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历代悬案疑案奇案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12章 太子公主秘案——高贵者最卑贱?最恨生在帝王家 (1)

第12章 太子公主秘案——高贵者最卑贱?最恨生在帝王家 (1)


绿釉翘角,金檐阁楼,深陷于其中,唯有压抑、彷徨与恐惧,因为里面充斥着太多的权力与欲望,里面有着太多的无奈和束缚。皇室家族的庞大,必定有着嫡亲庶子之间不同的血脉,而不同的血脉也自然产生不平衡的地位、身份和权力。因此,皇宫里的生活就如同一盘棋局,每个人都是棋盘上的一个棋子。一宫一殿,是棋盘上的权势棋格;一人一事,是左右交错的生死棋线。而深陷棋局中的人,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孑然不知,只是被动地入局接受任人摆布的一切。

身为皇族的太子和公主们,依然摆脱不了“棋子”的命运。尽管他们生在帝王之家,有着锦衣玉食的优越,享受荣华富贵的福禄,却依然生活得苦闷、抑郁,因为在至高无上的封建王权之下,纵使皇亲国戚甚至是皇上的儿子、女儿,也不过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最恨生在帝王家”,是无数皇室儿孙无奈的慨叹。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谁能说这不是生于帝王之家的悲剧!从掌上明珠的娇宠,到被贬他乡、赴远和亲;从出生皇族口含金,到剃度出家入佛门,帝王之家的子孙们在无奈与愤恨中不停地转换着角色,而其中的冷暖苦乐也唯有自知。

本章揭晓宫廷皇子和公主们的秘事,渴望自由,呼唤亲情、爱情,渴盼温暖,成为这些皇家儿孙不愿生在帝王家的最有力的理由。或许他们正盼望来世愿意身为一介平民,平生所求唯有自由与自在、笑揽风月、卧看红尘,才是真正的快乐。

春秋晋国太子案:骊姬作乱太子亡

骊姬是春秋时代骊戎首领的女儿,晋献公姬诡诸的王妃。骊姬貌美如花,工于心计,以美色取得了晋献公的专宠,后逐步博得晋献公的信任,参与朝政。

晋献公当太子的时候,有一妻两妾,妻未生育即病死,两妾各生一子夷吾(晋惠公)、重耳(晋文公)。但晋献公最宠爱的却是他父亲的小妾齐姜,两人乱伦生子申生。晋献公即位后立齐姜为夫人,申生为太子。后来,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名奚齐。少姬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卓子。从此,骊姬设谋展开一系列活动,排挤晋献公另外的几个儿子。

骊姬先从太子申生下手。她买通晋大夫梁五和关东五,让他们对晋献公说:“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是晋国祖庙所在,最好派太子申生去镇守,蒲城和南北屈是边防要塞,最好派公子重耳、夷吾分别防守。”献公中计,只留下奚齐与卓子二人在身边,以伺机废立。史称“二五害晋”。

献公向骊姬表示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而骊姬却哭着说:“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她在表面上为太子申生说好话,背后却指使人到普献公面前给申生进谗言,遂渐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

骊姬觉得时机成熟以后,便迂回地采取行动。她假托献公梦见了申生故去的母亲,让申生赶快回曲沃的祖庙去祭祀。申生祭祀以后,把祭祀用过的酒肉礼品进奉给献公。献公当时在外游猎未归,骊姬就把酒肉留在宫中,在里边下了毒药。献公回来以后,骊姬直接把罪名加在太子申生头上。晋献公信以为真。在此情势下,申生不敢去自白,只好逃往外地。晋献公得知申生出奔,更是怒不可遏,将太子之傅杜原款处死。又派二五率兵去捉拿申生,申生身被恶名,无法洗雪,自缢而死。

骊姬随后将矛头指向二公子。此时,公子重耳、公子夷吾正在绛都。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进谗言,说他二人也知道太子的阴谋。两人听说后,急忙逃回自己的封地,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各自促城自守。献公见二人不辞而别,以为他们果真参与太子申生的“阴谋”,不久就派兵去讨伐。

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逃亡到了狄国。鲁僖公六年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夷吾坚守不住,准备逃往狄国,但在却芮的劝说下去了梁国。

这次事件的结果,是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骊姬的目的总算达到。但没过几年,晋献公病危,临终前托孤于荀息,嘱他拥立奚齐为晋国国君。晋献公一死,大夫里克、邳郑发动三公子的党羽作乱,奚齐被里克等杀死,荀息又立卓子为君,也被里克杀死,二五也皆被杀死。骊姬见大势已去,投井自杀。

公元前650年,里克迎立逃跑的公子夷吾回国即君位,为晋惠公。后来,一直到重耳重返晋国执掌大权。

秦始皇子女考证:秦二世胡亥残害手足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

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秦始皇的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诏赐死,胡复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杀戮他们。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戮死于杜”,将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诛,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刎。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戮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位,残酷地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长姐妹。

近年来,秦陵考古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1976午10月,在秦陵东侧上焦村附近发现了一组陪葬墓群,共17座,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其中8座。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5男2女。一座墓中,棺内只有一把青铜剑,未有人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棺中尸骨非常零乱,有的躯体与四肢相分离,有的头骨与躯干相分离,有的头骨上有箭头,这些现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墓中的随葬品非常丰富,计有金、银、铜、铁、陶、玉、蚌、贝、骨、漆器及丝绸残片二百余件,这种规格说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残酷杀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园附近,说明他们必然与陵园陪葬有关。这就使人自然联想到被残酷杀害的秦始皇子女。

在发掘过程中,人们在墓坑里还发现了挖墓人烤火的遗迹。这说明当时天气很冷,这与胡亥诛杀诸公子的时令相吻合。因此,专家分析,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女。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两枚私印:一枚“荣禄”,出土于男性墓中;一枚印文为“阳滋”,出土于女姓墓中。由此推断,“荣禄”是秦始皇儿子的名字,“阳滋”是秦始皇女儿的名字。随着探索的深入,人们将取得更多的证据,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谜有可能被彻底解开。

后赵石氏皇族太子案:灭绝人性的骨肉残杀

十六国中的后赵是羯族人石勒建立的政权。后赵第三代君主石虎是石勒的侄子。石勒亲自到当时有名望的将军郭荣家说媒,让郭荣的妹妹与石虎结为伉俪。但是,石虎不喜欢郭氏,反而对宠姬郑樱桃宠爱有加,两人便密谋把郭氏害死。很快,石虎又陆续娶了名门望族郑氏和杜氏家的女子为妻,郑氏生了儿子石邃、石遵,杜氏生了儿子石宣、石韬。

后赵延熙三年(公元334年)十月,石虎自称赵天王,改元建武,立儿子石邃为太子,把石弘废为海阳王。

太子石邃是个酒鬼暴徒,不喜欢过问政事,胡作非为。有时外出打猎几天不归;有时半夜闯进私宅奸淫人家妻妾;有时竟然兽性大发,酒席筵上将宫中美女的头砍下来,洗去血痕,放在漆盘里遍席传阅,观赏评论。石邃曾挑选美貌尼姑拉入宫中,玩够了杀死,将尸体肢解以后与牛羊肉混在一起煮着吃,或者盛在盘里遍赐左右佞臣,让他们分辨哪是人肉、哪是牛羊肉。

河间公石宣、乐安公石韬都是石邃的弟弟,石邃因为失宠而怨恨,一直想把这两个弟弟除掉。为了巩固自己的太子地位,石邃想讨石虎的欢心,暴躁的石虎对此反应漠然。石邃以太子身份总理一应政务,将大小事一律上奏石虎,石虎怒喝:“这些小事,也要进呈?”石邃于是不进奏小事,石虎又喝斥:“朝中小事,如何不进奏?”

受尽了石虎虐待的石邃自然对这个残暴的父亲恨之入骨。于是动员侍从密谋逆反,众人吓得浑身打颤,无人响应,石邃也不敢贸然行事,于是称病不上朝。石虎听说石邃病了,便派了女尚书前去观察真伪。石邃心中正没好气,他微笑着把女尚书叫到面前说话,趁其不备,一剑砍下头来。石虎正在宫中引酒作乐等候回音,结果等回来的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石虎勃然大怒,马上派人把石邃监禁起来。

不久,石虎打算父子重归于好,就下了一道赦令,召石邃到太武东堂进见。但石邃心中仍充满怨恨之气。石虎顿时大怒,马上下旨将石邃废为庶人,当天晚上又派人诛杀了石邃及其妻妾子女26人。然后,石虎又杀掉宫中石邃党羽200多人,并废石邃的母亲郑樱桃为东海王妃,另立儿子石宣为天王皇太子、石宣母亲杜氏为天王皇后。

石宣同样是个暴虐成性的人。有一次,侍中崔豹嘲笑石宣的属官孙珍眼窝深可以存尿,想不到犯了石宣的大讳,他马上派人杀了崔豹父子。

石宣很喜欢打猎。石虎的猎场派朝廷司法官看管,如果有人进入打猎,就处以死刑。石宣打猎时,命令文武官员立着或跪着围守在猎区周围,如果野兽从哪里逃出猎场,哪里的官员就得受罚:有爵位的罚下马步行一天,无爵位的则鞭打一百。有时为了一场围猎,士卒饿死、冻死的不下万人。

石宣与石韬是同母兄弟,但因为石虎偏爱石韬,石宣早就怀恨在心。一次石韬喝醉了酒,杨柸等几个石宣的心腹借梯爬进院去,杀死了石韬。石虎听说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惨死,惊得昏倒在地,随后派石宣去临丧。石宣到了丧所,不但不哭,反而还掀开被子,慢慢欣赏血肉狼藉的尸体,然后哈哈大笑着离去。

一个叫史科的人前来向石虎告密,泄露了他听到的石宣派人杀掉石韬的密谋,石虎听了勃然大怒,立刻派人从皇后宫中把石宣捉来,关进席库,剥了衣服,反绑起来,用铁环穿透他的下巴,像牲口一样锁在库中铁柱上。石虎又命人抬来一个大木槽,把残汤剩饭全倒进槽里,让石宣饿了渴了就像牲口一样去舔,还命手下不分白天黑夜地用鞭子抽打石宣。

几天之后,后赵都城邺城北面积起了一个高高的柴堆,柴堆上立着一个大柱子,柱顶安装了辘轳。这是石虎亲自设计的处死太子石宣的刑具。刑具准备好之后,石虎带领数千人登上邺城内高台,观看行刑。石虎指挥人把石宣用梯子拉上柴堆,派石韬的两个亲信拔光他的头发,割断他的舌头,砍去他的手脚,挖去他的眼睛,剖开肚腹,弄得像石韬死时一样血肉狼藉。最后,石虎命人用绳拴住石宣的下巴,用辘轳吊到柱子顶端,四面放火。石虎看到石宣被残酷地烧死后,还不解心头之恨,又命令把尸灰分撒在路口,让万人践踏。随后,石虎又派人把石宣的妻子、随从、亲信、宦官300多人全部车裂肢解后丢到漳河里。

皇亲之争:汉代鲁元公主退婚案

刘邦称帝后,将自己与吕雉的女儿封为鲁元公主,许嫁给新继位的赵王张敖。然而就在这年冬天,刘邦在与匈奴冒顿单于的大战中受到了重创。鉴于王朝初立,国力疲惫,刘邦决定采纳大臣娄敬的主张,用“和亲”方式与匈奴化敌为友,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于是,刘邦打上了鲁元公主的主意,逼着公主退婚转嫁到匈奴去。

吕雉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奔到刘邦面前哭求,又赶着为鲁元和张敖操办了婚事。刘邦这才罢休,将一个宗室之女作为公主嫁去和亲了事。

然而事情还没有完。当初刚从匈奴围困中脱身出来的刘邦,在返回长安的时候曾路过张敖的赵国。张敖对未来岳父毕恭毕敬,而满脑子想着悔婚的刘邦却把张敖当成奴仆使用,不但让他亲自端茶送饭,而且肆意辱骂。之后,刘邦在鲁元公主和亲一事上不得已让了吕雉一步,对女婿张敖的态度更加恶劣。一年后,刘邦再次路过赵国,张敖感激刘邦为赵国复国,又自认晚辈,倒也罢了。国相贯高却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刺杀刘邦。

然而这个未能进行的计划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刘邦大怒之下,下令把赵国君臣上下全部下狱问罪。

吕雉再一次奔到刘邦面前。然而,这次无论吕雉怎样苦苦哀求,刘邦坚决把张敖丢进了死牢。幸亏赵国国相贯高对张敖忠心耿耿、誓死不屈,没有因为酷刑而把不知情的张敖拖下水,而是“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才保住了张敖的性命。

两次都没能处理张敖,这让刘邦非常懊恼。最终,心有不甘的刘邦将女婿由赵王贬为“宣平侯”。

痛杀亲子:唐玄宗“三庶人“之谜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废王皇后为庶人,太子少保王守一被贬为泽州别驾,随后又被赐死。三个月后,王庶人死在冷宫之中,死因成谜。随后李隆基立即将武氏册立为“惠妃”。

武惠妃工于心计,她的最终目的并不仅止于皇后,而是想要易储。因此,在礼部尚书李林甫的挑拨下,玄宗与裴耀卿、张九龄等大臣的关系逐渐破裂,这为武惠妃易储扫清了障碍。武惠妃还对着玄宗哭诉说“太子竟然结党想要害我们母子”,玄宗对儿子的情义本就在武惠妃阴柔的长期作用下日益淡薄,听了这话血冲顶门,立即找来宰相商议废黜太子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