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华典故故事全文阅读 > 第58章 乐不思蜀

第58章 乐不思蜀


  这一成语原意是指刘禅安于逸乐不思复国,后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语出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中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溯源

  刘备死后,儿子刘禅即位。但刘禅懦弱昏庸,在谋臣诸葛亮去世后,西蜀政治陷入一片混乱,而魏国在曹丕及司马昭等人的统治下,逐渐强大。263年,蜀国被魏围困,刘禅不顾大臣的反对,放弃了最后反击的机会,投降魏国,被封为有名号而无实权的“安乐公”。刘禅接受了封号,并接受了魏国让其迁居魏国京都许昌的要求。晋王司马昭见刘禅懦弱无能,故意想让他出丑,以羞辱蜀臣。一天,晋王举行宴会,故意安排在刘禅以及投降的蜀臣面前表演蜀地的歌舞。蜀臣们看到自己熟悉的舞蹈,想起被灭亡的蜀国,都非常难过。晋王仔细地观察刘禅的表情,以为他一定也会悲伤,结果他发现刘禅不仅不悲伤,而且还很享受面前的歌舞。晋王忍不住问刘禅:“想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好玩,不想蜀国。”众蜀臣听到刘禅如此说,都禁不住摇头落泪,断绝了复国的想法。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