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前659~前621
秦穆公(前659~前621)三用孟明视,雪崤山之耻。西戎纷纷臣服,秦称霸西戎,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崤山之战后,孟明视等人归国,本以为等待他们的会是牢狱之灾,没有想到秦穆公不仅不怪罪他们,还让他们官复原职,继续让他们掌握兵权。孟明视十分感动,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于是抓紧时间招兵买马,加紧训练,一年之后,孟明视请求攻打晋国,以雪前耻。秦穆公同意了,仍由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带兵出战。
彭衙之役
晋襄公这一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孟明视在黄河小舟中留下的“三年之后来道谢”的话总是在耳边响起。于是襄公也加紧训练士兵,时刻警惕秦国来袭。秦国大军刚离开秦国边境,晋军就做好了应战的准备,晋襄公命先轸之子先且统率三军迎战秦军。
两军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北)相遇,晋将狼曋首先率领所属人马冲进了秦军,打乱了秦军的队形,随后晋国大军杀来,秦军再次败下阵来,狼狈地逃回了秦国。晋军讥笑说:“这就是秦人送来的答谢厚礼啊。”
孟明视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又失败了,本来没有脸面回去了,但是秦穆公依然没有怪罪他们,依旧让他们掌握兵权。两次失败,使孟明视意识到自己本领还不行,还需要锻炼和学习。他用心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还变卖了自己的家产,抚恤阵亡士兵的家属,自己跟将士们同吃同住,体会士兵的生活,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士兵怎么训练,他就怎么训练,与士兵同甘共苦。
道谢之战
崤山之战后的第三年,孟明视再次率军攻打晋国,这次他请求秦穆公亲征,穆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秦军渡过黄河后,孟明视下令把所有的船只烧掉,以示不取胜决不生还的决心,激励将士们的士气。秦军上下齐心,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攻下了晋国的两座城池,引起了晋人的恐慌。
赵衰对晋襄公说:“秦虽两次失败,此次誓报前仇,我们不能和他们硬打,还是避一避吧。”先轸之子也说:“这次我们是打不赢的,还是躲一躲吧。”晋襄公下令避秦军锋锐,坚守阵地,不出去迎战。结果,秦国的大军在晋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晋国竟无一人敢出来应战。
见到晋人畏缩不出,秦穆公知道这是晋襄公在向自己认输了,就下令队伍开向崤山,去掩埋三年前阵亡秦兵的尸骨。荒山野岭中,白骨遍地,十分凄惨。秦穆公身穿丧服,祭奠死去的将士。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亲自收殓尸骨,祈祷将士们的灵魂安息,秦军在崤山哭祭三天。秦穆公面对苍山再次自责道:“古人做事多与长者商议,所以不容易失败。我不听蹇叔、百里奚的劝谏,才造成如此沉重的后果,后人一定要牢记这次教训啊。”
称霸西戎
秦军这次凯旋而归,秦国西边的西戎各部落看到秦国居然打败了中原的晋国,纷纷前来向秦国朝贡。秦穆公任用熟悉西戎的由余担任谋士,在他的出谋划策下,秦穆公灭掉了西戎20多个部落,大大扩展了秦国的疆域,成为西戎霸主。秦国接着又向东扩展,辟地千里,在各诸侯国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周襄王也派人送来12面鼓祝贺秦穆公,正式承认秦穆公的西方霸主的地位。
秦穆公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知人善任,三用孟明视,把每次的错误都归于自己身上,正是这种政治家的气魄成就了秦国的称霸大业。秦穆公创下的基业,也为秦始皇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