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上)全文阅读 > 第20章 红西路军在张掖县境内的几次战斗

第20章 红西路军在张掖县境内的几次战斗


  安永香

  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7日,西路军接到军委主席团电报指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途甚佳。西路军仍执行西进任务,占领甘、肃二州,一部占领安西。”为策应河东红军行动和西安事变而停留永昌、山丹40天的西路军,即刻开始西进。西路军这次西进,仍分左右两路纵队:红五军为右路纵队,从山丹出发,经东乐、太平堡、乌江堡一线,向临泽、高台进军;西路军总部率红九军、红三十军为左路纵队,从永昌出发,经新城子、大马营、永固城、民乐城一线,向龙首堡、西洞堡、倪家营子进军。西路军进入张掖县境内后,受到马家军及反动民团的阻拦,发生了几次战斗。

  二十里堡战斗及黑河沿战斗

  12月27日晚,红五军撤离山丹,向张掖以西进军,随同红五军驻在山丹城内的西路军供给部、卫生部及所属辎重队、被服厂、兵工厂、总医院、妇女团第二营等单位,均在红五军掩护下向西行动。由于后勤部门人员多,又带了不少家当,特别是总医院还有数十名重伤员,被担架队抬着行动,因而行进速度缓慢,行军队伍拉得很长,前后达四五十里。为了抢占先机,同时保护好后勤队伍的安全,红五军以三十九团、四十五团和新组建的骑兵团为前锋,在前头开路;以四十三团和妇女团第二营穿插后勤队伍中间,掩护后勤机关前进;以主力第三十七团殿后,阻击追敌。

  12月28日上午,红五军第三十九团进抵张掖县东部的二十里堡,遇敌一〇〇师三〇〇旅韩起功部和民团各部阻拦,红五军先头部队予以坚决还击,立时打死打伤民团十余人。初经战阵的民团团丁见死了人,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便纷纷败下阵来。敌军接着上来,也被红军击退。韩起功此前已在山丹和红五军交过手,知道红军的厉害,此时得知红军大队人马西进,势不可当,便下令他的部队迅速撤回甘州城自保。红军先头部队继续西进,后续部队浩浩荡荡,随后跟进。当日晚,红五军前锋部队到达上秦、高升庵一带驻扎,警戒张掖城敌军;后续部队在太平堡、东王堡、哈寨子等地宿营。敌韩起功害怕红军攻城,龟缩在张掖城内不敢出战。12月29日,红五军前锋部队从张掖城北过十里行宫、谢家湾西进,于中午时分越过黑河冰桥,下午5点左右抵达沙井子。董振堂见此方村寨相连,便命部队停止前进,宿营休息。他打开地图,看后知晓此地离临泽县城只有30公里,决定次日攻占该县城。这时,红五军后尾部队尚在黑河以东,分别进驻堡寨和农民庄院宿营。

  12月30日中午,红军主力攻占临泽县城;后尾部队进到张掖城西北之平远堡、乌江堡,一部正渡黑河。这时,敌韩起功见红军大部队已过,便派部队出城,一面捕捉红军掉队人员,一面在黑河沿岸追击红军后卫部队。敌军袭来时,西路军供给部的车辆、骆驼正在过河,便从渡口南二里外的东岸斜插过来,用机关枪进行扫射。红军掩护部队立即占领阵地,向敌军还击。已到黑河西岸的四十三团一部,便迂回到南面掩杀过来。敌骑受到两面夹攻,被迫东退。红军后勤部队迅速踏冰过河,不到半小时,供给部、卫生部的后卫人马,即全部上了黑河西岸。清点人数,发现少了几辆马车和几峰骆驼,伤亡十几人。不多时,张掖县民团数百人也赶到黑河东岸,与韩起功部的人马会合一起,企图追击红军,便渡过冰桥,追奔而来。红军第三十七团和四十三团迅速展开,占领阵地,准备战斗。红军后勤机关加快行军速度,掩护部队也交替后撤,相互配合,边打边走。敌骑见红军整体移动,不敢发动攻击,只是尾随其后,缓慢行进。1937年1月2日,西路军供给部、卫生部、辎重队、兵工厂、总医院进驻临泽县城。

  拒敌堡战斗

  1937年元月2日清晨,西路军红九军离开民乐县北部之三堡、六坝等地,向张掖县东南部地区进发。其第二十五师为南路,掩护总部机关,经阎户寨、毛城子向朝元寺、兰家寨一线前进;第二十七师为北路,经石岗墩滩向拒敌堡、东西闸一线前进。这一带的老百姓因受马家军和地方官员的反动宣传,大多已进入拒敌堡躲避。拒敌堡距县城20公里,又称“四十店子”,东连沙窝,是张掖县东南部地区最大的堡子,堡墙高大,每边长约260米。堡墙外又有一道稍矮的围墙,称“外圈子”。老百姓进入堡子前,已把粮食埋藏起来,又把牛羊赶入“外圈子”。驻扎在堡内的有当地大地主白世珠任团长的民团团丁300余人,他们凭借高大坚固的堡墙以图自保。

  中午时分,红九军第二十七师进抵拒敌堡,从东、南、北三面把堡子包围起来。红军向民团喊话,劝其投降,如不投降,就要火烧堡门。民团不但不投降,反而向红军打枪。第二十七师组织一个营的部队向民团射击,即刻击伤数人;同时组织红军战士收集柴草烧堡门,不一会儿就将门扇烧穿。红军进入堡子后,俘虏了民团,并向群众宣传:“红军优待俘虏!”“红军不伤害老百姓!”老百姓很快安静下来。红军清查民团,释放了团丁,但团长白世珠并不在堡内,就没收了他家的粮食和几口生猪。红军劝老百姓回家,释放民团团丁,命他们各操其业,不要再和红军作对。红军并无在此地久住的打算,休息至次日上午,就向西开拔了。

  甘峻堡战斗

  元月3日,红九军第二十五师掩护西路军总部进抵张掖县南部的龙首堡一带,次日越过黑河冰桥,进抵甘峻堡。这时,第二十七师掩护西进的西路军直属队和供给部的运输队,尚在龙首堡一带。直属队行军速度较慢,特别是驮运弹药、给养的300多头骆驼组成的驮运队,行动很慢,队伍拉得很长,给掩护任务带来不少困难。敌马彪骑兵旅和骑五师的骑兵部队,紧随其后,不时袭击红军,并把骆驼队截走了。弹药、给养物资被敌军截走,给红军作战带来了很大困难。

  元月5日,红九军后卫部队及总部直属队到达甘峻堡,计划稍事休息,再向倪家营子前进。6日清晨,敌马彪骑兵旅、韩起禄骑兵旅及民团一部赶到甘峻堡四周,与预先到达此地的马步銮骑兵团会合,将红军包围。次日上午九时许,马步銮和韩起禄的部队开始从四面进攻甘峻堡,先后冲锋七八次,都被红军打退。

  率领红九军第二十七师行动的副总指挥兼红九军军长王树声,决定7日晚上乘夜幕的掩护突围。为了顺利突出敌人重兵包围,王树声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要求大家坚定胜利信心,率领同志们胜利突围,他说:“敌人想把我们困死在甘峻堡,这是办不到的。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不怕死的。今天晚上是一个关键时刻,不管付出多大代价,我们也要冲出去。冲出去就是胜利,不然就有很大的危险。”会后,他组织干部抓紧进行突围准备,要求大家把笨重的东西和有响声的物品都弃之不要,各人所用的茶缸、脸盆等都要包裹好,驮运物资的骡马的蹄子用毡片包裹起来,马嘴都用绳子捆起来,保证所有人马都不能发出响声。

  晚上十一点钟开始突围,红军悄无声息地突出堡门。这时,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约半个小时,一千多人马就全部突出堡子,向北疾进。当突围的红军走过一条干河沟时,还是被敌人发现了。他们立即夹压过来。红军一边阻击,一边前进。红九军部队英勇作战,向冲过来的敌人猛烈射击,掩护部队前进。红九军参谋长李聚奎大声说:“同志们不要乱,跟着前面的同志快跑。”因为敌军多,把突围的红军分隔成数段,红九军部队顾此失彼,经过两小时的冲击,终于突出了重围。但是,两百多名机关人员和伤病员大部分伤亡,少部分失散被俘,总部三局的十台、十一台两部电台及电池、汽油、器材丢失。这两部电台的损失,使西路军指挥系统的通讯联络功能受到很大影响。幸好,第八台被完整地带了出来。

  元月8日上午,从甘峻堡突围出来的红军到达倪家营子,与总部和红三十军会合。

  龙首堡战斗

  1937年1月20日高台失陷,红五军2800余人大部阵亡;敌军骑兵转攻临泽县城的红军,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着。这时,西路军处境已很困难,徐向前总指挥建议召开军政委员会,讨论行动方针问题。在会上,大家一致赞成徐向前提出的自救东返的意见,决定即刻东返。1月21日晚,西路军从倪家营子突围而出,急速向张掖西南部之西洞堡、龙首堡进发。22日,副总指挥王树声率领红九军七十五团、八十团和骑兵团先头开路,踏冰过了黑河,于23日凌晨接近龙首堡。红九军在这里通过早起外出放羊的老乡得知,头天下午从凉州开来的敌军一个骑兵连和一部分民团,现在还在睡梦中。王树声决定乘敌未醒之机,攻其不备,攻击敌人,遂命七十五团和八十团摸进寨堡,突然袭击。经半小时战斗,红军歼灭该敌,仅有少数敌骑出逃,又被隐蔽在堡外的骑兵团歼灭。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毙伤俘敌400余人,缴获战马60余匹。

  此战后,红九军和总部的一些直属单位驻扎在龙首堡及三清湾、木笼坝、上堡子、墩院、保安保安:原名包王寺。十八名字等村;随后,总部又进到龙首堡,住在大地主张福寿的屯庄内。红军各部队在此进行短暂休整,调整了战斗组织。军政委员会决定重建红五军,任命孙玉清为军长,黄超仍任政委,毕占云任参谋长,谢良任政治部主任。部队编为两个团,第三十九团余部编入三十七团,第四十五团余部编入四十三团,每团辖四个连。

  西洞堡战斗

  1月23日,西路军总部率红三十军东进至张掖县城西南27公里的西洞堡一带,总部住在堡子里,红三十军军部及部队分住在附近之高家庄、中沟、东寺等村。未几,敌马步芳第一〇〇师直属手枪团1500人和青海宪兵团1300人,由敌前线总指挥马元海指挥,赶到西洞堡附近的巴吉、晨光等村驻扎,准备进攻红军。

  11月26日,东进西洞堡一带的红三十军与追敌一个旅和宪兵团在西洞堡滩接触,敌伤亡400多人。第二天,马元海又命青海宪兵团和第一〇〇师手枪团向红军进攻。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和军长程世才认真分析了敌我形势,认为敌人只占据一些土坎和小沙包,大部分暴露在开阔地上;红军虽然连续行军作战,战士们体力较弱,但东进后士气高涨,决定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敌人。程世才用电话向徐向前总指挥报告了作战计划,得到徐向前的批准。

  1月27日下午3时许,红三十军以八十八师为主力,在八十九师一部配合下,对敌军发起攻击。号令一下,掩护部队火力齐发,冲击部队像决堤的洪水,直扑敌人,战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杀声遍野。

  敌宪兵团虽是几个月前才由征召的壮丁组建起来的,但他们身体高大强壮,每人配备一杆长枪、一把大刀,有的还加配了手枪,被称为“三大件”。这些宪兵十分凶恶,他们头戴黑羊皮帽子,身穿黑面羊皮大衣,凭借良好的装备拼命反抗。他们受马步芳反动教育极深,大刀架在脖子上,枪口对准脑袋,也不肯交枪。红军战士们体力弱,两三个人才能扭住一个敌人。这次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红军指战员英勇奋战,誓死拼杀,取得了胜利。这一仗打死敌人800多人,缴获长枪800多支、短枪400多支和许多战马、大刀、子弹。

  这两仗,是西路军打的一个歼灭战,红三十军全歼敌宪兵团,严重打击了敌手枪团,鼓舞了西路军的士气。

  当年参加过西洞堡作战的敌团长刘呈德在《我在甘肃河西堵截红军的经历和见闻》一文中说:“西洞堡战斗中,马元海令手枪团团长马玉龙进攻一处庄院,该庄院南面靠山,东北面是荒滩,地形开阔,进攻困难,马玉龙即以宪兵团作为主力进攻红军,不到三小时,即被红军击败,全团逃生的仅有100余人。战斗结束后,马元海召集连长以上军官开会,申斥马玉龙说:‘平时你的风头不小,今天遇到作战,形同儿戏。’使马玉龙面红耳赤,惶愧得说不出话来。”

  西洞堡战斗后,西路军本应继续东进,但经审讯俘虏得知,敌军为防止红军东进,已经部署兵力阻击。敌骑五师的部队和中央军杨德亮旅已部署在山丹、永昌严加防堵;敌旅长韩起功已率三〇〇旅进驻张掖东南之拒敌堡(在今大满乡平顺村),拦截西路军东返。为此,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于1月28日在龙首堡张家屯庄开会,讨论红军行动问题,决定西返倪家营子。当日晚,西路军开始西返,总部和红三十军于次日晨返回到倪家营子。

  白城子战斗

  西洞堡战斗后,为了迷惑敌人,转移视线,西路军参谋长李特从红九军第二十七师七十五团和红三十军二六五团抽调了以骑兵为主的300多人马,由七十五团的一位副团长带队,向东佯动,掩护主力西返倪家营子。1月28日凌晨,这支小部队过了黑河,中午时分来到白城子,准备在这休息一下再走。白城子离西洞堡15公里路,是一座土城堡,坐北朝南,城墙外有一道很深的城壕。部队到达这里后,团部和大部分部队住在堡子里面,通讯排住在城堡西南一家老乡的庄子里。通讯排住下后,立即派出岗哨,其余战士有的喂马,有的烧水做饭,有的找老乡了解情况。

  不大工夫,通讯排的哨兵发现了敌人,立即高声喊:“敌人来了!”排长上房一看,敌人一个接一个地从马子渠河里爬了上来。排长一面派人去团部报告,一面命令全排战士隐藏在街门前的土堆后面,准备战斗。不一会儿,敌人就爬出来黑压压一大片,很快占领了马子渠一带的阵地,接着先头部队进到通讯排的驻地附近。敌人发现土堆后面有红军,就一个劲地向红军扔手榴弹。敌人扔过来,红军战士又扔过去。一阵战斗之后,敌人又架起小钢炮向红军轰击,很快就炸塌了老乡的街门楼子,烧着了老乡房上的麦草。

  在这危急时刻,副团长命令城堡里的红军用机枪掩护,让外面的红军退到城堡内。这时,通讯排住的庄院火越烧越大,院内院外火光冲天,街门也被大火封住,马被烧得乱跳乱叫,不敢往门外走。排长急了,就在马屁股上狠戳一刀,马痛急了,从火上跳了出来,接着后面的马也跟着冲了出来,战士们一拥而出,冲进了城堡,与里面的红军会合。敌人紧追过来,围住了城堡。

  红军进入城堡后,紧闭城门,集中兵力向围城的敌人射击。敌人一次又一次攻城,一次又一次败下阵来。红军战斗三天,伤亡很大,有100多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第三天,天渐渐黑下来,敌人攻不进城去,只好收兵宿营。为了减少损失,团部决定突围。红军早已在城堡西北角的墙上挖好了洞,只保留一层外皮。为了不惊动敌人,红军到老乡家找了些毡片,包住马蹄子。到了深夜,红军从墙洞中突出,由老乡带路,迅速向倪家营方向急驰。几十名伤员由于伤势严重,只好留在老乡家里隐藏起来。

  天亮后,敌人又来进攻,冲进城堡后,把隐藏在老乡家里的红军伤员搜出,残酷地杀害了。敌人撤走后,老乡们便把红军战士的尸体用牛车拉到南滩上埋了。

  作者安永香,女,裕固族,现任甘肃省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西路军问题研究专家,著有《红西路军血沃张掖》,参与编辑《红西路军西征史资料》、《站在英烈脚下沉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