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停战10天之后,朝鲜除釜山之外已经全境光复,海上被封锁,陆地各个要隘被大清、飓风陆战队和朝鲜卫国军的联合部队占领,釜山已经成为一座孤城。r
釜山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日军将主炮阵地设在城市中央的荒岭山制高点上,整个城市的外围在10天内修建了三道环型工事,1000多个大小碉堡暗堡,其间用壕沟相连,环形工事前方1000米的射界被清理,能够利用的小山头全部设了背面的防炮洞避免炮火直接打击,面向敌人的一面全部削成陡峭的角度,或者埋放了地雷并设置了铁丝网等障碍,由于离去的时候日军遗弃了大量的弹药和辎重,基本上这里的粮食、弹药足够这支8000人的部队坚守半年时间。除了8000多日本兵之外,还有将近万名朝鲜人的反政府武装参与据守,有被迫的,也有一些****的朝鲜青年团体。r
10天之内的外围清理没有什么障碍,釜山的日军也没有可以突围的地方,此时整个包围圈已经收缩到距离最外围防线5公里的地方,整编为4个方面的突击兵团。r
北面的突击兵团指挥官是姜桂题,兵力2万人,包括以毅军和淮军为首的清军3000人和朝鲜卫国军第一师和第二师两个团,配备火炮团一个,火炮40门;r
西面的突击兵团指挥官是丁汝昌,这位北洋水师的提督原本就是陆军出身,凭借骁勇善战得到了李鸿章的器重,军人对于失败特别是惨败是不可接受的,这次他不顾受伤强烈要求出任指挥,骏鹏也就答应了下来,这个方面的兵力有2万多人,清军方面主要是北洋的海军陆战队和淮军,有6000多人,另外有朝鲜卫国军第三师和第二师的一个团,配备加强火炮团两个,火炮90多门;r
南面的指挥官是马玉昆,他指挥的盛军是平壤保卫战中表现最为出色的部队,进攻平壤南路的日军第九旅团在他指挥的顽强抵抗下是日本军队伤亡最大的部队,这个方面的兵力有一万五千人,其中马玉昆的盛军只有2000多人,其余是朝鲜卫国军两个独立旅;配备一个火炮团,40门火炮。r
东面的指挥官是刘铭传,主要负责从此面进行炮火支援和登陆作战,这里也是日本防御的重点,登陆点上埋设了大量地雷,将近有3000名日军和5000名朝鲜人的武装向这一面防御,占了整个防御力量的将近一半,而这个点上,有狙击舰队和十.十舰队两只强大的海军编队,九州岛方面目前只是在长崎实施了占领,对于其它地区并没有进行推进,因此除了留下少量兵力之外,飓风陆战队的三个营和台湾硫球的绝大部分陆战兵力都投入到东面的作战准备中。r
长崎港口移交给北洋水师防御,长崎船厂用来修复大东沟战损的北洋舰只,在丁汝昌改任西方面军的指挥后,北洋水师暂由刘步蟾代理指挥和训练。r
部署完成的时候朝廷的一干官员又在嘀咕,这次釜山部署整个还是淮军体系,四个方面军的指挥官清一色是安徽人,再加上老李小李,这次安徽人可露了大脸了。r
此时各国参与会谈的代表都已经到达京都,大清的代表是李鸿章,李骏鹏第一次称将在10月18号之前釜山收复之时抵达京都,这等同于宣布了时间表,这座城市最多在20天内将被攻克。r
9月30日,六方第一轮见面,李鸿章提交了一份战犯名单,包括首相伊藤博文、海军部长等在内,并要求天皇裕仁退位,这个是第一项条款,然后是北海道独立、九州岛割让,四国岛租借给英国,本州岛部分领土租借给法国和俄国等条款,说是六方,实际上是中、英、法、俄四国的协商,朝鲜太小,日本战败,这两个国家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r
9月30日,釜山之战打响,第一阶段联军进行的是试探性炮击,并未出动步兵冲锋,当天的主要打击方向在东线,飓风舰队的四艘战列舰40门305主炮进行了三个小时的打击,每门大炮发射炮弹40枚,总计1600枚炮弹落在东线阵地,其余三条线各自对守敌最外围防线的地面碉堡进行摧毁,当日总计发射炮弹3000发,摧毁山地高点的工事30多处,地面碉堡170多个,守敌未能组织起有效还击。r
炮火打击总计持续了三天,北线沿海的两处高地守军预设的炮兵阵地被摧毁,只剩下步兵守卫,南线部队已经完成了对这两处高地的分割,东线的海军已经清除海上和沿岸火力障碍,海军炮火已经可以对荒岭山的主炮兵阵地实施压制性打击。r
10月3日,会谈进行到第四天,釜山围城也进入到第四天,两方同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当天凌晨开始进行的北线高地突击中,经过五次冲锋,终于在上午9点全面占领北线高地,在前四次冲锋中对北线高地进行支援的荒岭山炮兵主阵地每一次开炮都会被东线的海军重炮进行覆盖性打击,在南线第五次冲锋的时候,主炮兵阵地再也没有能响起炮声。此役日军完全被覆盖在炮火之中,伤亡惨重,前四天的作战,日军和朝鲜反政府军伤亡3000人,大半为炮火杀伤,南线联军的冲锋作战伤亡700多人。r
此日的谈判中,中英法俄四国同意日本租借九州岛给大清,租借四国岛给英国,租借本州岛以北至北海道的土地给法国,租借北方四岛给俄国,北海道独立。r
10月4日,北线和西线实现了突破,日军第二道防线被摧毁,北线联军的损伤比较大,伤亡达到500人,西线联军仅伤亡200多人日军就收缩和溃退,两场战斗中日军与联军损失相当,但是朝鲜反叛军大部分投降,投降人数达到2000多人。r
10月5日,东线陆战队开始登陆,这是最后投入地面作战的部队,但是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海陆配合之默契是其它几路联军所不能比拟的,借助着海军炮火的压制性打击集结就位,随着炮火延伸陆战队迅速突击,前锋营如尖刀般突入,后续部队紧随清理,其单兵动作和各战队之间的配合也天衣无缝,遇到火力点不是强行冲锋,而是召唤火炮,报告火力位置和密位,一轮炮火后再进行攻击,因此东线的陆战队伤亡很小,一天时间突破守军两道防线,歼敌600余人,接受投降1000人,自身仅伤亡50人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方向上守军的兵力是优于陆战队兵力的。r
10月6日,通过挤压战术和定点清理,日军残部3000多人被压缩到荒岭山中,朝鲜反叛军有7000多人投降,大量的物资弹药被缴获。r
釜山城市内尸横片野,被屠戮的平民将近全城市人口的五分之四,这座10万人的城市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被解救出来的平民痛哭失声,联军的随军记者将所有杀戮后的惨状一一记录下来,几万大军用了两天的时间才把尸体掩埋完毕。r
10月9日,骏鹏下令烧山,被严密封锁的荒岭山被海陆军的几百门火炮包围着,发射燃烧弹,浓烟冲天,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只有这种方式才能祭奠被屠杀的朝鲜平民。r
10月13日,大军以排为单位分片,对荒岭山实施地毯式搜索,对有可能残留的敌人进行最后的清理,釜山之战结束,朝鲜全境光复。r
10月14日,釜山港由北洋舰队接管,飓风舰队全体护送李骏鹏去往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