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60章 考古篇——千年疑云物中藏(1)

第60章 考古篇——千年疑云物中藏(1)


  ●足球是黄帝发明的吗

  踢足球是现代社会众多人都较为喜爱的运动。有不少国家都认为自己是足球运动的诞生地,但是研究者有确切证据表明,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

  蹴鞠是中国古代一种类似足球的活动。公元前3世纪末的《蹴鞠新书》记载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足球是黄帝发明的。刘向《别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蹴鞠者传黄帝所作,或曰起于战国时。”

  那么,是否是黄帝发明了足球?1954年,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到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石球。所以有人认为足球就是黄帝发明的,这些出土的石球就是黄帝时代创造蹴鞠游戏的依据。因为黄河流域正是黄帝部落生活的地区,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年,与黄帝传说的时代也基本吻合。

  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帛书,据考证是战国时人的著作,其《十大经》中描述了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的大战,黄帝部落擒捉了蚩尤,把蚩尤的胃做成球,让士兵们踢。因此,当时的战国人认为蹴鞠是起源于黄帝时代。

  以上仅是推测,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佐证,因此黄帝是否真的发明足球已无法考证。不过根据近代发掘所知,中国古代就有类似足球的运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创的?

  蹴鞠有文献记载是开始于公元前500年的战国时代。据《战国策》记载,纵横家苏秦去各国游说,实现他合纵抗秦的主张时,到过齐国,调查了齐国的经济、军事情况和风俗民情之后去劝说齐宣王。他说:齐国东依大海,人口众多,临淄的男子都很有朝气,热爱生活,“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踢鞠者”。可以看出,蹴鞠在当时就已是齐国平民喜爱的休闲娱乐。

  《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刘邦举反秦义旗,又经过五年的楚汉争战,建立了大汉帝国,把他的父亲、母亲接到长安城未央宫去欢度晚年。但是老两口却整天哭丧着脸,并不高兴。于是汉高祖便派人询问原因。原来,两位老人在沛郡丰邑过的是平民生活,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就是斗鸡、蹴鞠,现在生活改变了,反而不习惯。汉高祖听说后,立即下令,在长安城东建造了一座新丰城,把丰邑人民全部搬迁过去,刘太公也从未央宫搬到新丰城和老朋友一道过着休闲时斗鸡、蹴鞠的晚年快乐生活。

  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至少在战国时代,蹴鞠在民间就已经广泛流行了。

  到汉代以后,蹴鞠因为具有极大的军事训练价值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被列入军事检阅项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还专门著了一本专业书《蹴鞠》,可惜此书在唐代以后就失传了。

  黄帝是否发明足球,目前还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证明,这种类似于足球的活动在我国古代早就已经存在了。

  ●禹王碑内容之谜

  在湖南省岳麓山顶的石壁上,镌立着一块高1.84米、宽1.40米的大石碑。碑上刻着77个字,每字直径约0.16米,字体奇古,有如龙蛇行走,又似蝌蚪拳身,似篆非篆。传说这是为纪念大禹在岳麓山治水而立的禹王碑。

  相传四千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洪水淹没,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以岳麓山为营地,带领长沙先民治好了洪水。长沙先民为感谢大禹,决定在岳麓山顶上为大禹治水立碑记功。当时大禹不肯答应,但在人们的执意要求下,只得答应,可是提出了条件:碑文要刻得奇古,如天文一般,百姓不能相识。于是,长沙先民便将大禹提供的77个字样,全部刻在岳麓山顶的石壁上,后来就成了禹王碑。

  禹王碑真的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镌刻的?

  史书记载,禹王碑最初发现于南岳衡山峋嶙峰,亦称《峋峻碑刻》。现在岳麓山顶的禹王碑是宋代嘉定年间由南岳衡山峋峻峰摹刻而来,距今约800年历史。由于衡山至今未发现史传的禹王碑真迹,所以此碑就成了最古老的禹王碑蓝本。

  禹王碑碑文字形奇古,自明嘉靖年间被发现后,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都尝试着对碑文进行试读,但对此至今尚无定论。如今能形成一家之言的说法有好几种,而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明代杨慎和当代学者曹锦炎、刘志一的释文。

  1.杨慎说:大禹治水

  杨慎是明朝正德年间的状元,明世宗时曾任经筵讲官,博览群书,当时推为天下第一。曾撰禹王碑释文:“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衷,劳余神。郁塞昏徙。南读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杨慎认为该碑就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劳而镌刻的。此释文也多被采用为现在禹王碑的释文。但是禹王碑碑文既不同于甲骨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文,很难辨认;而我国历代碑石中尚无夏禹时代的实物例证,所以杨慎释文也只是一说,难做定论。

  2.当代说法:帝王颂词

  许多考释者在研究时,都没能突破“大禹治水”的框框,而近年一些学者则认为“禹碑”并非禹碑,其中以杭州曹锦炎和株洲的刘志一等人先后作“峋嵝碑释文”比较有代表性。

  曹锦炎认为,禹王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勾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到南岳祭山的颂词。而株洲刘志一则认为,禹王碑是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

  禹王碑独特奇古的文字,使得历代学者专家破译说法不一,至今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说法,留下了千古之谜。

  ●司母戊方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以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饬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车、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烧造等手工业高度发达。殷墟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殷墟的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当属司母戊方鼎。

  1939年初春的一个上午,河南安阳武官村农民吴希增出现在村北的农田中,他在这个寒冷的天气出门并不是为了照顾田里的农作物,而是为了探找文物。那些年,安阳地区沉浸在对殷墟探索的激情中,普通农民吴希增也成为发掘大军中的一员。

  吴希增和在安阳频繁出入的文物专家学习了一些考古技巧,他熟练地将探杆钻人十多米深的地下。随即,他感觉探杆碰触到了异物,取上来一看,探头钻上了某种硬物,卷了刃,还沾着一些绿色腐蚀物。吴希增知道自己探到了宝物,欣喜若狂,立刻找人开挖。那天半夜,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的司母戊方鼎从冻结的泥土中露出真容,再次与这个世界亲密接触。

  司母戊方鼎让当时参与发掘的人震惊不已。司母戊方鼎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据专家估算,从炼铜的浇铸、制模到拆范,至少需要130多位工人同时工作。更让人惊叹的是,司母戊方鼎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各成分的比例基本相同,可见几千年前商朝人的冶炼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司母戊方鼎又被称为司母戊大方鼎,因为它迄今为止是发现的最大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当年吴希增组织了四十多人进行挖掘,他们在挖掘洞洞口搭了一个架子,使用两条五厘米粗的麻绳都中途断裂,没能将鼎提出地面。后来还是采用了在鼎下填土、逐步抬升的方式将鼎挖掘了出来。

  鼎是古代烹煮食物的用具,多厚重,通常为圆腹、两耳、三足,呈盆、盂、斗状。古代祭祀或典礼时会用鼎向天神祖先呈上烹煮的肉类,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祭祀用具。司母戊方鼎就是一位商王纪念母亲所制造的。

  司,指皇后、太后;母,指母亲;戊,是母亲的名字。商代王室都是以干支来命名的,比如商王“武丁”、“盘庚”等。据甲骨文史料载,配偶为“戊”的商王共有4位,分别是大丁、武丁、祖甲、武乙王。专家通过分析认为,“戊”最有可能是武丁或祖甲王的妻子。司母戊方鼎的样式、化学成分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鼎”都非常相似,因而推断“戊”是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司母戊方鼎很可能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纪念母亲而制造的祭祀用具。

  司母戊鼎从历史、工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2005年,国家在司母戊鼎出土的地点建起了殷墟博物馆,在殷墟出土的国宝级精品文物在馆中集中展列。

  ●商代妇好墓的主人是谁

  最初,殷墟是借甲骨文出现在世人面前的。随后的几十年里,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着旷日持久的考古与发掘。1976年殷墟妇好墓的发现,把殷墟考古工作推向了高潮。

  妇好墓在宫殿区的西边。妇好墓深7.5米,在这里声土了大批随葬品共计1928件。计有:青铜器4000多件,玉器750多件,骨器560多件,以及石器、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其中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祭祀用的酒具和煮肉器皿,器皿前大多刻有饕餮纹,后面刻有螺旋图案。有人认为饕餮纹发源于良渚文化,象征着从死亡到阴间生活的转化过程。所有物品制作极其精美,展现出商代所达到的最高工艺水平。该墓中共出土的青铜礼器和乐器上,大部分都铸有铭文。考古人员根据铭文上出现最多的“妇好”字样,将这座墓称为“妇好墓”。

  妇好是谁?为什么她的墓葬没有在皇家陵区,而是建造在了宫殿区?为什么她的墓葬如此奢华?幸好有甲骨文的记载可供查询。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

  妇好文化修养较高,武丁任命她为卜官,主持各种祭祀活动。在尊崇神灵的商朝,主持祭祀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妇好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可查的女将军,甲骨文中关于她的记录有200条之多。

  据甲骨文记载,某年夏天,北方边境燃起战火,敌人实力强劲,战事呈胶着状态。此时妇好主动提出去边境战斗,商王经过占卜,得到吉相,于是同意妇好的请求。那次战斗妇好带兵大破敌军,威名大振,从此后一发不可收,接连与20多个小国战斗都取得了胜利,成为远近闻名的骁勇战将。妇好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柄大铜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9千克。钺上饰有双虎扑噬人头纹,并铸有“妇好”铭文。能挥舞着如此沉重的兵器在战阵中拼杀,妇好的勇武可见一斑。

  妇好在商王的六十几位妻子中格外受宠爱。当时的战斗规模普遍不大,动辄不过上千人,可据记载,妇好在攻打羌方的时候动用了13000人的兵力,相当于全国兵力的一半,可见商王对她的信任。

  甲骨文上称妇好为“大元帅”,不仅记载了她的彪炳战功,也记载了她与商王武丁的绵绵情意。武丁信任她、宠爱她,当妇好怀孕生子时,武丁为她担心忧虑,虔诚地向神灵祈福。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作纪念。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妇好墓会如此奢华,而且为什么会出现在了宫殿区,没有按常规送入墓地埋葬。

  但是曾有学者指出,妇好并不是武丁的妻子。因为有的甲骨文记载了一些卜辞:

  “妇好嫁了么?”

  “大甲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么?”

  “成汤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么?”

  “祖乙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竟然曾先后嫁个过大甲、成汤、祖乙三位商王朝先王,从时间上讲,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有研究人员指出,商代也有“冥婚”一说。与后世民间的冥婚不同的是,那时的冥婚似乎并不在意双方的年龄差距。武丁为了让妇好在另一世界不孤独,先后将她嫁给了三位前朝贤明的帝王,并且还向巫师求问,妇好是否已经得到了先王的照顾。作为一名痴心的爱人,武丁对妇好的爱让人感慨不已。

  ●西周甲骨文之谜

  1976年,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周原遗址中出土了一批甲骨文。这批甲骨文与以往不同,上面雕刻的文字特别细小,需要5倍放大镜才能看清字迹。考古专家们非常疑惑,把文字刻得这么细小,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吗?在一个科技落后的时代,又是怎样完成这样精细的工作的?

  这批微刻甲骨文共293片,专家认定,雕刻时间应为周文王晚年到周康王初年。这个时段大约横跨了四十年,这正是西周从灭商到巩固政权的时期。

  这位博学聪慧的诸侯王被纣王在羑里囚禁了多年,在被囚期间做了大量的易学研究工作。《史记》中有“西伯拘羑里,演周易”的记载。等到重获自由、返回故土后,他着手进行兴周灭商的工作。他一方面网罗人才,一方面搜集殷商的情报。在商王朝的控制下从事此类活动,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微刻甲骨文可能就是在这种情景下产生的。微刻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主要是商王朝和西周的一些活动,包括占卜、狩猎,等等,多用于分析商周关系,记录商王行踪,这也印证了这种论断。

  破解了微刻甲骨文的用途,专家们为这种甲骨文的制作方式感到费解。周原遗址出土的微刻甲骨文,最小的一片只有2.7平方厘米,如此小的面积上竟然刻了31个甲骨文字,最小的字直径不到一毫米。商周时代虽然有骨针,但骨头制成的针是无法在甲骨上完成雕刻的。那时的人们如何雕刻出这么细小的文字,一直是一个谜。直到2002年,陕西城固县宝山村商代遗址烧烤坑发掘出了一枚距今3300年的铜针,谜底才得以揭开。

  这枚铜针体长约8厘米,尖端非常锐利,末端有孔径0.1厘米的针鼻。能在如此细小的部位钻孔,商周工艺技术的发展超乎现代人的想象。铜针自身够细小、够硬度,在甲骨上刻字完全没有问题。

  刻字工具有了,如何在甲骨上刻上这种微小字迹在没有放大镜的年代是一个大难题。

  据医学研究发现,一些眼部疾病,能使眼睛具有自动放大物体的功能。譬如黄斑部病变结痴前期、中心性视网膜炎晚期病人眼中的物体都要比实际物体大数倍。而且视力和体力一样,可以进行锻炼。当代的微雕艺人中,也有人能不使用放大镜进行艺术创作。甲骨文也被称为爻辞,记录的多是占卜之事。殷商人崇敬鬼神,专门设有巫史之职进行占卜、天象观测等。日复一日的天象观测需要用肉眼追踪星的动向,久而久之,视力得到大幅提升,并非奇谈。巫史是神的仆人,如果有一些巫史患上了黄斑部病变结痴前期等眼病,在一个科学落后、崇尚神明的时代,一定会被当作伟大的神迹得到赞颂传扬。

  敏锐的视觉、雕刻甲骨的技艺、记录重大事件的需求,三者综合一处,较好地解释了微刻甲骨文之谜。

  ●中国古代“秋冬行刑”:立春时不处决犯人

  在我国古代讲究“秋冬行刑”,即凡被判有死罪的人,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以外,其他的都必须等到秋后才能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