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史(下)全文阅读 > 第56章 反对英国分割西藏的战争(1912年3月~1918年10月)(4)

第56章 反对英国分割西藏的战争(1912年3月~1918年10月)(4)


  2月27日(二月初一日)西征军石祥祯等部再占湖南岳州。

  (3月4日占湘阴,7日占靖港,11日占宁乡。3月21日撤出岳州。)

  3月9日(二月十一日)太平军北伐军退守直隶阜城,旋遭清军围困。

  3月杨元保领导布依族农民于贵州独山丰宁上司起义。(5月失败,杨元保被俘遇害。)

  4月7日(三月初十日)西征军石祥祯部再占岳州,曾天养部攻占湖北德安府。

  4月12日(三月十五日)太平军北伐援军攻占山东临清。

  (23日自临清南撤。27日于冠县军溃。

  4月24日(三月二十七日)西征军林绍璋部攻占湖南湘潭。

  4月28日(四月初二日)西征军大败湘军水师于湖南靖港。

  5月1日(四月初五日)西征军林绍璋部干湘潭为湘军所败,北返靖港。

  5月2日(四月初六日)西征军曾天养部克湖北荆门。(18日克宜昌,27日放弃。)

  5月4日(四月初八日)西征军石祥祯部退守岳州。

  5月5日(四月初九日)北伐军自阜城突围,退据东光连镇。(28日,李开芳率一部自连镇突围南撤,进入山东境,于29日袭占高唐。)

  6月10日(五月十五日)广东东莞天地会首领何六率众于石龙镇起义。(17日攻占东莞县城。)

  6月26日(六月初二日)太平军西征军再克武昌。

  7月5日(六月十一日)广东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率众起义,旋即攻占佛山镇,李文茂等率众响应。

  7月20日(六月二十六日)广东天地会起义军围攻广州。

  7月25日(七月初一日)湘军攻陷岳州。(30日,太平军西征军韦志俊、曾天养、林绍璋部反攻岳州失利。)

  8月9日(七月十六日)西征军曾天养等部大败湘军水师于城陵矶。

  8月11日(七月十八日)西征军曾天养等部与湘军激战于城陵矶失利,曾天养牺牲。

  8月25日(闰七月初二日)湘军攻陷城陵矶,太平军韦志俊等部撤往武汉。

  9月斋教领袖畅凤及舒裁缝等于贵州桐梓九坝起义,攻占桐梓县城,建立“江汉”政权。

  10月14日(八月二十三日)曾国藩督湘军攻陷武昌,汉阳,太平军西征军东撤。

  11月24日(十月初五日)湘军罗泽南部败燕王秦日纲等部太平军于半壁山。(太平军石镇仑、韦以德等阵亡。)

  12月3日(十月十四日)湘军攻陷田家镇,秦日纲等率太平军东退黄梅。(后又为湘军所败,退入安徽境内。)

  12月9日(十月二十日)驻上海法军炮击上海小刀会起义军。(14日正式向起义军宣战。)

  1855年(咸丰五年,乙卯)

  1月6日(十一月十八日)法军会同清军大举进攻上海县城,为小刀会起义军所败。

  1月18日(十二月初一日)湘军分路攻九江,为太平军所败。(23日,湘军攻湖口梅家洲,被太平军击退。)

  1月27日(十二月初十日)广东清军攻陷佛山镇,陈开率起义军撤出。

  1月29日(十二月十二日)太平军在石达开等指挥下,取得湖口大捷,大败湘军水师。

  2月11日(十二月二十五日)石达开等部太平军再败湘军水师,曾国藩逃遁。

  2月16日(十二月三十日)太平军秦日纲,陈玉成等部败清军于广济。

  2月17日(正月初一日)清军在法军的配合下攻陷上海县城,小刀会起义军失败,刘丽川等牺牲。

  2月23日(正月初七日)太平军第四次克汉阳。

  3月7日(正月个九日)僧格林沁督清军攻陷东连镇,林凤祥被俘(后于北京慷慨就义)。

  3月17日(正月二十九日)清军逼攻高唐,李开芳率北伐军余部突围,撤至茌平冯官屯。

  4月3日(二月十七日)秦日纲、韦志俊、陈玉成等部太平军第三次攻克武昌。

  4月22日(三月初七日)杨凤所部贵州斋教起义军于石阡葛彰司为清军、团练所败,杨凤负重伤自刎死,舒裁缝率余部撤往铜仁府,遵义府。(6月2日,舒裁缝被俘遇害,起义失败。)

  4月30日(三月十五日)张秀眉、包大度、李鸿基等发动贵州台拱厅苗民起义。

  5月下旬陈开、李文茂等率天地会起义军撤离广东肇庆,向广西进军。

  5月31日(四月十六日)僧格林沁部清军攻陷冯官屯,太平军北伐失败。李开芳被俘(6月11日于北京遇害)。

  7月16日(六月初三日)张秀眉等率苗民起义军攻占贵州岩门司。

  8月皖豫各路捻军首领会盟于安徽雉河集,举张乐行为盟主,并决定建立黄、白、红、黑、蓝五旗军制。

  9月12日(八月初二日)韦志俊等部太平军攻占金口。(18日,太平军大败署湖北巡抚胡林翼等部清军于汉阳西南之山。)

  9月27日(八月十七日)陈开、李文茂率天地会起义军攻占广西浔州府,建立“大成国”,改浔州府城为秀京。

  10月23日(九月十三日)张秀眉等率苗民起义军攻克贵州丹江厅城。

  11月5日(九月二十六日)石达开等率太平军攻占湖北崇阳。(14日占通城,24日进军江西。)

  11月7日(九月二十八日)张乐行等率捻军攻占安徽蒙城。

  11月11日(十月初二日)徐廷杰等领导贵州铜仁府红号军起义,攻占铜仁府城。

  12月6日(十月二十七日)张秀眉率苗民起义军攻占贵州黎平府下江厅城。

  1856年(咸丰六年丙辰)

  2月1日(十二月二十五日)燕王秦日纲、冬官正丞相陈玉成、地官副丞相李秀成等率太平军自天京出发,东援镇江。

  3月24口(二月十八日)石达开等率太平军四路围攻江西樟树镇,湘军溃逃南昌。

  4月2日(二月二十七日)秦日纲等部太平军会合镇江守军吴如孝部击败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等部清军。

  4月5日(三月初一日)秦日纲等部太平军再克扬州,摧毁清军江北大营。(16日攻占浦口。)

  4月15日(三月十一日)张乐行、任乾、夏白等部捻军围攻安徽怀远城;李文茂、梁培友等率天地会起义军袭占广西武宣城。

  5月2日(三月二十八日)太平军石达开部攻克安徽宁国府。(11日攻克芜湖。)

  5用7日(四月初四日)李文茂等率天地会起义军攻占广西象州。

  6月1日(四月二十九日)秦日纲等部太平军于高资大败清军,毙吉尔杭阿。

  6月20日(五月十八日)太平军第一次击破江南大营。(向荣逃往丹阳,8月9日自杀而死。)

  7月16日(六月十五日)张乐行等率捻军攻占皖北三河尖。

  8月29日(七月二十九日)梁培友等率天地会起义军攻占广西平南。

  8月杜文秀发动云南蒙化厅回民起义。

  9月2日(八月初四日)天京内讧,北王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

  9月16日(八月十八日)杜文秀等率回民起义军攻占大理府城。

  10月8日(九月初十日)英国侵略者挑起“亚罗船事件”。

  10月23日(九月二十五日)英军舰队闯入珠江,攻占猎德炮台,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杜文秀为首的滇西回民起义军建立大理革命政权。

  10月29日(十月初一日)英军攻入广州城,旋即退出。

  11月12日(十月十五日)英军攻占虎门横档炮台。(次日又陷威远、靖远和镇远炮台。)

  11月洪秀全下令处死韦昌辉。月底,石达开回到天京辅政。

  2月15日(十一月十八日)广州群众怒烧十三洋行。

  12月19日(十一月二十二日)清军攻陷武昌,汉阳。

  1857年(咸丰七年丁巳)

  3月15日(二月二十日)李文茂等北天地会起义军攻占广西柳州。

  5月27日(五月初五日)梁昌、区润、李文彩等率天地会起义军占领广西南宁城。

  5月底石达开率数万太平军自天京出走。(6月中旬抵安庆。)

  6月16日(五月二十五日)清军牲保部攻陷三河尖。

  9月27日(八月初十日)陈开部地会起义军攻占广西梧州。

  10月26日(九月初九日)湘军攻陷湖口及梅家洲。

  12月15日(十月三十日)英法联军侵占广州河南地方。

  12月27日(十一月十二日)清军攻陷镇江、瓜洲,吴如孝撤军天京。

  12月28日(十一月十三日)英法联军炮轰广州,次日广州沦陷。

  1858年(咸丰八年戊午)

  1月5日(十一月二十一日)两广总督叶名琛为英法联军所俘。

  1月8日(十一月二十四日)张国梁等率清军进逼天京,再建江南大营。

  1月贵州白莲教教主刘义顺领导白号军于思南起义。

  3月7日(正月二十二日)金千干、柳天成等率黔西南苗民起义军攻占麻哈州。(14日占都匀府)

  3月杨和风等在贵州安化、婺川一带领导黄号军起义。

  4月15日(三月初二日)太平军石达开部撤江西广丰围,经玉山入浙,占江山。

  4月20日(三月初七日)英法美俄四国公使于白河口外会齐。(24日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在北京或天津举行谈判。)

  5月19日(四月初七日)湘军攻陷九江,太平军守将林启容等万余人牺牲。

  5月20日(四月初八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26日,联军舰艇驶抵天津城外。)

  6月2日(四月二十一日)张乐行、龚得树等部捻军攻占怀远城。(14日占临准关,15日占凤阳府县两城。)

  6月13日(五月初三日)中馈签订《天津条约》十二款。

  6月18日(五月初八日)中美签订《天津条约》三十款。

  6月26日(五月十六日)中英签订《天津条约》五十六款,附件一款。

  6月27日(五月十七日)中法签订《天津条约》四十二款、附件六款。

  7月14日(六月初四日)太平军石达开部撤浙江衢州围,进军福建。

  7月21日(六月十一日)广东团练壮勇围攻广州,英法侵略军龟缩城内。

  8月上旬李秀成、陈玉成等于安徽枞阳会各路将领,商讨军事,谋解天京之围。

  8月23日(七月十五日)太平军陈玉成,李世贤、吴如孝部再克庐州。

  9月26日(八月二十日)陈玉成,李秀成等部太平军大败钦差大臣德兴阿部清军于乌衣。(27日又击败清军总兵冯子材部。)

  9月29日(八月二十三日)陈玉成等部太平军占领江浦。至此,清军江北大营再次被摧毁。

  10月5日(八月二十九日)贵州苗民起义军攻占镇远城。

  10月9日(九月初三日)太平军李秀成部攻占扬州。(21日弃城撤走。)

  10月13日(九月初七日)湘军李续宾部攻陷桐城。(24日陷舒城,进逼三河镇。)

  10月18日(九用十二日)太平军石达开部攻占江西瑞金。

  10月24日(九月十八日)太平军陈玉成部攻占江苏六合,李世贤部攻占溧水,进攻秣陵关。

  11月16日(十月十一日)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等部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取得三河镇大捷。(27日,安庆之围不战而解。)

  11月24日(十月十九日)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攻占桐城。(27日克潜山、太湖。)

  11月英政府任命普鲁斯为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接替包令职务)。

  1859年(咸丰九年己未)

  1月3日(十一月三十日)太平军石达开部攻占江西南安府。(11日克崇义。)

  2月26日(正月二十四日)石达开部弃南安、崇义,进军湖南。

  3月20日(二月十六日)太平军陈玉成部联合捻军在庐州以西击溃前署安徽巡抚李孟群部清军,毙李孟群。

  3月21日(二月十七日)捻军孙葵心、刘添福部攻占河南睢州。(23日退走。)

  6月25日(五月二十五日)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大沽炮台,为清军所败。

  8月14日(七月十六日)太平军石达开部因长期围攻湖南宝庆不下,撤围南走。(22日进入广西。)

  10月3日(九月初八日)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军攻占四川筠连。(6日占高县,8日占庆符。)

  10月15日(九月二十日)石达开部太平军攻占广西庆远府城。

  11月17日(十月二十三日)贵州白号起义军攻占湄潭县城。

  11月21日(十月二十七日)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大败清军于江浦,攻克浦口,毙署湖北提督周天培。

  11月28日(十一月初五日)贵州张凌翔等率回民起义军攻占新城,建立政权。

  12月8日(十一月月十五日)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军撤叙州围,分别向宜宾青山地区和犍乐盐场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