统治者继承下来,就在不久前的丰岛和朝鲜战场的海陆作战中,每攻下一地每取得一场胜仗,日本将军们都要赋汉诗,写汉字,用汉文化抒发他们对汉家山河的胸臆,俨然山鹿与丰臣秀吉再世。r
我一直认为自从理学在宋朝发明并且在明朝得到推广之后,中华民族就被抹杀了雄性,而汉人的奴性在每一次战争和失败中更加强烈的凸显,清朝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最为分裂的一个朝代,汉奸引路,以汉治汉,十七万满族铁骑横扫中国全无敌,以少驭众采用高压政策,动不动就人头滚滚,当灾难如子弹一样袭来的时候,中国人倒下的不是躯体,而是灵魂,而此时的大清的汉民族文化所剩下的仅仅是对汉唐强盛的缅怀,此时的大清是国大精神小,而日本则是国小精神大,你可以把日本此时的强势文化当作意淫,比如他们把美国翻译成米国,暗寓吃稻米的日本人吞米入口,他们把俄罗斯翻译为露西亚,意思是露水一样被太阳之国一晒就干。有个事情也不得不提,呼吁“驱逐靼虏,恢复中华”的孙文曾经在神户发表演说表示中日应当携手共建大亚洲,私底下承诺以满蒙割日以换取日本支持其革命。这种企求自然没有得到日本的尊重,但是也表现出中国对日本的这种奴性和自卑已经成为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r
物质的东西,可以用物质来摧毁,但是中日之间还有一场战争,是民族性和民族精神的较量。未来也是一样。r
对于日本来说,它的强势文化特点之一是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总是要拿别人的东西来充实自己,但是他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更强文化的崇尚,对于这个缺乏价值观的日本民族来讲,力量就是正义。不过在与中国的对抗中,日本必须赢得每一场战争的胜利,否则它就不能生存,但是中国赢一次就可以了。现在日本内部所争论的问题之一是,日本并不认为自己被大清被中国打败了,他们从内心里仍然不能接受自己是失败给中国人,但是他们对李骏鹏和飓风舰队已经不是用简单的尊重可以形容,但是大同江海战、长崎之战和釜山三场战役几乎称不上战役,简直就是对日本人的处决,日本人已经从内心里感觉到巨大的恐怖。r
说了日本,反回头再谈谈中国自己。自古中国就是把自己当作世界中心来看待的,和许多内陆国家一样,中国自古以来的统治者看待功绩卓劣的标准一是土地一是人口,农民少的时候怕外夷掠夺土地,于是鼓励多生强调人口基数,农民多了,地少人多时又产生恐慌生怕人多义起不利于江山社稷,于是就开始实施所谓愚民政策,就开始闭关锁国,其结果就是思想滞后性格懦弱。r
中国有没有精神辉煌的时候,有,在先秦,就从兵马俑那些没有生命的陶俑看看吧,那种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气势多么令人震撼,当汉武帝把最后一个有男人味的男人严格之后,中国的男人就开始雌化,知道理教再一刀割掉所有男人的雄性。r
中国严格说来是没有宗教的,中国的宗教就是权力,中国严格说来也没有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算了,还是不再多说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和民族了。r
总的来说,世界上有两种规律是一定的,做弱者多不得好活,但是做强者又多不得好死。历史上有些民族总是有这样的毛病,居于优势的时候往往用作践别人的手段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居于劣势的时候又不惜用作践自己的手段以取悦对方。r
骏鹏来到日本的时候没有象大家想象中的炫耀武力,此次骏鹏对贴身护卫的阿雅要求不要进行贴身保护,他要以这种自信来征服和践踏日本人那虚无的狂妄。r
李骏鹏只带一只10人卫队登岸前往会谈地点,沿途的日本市民对这个强敌反而出奇的恭敬,当年李鸿章在马关屈辱的签定和约的时候,还有日本狂热分子刺杀李鸿章,而此时日本人却不敢下手,他们猜想假如有一发子弹射向李骏鹏,不管是否打中,那么有理由相信飓风舰队和大清宁愿冒着与各大强国为敌的风险也要踏平日本。r
阿雅仍然派了一支不少于40人的卫队提前对骏鹏的住处和活动路线进行了提前勘察,刘铭传也不同意他的这种做法,他们不能允许骏鹏有任何意外发生。骏鹏的住处和李鸿章的住处相距很近,这里也是诸多外国使节的活动的中心,对于西方很多国家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面的见到这个传奇人物。r
在京都与李鸿章简单会谈之后,骏鹏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倡议在日本做出和平承诺之后各国均应当撤出日本,至少中国愿意放弃对日本的殖民,消息一经传出明治天皇立即表示愿意臣服大清,千秋万世永不为敌,骏鹏对此表态不以为然,表示中国无须要得到这种承诺,日本仍然可以将中国作为假想敌,该打还是可以打一下试试。r
西方各国对骏鹏的提议表示不满,因为他们明白这是李骏鹏占了便宜卖乖的最大举措,胜利而不占领,假如以此案例撤出日本,那么在中国的租借和特权将危之又危。而且中国距离日本距离之近随时可以染指,但是英国法国大老远跑过来没有这些殖民的好处怎么能够达到战争的最初目的。本身法俄和英国当年纵容日本就是要将日本训练成撕咬中国的狼狗,这写年来把日本这条狼狗调教的可圈可点了,当然无法容忍日本成了中国的看门狗。r
日本人虽然变态但是精明程度却是一流的,能够保全国土是他们东山再起的资本,因此日本的内阁集团立即表示可以处死伊藤博文等一干战犯,天皇愿意接受大清的任何条件。r
骏鹏的这个措施也是思考良久的做法,他也无比想就此吞并日本,否则养虎为患那可不是受伤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显示情况是他必须要让英国法国俄国不能在日本有容身之地,否则日本仍然摆脱不了这几个大国走狗和鹰犬的命运,再加上中国从来就没有远征的意识,朝鲜、硫球尽收的状态下,日本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的很小,现在北方四岛、北海道以及本州岛北部都被俄国和法国联军战据,四国岛在英国人的手里,只要大清表态之后撤离,那么接下来需要看的就是日本人与这三个大国之间的较量。r
日本人对飓风舰队的态度开始转变,不要以为谁杀了谁的国家多少人就一定能够酿造多么深远的无法调节的仇恨,他们接受西方思潮比较多,一切牺牲和阵亡都是为了国家利益。r
经过两个星期的磋商,大清政府和日本率先签订谅解备忘录,日本承诺赔偿中国军费白银2万万两,按照现在的岁入和支出比例分为20年,3部分还清,算上20年的利息,日本在和约签定后一个月之内支付首期款项4000万两,之后的20年内每年支付本金和利息总计1500万两白银。大清军队暂时驻扎长崎港口,并在日本的请求下各派遣一只舰队接管佐世堡军港和福冈等几个地方,维护日本不受到相关国家的打击。中国对日本没有领土要求,长崎和佐世堡的飓风舰队将在第三年完全撤回。r
其余国家也签署了相关的条约,除了赔偿金额各有不同之外,俄国的北方四岛协议驻扎20年,法国的本州北部地盘也协议驻扎10年左右,英国对四国岛的开价是五千万两白银赎回,50年内不能支付足够的费用那就等同于割让和放弃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