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69章 考古篇——千年疑云物中藏(10)

第69章 考古篇——千年疑云物中藏(10)


  北京西郊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有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叫公主坟。对于这个公主坟,民间自古传说颇多。自从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播映后,人们对京西公主坟内埋葬的公主是谁,引发了高度的关注。

  公主坟里埋葬的到底是谁呢?民间主要有以下三种传说:

  一、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孔四贞。这是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传说因明将孔有德降清后屡立战功,顺治六年被封为“定南王”。在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明将李定国围困,受伤后自杀身亡。顺治母亲孝庄皇后收养其女孔四贞为义女,并封为和硕公主,成为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她死后就埋葬在京西郊。

  二、元帅金泰的妻子。传说汉人金泰从小被满族人收养,因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在游园时与公主相遇,一见钟情。但是朝中老臣却从中作梗,令皇帝流放了金泰,贫病交加的金泰上书公主,说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了。公主见信后从容服下毒酒,追随爱人而去。皇帝无奈,于是将金泰草草葬于香山,而将公主远远地埋在了今天的“公主坟”。

  三、乾隆的义女。相传,有一年乾隆与刘墉、和珅到民间微服。行走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乾隆感到又累又饿,于是便在一个小村庄向一农户借宿。农户家就一老汉和小姑娘,老汉心地善良,给乾隆他们免费食宿。乾隆很喜欢这个小姑娘,第二天出门时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干闺女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女儿过来拜见了干老子。乾隆掏出一块黄手帕,递给姑娘,“孩儿如遇急难,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刘墉哼了一声,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乾隆忙改口:“对!对!皇家大院。”

  几年后,赶上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老子。父女俩找遍北京,也没找到干老子的黄家大院。不久,老汉就去世了,姑娘情急之下来到护城河边,想寻短见。就在这时,正好遇到刘墉,于是刘墉就将姑娘带进了宫。乾隆自然是忘了这回事,但是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于是便将姑娘留在宫中。可是姑娘在宫中没住多久就患病去世了。乾隆就准备草草埋葬了,可是刘墉却说:“这位公主虽说不是万岁亲生,可却是您自己认的干女儿啊!并且留有信物,就这么草草葬了,万岁脸上可不光彩呀!”于是乾隆只好传旨,按公主的葬礼,把姑娘葬在了“公主坟”这里。

  虽然对公主坟里埋葬的公主的传说有很多,而且说法各不一样,但公主坟内的公主是谁,早在1965年北京市政府修建地铁一号线时,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谜底早已揭开。

  原来公主坟内葬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满族称为格格)。两位公主分别葬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是嘉庆的第三女,是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她于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三月卒,年三十一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是嘉庆第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七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由于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以后,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茔,所以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有的地方现仍叫公主坟。因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两个月,所以埋葬在一处。两个墓葬都是夫妻合葬墓,陪葬有许多珍贵物品。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等树木。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之后,由于年久没有人打理,才逐渐没落,遂不为外人所知晓。

  ●清东陵被盗之谜

  清东陵是我国古代陵墓建筑的精品,被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评价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清东陵位处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群山环抱,流水环绕。传说当年顺治帝来此处打猎,看到周围灵韵十足的山水美景,赞叹不已,当即传旨说“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清东陵是一座有55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装修豪华,设计精美,葬有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丰帝、同治帝五位帝王,还埋葬了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慈禧的凌寝。慈禧陵装修之华贵令人瞳目结舌,而且这位清王朝末期实际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下令自己的陵寝上所有石雕全部采用“凤上龙下”的花纹。

  慈禧太后墓葬之奢华不仅体现在陵寝的装修上,更在于其丰厚的陪葬品。

  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亲眼见证了慈禧入殓,晚年他在《爱月轩笔记》中回忆,慈禧棺撑中铺了厚达一尺的金丝串珠锦褥和珍珠,然后才放入尸身。慈禧头部放置荷叶,青翠透亮,叶面上有天然生成的脉络。脚下有粉红碧玺莲花、翡翠西瓜、翡翠甜瓜、翡翠白菜。这些花果皆用宝石天然纹理雕成,真实生动。左手侧放置玉石莲花一支,黑玉石荸荠一个;右手侧放置缠蟠桃的玉雕红珊瑚树一株。头部戴珍珠凤冠,凤冠上缀有鸡蛋大的珍珠。身着金丝串珠彩绣袍褂,身上盖着珍珠堆制成大朵牡丹花的衾被。棺椁里放着两百多个宝石制成的桃子、李子、杏子等果实,还倒进去四升珍珠、两千二百块宝石填充缝隙。慈禧的随葬品仅仅皇家入账的就价值五千万两白银,还不包括王公贵族的私人奉献。

  皇家陵墓自古以来就是盗墓贼垂涎的对象,慈禧墓中的珍宝无数,更是让无数双眼睛虎视耽耽。

  1928年7月,住在清东陵附近的老百姓听到隆隆的炮声。人们以为是军事演习或者在剿匪,事后才发现,是清东陵被盗。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被炸开,破坏得一片狼藉。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棺木中瑰丽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

  究竟是谁胆大包天,犯下了惊天盗案?事件发生后,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多方面调查,种种证据都指向了孙殿英。据说在炮击发生前,军阀孙殿英的部队对清东陵附近进行了封锁,所以百姓才会以为有什么军事行动,而对炮击声不以为意。孙殿英盗墓之说越传越烈,因此他有了“东陵大盗”的恶名。

  孙殿英,名魁元,河南永城人。因为小时候生过天花,满脸麻子,外号孙麻子。孙殿英家境贫寒,自小不务正业,和地痞流氓鬼混。成年后在江湖闯荡,以赌博、贩毒为业。孙殿英所处的时代动荡混乱,军阀混战,他参军入伍,在各个军阀派系中流窜,后来被蒋介石的队伍收编,成为十二军军长,驻守清东陵。清东陵的守陵官员推测,是孙殿英看到陵墓的守卫形同虚设,于是监守自盗。

  然而推测终究是推测,当时孙殿英的部队戒严,把清东陵围得如铁桶一般,没人知道陵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真正把孙殿英推到台前的,是一次倒卖文物事件。

  东陵被盗一个月后,北京著名的古玩集散地琉璃厂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这位客人携带着一批罕见珍宝进入了琉璃厂最大的古玩店铺“遵古斋”。珍宝最终以十万元的高价被“遵古斋”收购。北平警备司令部洞察了这次秘密交易,对双方进行抓捕。审讯过后,发现出卖珍宝的神秘客人正是孙殿英麾下的师长。

  事件报道后,社会上掀起强烈反响,纷纷要求严惩孙殿英。孙殿英则大声喊冤,说之前清东陵炮击是为了剿匪,而这些珍宝是缴获的战利品。

  一群在穷乡僻壤打劫为生的土匪何来如此珍贵的珠宝?珠宝的来处只有一个,就是陪葬丰厚的皇陵。

  据后来的专家分析,当时国家动荡,各种势力层出不穷,土匪盗墓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正当孙殿英的自我辩白生效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百口莫辩。在驶往青岛的一艘轮船上,青岛警察厅抓获了两名逃兵,这两名逃兵身上竟然藏着36颗珍珠。经审讯,两人承认是孙殿英的部下,其中一人亲口承认参加了清东陵盗墓行动。

  孙殿英盗墓之事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可是,这样一件惊天大案,最后却不了了之。

  二十多年后,孙殿英的参谋长曾回忆说,孙殿英确实曾盗挖坟墓,并曾洋洋得意地回忆乾隆墓和慈禧墓中有什么珍宝。孙殿英还说,曾经把一些特别珍贵的宝物敬献给了当时的实权派宋氏兄妹、孔祥熙夫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件轰动朝野的千古盗案会处理得无声无息,没有下文。

  ●北京猿人化石遗失人间

  1972年的一天,一位美国老太太跟一位叫詹姆斯的美国富商报告说,她的丈夫有一箱詹姆斯想要的东西:北京猿人化石。老太太与詹姆斯交换的条件是五十万美金。詹姆斯欣喜若狂,然而经过专家鉴定之后,才得知这并不是北京人化石。自从詹姆斯悬赏重金找寻失踪已久的北京猿人化石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至沓来,向这位富商透露线索,然而终究一无所获。那么,承载着人类厚重历史的北京猿人化石又是如何丢失的?

  那还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之际,由于日本和美国的局势日益紧张,相关部门为了安全起见,欲将保存于北京协和医院里的北京猿人化石全部转移到美国去。北京猿人化石包括七十九盒北京猿人牙齿,其中大盒有五,小盒七十四;残下颌骨和头盖骨各十三件;头骨片一盒及另外的十五片;九件残股骨;三件领骨;两件臂骨;以及腕骨、锁骨、鼻骨、腭骨等各一件。

  不幸的是,日本军队截断了从北京到秦皇岛的火车,这就终结了原本打算将所有北京猿人化石运上返回美国的哈里逊总统号的计划。而且,哈里逊总统号最终也因为战争的爆发而没有抵达美国。令人费解的是,北京猿人化石在此之后踪影全无。

  关于化石的失踪至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北京猿人化石是被日本人劫持之后带回国去了,现在有可能就隐藏在日本国的某一个地方,或者是流落至日本民间;另一种说法为北京猿人化石准备运往美国的说法纯属调虎离山之计,事实上化石并没有被移出北平城半步,而且一个美国士兵曾说自己看到有人把整箱的东西掩埋于院子里,这有可能就是北京猿人化石。还有一种说法是北京猿人化石其实没有被日本拦截,而是已经被运上了哈里逊总统号,但是在运至美国的途中沉没于海底。

  在其丢失之前,对北京猿人化石的发掘是一个让人期待又让人惊喜的过程,而发掘的结果又让世人瞩目。1929年的12月2日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兴奋的,因为就是在这天,由考古专家裴文中带领的团队发掘了深埋于地下五十万年的一个完整人头骨,世界为之震惊。其实在这之前,对北京猿人化石的发掘工作就已经进展了很久。自1918年一位叫安特生的瑞典探险家在周口店的龙骨山发现了几颗齿类化石之后,外国的考古专家又分别在1921年、1923年做了两次实地考察和发掘,其中有一颗牙齿被证实为人牙。此后1927年在龙骨山又有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发掘活动,竟然收获了五百余箱的动物化石。后又于1928年又收获了一个女性的右下领骨以及其他化石。

  1987年,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猿人从体貌特征上来看,臂长腿短,头部略向前倾,身材显得粗而短,其中男性高约为156厘米,女性为144厘米。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在北京猿人所处的时代,他们当时已经可以制造工具,主要以昆虫和鸟蛇等动物为食。其寿命很短,一般十几岁就已寿终。此外,北京猿人还会使用火种。

  北京猿人的发现证明了远古时期直立人的存在,而且更加坚定了人类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从猿到人”过程。可见,如此意义非凡的一批化石,其丢失也许并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