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上)全文阅读 > 第63章 红西路军记事(6)

第63章 红西路军记事(6)


  5月下旬

  ●陈云、滕代远将到达新疆迪化的西路军左支队整编为总支队,下编四个大队和一个干部大队。总支队长杨秀坤,政委刘庆南,参谋长饶子建,政治处主任姚运良;第一大队大队长简佐国,政委周纯麟;第二大队大队长赵正洪,政委陈德仁;第三大队大队长郑治章,政委王世仁;第四大队大队长曾玉良,政委胡鉴;干部大队大队长潘同,政委刘鹤孔;党支部书记吕黎平。总支队队部还编设总务科、医务所、警卫排等。

  ●马步青奉国民政府军令部指令,将在武威等地修公路的红军战俘2000余人,解送武汉,补充国民党军队。这批人到平凉地区后,有一批逃往陇东根据地。7月初到西安,只剩1200余人,适逢大雨,铁路被冲断,西安红军联络处派人同国民党当局交涉,使这批同志全部回到驻云阳的红军部队。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书记吴建初,由祁连山灰条沟潜往张掖南乡大满堡城西一个叫毛湾的村子开展工作,先后发展王泽喜、潘发生、阮文云、阮文章、王克勤等为共产党员。这是张掖县的第一批共产党员。

  ●马步芳在西宁南郊惨杀、活埋红军战俘400余人。

  ●红九军参谋长李聚奎回到驻镇原县的援西军。6月,被刘伯承、张浩派到红三十一军任参谋长。当时,红三十一军在镇原县平泉镇驻防,他到任后,一面工作,一面写出了《西路军血的历史教训》一文,根据他的经历,总结了西路军失败的教训。

  ●敌马步芳命其旅长马忠义,将红九军原军长孙玉清将军杀害,并将其头颅割下,拟送南京领赏。孙将军牺牲时年仅27岁。

  6月1日

  ●敌骑兵第五师师长马步青追悼“阵亡将士”,祭文中说:骑五师在“剿赤”战争中,“苦战半载,阵亡之数七千有奇”。

  6月上旬

  ●在张掖的西路军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刘德胜、邱均品、蔡文良等,成立地下党支部,刘德胜任书记,邱均品、蔡文良分任组织、宣传委员。党支部成立后,先后帮助20多名被俘和失散的红军同志东返。

  ●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政委郑维山,回到镇原援西军第三十一军。

  ●马步青将被俘的红军小战士(15岁以下)400余人,编为骑五师童子营,不久改编为工兵营,进行劳役。

  6月12日

  ●此日为端阳节前一天。西路军右支队领导人王树声及原骑兵师师长杜义德、参谋长李彩云、科长李新国等11人,从民乐县永固附近走出祁连山,在一避风的地方休息,准备横越河西走廊上北山,向宁夏方向转移。某些领导人怀疑李彩云有“叛变”可能,便把他枪杀了。李彩云是甘肃临洮人,1931年12月宁都起义参加红军,曾任红五军团训练科长、金川省军区司令员兼独立骑兵第一师师长、甘肃抗日救国军第三路司令兼甘肃独立师师长。1986年11月总政治部发出通知,为李彩云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6月18日

  ●周恩来返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同国民党方面谈判的情况。周恩来上庐山同蒋介石谈判时,蒋竟然提出要朱德、毛泽东“出洋考察”,被周恩来断绝拒绝。

  ●徐向前随周恩来回到延安,几天后毛泽东主席接见他。徐向前向毛泽东检讨了西路军失败与自己的责任。毛泽东说:“你不要难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6月中旬

  ●国民党兰州拱星墩“感化院”(集中营)关押的西路军战俘1300余人,被中央军第九十七师押送东下,行至平凉以东四十里铺一带时,在援西军侦察员帮助下,有数百人脱险,其中有徐太先(红九军政治部主任)、方强(红九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秦基伟(红西路军总部第四局科长)、卜盛光(红西路军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徐立清(红西路军卫生部政委兼总医院政委)等,回到援西军。其余人员被押送到西安后,也被红军联络处营救,回到红军总部。

  ●关押在甘州监狱中的刘瑞龙、魏传统等八名红军干部,成立秘密党支部,刘瑞龙任书记,魏传统任副书记。在秘密党支部组织领导下,狱中同志团结一致,坚持斗争。

  ●马步青在武威新城将红军的100多名女战俘强迫分配给部下作妻妾。

  6月28日

  ●毛泽东、周恩来电示叶剑英,要张文彬留在兰州,收容、慰问西路军流散和被俘人员。7月中旬,张文彬奉命东下西安。

  6月下旬

  ●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回到陕甘宁边区盐池县红二十八军驻地,党中央闻讯,打电话慰问。

  ●西路军妇女团政委吴富莲在武威监狱病故。吴富莲是福建上杭人,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央苏区闽粤赣省委妇女部长,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6年10月任妇女独立团政委,随四方面军主力西征,1937年3月在祁连山中向东转移时因病被俘。

  ●马步芳将由河西解往青海西宁的红军战俘800余人,活埋于西宁城南大山根等地。自本年元月起,马步芳在西宁城郊多次成批屠杀活埋红军战俘中的伤病员和体弱者,据当事人和死里逃生的红军回忆,至此时,被屠杀和活埋者已达1600多人。

  ●马步芳第一〇〇师师长韩起功,将在河西俘获和零星收容的红军失散人员近400人,编为补充营,辖三个连,在张掖从事各种劳役。

  ●清算张国焘路线的斗争在取得重大成果之后结束。这次斗争也有一些严重的缺点,主要是对张国焘的错误缺乏具体分析,属于他执行王明路线的,都归结为张国焘路线;特别是把西路军的失败说成是张国焘路线造成的后果。批判波及面过宽,使一批四方面军的干部受到了不应有的伤害。

  ●西路军政委陈昌浩在山丹大马养病月余,病愈后在老中医但复三和及其义子聂友成陪同下东返,经兰州、西安回到湖北武汉。

  7月2日

  ●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三人从延安出发,赴庐山同国民党谈判。8月13日抵达庐山。

  7月4日

  ●日本侵略军向驻守宛平城和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大举进攻。敌军首先用大炮攻击,继而步兵全线进攻。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将士奋起抵抗。日军攻势猛烈,相继占领龙王庙、五里店、火车站等要点。

  7月7日

  ●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一带向中国驻军进攻,并炮击宛平县城,驻守该地的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团爱国官兵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爆发。

  7月8日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这一事件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者。

  7月9日

  ●彭德怀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发出通电,请缨参加抗战。电文说:红军愿为抗日前躯,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奉蒋介石之命,蒋鼎文出任西安行营主任,接替顾祝同职。

  ●日本侵略军继续向宛平城、卢沟桥等地进攻,第二十九军英勇奋战,与敌展开肉搏,尤其是吉星文团的将士,以“宁为刀下鬼,不作亡国奴”为誓言,手持大刀冲锋陷阵,杀得日军纷纷后退,中国军队恢复了失去的部分阵地。

  7月11日至14日

  ●援西军在镇原县城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军委关于取消援西军番号、开赴陕西三原改编八路军、待命参加抗日战争的命令。

  7月12日

  ●国民党《民国日报》讯:青海交兰州第九十七师点收的“俘匪”49名,内有师长1名,参谋长1名,团副3名,政委1名,营长8名,女性8名,残废者18名,余皆为连排长。

  ●中共中央决定,派谢觉哉任兰州红军联络处中央代表。谢觉哉与甘肃省代主席贺耀组辛亥革命时期同是湖南革命党人,在长沙从事推翻清朝封建制度的斗争,建立有革命友谊。谢觉哉来兰州的任务是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营救西路军战俘的工作。

  7月20日

  ●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赴兰州途中在中部县(今黄陵县)遇朱德总司令,朱总司令嘱咐谢到兰州后,大力营救西路军人员。

  ●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伯渠:“日军进攻之势已成,抗战有实现之可能。我们决定采取蒋不让步、不再与之谈判的方针。”

  7月24日

  ●张文彬在西安向谢觉哉汇报在甘肃营救西路军的工作。张说:到河西收容当局不允许,在当地收容当局许可,但流散红军很害怕,不敢承认。俘虏到兰州,当局也不告诉联络处。

  7月26日

  ●叶剑英致电毛、周说:一批西路军被俘官兵由西宁押至西安,遣返原籍,经交涉,国民党方面允许派人慰问。

  7月29日

  ●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抵兰州。当晚,甘肃省政府代主席贺耀组设宴接风,谢就国共合作抗日和营救西路军被俘人员问题与贺商谈。

  7月

  ●红西路军被俘干部24人,被国民党军押送东下,到西安时被红军联络处发现,经多次交涉,得到释放。当时,朱德总司令正在西安,接见了他们,并亲切慰问。朱总见他们衣着破烂,面容憔悴,流下了眼泪。8月初,这批同志回到云阳红军总部,换发服装,进行休养。

  ●西路军总支队400余人移驻新疆迪化东门外兵营,对外称“新兵营”。

  ●甘肃籍回族共产党员吴鸿宾衔命赴青海西宁,对红军战俘情况进行调查。

  ●七七事变后,马步芳仍不断屠杀红军被俘人员。据当时的《青海日报》社社长陈秉渊说,仅他知道的,7月中下旬,马命人在西宁南郊的杨家滩、东塔院、苦水沟等处,枪杀、活埋红军三批。第一批400余人,第二批约600余人,第三批约200人,共计1300余人。

  ●通过周恩来等同蒋介石方面的代表艰苦谈判,国民党方面最终同意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抗日;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合法存在,并划为八路军的募补区。自此,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建立。

  8月1日

  ●谢觉哉、彭加伦在五泉山与进步人士高金城先生会面,请他去河西营救西路军被俘、失散人员,高欣然受命。

  8月2日

  ●吴鸿宾从西宁返回兰州,向谢觉哉汇报西路军战俘情况:河西有千余人,其中被马家军编入工兵营500人,分别在永登和老鸦峡修公路,待遇很坏,晨3时起,每天两次操,夜宿帐中,无铺盖,着短衣短裤。妇女200多人,在西宁工厂、医院做工,每天有两顿饭吃。小孩百多人,散在西宁各旅馆、澡堂当伙计,有些在长官家做勤务。歌舞团两个,一个在西宁,一个在甘州,各有被俘的演职人员20多人,待遇较好,有被子。其余被俘者散在各部队。谢觉哉当即写信给贺耀组,请他向马步芳、马步青疏通,释放红军战俘。

  8月6日

  ●红军前敌总指挥发布命令,红军各部队集中陕西三原,待命改编八路军。次日,援西军开始从甘肃镇原出发,东下三原。

  8月8日

  ●兰州红军联络处负责人谢觉哉、彭加伦致电张闻天、毛泽东,报告营救西路军事宜。

  8月12日

  ●八路军兰州红军联络处接周恩来、叶剑英电: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师长邵烈坤等多名干部,被关押在兰州国民党第九十七师新兵营,从速营救。谢觉哉于是日会见该师副师长韩锡侯索要,要回红军干部八名,但邵烈坤师长未能要回,被押送西安后惨遭杀害。

  8月13日

  ●高金城在红军干部蔡光波陪同下抵达张掖县城。此后,他便以“甘肃省甘凉肃抗战后援会”主任名义,开办福音堂医院,营救失散、被俘红军。

  8月14日

  ●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张琴秋、红九军政治部科长吴仲廉、妇女独立团团长陶万蓉三人,被国民党青海省党部特派员押送南京“反省院”。周恩来、叶剑英得悉,即与南京当局交涉,于9月6日营救出狱,旋返延安。

  8月

  ●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红九军军长王树声回到延安,不久,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毛主席说:“你吃了不少苦头,辛苦了。”王树声说:“部队打了败仗,我是有责任的,对不起党和人民,也对不起牺牲的烈士们。”毛主席说:“你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是每个红军官兵都应该学习的。”王树声要求到抗大学习,毛主席当即给抗大的负责同志写了信,介绍他去学习。

  ●高金城到张掖后,与地下党支部取得联系,互通信息,收容流散红军,治伤治病,并援助一批流散人员回兰州“八办”。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书记吴建初潜入张掖县城,同中共地下党支部和高金城取得了联系。

  ●奉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中国工农红军驻兰州联络处更名为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彭加伦任处长,谢觉哉任党代表。

  ●马步芳新二军副官长陈显荣编著之《新编第二军剿匪概述》草就(1947年印发)。此《剿匪概述》叙事起自1935年7月,至于1937年3月,全文18万字,较详细的记述了马步青、马步芳部队参加河西剿共战争的始末,有一定史料价值。

  ●下旬,原西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回到延安。陈昌浩回到湖北武汉,探望家室。抗战全面爆发后回陕北,准备参加抗战。徐向前见到陈昌浩,两位生死相依的战友相见,激动万分。徐向前对他说:党中央很关心你,到处打听你的下落,现在回来了就好。

  9月1日

  ●毛泽东致电谢觉哉:马步青特务团关押西路军男女干部十余人,应设法营救。

  9月13日

  ●谢觉哉致电周恩来、叶剑英:马步芳、马步青处服劳役的西路军被俘人员还有两三千人,请与国民党方面协商,令“二马”遣还。

  ●经兰州“八办”反复交涉,国民党驻兰州之第九十七师,将被俘的15名男女红军指战员交还兰州“八办”。归来干部陈凤祥、何兰阶说:该师关押的被俘红军还有四五百名。

  9月14日

  ●高金城先生将关押在张掖的刘瑞龙、魏传统、刘静生、惠子明、董光益、徐宏才、阮正明、张玉清等8名红军干部解往青海的情况密报兰州“八办”,谢觉哉、彭加伦当即电告党中央,进行营救。

  9月18日

  ●中共张掖地下支部书记刘德胜到达兰州,向谢觉哉汇报张掖被俘、流散红军情况。21日,刘德胜起程回延安。

  ●红军干部何兰阶、吴心正、彭大洪、李学如、吴先红、张世清等,由兰州“八办”起程回延安。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书记吴建初离张掖赴兰州,甘州中心县委结束工作。9月25日吴抵兰州“八办”。

  9月22日

  ●西路军干部刘瑞龙、魏传统、徐洪才、惠子明等四人从青海获释,返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刘静生、董光益、阮正明、张玉清四人未获释,后被马步芳秘密杀害。西路军干部黄鹄显、马良骏、徐明山、曾广澜、石建武、李安保、蔡萍踪、祁俊山等人,从凉州脱险,回到兰州“八办”。

  9月26日

  ●刘瑞龙、魏传统、黄鹄星、马良骏、吴建初等15人,离开兰州八州办回延安。

  9月27日

  ●谢觉哉在兰州会见马步青,马应允兰“八办”派人去凉州收容流散红军。

  9月30日

  ●陈昌浩在延安写完《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详述西路军西征河西的全过程,分析了西路军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报告说:正如中央反国焘路线决议所指出的——“西路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克服国焘路线”。报告同时肯定说:“西路军绝对是在中央领导之下”,“西路军是为党(的)任务而斗争的,指战员是为完成党的任务而努力(的),这是不可否认的”。

  9月

  ●在陈云主持下,西路军总支队在新疆迪化开办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参加的有20余人。

  ●高金城派王定国、陈广志到民乐寻访陈昌浩下落,得到民乐县韩家营区长孙振铎的协助和关照。王定国等人到南古城、马蹄寺、洪水城、李家沟等地寻访失散红军,传递信息,使不少失散红军得以东返。

  ●兰“八办”在街头收容了五六十名流散红军,为他们更换衣服,设法治疗疾病,然后送往延安。

  ●马步芳命“补充团”的红军战俘开赴张掖修飞机场,途经祁连山大梁时,被冻死30多人,冻坏手脚者百余人。

  ●马步芳将被俘的红军女战士300多人,强迫分配给所部官兵做妻妾、奴仆。

  ●邓发由莫斯科回到迪化。10月,中共中央决定,邓发接替陈云在新疆的工作。次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任命邓发为中共中央驻迪化代表,领导西路军总支队。

  10月5日

  ●中共中央秘书处内部印发了陈昌浩《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的第一章大部分和第九章全部,“供大家研究”。

  10月8日

  ●被俘之西路军卫生部政治部主任李传珠、团参谋长寇惠民等四人从武威获释,回到兰州八办。他们带来叛变投敌的原红五军第十五师师长郭锡山的忏悔信。

  10月15日

  ●陈昌浩在延安写出向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第二份报告,总结了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着重检讨了自己的错误。报告认为西路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己“执行了国焘路线”,而“没有执行中央路线”。

  10月中旬

  ●兰州“八办”得知西路军妇女团团长王泉媛被俘后关在凉州,商请贺耀组通知马步青送兰,但无回音。

  10月22日

  ●陈云、滕代远致电毛泽东、张闻天:西路军余部430人,抵迪化已有5月余,现进行语文、算术、常识、军事、政治的训练,有些人多次要求赴苏联学习,未得国际批准。现要求随同护送皮衣的汽车回陕北,上前线抗日。如不能成行即准备全部学习飞机、装甲、汽车、炮兵和骑兵,请中央指示。

  10月25日

  ●张闻天、毛泽东致电陈云、滕代远:同意将西路军人员分配到迪化各学校学习“新技术”。

  10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常委会议,讨论西路军失败的教训,陈昌浩在会上作了检讨报告。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张国焘路线是逃跑主义、军阀主义与反党反中央的路线。”

  10月

  ●陈云向西路军总支队人员传达中央10月25日指示精神,要求大家“严守纪律,安心学习”。

  11月9日

  ●高金城自张掖致信谢觉哉,报告营救西路军失散人员情况。

  11月18日

  ●毛泽东主席给谢觉哉转来曾日三夫人吴仲廉信一封,托谢设法保护其留在临泽的儿子。

  11月18日至24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延安连续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检讨西路军失败的教训。会议由党的总负责人张闻天主持,参加的有500余人,多数是中央党校、抗大、陕北公学的学员,少数是党政军机关的干部。陈昌浩出席会议并作检讨报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导致西路军失败的主客观原因,系统地清算了自己的错误。最后他说:“西路军的失败,我实在难辞其咎”,“我的错误是很大的”。

  11月20日

  ●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康生回国,路过迪化时到西路军总支队给排以上干部讲话。

  11月21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谢觉哉:青海顶交新兵的红军被俘人员千余人,国民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已拨交八路军补充团。

  11月23日

  ●西路军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徐一新,由肃南农民屈大成陪同,回到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在兰期间,谢觉哉和徐一新介绍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12月,徐一新偕屈大成回到延安,屈入中央党校学习。

  11月24日

  ●张闻天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教训与反国焘路线》的报告,指出西路军的失败“是由于继续了国焘路线”造成的。他说:“西路军21800余人于1936年10月下旬西渡黄河,与西北回族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部作战80余次,毙伤敌20000余人。西路军的广大指战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敌浴血奋战,7000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40余人)血洒疆场;近万名战士被敌俘获,备受凌辱磨难,其中5300余人被敌残害;4000人(包括被俘后逃跑出来的)流落在甘肃、青海、新疆、宁夏,或返回鄂、豫、皖及川北故地;4700余人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被俘后经党中央、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和群众营救,及进抵新疆的左支队战士)回到陕甘宁边区。西路军的失败,不能由陈昌浩一人负责,但他作为西路军的政治委员、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的主席,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陈云与邓发从总支队挑选吕黎平等25人拟到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与航空机械;洪耀、肖邦林、朱日辉、谢华、周云超5人到新疆军医学校学习;陈银山、易良荣2人到新疆兽医学校学习。

  11月27日

  ●陈云随同王明、康生,乘飞机离开迪化回延安。

  11月

  ●西路军总支队在地画迪化开始学习军事技术课程。其中第一、第二大队学习汽车驾驶及修理;第三大队学习装甲车、坦克的驾驶及修理;第四大队学习炮兵技术。

  ●甘州中心县委成员李天义同地下党员王泽喜、潘发生、王克勤(均张掖大满人)及红军战士金志荣等,从张掖来兰州,数日后由兰州八办介绍去延安,入抗大学习。

  ●兰州“八办”派人收容流落兰州街头的红西路军伤残人员百余人,发给路费,开了路条,送他们还乡。

  ●兰州八办调查得知,青海马步芳集团还关押红军被俘人员两三千人,强迫从事各种劳役,要求释放,但马步芳矢口否认。

  12月9日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同原红五军团的老同志合影,纪念宁都起义六周年,并写了“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的题词。参加的同志中,有些是从西路军回来的。

  12月10日

  ●甘肃省代理主席贺耀组调职,朱绍良厉行省主席职,兰州“八办”工作特别是营救西路军人员的工作,更加困难。

  12月24日

  ●奉中共中央指示,原西路军工委书记、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原西路军工委委员、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原西路军工委委员、红三十军军长程世才,原西路军工委委员、西路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传六,原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参谋长郭天民,原西路军总部第三局局长宋侃夫等,从新疆迪化起程回延安,当日乘飞机抵达兰州,受到兰州“八办”同志的热烈欢迎。

  12月26日

  ●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等同志从兰州乘汽车东下回延安。1938年1月29日回到延安。

  12月

  ●陈云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上发言说:“西路军到新疆的干部战士共437人,其中营以上干部45人,连级干部40人,医生7人,无线电工作人员10人,其余为排以下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