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历代悬案疑案奇案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43章 财色凶杀命案——钱色真的是罪恶的根源吗 (4)

第43章 财色凶杀命案——钱色真的是罪恶的根源吗 (4)


杨重民对冤情虽有所察觉,但害怕暴露自己严刑逼供草菅人命,而将曹文璜认定为同谋。玉珠的丫鬟秀香在探监时得悉全部案情之后,请求晋祠保长监视吴屠户,而玉珠又找到刚从交城县令提升为山西提刑按察司陈砥节。至此,案情才真相大白,莫老汉和曹文璜被无罪释放。

戏言牵出的淄川无首尸案

淄川县有两个分别叫胡成和冯安的人。一天,两人一起喝酒,喝到微醉时,两人开始吹牛。胡成先说起大话来:“我一点儿也不担心贫苦,百金之业轻松就可得到。”冯安家境并不丰厚,因此胡成嘲笑他。胡成又一本正经地说:“实不相瞒,昨天我在途中遇到一位大富商,装载着很多价格高昂的货物,我抢了富商的钱财并将他扔进南山后的一口井里了。”冯安则笑胡成是在吹牛。

恰逢胡成的妹夫郑伦为说合田产,将百金财物放置在胡成家,胡成常常拿着这些金子向冯安炫耀。冯安想起胡成酒后的话不免怀疑起来,如今看到果真有百金财物,就对胡成的作案深信不疑。于是,冯安就一纸诉状将胡成告上了衙门。

县令费祎祉抓捕胡成到公堂对质,胡成就将那天酒后所说的话坦言相告,而后又询问胡成的妹夫郑伦,郑伦所说的自然与胡成的话不相符合。费祎祉便和众人一起来到南山后的那口井跟前,县令派了一名衙役下井查看,井中果然有一具无头之尸。

胡成百口莫辩,连声叫冤枉。费祎祉大怒,将胡成打了数十大板,说:“有证据在,你岂敢叫冤!”说完将胡成押进牢狱。随后又回头吩咐,井中的无头之尸先暂且搁置,不必取出,然后告知各村,等待尸体的主人投状。

过了一天,有一位妇人前来投状,自称是亡者的妻子。妇人说她的丈夫带着百两金子出门做生意,结果被胡成杀害了。费祎祉说:“井下的无头之尸也未必就是你的丈夫。”但是妇人却坚持说,死者就是她的丈夫。于是,费祎祉命人将尸体从井下抬上来,仔细一看,果然如此,妇人不敢上前接近,站在旁边大哭起来。

费祎祉对妇人说:“如今凶犯已知,但是尸体却残缺不全,还需要证实,你先回去,等着找到全尸再通知你,并给予你赔偿。”

费祎祉从牢狱中叫出胡成,说:“明日如果找不到尸体的头在何处,你就要被处斩了!”在衙役的押解下,胡成去寻找尸首。找了一天后返回,县令询问是否找到,胡成只是哭着说:“想必凶犯当时在夜里慌忙扛着尸体走得急,尸首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也不知道掉在了何处,怎么能找到呢?”说完胡成痛苦地要求县衙要快些寻找。

过了几天,费祎祉问妇人:“你有几个子女?”妇人回答:“没有子女。”费祎祉又问:“你的丈夫还有其他的什么亲属?”妇人说:“有一个叔叔。”说着不觉又哭泣起来。

费祎祉说:“如今杀人的罪名已定,只要找回尸首保证全尸,此案即可判决。了结了此案,你还可以再改嫁他人。”妇人感激涕零,退下了公堂。

费祎祉决定亲自审查,寻找尸首。夜晚,他投宿在一家客店中,这时同村有一个叫王五的人前来报告说他知道尸首所在何处,经过查验果真与无首之尸相符合,于是赏给王五一千两银子。

然后,费祎祉派人找来了妇人丈夫的叔叔,对他说:“此案已有定论,但人命关天,不是轻易草率就能了结的。妇人没生下孩子为依靠,生活必定艰难,不如趁早劝其改嫁他人。你只需为此案做个证人即可。”妇人丈夫的叔叔开始不同意,但辩驳不过,最后答应了。妇人听了连忙表示谢意。

不久,有一个人前来向妇人提亲,此人正是提供尸首的王五。于是,费祎祉派人把妇人和王五同时叫到公堂上,便问:“你们知道真正的杀人凶犯是谁吗?”妇人说:“是胡成。”费祎祉说:“不是胡成,而是你和王五两人合谋杀了你的丈夫!”妇人和王五吓得连忙辩解,声称冤枉。

费祎祉这时对妇人说:“我早就知道其中的案情了,之所以迟迟不告发出来,是担心有人被冤枉。尸体尚未出井之时,你凭什么确信说就是你的丈夫?说明你早就知道你的丈夫已死在这里,而且死者身上只穿了件破薄的衣服,那数百两金子从何而来?”然后又转身对王五说:“尸体的头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之所以这样着急地想了结本案,其实是你们两人想速合而已。”妇人和王五听后吓得面如土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经过费祎祉的审问,两人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王五和妇人早有私情,是二人合谋杀害了妇人的丈夫。而恰巧胡成又在醉酒之时语出戏言,被冯安诬告,于是此案就牵连到了无辜的胡成身上。

至此,本案真相大白。胡成无罪被释放,冯安以诬告罪受鞭笞之刑,妇人和王五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费祎祉断案如神,没有冤枉一个人,令众人叹服。

诗扇供出元凶的青州情色案

山东青州府有个名叫范小山的生意人,以贩卖毛笔为业,常年在外经商。四月间的一个夜晚,范小山的妻子贺氏独自在家,结果被强盗杀害。由于案发的当夜下过雨,人们在泥水中发现了一把题诗的折扇,上面标注有“王晟送给吴蜚卿”的字样。

吴蜚卿是范小山的邻居,平常行为不轨,邻居们都怀疑是他杀害了贺氏。县衙把吴蜚卿抓去审讯,吴蜚卿执意不认,受到严刑拷打,被定了杀人罪。吴蜚卿嘱咐妻子倾家荡产去救济穷困孤寡的人家,而自己准备买毒药自尽。但就在夜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对他说:“你千万不要死,往日‘外边凶’如今‘里边吉’了”。他感到很奇怪,就打消了死的念头。

青州知府周元亮在审理吴蜚卿的案子时,感到其中可疑,当即传范小山来讯问,范小山说有诗扇为证。周先生打量扇子后,问:“王晟是谁?”范小山回答:“不认识。”周元亮下令,解除吴蜚卿的死囚枷锁,同时气愤地对范小山说:“你是想错杀一个无辜的人吗?”

于是,周元亮传讯人犯南门外某旅店主人,问道:“你的店铺墙上有日照县李秀的题诗,你知道是什么时候题写的吗?”店主人回答:“去年学政大人来青州府时,日照县三位秀才酒醉后题写的。”周元亮于是又派人拘捕李秀。

几天后,李秀到堂,周元亮问:“你身为秀才,为什么要杀人?”李秀一听,连忙磕头否认。周元亮就把题诗的折扇扔到李秀面前,质问道:“明明是你作的诗,为什么假托王晟之名?”李秀细看了扇子后说:“诗是我作的,看笔迹却像是沂州王佐的。”于是又派人去传讯王佐。

王佐到堂后,说:“这是青州的铁商张成求我写的,而王晟是他的表哥。”周元亮却喝道:“杀人凶犯就在这里!”随即命人把张成带到公堂,一经审问,张成果然招供认罪。

原来,张成见到范小山的妻子贺氏貌美,心生邪念,如果假冒吴蜚卿的名字,人们都会相信是他干的,所以就假造了一把吴蜚卿的折扇,嫁祸于吴蜚卿。结果他逼迫贺氏成奸落空,在贺氏持刀反抗的情急之下杀了贺氏,丢下扇子逃跑了。

冤狱平反后,周元亮笑着说:“这桩冤案是最容易查清的。贺氏被杀是在四月上旬,当夜又是阴雨天,哪里用得着扇子呢?我见那个店铺墙上的题诗和扇子上的诗风格相似,所以从李秀顺藤摸瓜,就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众人无不钦佩。吴蜚卿忽然想起梦中神人所说的“里边吉”正是一个“周”字,顿时恍然大悟。

伪造的阳谷血衣之谜

阳谷人朱生,年轻豁达,喜欢开玩笑。朱生因为死了妻子而去求媒婆做媒,路上遇到邻居的妻子,心生爱慕之情,就跟媒婆开玩笑地说:“您的邻居之妻年轻美貌,如果为我求配偶,她就可以。”媒婆也开玩笑地说:“如果你敢杀了她的丈夫,我就为你谋求这件事。”朱生说:“可以。”

一个多月之后,邻居在野外被人杀害的消息传开。县令抓捕了一些附近的村民审讯,却一无所获。后来追问到媒婆,媒婆就将自己和朱生相互开玩笑的话告诉给了县令,于是县令怀疑朱生就是杀邻居的凶犯。

朱生自然不承认。县令怀疑邻居的妻子与朱生私通,就用严刑拷问她,妇人忍受不了酷刑,就招供了。而朱生却辩解说:“妇人身体柔弱,受不住苦刑,又被强加上不贞洁的名声,她是冤枉的。倒是我想要杀了她的丈夫,娶她做妻子,与妇人无关。”

县令问:“有什么凭据?”

朱生回答:“有一件血衣可证明。”

县令就派人到朱生家搜查血衣,没有搜出。朱生说:“母亲不忍心出示证据让我死,让我自己去把它取来吧。”于是,衙役押着朱生回到家中,朱生对母亲说:“给我那件衣服吧,就算不给,我也是死。既然都是死,故意拖延还不如果断处理的好。”朱母哭着取出衣服交给他。

县令仔细看了看衣服上的血迹,果然是真的,就下令将朱生处斩。然而,将要处斩时,忽然有一个人奔上公堂,怒气冲冲地对县令大骂:“我是关帝座前的周将军!昏官要是敢动,我立刻杀了你!杀人的人是宫标,与朱生无关。”说完,倒在地上,面无人色。

原来这个人就是宫标。后来他在醒来后全部招供了罪状。原来邻居讨债回来路遇宫标,宫标猜想他身上钱财一定很多,就动了杀人劫财之念,结果杀了邻居也没有得到财物。听说朱生被逼承认了诬陷,宫标心中还暗自庆幸。

而朱生血衣的来处,原来是朱生的母亲割破手臂用血染成的,经检查发现,她的左臂上的刀痕还没有平复。结果,县令被免去官职,受罚赎罪。而邻居之妻感激朱生的义气,就嫁给了他。

史海拾遗:贪财和色诱下的悲剧引发的思考

古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如果没有了欲望,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如果欲望过大甚至无休止地索求,欲望就变成了贪婪。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类欲望本身并没有贪欲,如果一个人从烟雾迷漫的城市来到一个松树林里,吸到清新的空气,非常高兴,谁也不会说他消耗氧气是过于贪婪。贪婪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盗窃,从邻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的确,人如果有了贪欲之心,其内心就不会平静,一切的物质、利益、财富和美色都会使人坐卧不安,辗转难眠,直到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得到才肯罢休。结果,事实证明,贪欲是个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满足了一次的贪欲,后面还有更多更大的诱惑吸引着人们。

可以说,将贪欲形容为洪水与猛兽并不为过。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因为贪恋财富成了贪官污吏,又有多少人因迷恋女色而遗恨终生。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因为得不到垂涎已久的财色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满腹杀气;或者为了一己私利,与人争财,骗财骗色,劫财劫色。

金钱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济基础,人类没有财富就无法生存。财富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争取财富、赚取金钱并非俗恶,也无可厚非。美貌是上帝赐予女人的财富和资本,女人爱美,天性使然。如果一个女子生就容颜靓丽、倾国倾城,也应属她的福分。自古以来,才子佳人,英雄美人,都是对妙龄男女的赞赏和褒奖。然而,女人可以凭借美貌赢得三千宠爱,也可以利用美色祸起萧墙,正如红颜祸水。财富和美色原本无罪,然而上升为贪欲之心的主宰,那就会成为万恶之源。

借古喻今,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无法抗拒金钱、权位、女色的诱惑,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最终陷入罪恶之渊而锒铛入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有着贪欲之心的人大多是利己主义者。贪欲心强烈的人,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这种人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善于钻法律的空子,为了达到卑鄙的个人目的甚至会无视公理草菅人命。

有一定的贪念但并不是很强烈的人,垂涎于他人的成果,想把别人的钱财据为己有,或者强占女色,不惜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满足贪欲,但他们在法律的惩治下不敢过分肆虐和嚣张,不敢作出杀人之举,尽管被迫无奈而为之,也会终日惶恐不安。

而对于胆小怕事、偷摸之举,不敢大动干戈的人,也许是受引诱的唆使而心生邪念。这种人往往经受不住诱惑,贪图利益和喜欢占便宜,一旦事情败露,其内心就会深感不安。

贪欲和诱惑是个美丽的陷阱,落入其中者必将害人害己,无法自救。经受不住金钱诱惑的人,信奉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并且不择手段地去得到它;经受不住权势诱惑的人,终日处心积虑,热衷于争权夺势,一朝不慎就会成为权力倾轧的牺牲品。结党营私,各树党羽,明争暗斗,机关算尽,到头来却是算计自己;经受不住女色诱惑的人,流连忘返于脂粉堆中,醉生梦死于石榴裙下,不顾性命和尊严苟且偷生、寝食难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结果因沉迷女色而人生堕落。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王侯将相的前程断送在声色之中。古代众多的封建统治者、资本家、金融巨头、官僚军阀、知府官人、流氓土匪等人,可以说都对金钱财富充满了贪欲之心,贪污腐败之劣迹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也给大多数人民带来灾难。比如黑恶势力的魁首、凶残暴虐的君主、杀人如麻的狂人等。在这些人贪欲疯狂肆虐的影响下,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贪欲者也随之猖獗,社会由此变得更加黑暗和恐怖,以致民不聊生。

然而,正义终究能够战胜邪恶。尽管一些贪官和恶势力纵欲无度,尽管因贪心、邪念而引发种种情杀、仇杀案件,仍然逃不出清官的法网,压不倒民众的呼声。因此,由这些贪欲者引起的贪欲与反贪欲的斗争也总是相当激烈和残酷,往往会聚合起全民众的力量,要经历长期的艰难的斗争才能结束,结果自然是以贪欲者的彻底灭亡而告终。

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人的欲望超过了限度,就会受到惩罚。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他与相争。可惜的是,自古以来,能参悟和运用这一箴言的人如凤毛麟角。在名利权位面前,往往争得你死我活的,结果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每个人都有一个欲望的口袋,如果无休止地贪婪地往里面装满种种想要的东西,结果就会把口袋撑破而一无所获。现实生活告诫我们,“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才是人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