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战国中期
邹忌通过抚琴之理和身边故事做比喻,劝齐威王纳谏,威王一一听从,齐国日渐强盛,成了东方强国。
邹忌说琴
齐威王名叫田齐,是田和的孙子。威王以善于纳谏而闻名诸侯,但是,威王刚当国君的时候并不是这样。那时他只知喝酒、听音乐,变着法子寻欢作乐,朝廷中的大小事情不管不问。虽然周围的韩国、赵国、魏国都来攻打齐国,情势相当危急,可是齐威王完全不当回事,照样吃喝玩乐,不把国事放在心上。朝中的大臣们很是着急,纷纷赶来劝说。可威王把这些话都当作耳旁风,渐渐地谏言也少了,齐国也一天天衰弱下去。
一天,来了一个叫邹忌的青年乐师,此人擅于抚琴,他听说威王特别喜爱音乐,就特地赶来助兴,向威王献上一曲。威王听说之后非常高兴,马上请他进宫。邹忌拜见了威王以后,把琴放在几案上,调好琴弦,却抚琴不弹。威王着急了,催促邹忌赶快弹琴。邹忌说:“光会弹琴,那是乐工的本事,算不得什么本领,乐师还必须精通琴理。”
威王很惊讶,说:“寡人一向只听人们弹琴,还不知道何谓琴理,那您既然懂,可否讲讲?”邹忌说:“琴是高雅的乐器,弹奏时必须配合得适当,音调才能悦耳,否则就会有噪音。这和治理国家相似,大王要积极引导,臣下要主动配合。上下同心,协调运作,国家才会繁盛。”
威王听邹忌说得头头是道,十分高兴,说:“先生通晓琴理,想必更会弹奏,请先生试弹一曲吧。”邹忌却不慌不忙地说:“我是琴师,鼓琴是我的事,所以我必须通晓琴道;国家兴亡是大王的事,大王怎能不研究治国之道?如今您抚着齐国这张大琴,从不弹奏一曲,和我有什么分别呢!”
威王恍然大悟,说:“先生,不必多言,寡人知道您的意思了!”于是威王拜邹忌为相国,向他求教如何治理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措施,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但齐威王的毛病又渐渐突显出来了。
有一天,邹忌去拜见齐威王,说道:“大王,小人有件事,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威王笑着说:“您何等聪慧,还有什么事情能想不通,说给寡人听听。”邹忌说:“徐公是咱们齐国的美男子,这是人人皆知的。前天有个门客来找我办事,夸我比徐公长得漂亮。起初我听了这话很高兴,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回家问我的妻子,我妻子也说是我漂亮。又去问妾,妾也这么说。那天我见到了徐公本人,发现自己根本比不上他。想来想去,我终于明白了,妻子说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漂亮,是因为怕我;门客说我漂亮,是因为有求于我。现在您贵为国君,全国上下,谁不偏爱您,谁不怕您,谁不有求于您呢?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肯定更深啊!”
威王求谏
齐威王听后,就下了一道命令:“今后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普通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给头等奖赏;书面向我提意见的,给二等奖赏;就是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只要我听说了,也给三等奖赏。”命令刚发布的那些日子,有好多人来给威王提意见。凡是正确的意见,齐威王都一一采纳,纠正了许多过错。几个月之后,进言规劝的人就非常少了。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齐国也终于成为东方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