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全文阅读 > 第19章 三请三拒难推辞,一代女皇终称帝

第19章 三请三拒难推辞,一代女皇终称帝


  韦皇后埋怨道:“皇上,你怎么不看看先朝,今皇太后为皇后时,追赠亡父为国公,为司空,母为代国夫人,姐姐为韩国夫人,连个外甥女也封了个魏国夫人。现在可好,你当了皇上,可我的爹爹却仍然是小小的八品参军。别的皇后连亲戚、朋友都借光,我为皇后,连亲爹也没借上光。”

  一 独揽大权

  李弘之死给予李治巨大的打击,他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不几年便驾崩了。时在永淳二年十二月。李治本打算将这一年改元为弘道,可惜,他连宣诏书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终未改元。

  李治这一年五十六岁,他二十二岁登上皇帝位,当了三十四年皇上,前后改了十三个年号,最后一个不在内。他是个怯懦的人。有许多事,自己都拿不定主意。他一生中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把他父亲李世民的才人武照娶进宫,后来又让她当了皇后。

  李治之死,乃武则天意料中之事,故并不悲伤。一切后事,由总管、尚书令、中书令、太常卿、字正卿、鸿胪卿等人执掌分派操持。

  皇太子李显于先皇灵柩前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中宗皇帝李显,改年号为嗣圣。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依旧临朝。

  李显当了皇上,既高兴又不满意。高兴的是,他已成天子,是掌握天下生杀予夺的大权。随便说一句话,就是圣旨,所有的人都要照办,一点也不得违误。

  不满意的是皇太后也与他一同上朝,而且许多大事,不是他说了算,而是皇太后说了算,太令人不痛快了。

  李显在朝上说了不算,回到宫中,皇后韦氏还不满意。

  韦皇后埋怨道:“皇上,你怎么不看看先朝,今皇太后为皇后时,追赠亡父为国公,为司空,母为代国夫人,姐姐为韩国夫人,连个外甥女也封了个魏国夫人。现在可好,你当了皇上,可我的爹爹却仍然是小小的八品参军。别的皇后连亲戚、朋友都借光,我为皇后,连亲爹也没借上光。”

  “你埋怨我有什么用?在朝上我说了不算,一切都是皇太后说了算。”李显无可奈何地道。

  “你真笨,皇太后不一定天天临朝,万一有那么一天,皇太后病了,有事了,不去上朝,你就拟旨,宣布,等皇太后知道了,皇太后见生米煮成了熟饭,她也不好再改了吧?”

  “对!还是皇后高明,就这么办。你瞧好吧,不但封了我的老丈夫,凡是你的亲戚全要封赠!”

  过了一会儿,李显又道:“皇后,你的亲戚中,有一些我都不知道,你写个名单吧。按名单封就是了。”

  “好,皇上也学聪明了。”韦氏赞道。她说完,即命宫女取过文房四宝。

  这一张名单足足列了一百三十多人。

  机会终于被李显等到了,武则天病了。

  武则天不上朝,正合了李显的本意。他可以为所欲为了。

  李显在朝上对大臣道:“拟旨!”

  秘书监、内侍省的两个官员,备好文房四宝,准备记下皇上想宣布圣旨的内容。

  李显接着道:“原普州参军韦玄真,诏为侍中。”韦玄真即韦后之父。

  那拟旨官记下了。

  李显还继续念下去。他是按着韦后拟的名单,在人名后加上官职。

  一百多人,每人都有官做。

  待李显念完,裴炎出班奏道:“侍中一职已有人,况且一个州参军怎能胜任丞相一职?请皇上三思之!”

  李显的第一炮就有人反对,他很生气。他道:“侍中已有人又怎么样,多设一个两个有何不可?我是皇上,我愿意这样做。”

  裴炎有武则天撑腰,他又奏道:“陛下,江山、社稷乃先祖、先皇留下的,陛下亦不该任意妄为。”

  “怎么,你敢说我任意妄为?我任命韦玄真有何不可?他是韦后之父,韦后,你知道吗?她是皇后,不就是一个侍中吗,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左相吗?我再说一遍,我是皇上。别说我任命韦玄真当个侍中,我把江山送给韦玄真,你也管不着。退下去!”李显怒了,急了,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个缺乏修养的人,急怒之下是口不择言的。

  裴炎不好再说。

  其余朝臣也不便再说什么。

  散朝后,裴炎急忙赶到皇太后武则天处。

  武则天本无病,正在床上想心事,见裴炎来了,定有急事,所以她坐起来。裴炎道:“皇太后,身体欠安?”“没什么大病。裴卿,发生了什么大事吗?说说看。”

  裴炎将朝廷上他与皇上之争,以及皇上说过的话,详细地、一字不落地学说一遍。

  “这还得了,竟然背着我发号施令了。”武则天气得变了脸色。“皇太后……”裴炎叫了一声,没有继续说下去。

  “裴卿,有话尽管说,错了,本宫亦不怪你。”武则天道。

  “皇太后,打算怎样处理这件事?”裴炎还是没有说出他的本意。

  “本宫的打算是,不能让他当皇上了。”

  武则天说出了心里话。

  “具体的办法是什么?”

  “本宫还未想好,裴卿,你有何高见可直说出来。”武则天确实还没想好办法。

  裴炎道:“臣有一见。”

  “说吧!”

  “今天准备好,明日早朝,皇太后可亲临早朝,宣布废掉皇上。”

  “做哪些准备?”

  “由臣去安置吧,皇太后尽管放心,一定不会出纰漏的。”裴炎说了他的打算。

  “好!一切由你安排好。明天早朝即按计划行事。”

  “皇太后放心好了!”裴炎再一次表态,说完就辞别武则天,去进行布置。

  第二天,早朝时,出乎李显的预料,皇太后临朝了。

  李显傻眼了,吓蒙了。

  武则天只看了儿子一眼,就转向群臣宣布道:“李显下殿,去掉帝号,封为庐陵王,暂居于别殿。”

  御林军的两个校尉,早已准备好,听了武则天的话,立即走上去,一左一右夹住李显走下来。

  “我有何罪?竟废掉我……”李显扭动着身子,高声叫道。

  “你还不知吗?你将天下、江山送给韦玄真,还敢言无罪吗?拉下去!”武则天高声严厉地叫道。

  李显无言了,两个校尉将李显拉走了。

  第二天,武则天在早朝上宣布。

  “豫王李旦为帝。”

  李旦虽当了皇上,皇太后武则天仍临朝称制,大小政事皆由武则天裁决。

  二 女皇称帝

  李旦为帝,武则天临朝称制,大权在握。

  李旦不满意。武承嗣、武三思也不满意。

  李旦不满意,有名无实,虽名为皇上,却无一点权力,说了不算。

  二武不满意,是武则天有实无名,虽握有大权,却没有皇上的名。二武私下去找武则天。武则天不知二人来意,于拜见后,赐坐。

  坐定后,武三思道:“皇太后,臣等弟兄二人,有一个想法,特来请示皇太后。”

  “有什么话,尽管说。”武则天温柔平和地道:“咱们乃至亲,不用怕,即使说错了,本宫也不会怪罪你们。”

  武承嗣见宫女们出去了,才道:“皇太后,今皇上年幼无知,不学无术,无处置朝政之能力,皇太后与其临朝称制,何不废皇上而自代之?”

  “妄言皇上之废立,可是杀头灭族之大罪呀!”武则天声音仍平和。

  “皇太后,臣乃由衷之言,也是臣等人一致的想法,请太后裁夺!”

  武则天想了想道:“你们回去吧。不过,此话绝不可与外人言!”

  “臣等知道。”

  以后的时间里,依旧是武则天临朝当政,李旦没有丝毫权力。

  这中间,武则天曾一度还政于皇上。

  皇上李旦心里明白,这是做样子给人看,所以他固辞。

  “朕尚年幼,不懂事理。太后熟悉政事,恳请太后临朝称制,待朕年长,有执政能力时再复政不迟。”

  三交三辞。

  武则天确实无意复政于皇上,确实是做样子给人看的。

  可是,皇上已经二十五岁了。还“年幼”吗,还真的不懂事吗?所有的人包括武则天及李旦本身,都明白这一点。

  武则天不能再等了,等下去,权力总该复于皇上的。该为自己当皇上做准备了。

  先铺平道路,找些借口。第一个立功的是武承嗣。天下将姓武,他岂能不尽心尽力?武承嗣将一块石头,令人刻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又令人偷着埋于洛河之滨。然后,令许多人挖掘,石头当然被挖出来了。领头挖掘的是雍州人唐同泰,也是武承嗣的亲信。唐同泰将石头献上去。

  武则天很慎重,她并没因为有了石头就立即当皇帝。

  众人称此石为“瑞石”。

  武则天先赐名为“宝图”,自己加上尊号:圣母神皇。

  复又改“宝图”为“天授圣图”。

  对此瑞石,大臣、黎庶议论纷纷。

  部分人认为是有人作假,部分人认为是天赐。

  武则天煞有介事地亲自到洛水祭祀。册封洛水神为“显圣”,又为洛水神立庙,于洛水侧设置永昌县,永远昌威之意。

  随后,她嫌照字太俗。为什么用“曌”字代替?她想起了她在感业寺为尼时,法名“空明”。即将“空明”二字合在一起,含有日月在空中只照她一人之意。

  从此,中国的文字上多了一个“曌”字。

  又改诏书为制书。皇上再下诏,称为下制。

  武则天为自己当皇上,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李氏宗族岂能坐视不理,不能眼看李氏江山,轻易落入武氏手中。

  首先是琅琊王李冲,在博州举兵造反,声讨武则天。李冲是越王真的儿子。越王真随即于予州举兵响应。

  武则天已估计到诸王会有此举,所以她是早有准备的,立刻发兵十万来讨伐。

  以十万之众对七千,就是傻子也知道结局。结局就是,武则天将李真、李冲的首级悬以示众。

  接着,武则天又杀了几个不想杀,又不得不杀的李氏子孙。

  至此,李家的诸王公,上至李世民同辈的,下至李治同辈、李弘同辈、李弘子侄辈已杀得差不多了。

  行了,武则天可以当皇上了,已经万事俱备了。

  载初元年九月九日。

  这一天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年号天授(上天授予之意)。

  大赦天下。

  第三天,皇上李旦降级为皇嗣。

  武则天加尊号为“圣神皇帝”。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她勤于朝政。在她统治时期,开明圣贤,国泰民安……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儿八经的女皇帝,武则天临死的时候却说:“我死后,我坟前的石碑,不要刻字,我的一生有后人去评说!”

  那么,武则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暴君乎?明主乎?荡女乎?浪妇乎?

  别样美人 慈禧太后

  她是掌握大清命运最久的女人;

  她是心胸狭窄性格古怪的女子;

  她是被儿子叛离而吓怕的母亲;

  她是讲慈悲又心狠手辣的恶妇;

  她是个不俗的女人,体内流淌着一股热血;

  她是个自私的女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她是个贪婪的女人,对于生活贪得无厌;

  她是个手段高明的女人,没有人能逃出她的掌心……

  她就是——慈禧太后,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

  在她去世的时候,她已经对大清足足统治了四十八年。四十八年!将近半个世纪的跨度!那么,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女人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屹立不倒?

  现在,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蒙在这个神秘女人脸上的面纱!

  女王档案

  姓名:叶赫那拉兰儿

  血统:满洲镶黄旗

  身份: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

  生卒:公元1835—1908年

  老爸:惠征

  老妈:惠太太

  家庭出身:官宦之家

  个人爱好:美食、美容、权力

  荣誉称号:老佛爷

  最得意:搞定“八大臣”

  最失意:儿子早亡

  最擅长:花钱(挪用海军军费过生日)

  最痛苦:被孙殿英“抄家”

  现在住址:清东陵

  个性签名:过自己的日子,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