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上)全文阅读 > 第51章 记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

第51章 记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


  李敏杰 赵长寿

  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唯一的一支正规妇女武装。在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2000多名女战士中中共甘肃省委党史委《党史资料通讯》1990年第1期刊载元江的文章说:据《红军第四方面和鄂豫皖边区、中共川陕边区史料》318页记载,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时,有8000余名妇女同志随军行动。除了红一、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共有50多名元江的文章说:参加长征的女同志,红一方面军有30人,红二方面军有28人,红二十五军有7人,共计65人。其余都在红四方面军,而她们中的1300多人是妇女先锋团的战士。这些巾帼英雄,用汗、用泪、用血浇灌了祁连雪莲,书写了不朽的历史。

  (一)

  1933年,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南江、巴中等川北地区,建立了革命政权,土地革命闹得十分红火。妇女们也打碎捆绑手脚的封建枷锁,和男人们一样斗地主,分田地,搞宣传。他们中有的人参加了红军,有的参加了不脱产的地方妇女武装。妇女武装配合部队战斗,抬担架,运送弹药,押管俘虏,表现得十分出色。

  随着形势的发展,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决定组建一支正规的妇女武装。这样,妇女先锋团的前身妇女独立营便在川陕根据地诞生了。陶万荣任营长,曾广澜任教导员,总部参谋秦基伟兼任军事教官。3月底的一天,在通江县城的一个学校操场上,举行了红四方面军总部直属妇女独立营成立大会,400多名女战士,身穿灰色军装,头戴缀着红五星的八角帽,手持长枪或大刀、长矛,个个英姿飒爽。省委和总部首长将一面鲜红的战旗授予妇女独立营。当时,全营共4个连。

  据幸存者回忆,能记下名字的连职干部有向翠花、刘桂兰、侯守玉、詹应香、陈五洲等,这些骨干大都来自鄂豫皖苏区。战士全部是川陕苏区入伍的20岁左右的年轻姑娘。她们在军事教官秦基伟的指导下,经过短时间训练,便开始担负警卫、通信联络、运送粮草弹药、清剿小股土匪及地主武装、押运俘虏、打扫战场等任务。

  1933年5月,红四方面军厉兵秣马,准备反击军阀田颂尧对川陕根据地的“三路围攻”,妇女独立营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的反攻作战。

  一天晚上,独立营运粮,经过通江附近的鹰龙山,正在山上休息时,突然一股敌人向山上爬来,营长陶万荣立即命令各连迅速抢占有利地形,隐蔽待命。这股敌人是被红军击溃的一个团的残部,他们吃了败仗后,慌不择路地逃窜到这里。敌人丝毫没有察觉,爬到半山腰时,一个当官的下令原地休息,敌兵把大枪扔在一边,忙抄起烟枪过烟瘾。红军妇女独立营营长陶万荣当机立断,命令二连从东侧、三连从西侧包抄、四连抄后路、一连从正面攻击敌人。排长陈秀芝和班长何文秀迅速摸到敌哨兵跟前,从后面把敌哨兵绊倒,利索地堵住了敌兵的嘴。当各连接近敌人时,陶万荣鸣枪为号,全营指战员一跃而起,齐声高喊:“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那些“双枪兵”吓得跪地求饶。就这样,妇女独立团没损一兵一卒,便缴获了几百条枪,俘虏了全部敌人。

  总部首长特地传令嘉奖妇女独立营,并将缴获的钢枪全部拨给她们。从此,这支娘子军在川陕苏区声威大震。

  1934年3月,川陕省委根据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实行全赤区军事化”的决议,成立了妇女独立团,团长曾广澜,政委是曾担任过红江县委书记的张琴秋,下辖三个营,共有女战士2000多名。中共甘肃省委党史委《党史资料通讯》所载元江的文章说,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成立时,共有女战士1400余人。当时,红四方面军正为粉碎四川军阀刘湘“六路围攻”浴血奋战,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妇女独立团奉命开赴旺苍坝一线抗击敌人,在两个月的战斗中,她们挖堑壕,修工事,转运伤员,跋山涉水,向前线运送军事物资,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战勤任务。同时,她们还在前线开展对敌喊话、散发传单等宣传活动,有效地瓦解敌军。

  (二)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又组建了妇女独立团第二团,由刘伯新任团长,曾广澜任政委。3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两个妇女团随红四方面军总部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长征。

  起初两天的行军,女战士们一路欢声笑语,显得生机勃勃。她们宣传鼓动,筹粮筹款,救护伤员。长途行军也使她们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她们吃了许多“特殊”之苦。但是,她们对革命理想怀着必胜的信念,始终保持着高昂斗志,战胜了罕见的困难,用铁脚板丈量了雪山、草地、荒原。

  这年夏天,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妇女团的战士们无比兴奋,她们很快就学会了总政宣传部编的《两大主力会合歌》:“一个英勇善战不怕困难多,一个战略技术很不错,我们一起来会合,真快乐……”

  此后,张国焘分裂红军,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天全、芦山地区。11月,妇女团配合主力红三十一军击溃了四川军阀刘文辉的两个师和一个旅,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由于张国焘战略指导上的错误,红军在名山县百丈关苦战七昼夜,许多女战士血洒疆场,壮烈牺牲。

  不久,红四方面军重新回到草地,加之冬天来临,粮食没有了,盐没有了,火柴没有了,连草根也让先头部队挖得差不多了。但这一切并没有把女战士们压倒。团长曾广澜组织大家用兽皮缝衣,以皮鞋、皮带充饥,从干牛粪中拣没有消化的青稞粒当口粮。在这支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特殊队伍中,她们携带的搪瓷脸盆竟成了宝贝。女战士们用它洗脸、洗脚、煮饭、当“斗笠”,有一位大姐临产,还用它接了一个小宝宝。这种类似原始人的生活,折磨得许多女战士浑身浮肿,连“例假”也停了,还有一些人倒在沼泽中再也没有起来。

  1936年春天,在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折多雪山时,妇女团又有不少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道孚、炉霍一带的战斗中,有几个女战士挂彩掉队,敌军又从三面包围上来,女战士们一边顽强抵抗,一边退到鲜水河边。等敌人快冲到跟前时,一位女班长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和其他女战士一起跳进激流,慷慨就义。

  这年4月,第二团撤销,部队并入第一团,又称妇女独立团。8月,红四方面军在草地与红二方面军会师,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等对张国焘进行了耐心的批评教育,张国焘被迫同意北上。这时,党中央派红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西进,接应二、四方面军北上。至此,妇女独立团才结束了艰苦的长征。10月,她们参加了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的胜利会师。

  (三)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改称妇女抗日先锋团,由王泉媛任团长,吴富莲任政委,曾广澜任特派员,彭玉茹任参谋长,华全双任政治处主任。改编后的妇女先锋团,属于战斗预备队,武器差,弹药少,全团只有两挺轻机枪,每个战士只配发十几发子弹和两颗手榴弹。但是,这些经过考验的女战士,有很高的思想觉悟,作战勇敢,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团长王泉媛和政委吴富莲,都是一、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合后,从一方面军调到四方面军工作的。她们曾在中央苏区党校接受过军事训练,有较好的军政素质和一定的带兵、作战经验。她们把一方面军的优良作风带到了妇女先锋团,重视部队军政素质的培养。王泉媛经常扎着皮带,上面挂着从江西瑞金带来的驳壳枪,给女战士们上军事课,教他们掌握射击和投弹的要领。尽管这支娘子军服装五花八门,枪支长短不一,却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妇女先锋团共1300多人,编为三个营,下辖九个连。当时,女同志留短发,打绑腿,携带装备不超过7.5公斤,能随时投入战斗。10月下旬,妇女先锋团奉命向靖远进发,经3天夜行军,赶到靖远河包口附近,随红四方面军总部渡过黄河,从此,开始了悲壮的征程。

  妇女先锋团过河刚到景泰一条山,红三十军就和前来堵截的敌马步青、马步芳部队展开了激战。妇女先锋团勇敢参战,缴获敌人30多峰骆驼。她们组成了一个运输队,运送伤员、弹药和给养。在这次战斗中,妇女先锋团有一位排长身负重伤,不能行走,晚上部队撤离时,把她留在一家地主的土围子里,并给她一挺机枪。第二天,敌人围攻时,她忍着伤痛,英勇地向敌人射击,子弹打完后壮烈牺牲。遗憾的是她的英名没有留下来。

  11月上旬,渡河部队改称西路军,妇女先锋团随主力向古浪县的大靖和土门一带进军。行军中,二营被马匪的黑马队拦住了去路。女战士们面对强悍凶残的敌骑兵,毫无惧色,奋勇迎战。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她们便挥舞大刀,同敌人展开肉搏,杀得敌骑兵纷纷落马。后在兄弟部队救援下,冲出敌人的封锁线。但是,二营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100多名女战士壮烈牺牲。

  妇女先锋团随西路军一路苦战,先后到了永昌、山丹等地。她们深入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帮助建立苏维埃政权。并组织妇女为红军赶制衣服鞋袜,护理伤病员。在红五军守卫山丹城的战斗中,女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挖战壕,送弹药,救伤员,有力地支援了第一线的战斗。

  当妇女先锋团随西路军总供给部转移到千里河西走廊的卡脖子地段临泽县时,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在县城里。她们先后打退敌人的多次疯狂进攻,弹药打光后,她们就用石头、砖块向敌人猛砸。敌人用炮火将城墙轰开了豁口,女战士们冲上去把豁口堵上。敌人沿着梯子爬上城墙时,女战士们挥起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坚守三天三夜,城墙下的敌人尸体堆成了堆,城头上洒满了红军战士们的鲜血。

  在难以固守的情况下,总供给部和妇女先锋团按总部指示,在夜里突围出城。部队转移时,王泉媛团长、吴富莲政委命令部队“轻装”,许多女战士把长征中舍不得丢掉的小梳子、小镜子也扔了,有一位女战士还忍痛把自己的小孩送给了老乡。他们转移到倪家营子,与总部会合。妇女先锋团在坚守临泽城时,牺牲了400多人,曾广澜和吴富莲向总部首长汇报时,声泪俱下,说:“没有把她们带出来,揪心的难受!”

  1937年2月下旬,马家军集中步骑兵及民团7万多人,将倪家营子三面包围,轮番猛攻。敌人先用大炮轰击寨墙、房屋,接着发起集团冲锋。妇女先锋团配合主力,击退了敌人八九次大规模的进攻和不计其数的小进攻。白天,她们抢救伤员,给第一线部队送给养;晚上,她们巡逻放哨,担任警戒。敌人把水井填了,她们冒着弹雨到涝池里背冰化水。她们背回的是冰,付出的是血。有一位女炊事班长挖冰时中弹,当她拼尽全力背着冰块爬回来时,鲜血染红了冰块,她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就离开了姐妹们。

  西路军在倪家营子苦战一个多月后开始突围,妇女先锋团一部担任掩护。有一位女战士怀抱机枪,向敌人猛扫,大部队撤离后,她却倒在血泊中。还有四名女战士顽强地坚守着阵地,将敌人的火力引向自己。当疯狂的敌人蜂拥而至时,她们在敌群中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空前的悲壮,空前的残暴。连女战士们的遗体也惨遭了敌人的践踏和凌辱。她们有的被扒光了衣服,有的被开膛破肚,有的被割去乳房,有的阴道里被塞上异物……马匪军的野蛮和兽行,使女战士们痛恨入骨!

  突围后,部队向梨园口方向撤退。黄尘弥漫,寒风呼啸,女战士们扶着轻伤员,抬着重病员,随先头部队疾进。这时,敌人六个旅、四个民团又追来攻打。妇女先锋团奉命和红九军余部掩护主力向祁连山撤退。恶战中,女战士们用石头打击敌人,用大刀、长矛和敌人肉搏,有的用口咬拳打,有的和敌人抱在一起滚下山崖。在两个多小时的血战中,二营一连连长吴国秀和40多名女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四)

  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余部撤到了祁连山中的石窝附近。这时,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但敌人又追来了。在王泉媛和吴富莲的请求下,总部批准她们阻击敌人。妇女团改用红三十军二六八团番号,占领山头阵地。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她们是女的,女战士们把头发剪掉,女扮男装。

  敌人向妇女先锋团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打!”王泉媛举起驳壳枪一声令下,战士们一起开火,敌人倒下一大片,活着的败下阵去。但是,骄横的马匪不甘心失败,一次比一次更凶猛地向妇女团阵地扑来,许多女战士负了重伤,不少人英勇阵亡。六连的阵地被敌人攻破后,女战士同敌人厮打成一团。连长刘国英身负重伤,头扎绷带,依然挥舞着大刀,同敌人拼杀。她连续砍倒四个敌人后,也倒在血泊中。

  这时,敌人集中了六七挺机枪和许多掷弹筒,向五连阵地猛攻。突然,一个女战士端着机枪跳出掩体,向冲上来的敌人猛扫。政治处主任华全双认出,这是机枪手李明,急忙喊:“李明,快卧倒!”话刚出口,李明已中弹牺牲。机枪一停,敌人乘机冲了上来。“顶住!”五连连长大喊一声,一个箭步窜到李明身边,端起机枪继续向敌人扫射,敌人终于溃退下去。敌人发现红军兵力不多,便再一次向红军阵地拥来。这时,只见平时说话不多的女战士赵素贞一跃而起,拉响了手榴弹的导火索,冲进敌群,“轰!”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赵素贞与敌人同归于尽。

  经过半天苦战,妇女团完成了阻击任务,决定趁黑夜突围转移。五连在前开路,六连的战士们背着重伤员跟进。敌人发现了妇女团的企图,便用重机枪封锁了她们突围的道路,走在前面的几个女战士都倒下了。二营营长姜菊昆一见,两眼冒着怒火,提着两颗手榴弹摸了上去,敏捷地接近了敌人的重机枪。突然,敌人发现了她,猛烈地向她射击。她机智地一头栽倒,不动了。乘敌人不再注意时,她一跃而起,将两颗手榴弹投出。随着“轰”“轰”两声巨响,敌人的重机枪变成了哑巴。

  “同志们,快冲啊!”姜菊昆高喊着,带头向前冲去。当她们冲过一片灌木林时,姜菊昆被敌人的手榴弹炸倒了。华双全跑上前去抱住了她,姜菊昆微微睁开眼睛,颤抖着手,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红布包,交给华双全,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快……领同志们……冲出去……”话没说完,她就在华双全的怀中咽了最后一口气。摆脱敌人追击后,华双全含着热泪打开红布包,里面是两块大洋,一卷轴线上还别着一根针。华双全明白了:这是姜菊昆交的最后一次党费。

  二营与一、三营会合了,然而,全团只剩下300来人。团领导研究决定:全团化整为零,分散游击,各找出路。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吴富莲和曾广澜带领三营为前锋,王泉媛和彭玉茹带领一营和伤病员居中,华双全带领二营为后卫,选择敌人兵力薄弱的方向,冲出了敌人的合围圈。

  这时,虽然已到3月中旬,但祁连山中依然风雪弥漫,天寒地冻。女战士们既缺衣被,又无粮食,许多人赤着脚,爬冰踩雪;伤员们没有药,没有绷带,更没有担架。一位伤势很重的伤员对吴富莲说:“把我留在这吧,敌人很快就要追来,你们快走,不能都去见马克思,要保存革命的种子。”就这样,这位未留下姓名的女战士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4月上旬的一天,吴富莲和华双全带领的100名女战士,来到一个山头上。女战士们虽然身陷绝境,但意志坚定、乐观。夜深了,吴富莲和姐妹们围着篝火,唱起了山歌:“赤卫军和红军战斗员,积极行动起来呀,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英勇杀敌冲上前……”

  第二天中午,她们被敌人包围,在激战中又有许多女战士牺牲了,剩下的人也多数受了伤。敌人终于扑上了阵地。“同志们,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投降啊!”伤员们愤怒地呼喊着。一个被炸断双腿的战士,当敌人的马刀对准她时,她拉响了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一个被炸瞎双眼的战士,举着手榴弹,踉跄着向敌人摸去。敌人向她连开数枪,她用尽气力,向敌群扔出手榴弹,栽倒在地上。

  有些伤员吞下烟土、金块,自尽殉难;有的用小刀、匕首割断了自己的咽喉;有几个战士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有几个未及自杀的战士,和敌人扭打在一起,滚下了悬崖……

  吴富莲、王泉媛和曾广澜分头带领几十名女战士突围,虽然暂时逃出了虎口,但还是被搜山的敌人俘虏了。当敌人弄清了吴富莲的身份后,先是以利禄相诱,后又威逼她投降。吴富莲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最后吞针而死。

  其他被俘的女战士,因不屈服于马匪的淫威,被押往西宁处置。途中,12岁的女战士张文秀走不动路,被敌人活埋于民乐县炒面庄。一营营长胡文秀因反抗敌人凌辱,被杀于大通县大坂山下。少数幸存的女战士虽然受尽屈辱,历尽苦难,但她们始终对党、对人民忠贞不贰,保持了崇高的革命气节。

  虽然大多数死难的女战士没有留下英名,但她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巍巍祁连山,是她们墓前的丰碑!

  录自军事博物馆刊物《军史资料》1989年第2期,作者李敏杰,曾任兰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主任;赵长寿,曾任该编研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