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历代悬案疑案奇案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45章 方士巫蛊怪案——乱人心智的弥天谎言,夺人性命的玄怪骗术 (2)

第45章 方士巫蛊怪案——乱人心智的弥天谎言,夺人性命的玄怪骗术 (2)


拓跋珪信奉道教,对仙丹情有独钟,经常妄想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当时有个臣子给拓跋珪献上了一部《服饵仙经》,拓跋珪如获至宝,立即设专职人员按照此书炼制仙丹。仙丹炼成后,拓跋珪先让死囚试服,看仙丹是否具有毒性,结果试服的囚犯全都中毒身亡。《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三》记载:“仪曹郎董谧《服饵仙经》,珪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封西山以供薪蒸。药成,令死罪者试服之,多死,不验;而珪犹信之,访求不已。”

拓跋珪见状却仍对炼制仙丹执迷不悟,不断派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神药。有道士炼成仙丹“寒食散”,拓跋珪取之服下,顿觉阳气上升。“寒食散”本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丹药,性燥热,服用后须冷浴或者吃冷食来散热,否则就会危及生命。

然而,拓跋珪在开始还听从太医的指导来服用,但不久之后便随意服用,甚至大量地吞服丹药,结果中毒。中毒之后的拓跋珪喜怒无常,疑神疑鬼,胡话连篇,见人就杀。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天赐六年,拓跋珪竟要杀掉皇后,儿子拓跋绍听说后便与宦官等人进入拓跋珪的寝宫杀掉了他。

迷恋“长生不老丹”:唐太宗暴亡含风殿案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难得一见的有为皇帝,可以说,是他一手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最辉煌时期——唐代。这么一位杰出帝王,却因慢性中毒而死。

据史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四月,“上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二”。所记很简单。李世民的具体死因,传统认为是死于痢疾。实际并非如此。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得了中风的疾病,瘫痪在床上。经御医诊治,半年后病体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如继续边治边养,说不定会逐渐康复的。可是,此时的他却迷恋上了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他先是服食了国内方士炼出的丹药,并不见效,以为国内方士们的道术浅,于是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

贞观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甚至成仙。

这番话打动了李世民,遂给这个印度和尚安排住进了豪华的馆驿,每餐都是丰盛的美食,天天有下人侍奉,生活不亚于帝王。印度和尚见李世民对自己深信不疑,就煞有介事地开出很多稀奇古怪的药方,李世民号令天下,按此方采集诸药异石,不论任何代价,只要能采到印度和尚药方中的药,哪怕刀山火海也得取来。一年之后,药配制好了,李世民非常高兴,毫不迟疑地将药全吃了下去,结果七窍流血中毒暴亡。年52岁。

留给后人可叹的是,一代王君竟成了中国历史上被“长生药”毒死的第一个皇帝。

执迷成仙:唐高宗李治吞仙丹致死案

唐高宗李治在位32年,他的身体一直不好。《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

为了治好自己的头晕病(风疾),李治开始笃信长生不老术,派人征集方士的道术,并要求炼制名为黄白的丹药。有一次,宫内共召集了百人炼丹道士,“化黄金冶丹”,耗资千万。

后来,李治又请当时的炼丹名师潘师正、刘道合等人炼丹。二人皆是当时的隐士,刘道合曾经在李治的仪鸾殿前表演“止雨术”而赢得李治的崇拜。

《旧唐书·刘道合传》记载:“高宗又令道合还丹,丹成而上之。”

刘道合死后,他的弟子开棺后发现,尸体只有一层空皮,犹如蝉脱壳。人们都说这是道家成仙后的尸解现象。这一说法让李治对刘道合敬献的丹药疗效深信不疑,于是就加大了服药量,结果导致急性中毒而死。

丹药毒身:唐宪宗李纯走火入魔吃仙丹

唐宪宗李纯与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齐名,即位之初,好学勤政,君臣同心,致使唐朝后期出现“元和中兴”的盛景。

李纯在最初对丹药还有着清醒的认识,称其为“轻怀左道,上惑先朝,医方不精,药术皆妄。俱是奸邪,罪当诛杀”。可是随着唐皇嗜食丹药的流行,李纯渐渐也开始遍求方士为自己炼制仙丹。

李纯曾下诏书,寻求长生不老的偏方。这给一些炼制丹药的江湖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身边的大臣们也纷纷向李纯推荐炼丹仙人和术士。李纯在方士的蛊惑之下,对其一些十分荒谬的秘方深信不疑。有的方士在进行了一番神秘的指点之后偷偷溜走,李纯还下令将其召回来。

李纯在服用仙丹后表现为“日加躁渴”,大臣裴潾力谏李纯不要迷信仙丹,还建议让敬献仙丹的人先试服。然而走火入魔的李纯已经听不进任何劝告,还将裴潾贬了职。众臣见状,再无人敢劝谏皇上。

公元820年,李纯终因服用丹药过量而暴亡于大明宫中和殿,年仅43岁。

嗜丹成瘾:唐穆宗李恒服丹治惊疾

唐穆宗李恒服丹药的疯狂程度不亚于唐宪宗李纯。有术士给李恒进献仙丹时,身边的大臣曾用李纯被丹药毒死一事来提醒唐穆宗李恒,反对李恒服用仙丹。但是李恒不仅不听劝告,反而越发酷爱吃仙丹,甚至达到上瘾的程度。当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但却无人敢进言。

其实,李恒在此前并未迷信仙丹,只因在一次游猎中不慎摔伤,得到一术士的建议才服用仙丹治病,从此便迷恋起仙丹来。有一次,李恒在与大臣游猎的过程中,忽然有一个人从马上摔下来,受惊的马直奔李恒而来,幸亏有左右护驾才避免受伤。但李恒却因此受了惊吓,双脚抽搐。

这时,有一位方士建议李恒服用仙丹可医治此病,李恒从此上瘾。虽然经大臣的劝谏,李恒也听取了建议,然而并未停止服用,最终病死于长安宫。

食毒引疾:唐宣宗李忱服丹药疽发毙命

唐代的多位皇帝都因丹药中毒而毙命,唐宣宗李忱是道教的反对者,曾经怒杀掉许多道士,积极推广佛教。李忱刚开始的时候与李纯一样,对丹药的毒害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还表示“虽少翁、栾大复生,不能相惑”。然而,不久之后,李忱这个反对道教方术的唐王,居然也依赖起了仙丹。

刚开始服用仙丹的时候,李忱就已经发现了丹药的毒副作用。起初神经烦躁、口渴,随着丹药的继续服食,中毒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和加剧。后来,李忱的后背上生了脓疮,直至溃烂而死。《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记载:“上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疽发于背。八月,疽甚,宰相及朝臣皆不得见。”

史海拾遗:古代炼丹术与皇帝嗜食丹药成因揭秘

据现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出现于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就对其充满了神秘的幻想和渴望,认为只要服食仙丹就可以保证自己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因此,古代帝王对仙丹很是迷恋。虽然史书上没有确切地标明服食丹药的帝王究竟有多少个,但从其影响程度来看,嗜丹成性的帝王不在少数。

唐朝接连数位皇帝都死于丹药中毒,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观。从唐太宗李世民迷恋长生不老丹药,到后来的唐宪宗、唐穆宗服食丹药走火入魔,此外的唐懿宗、唐僖宗也都被怀疑是服食丹药中毒而亡。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为何大唐帝王却接连迷信在丹药上?探究其本源,这是对先祖和道教双重崇拜的结果。

李渊是大唐开国的第一君主,其家族背景显赫,李渊本是陇西贵族出身。由于汉武帝时代此地出现了一个有名的飞将军李广,因而李氏家族就将李广视为荣耀。后代其第十六世孙李暠还建立了古代西域着名的西凉国。

随着这条龙脉的延伸,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也想继续让自己的家族根基得以世代传承,便在史书族谱中寻找李姓。史书上最早的姓李的人是李耳,于是认为李耳是李姓的始祖。

李耳即老子,是春秋时期与孔子齐名的思想家,也称老聃。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而其价值观的核心则是“道”。道论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论述也成为后来道教的指导思想,而老子也成了道教的创始人。

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封李耳为始祖,并在祖居地大兴土木,建设宫殿和道观。到了唐太宗时期,李世民下诏编纂巨着《大唐氏族志》,正式认祖归宗,称“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指老子)”。唐高宗李治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则更加将道教发扬光大,下令两京和诸州建置玄元皇帝庙。

老子在大唐皇室的追捧下,其言论思想自然也被认定为“指导思想”,道教也便成为了唐朝的“国教”。此后,道教广泛宣扬,道术的流行、对丹药的崇拜和迷信以及对长生不老盲目的追求,成为唐代帝王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比其他朝代的皇帝,唐代的帝王追求不老的愿望似乎最为强烈。然而,对迷信的崇拜和嗜丹成瘾的疯狂并没有让这些帝王实现长生不老梦,反而却因丹药中毒而早逝者接二连三。

那么,让众多皇帝们痴迷、令今人对其充满幻想的仙丹究竟是怎样一种药物,仙丹又是如何炼制的呢?

古代炼制养颜不老的秘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固体的药丸,可称仙丹;另一种是将药材熬成液体,可称“还丹液”。两种药方在药理上的性质是相同的。史书记载,丹药的炼制“饶之愈久,变化愈妙”。据此分析,采用高温烧制或经过化学物质的混合作用而自然生成新物质,即可成所谓的仙丹。

晋朝着名科学家葛洪在其着作《抱朴子》中有一段详细记载了炼丹的过程:“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磐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火之三十六日成,服七日之仙。又以玄膏丸此丹,置猛火中,须臾成黄金。又以二百四十铢合水银百斤火之,成黄金。金成者药成也。金不成,更封药而火之,日数如前,无不成也。”

炼成的仙丹据说只少量服食,就能起到神奇的效果。《抱朴子·仙药》称:“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意思是说,人吃五谷杂粮来维持生命,有粮食吃则生命不息,没有粮食吃人就不能生存。而仙丹这种上品神药,难道对人的好处不比五谷杂粮好上千万倍吗?

汉人桓宽所着的《盐铁论》中对其仙丹的成分也有相关的描述,其中有“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可见仙丹里含有金银珠宝类物质。

《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则更证实了仙丹的成分中多是玉石等物质。比如丹砂、水银、白青、云母、矾石、滑石、赤石、黄石、黑石脂、雄黄、白石英等,多达二十多种。这些物质在今天看来实则普通的中药药材,有的甚至有剧毒。现代医学证明,这些药物中虽然有的成分具有“延年益寿,轻身体健,通神明、利九窍”等功效,然而久服则会起毒副作用。古代方士将之当成秘方,帝王们还将其炼制的丹药作为增寿的仙方,可谓荒谬。

古代帝王与天齐寿、长生不老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是自然的,与之专供皇帝们享用的仙丹神药的出现也是时代的产物。在其道教的传播与宣扬下,帝王的盲目崇信也是具有合理性的。但是,通过服食仙丹以及迷信方士的道术来实现君王内心的渴望实属无稽之谈。尽管有多位研究者和专家从论着史料中自称确认了仙丹的成分,但并无实物或考古文物可以直接证明。因此,古代帝王因服食仙丹而致命甚至亡国的命运,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