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礼监的题本中可知,朱厚熜后来下了道圣旨:“这群逆婢,并曹氏、王氏合谋弑于卧所,凶恶悖乱,罪及当死,你们既已打问明白,不分首从,都依律凌迟处死。其族属,如参与其中,逐一查出,着锦衣卫拿送法司,依律处决,没收其财产,收入国库。陈芙蓉虽系逆婢,阻拦免究。钦此钦遵。”邢部等衙门领了皇命,就赶紧去执行了。有个回奏记录了后来的回执情况:“臣等奉了圣旨,随即会同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陈寅等,捆绑案犯赴市曹,依律将其一一凌迟处死,尸枭首示众,并将黄花绳黄绫抹布封收官库。然后继续捉拿各犯亲属,到时均依法处决。”圣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谁呢?据人考证,她们是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据这道圣旨得出结论,是曹氏、王氏指使发动了这场宫廷政变。
然而有人则认为不然,认为如果主谋是曹氏和王氏,那么史料上应该记载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的情况,而在以上所述的行刑过程当中,却从未见到过对曹氏和王氏的处置的描述,因此主谋是谁尚不能断定。
“深闺燕闲,不过衔昭阳日影之怨”,是明末历史家谈迁对此案的看法,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此此事又成为一桩宫闱之谜。
权倾后宫:赵氏姐妹同侍汉成帝之谜
赵飞燕本是阳阿公主府邸的一位舞女,汉成帝刘骜在一次微服出游之际,在与阳阿公主的宴席上初次见识了这位美人的风采。
在用歌舞给酒宴助兴时,汉成帝从舞女群中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窈窕美人。不但舞姿宛若天外飞仙,容貌更是艳质卓绝。刘骜不禁为之心动,宴席之后便将赵飞燕带回了皇宫,不久升为“婕妤”,爵比列侯。
赵飞燕如同一只轻捷的燕子飞入了汉宫,使汉成帝身边所有的女姬男宠都失去了颜色。由于赵飞燕的获宠,赵氏一门大得荣光。然而,在外戚势力逐渐膨胀的西汉中后期,勋戚霍氏、许氏、王氏等先后秉掌朝政,人少族微的赵氏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因而,飞燕的后宫专宠并没有对朝政产生多大影响。入宫不久,她又把妹妹赵合德推荐给汉成帝,通过妹妹并宠做保障,弥补家族势力的不足。
赵合德不仅姿容出色,而且性情温柔,她不同于姐姐赵飞燕的飘然若仙,而是体态盈满丰润,肌肤胜雪,别有一番韵味。汉成帝又渐渐把心思移到她身上。赵合德入宫数日,也被封为婕妤。
这样两姐妹轮流承欢侍宴。原先被皇帝宠爱有加的许皇后与班婕妤,此时备受冷落。
赵氏姐妹大为得宠,野心也就随之水涨船高,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宠妃的地位,又盯上了皇后的宝座。这时,汉成帝的许皇后已经失宠多年,满腹怨恨,就和姐姐许谒一起请巫祝设坛祈禳,企盼皇帝回心转意。赵氏姐妹本来就关注着皇后的一举一动,知道了这件事,当然不肯放过,就在皇帝和太后面前诬告许皇后阴谋用“巫蛊”来加害皇帝。许皇后背上这个罪名,不久被废,最后自杀而死。
赵氏姐妹还想把班婕妤也牵连进来。但班婕妤是有名的贤德才女,汉成帝不相信她会参加这种事情,就亲自前去讯问。班婕妤从容地回答:“这样的事,妾非但不敢为,也是不屑为。”成帝听她说得坦白,不仅没有治她的罪,还赐给她黄金百斤。之后班婕妤主动要求到长信宫侍奉太后,远离是非之地,以求避祸,在闲暇时作诗赋以自伤悼。班婕妤在移居长信宫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汉成帝,直到汉成帝死后,才以先帝嫔妃的身份前往守陵,5年后郁郁而终。
永始元年,赵飞燕终于被册立为皇后,赵合德也被封为昭仪,两人并得宠幸,同侍汉成帝一人,权倾后宫,共荣共宠近10年。
贞观嫔妃徐惠:为何为“情敌”武则天牵线搭桥
唐朝贞观年间的后宫有一位不仅不争宠夺爱,反而为情敌走上龙床牵线搭桥的后宫嫔妃,她就是曾名动江南的一代才女的徐惠,而那位情敌则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徐惠生于浙江湖州,自幼聪慧过人,4岁熟读《四书》《五经》,8岁出口成诗,而且辞致清丽,颇有水准。从此,徐惠的才气和名气一传十、十传百,直至传进皇宫。李世民一道圣旨召为才人,将一代才女揽入怀中。这时的徐惠才不过11岁。
入宫后,宫中的藏书让求知欲极旺的徐惠得以机会遍览群书,拥有了更高的才学和见识。看到徐惠如此好学,李世民十分高兴,不久就把她由最末等的才人晋迁为九嫔中的第八级充容。而徐惠也给李世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有一次,李世民派人叫徐惠来见自己,结果徐惠迟迟不来,令皇帝大为不悦。当徐惠姗姗而来的时候,马上发现了丈夫的不快,但她只是嫣然一笑,挥笔写了一首诗给丈夫消气。李世民读完之后,哈哈大笑,怒气一下子全消失了。
除文学造诣外,徐惠在政事上也颇有眼光。李世民统治后期好大喜功,多次兴兵攻打高丽,劳民伤财,民间因此怨声载道。徐惠多次想劝谏他,都忍住了,后来终于在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再也看不下去,就认真写了一份奏疏交给李世民,明确指出“地广者,非长安之术;人劳者,为易乱之符”。希望李世民能够多加节俭,休兵罢战,还百姓以安宁。李世民读完后有所省悟,对徐惠重重奖赏了一番。
徐惠对李世民无疑是倾心相随,然而,徐惠对李世民的挚爱有时达到过火的程度,尤其在李世民对待后宫嫔妃的宠幸上,徐惠更是展现出她胸怀若谷的雍容大度。武则天之所以能走上李世民的龙床,就是由于徐惠的牵线搭桥。
武则天是与徐惠同时进宫的宫女,当徐惠被御封为才人的时候,武则天还没有见到李世民。机敏过人的武则天便想了个主意,她要和徐惠拜姐妹,通过徐惠来接近李世民。
于是,武则天千方百计讨好徐惠,常常以向徐惠请教问题为由到她的卧房。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武则天见时机已成熟,便向徐惠提出拜姐妹之事,徐惠不假思索慨然答应。当天晚上,两人燃香结拜,并互立誓言,如果双方谁先被皇上宠幸,谁就提携对方,使两人同时在皇帝身边,互相照应,永远不分离。
后来,徐惠在为李世民侍寝时,就有意为武则天牵线搭桥。李世民当然十分相信这位江南才女推荐的人选,便同意让武则天侍寝一夜。就这样,武则天得以顺利走上李世民的寝宫。
人间尤物萧皇后:历经五位君王的传奇人生
萧皇后是一位传奇女子。她自13岁做了晋王妃后,便开始身不由己地更换着自己的身份。最初成为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后来做了护卫校尉宇文化及的淑妃,命运辗转中又做了窦建德的小妾,以及两代突厥藩王的妃子,最后又被封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昭容,历经五位君王的经历可谓前无古人。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生丽质,娇媚迷人。她出生时,当时着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而萧皇后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也恰好印证了这八个字。
萧皇后9岁被选入宫,因为当时年纪小,接入宫中后并未与杨广马上成婚,而是读书、作文、绘画、弹筝。在开皇十三年杨广入朝时,他和萧氏女完成了婚事。此时杨广25岁,新娘萧氏女13岁。
太子杨广即位为隋炀帝,萧妃自然也就升为了皇后,这时杨广是36岁,萧皇后24岁。
登上皇位的隋炀帝,仍然未改贪欢好色的本性,从萧皇后转移到了宣华夫人身上,之后又一心征选新的美女入宫。然而这一切萧皇后都视若无睹,采取了忍让大度的举措以求保全自己。
她曾作了一篇“述志赋”,婉转地劝规皇夫有所节制、用心国政,但却毫无效果可言。
海山殿的护卫校尉宇文化及年轻英俊,早就被这位美丽而孤独的皇后迷住了,但碍于她的身份,不敢妄动。此时已年过30的萧皇后遇上宇文化及,霎时撞出了闪亮的火花。后来在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期间,天下大乱。太原留守李渊攻下长安;宇文化及与兄长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率兵进入离宫,缢杀了隋炀帝。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宇文化及的偏房。
宇文化及醉心于美人萧皇后的缠绵之中,暂时忘了自己的政治扩张。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而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最后竟杀死了宇文化及。
取得暂时胜利的窦建德又被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迷住了,收她为妾,在乐寿地方纵情于声色。这时北方突厥势力迅猛,大有直逼中原之势。原来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中原的混战,丈夫及情人的相继惨死已伤透了萧皇后的心,她也愿意远走大漠,来平复自己的情绪。
突厥可汗见到萧皇后的风采,顿感天下之美都集于此女一身,当天夜里蒙古包中春情洋溢,无可奈何中,萧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变成了突厥番王的爱妃。后来,番王死了,由颉利可汗继位,于是义成公主与萧皇后姑嫂两人又成了新任番王的王妃。
十年后,唐朝大将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这时萧皇后已是48岁。萧皇后入朝时,李世民见她美眸流盼,仪态万千,完全没有按年龄而应有的老态,不禁为之心旌摇曳,心生爱怜。不久,萧皇后被唐太宗封为昭容,成了大唐天子的爱姬。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唐太宗面对奢华的场面问身旁的萧昭容:“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 萧昭容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话中的含义,深为她的明晓事理和言语得体而折服,对她愈加敬重和疼爱。
萧皇后在唐宫中度过了18个平静的岁月,67岁时溘然而逝。李世民以皇后礼仪将萧皇后葬于杨广之陵,上谥愍皇后。
宋仁宗皇后郭氏:暴卒成永久的疑问
宋仁宗赵祯的皇后郭氏是临朝主政的刘太后(刘娥)册立为后的。被立为皇后之后,郭氏严密监视宋仁宗的行踪,使他不得亲近其他宫女妃嫔,宋仁宗心中十分愤怒,却不敢明言。
后宫中,仁宗比较宠爱尚美人和杨美人,而郭皇后却不时与她们争风吃醋。一次,郭后与尚氏同在仁宗前侍谈,没说几句,又起口角。尚氏恃宠不肯相让,并当着仁宗的面讥刺郭后,郭后气愤之极挥手打尚氏的面颊。仁宗起座拦阻,不料郭后一巴掌正打在仁宗颈脖之上,掐成两道血痕。仁宗一怒之下决定废掉郭后。
宰相吕夷简与郭皇后有隙,听说郭皇后误打宋仁宗之事,便让谏官范讽趁机进言:“后立已有九年,尚无子,义当废。”吕夷简则在一旁随声附和。宋仁宗在吕夷简的游说之下,定下了废后决心。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颁下了诏书,说:“皇后以无子愿入道观,特封其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以养。”
郭皇后被废之后,尚、杨二美人越发得宠。真宗时的杨淑妃与内侍阎文应轮流劝说仁宗,贬逐二美人以保重龙体,于是二美人被送出后宫。次日传出诏旨:尚、杨两美人出家。九月,立大将曹彬的孙女为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