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1日
●由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第三十九团、第四十五团、特务团、骑兵团等部2800余人,在高台城东之渠口,与敌马步芳第二九八旅一部遭遇,击溃敌军,于是日晨攻占高台县城,守敌保安队及民团1400余人投降,缴获长短枪100余支及大批粮食、物资。
●军委主席团致电各军团首长,指出: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红军应停止向中央军及马鸿逵等部进攻,可写信或派代表告诉他们,国共已经停战,请他们勿再攻击红军。这表明,夺取宁夏的计划被正式放弃。
●红西路军在临泽县城举行军民大会,由黄火青部长、吴永康部长和妇女团政治主任华全双、参谋长彭玉茹出席并讲话,宣传抗日救国,号召群众支援红军。
●进至民乐南部的红九军部队,复经刘总旗、叶官寨等地,进至民乐北部之三堡、六坝地区,敌马彪旅紧追不放。
●敌马全义团继续在永昌县城乡搜捕、迫害红军伤病、掉队人员及苏维埃政府成员、支红群众,刑讯逼供,敲诈勒索。
●蒋介石背弃诺言,反对从陕甘地区撤退中央军,并调遣部队讨伐东北军和西北军,西安和关中形势又趋紧张。
●杨虎城在西安阅兵,在讲话中明确表示,东北军、西北军要加强团结,联合红军,保卫西安。
1月2日
●鉴于蒋介石调兵讨伐张、杨部队,军委主席团通令各军,“准备配合友军作战”。
●徐向前、陈昌浩向军委致电,报告西路军进军情况及敌情。电文说:西路军已占高台、临泽,如敌无大的压迫,即大部留此地休整;如被敌迫,即准备西进肃州。
●红西路军供给部、卫生部及辎重队、被服厂、造币厂、印刷厂、兵工厂、总医院、妇女团第二营,进驻临泽县城,红五军第三十七团、四十三团共千余人,驻扎城外刘家墩、唐家湾等村庄。
●红九军进至张掖县南乡拒敌堡、朝元寺、兰家寨等地,受当地民团阻击,发生战斗。红三十军进至民乐县丰乐堡、新添堡地区。
●敌马元海率部追至民乐县城,马彪骑兵旅追至民乐北部三堡,马步銮骑兵团追至六坝,并与红军接触;马朴骑兵旅由张掖城西开临泽,伺机攻击红军。
●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在高台县城召开干部会议,部署兵力,修筑工事,准备迎击敌军攻击。
1月3日
●周恩来与杨虎城同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将领协商抗击中央军进攻西安事,决定由杨虎城领衔通电南京政府,抗议扣押张学良及重新挑起内战;同时商定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和红军组成联军,抵抗中央军进攻,并拟定了联合作战的计划。
●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发布命令,红军各部队向关中进发,协助友军打击由潼关西进之国民党中央军。命令规定,各兵团要严守纪律,不打土豪,不破坏现有政权组织,所需粮食供应,由红军政治机关和当地政府协商解决。
●红西路军总部及红九军进至张掖以南之龙首堡;红三十军冲破敌马彪旅阻拦,由民乐西北部进入张掖县南乡之安阳、花寨子一带。敌马彪旅、骑五师各旅均尾追而进,不时发生战斗,俘获掉队、走散红军人员不少。
●红军在临泽县城蓼泉小学举行群众大会,成立临泽县苏维埃政府。大会由黄火青部长主持,选举李国壁为主席,鲁秉礼为副主席,委员八人。下设四个部:内政部,财政部,土地部,文教部。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积极为红军筹粮筹款,支援红军抗击敌军进攻。
●红五军在高台县城召开群众大会,政治部主任杨克明讲话,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指出:“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号召穷人起来闹革命、求解放,动员人民群众支援红军西进,打通国际路线。大会当场扣押了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王兆德、县长马鹤年和恶霸王庆春、王如久等人。接着,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群众。
1月4日
●周恩来、秦邦宪从西安致电毛泽东、张闻天并告彭德怀、任弼时,提出反对亲日派进攻的作战方针。电文说:南京亲日派已调集25个师以上的兵力,以“剿共”名义发动内战,向西北抗日联军进攻。联军拟以一部钳制胡、关、毛、曾、李、万诸部,集中主力首先消灭由潼关西进之敌,停止其进攻。
●周恩来在西安全力协助杨虎城、王以哲组织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作战准备,在西安以东设置了七道防线,严阵以待。
●徐向前、陈昌浩、李特致电军委:“高台以下人粮极富,以上则甚荒凉。”“如主力控制高抚,进则齐进,道路、粮、房、敌骑均不许可;打则齐打,亦只有坐待消耗,灭敌不易,驱敌(亦)不易。”“如何以外力帮助我,或以外交、武力扼阻‘二马’,或令三十一军、四军过河配合,则我损失必少,任务更易完成。”“西路军抱最大决心,克服空前困难,不怕牺牲,照前电完成任务。”
●西路军总部及红九军越过黑河,到达张掖西南部甘峻堡一带。红三十军进至张掖南部龙首堡一带。
●董振堂、杨克明在高台城内召开红五军营以上干部会议,强调加修工事,做好战备工作,并动员群众往城上抬石头、砖头、木料,准备作战。
●红五军政治部在高台县城组织贫民救济委员会,委任王天佑为主任,郇辅周、万古魁为委员。在成立大会上,清算和斗争了土豪劣绅芦荣、董子清,没收其财产,救济群众。
●红军协助临泽县苏维埃政府征收“隆胜当”、“隆德当”、“全盛成”等当铺和商号的财物,以作军用和救济贫苦百姓。
●马步芳、马步青致电马元海,令马彪骑兵旅、韩起禄骑兵旅、马朴骑兵旅、马禄骑兵旅、韩起功步兵旅、马步康步兵旅、祁明山步兵旅及青海民团,开向高台、临泽集结,拟大举攻击红军。
●南京国民政府军事法庭判处张学良有期徒刑10年,旋明令“特赦”,但蒋又下令“严加管束”,长期监禁。张学良是“西北三角”的重要人物,他被南京扣押、判刑,使东北军群龙无首,内部出现混乱,在与南京谈判中失去主动权。
1月5日
●张闻天、毛泽东致电潘汉年,告知其周恩来在西安同宋子文、蒋介石商定的五项条件,请潘找宋、蒋,要他们实践诺言。
●军委主席团复电徐、陈、李:“西路军即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暂时勿再西进”。“全军集结于二三点,一天左右行程,能集中作战”,西路军要靠“自己团结奋斗,取得胜利,不要靠任何外面的援助”。
●红五军在高台县城文庙广场召开群众大会,成立县苏维埃政府,选举许青年任主席,自希斋任副主席,下设东街、西街苏维埃政府。大会由杨克明主任主持,董振堂军长在会上讲话。被俘的民团中有300多人要求参加红军,将其改编为抗日救国义勇军甘肃省第五路军司令部,白希斋兼任司令。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积极发动群众,支援红军作战。
●红军协助临泽县苏维埃政府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同时印制布告,张贴城乡,宣传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政治主张和政策。
●红三十军及西路军总部越过黑河冰桥,到达张掖县西南的西洞堡一带。
●红九军政委陈海松率第七十五团、八十一团和妇女团一部攻打张掖县城,未下,奉命折转临泽沙河堡。
●红一军团进至陕西三原以北地区,红十五军团进抵咸阳市郊,受到杨虎城及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
●敌韩起功等旅及张掖、山丹、民乐等县民团,大肆搜捕红军伤病员及掉队人员,敌方称:至8日搜捕达“千人之多”。
1月6日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致电军委主席团,报告各军实力及行动方针。电报说:五军4个团,每团约800人,骑兵团百余人,内有新兵1000人;九军3个团,每团约800人,骑兵团150余人;三十军6个团,每团约600人;骑兵师300余人骑。弹药极少,刀枪甚缺。由永昌至高抚地区,共减员800余人。此地村落尽是堡垒,分兵即不能灭敌,集结则缺粮,易被敌困,攻则伤亡甚大,所以补充、训练事实上不易做到。电报说:“西路军基本任务怎样?据历次来电,变更很大,致西路军遭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并影响到今后行动。”电文表示:西路军以现有力量,可以在此地争取必要时间,准备以全力接近远方。电报要求:为完成奠定抗日后方的任务,四军、三十一军应归还建制。
●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秦邦宪:鉴于内战危机加深,“目前中心在坚决备战”。建议“张、杨两军建筑坚固阵地,红军担任野战,坚决为保卫西北革命局面奋斗到底”。
●西路军总部及红三十军进驻临泽县南部之倪家营子,总部设在缪家屯庄,政治部设在曹家庄子,三十军军部住李家庄子。
●红五军和高台县苏维埃政府再次开仓放粮,救济贫苦人民。贫救会主任王天佑因贪污、敲诈,被处决。苏维埃政府动员广大群众为红军赶制棉衣、毡靴,动员工匠打造刀矛。
●南京政府行政院任命顾祝同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主任,孙蔚如为陕西省主席,王树常为甘肃省主席,杨虎城、于学忠被撤职。
●红一方面军主力进至三原、淳化一带,前敌总指挥部驻泾阳县云阳镇,红二方面军进抵富平,红四军与红三十一军进至咸阳、三原等地。
1月7日
●军委主席团致电徐、陈,就西路军1月6日电报所提问题作出答复。电文说:“军委并设有变更你们的基本任务,也没有要你们久停不进,仅要你们暂勿西进,暂在原地休整,这是根据你们四日来电所述的情况而指定的。二马根本反对西安事变,希望同二马成立统一战线是不可靠的。远方物资只送至安西,送到肃州是不可能的。四军、三十一军已集中在长安附近,也不可能策应你们。因此,你们只能依靠自己团结奋斗,不要依赖任何外力。”
●敌军在张掖西南部甘峻堡将西路军后卫部队包围,红九军英勇奋战,将总部直属队接应出来。在突围中,总部三局十台、十一台两部电台丢失,三局所有电池、汽油及机件大部丢失;损失人员及伤员200余人。幸第八台保存完好,人员全部突围出来。
●据敌方消息:马军在张掖西南部之西洞堡、甘峻堡一带,夺得红军无线电台二部,俘获红军百余人,获枪支军用品一批。
●张、杨部队在西安以东积极布防,王以哲第六十七军集结于西安附近,筑工待敌。
1月8日
●中共中央及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进驻延安。
●军委主席团致电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你们应信赖本身力量,动员全军在临高地带消灭敌人,来完成创造根据地的任务。”“依现时敌情、地理、经济、粮食、气候条件,西路军须全部集结临高地带,执行上述任务,并求休补,现勿分兵去安西。”
●军委主席团致电徐、陈,通报全国军事政治形势,并指示西路军集中全力反攻追敌。电文说:你们应趁已占高台、临泽有粮地区时机,集中全力,歼敌一部,即可创建肃安根据地,远方亦自然打通。
●张国焘致电徐、陈,要西路军领导人坚定信心,独立作战。电文说:“你们在甘北这一时期英勇卓绝的奋斗,和用自我批评精神检查过去工作中的错误,求得进步,都是值得敬佩的。”“军委对西路军的指示一贯是正确的,对西路军是充分注意到的。目前西路军处在独立作战的地位,要达到完成创建甘北根据地和接通新疆的任务,必须击退二马的进攻,才能在临泽、高台、甘州站住脚。”
●徐向前、陈昌浩致电中央军委,再次要求将红四军、红三十一军开来河西,“以便彻底夹击马敌,不然,单靠西路军恐难完成任务”。
1月9日
●军委主席团致电徐、陈:“四军、三十一军路途三四千里,沿途阻塞,何能来援助你们?”电文说:“你们应集中主力,坚决歼敌,才有出路。如能诱敌伏击,能缴械一部,就有可能停止其进攻。而自己部队则应紧缩编制,每人能拿一件武器,刀矛也好,人自为战,即可无敌。你们政治上团结一致,自信能解决当前困难,完成任务。”
●徐向前、陈昌浩致电中央军委:“九军、三十军今夜可全部集中于沙河堡、倪家营一带,决心在此地寻机歼敌。后卫部队已从甘峻堡突围出来,到达倪家营子,主要干部无一损失。事务人员及彩号、病员损失一部,约200人左右。”
●敌马元海部署一部兵力于倪家营子、沙河堡、临泽城一带,牵制红军主力,而集中主力二万余人于高台县城周围,形成包围态势,准备大举攻击红五军。
●国民党政府提出解决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的两个方案。甲案:中央军进驻西安,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撤到陕西西部和甘肃;乙案:中央军进驻西安,东北军调安徽,第十七路军驻陕西西部。以上两案,由西安方面选择一案。
1月10日
●红十五军团由咸阳出发,南下商雒地区,阻止中央军从南线进攻西安。
1月上旬
●西路军政治部及各部队,在临泽县城、沙河堡、倪家营子等地,张贴由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署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布告》,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红军纪律、红军任务、政治主张等。
●红军各单位政治工作人员用白灰、红土、烟煤等物,在临泽城乡刷写革命标语,宣传红军政治主张,如“联合起来打日本”、“红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不替马步芳打红军”等,有些用黑墨写的标语,一直留存到解放以后。
●西路军政工人员在临泽蓼泉、平川堡、沙河堡等地发动群众,成立乡村苏维埃政府,民主选举了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这几个乡苏维埃政府只存在了十多天,红军退走后即被敌摧毁。
●红军在高台城乡动员10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在临泽城乡动员2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
1月11日
●周恩来致信蒋介石,要求蒋厉行诺言,尽撤进入陕甘之兵,释放张学良回西北主持大计。
●杨虎城部进驻临潼,准备抵抗蒋军。投向中央军的陕军冯钦哉部与东北军发生冲突。
1月12日
●敌马元海指挥马彪骑兵旅、马朴骑兵旅、韩起禄骑兵旅等部及民团一批,共2万余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大举围攻驻守高台县城的红五军。红五军在董振堂、杨克明指挥下,英勇奋战,保卫高台县城。
●敌军一部开始对临泽县城、沙河堡和倪家营子等地红军进行牵制性攻击,连日战斗不断,但规模都不大。
●东北军与国民党中央军在渭南渭河以北发生战斗。
1月13日
●敌军猛烈攻击高台县城红军。
●红十五军团到达蓝田,毛泽东电示勿停留,即向商县前进。
1月14日
●敌军继续猛攻高台县城,红五军依托城垣抗击。
1月15日
●周恩来、秦邦宪致电张闻天、毛泽东,通报蒋介石对西北之意图,并提出对策。蒋意图:张学良决不放回;西安要接受中央命令;东北军要调离西北,拟任于学忠为安徽省主席,王以哲为该省绥靖主任,杨虎城任陕西绥靖主任,绥署设三原。杨虎城对作战能否取胜,无把握。我们认为:为获得和平,杨、于可先通电就职;拟派人去奉化见蒋,坚持东北军驻甘,十七路军驻陕,中央军全部出甘;西安保留东北军、十七路军各一部,东北军可前伸至咸阳。红军问题待汉年回音后再提。
●红十五军团抵达商县,受到当地军民热烈欢迎。
●敌军继续攻击高台红军,驻守西关财神楼碉堡的一排红军,扼守前沿阵地,战斗英勇顽强。最后,敌军放火烧了财神楼,坚守的红军战士全部牺牲。与此同时,东门外也进行着激烈战斗,东关的制高点被敌军攻陷。
●敌《剿匪概述》记载:“我民团韩三成部,向高台西门外匪盘踞之大碉堡攻击,匪凭险顽抗,死伤过半,然坚守不退,我军即用火焚烧,将此堡之匪完全焚毙。”
●敌军和民团对驻守临泽城、倪家营子、沙河堡等地红军,不断进行骚扰和牵制性攻击,并捕杀红军派出的地方工作人员。
1月16日
●军委主席团致电西路军,通报西安事变后国内总的形势,并提出对西路军的希望。电文说:“这一时期,我们采取积极措施巩固西安,团结张、杨两部,将红军主力开到三原一带,十五军团南出商县,反对亲日分子对西安出兵,已得到相当效果。目前关键在西安,西安局面如果转向有利,将使二马难于积极对付西路军。我们同意西路军在现地休息一个时期,集中全力,乘机向东打,尔后以一部西进。”
●驻守高台县城的红五军,与绝对优势的敌军连日血战,遭受严重伤亡。军长董振堂叫骑兵团在北城墙挖洞,计划夜晚突围转移。旋又接政委黄超派人送来的信件,要董死守高台。董军长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传达黄超来信,决定与高台城共存亡。
1月17日
●西路军总部致函马元海,寻求停战,未果。
●进驻临泽沙河堡、鸭子渠的红九军部队,对马家军及鲁沙尔民团发起攻击,马元海率马步銮团赶来支援,双方先以步机枪互射,继以大刀肉搏,互有伤亡。
●敌军继续攻击高台红五军,红军机关、后勤人员上城,参加作战。因弹药奇缺,红军全用砖石、木料、刀矛、棍棒打击敌人。
●《青海日报》讯:国民政府特派西陲宣化使、护送班禅额尔德尼回藏专使赵守钰及参赞马鹤天等,乘汽车于下午2时许抵省垣西宁,下榻于昆仑大旅社。
1月18日
●高台战斗更趋激烈。红五军司令部组织机关干部、勤杂人员、女战士,全部登城参加战斗。红五军将士将爬上城的敌军一次次打下去,有些伤员抱住敌人滚下城墙,同归于尽。
●红九军两个团攻打驻临泽南部李家堡之敌。红军在堡墙上搭云梯14架,并发起猛烈攻击,击伤敌团长谭呈祥。由于敌军将堡外民房全部烧毁,并顽强固守,红军战斗四小时,未能破敌,遂撤出战斗。
1月19日
●敌军向高台城发起猛烈进攻,一波之后又来一波。红军浴血奋战,用枪托、大刀、长矛、石头、砖块拼杀,战斗极为激烈。
●西路军总部获高台红五军危急的消息,即派骑兵师由沙河堡前往增援,行至高台东南小海子滩时,遭敌马步銮团、马禄旅各一部和西宁鲁沙尔民团截击,激战中骑兵师大部受损。接着,红三十军又派八十八师一部来解救骑兵师,也遭受严重损失。这次支援战斗,骑兵师师长董俊彦、政委秦道贤、政治部主任李庆雍、第八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张子英等200余指战员牺牲。
●敌马朴旅及部分民团,向临泽县城发起攻击,驻守城内的红军供给部、卫生部和妇女团指战员依托城垣抗击。危急时刻,驻城东刘家墩的红五军部队往援,将敌军击退。
●连日来,马家军及民团一部,对驻在倪家营子的红军进行攻击,遭红军坚决抵抗。
●杨虎城部队在渭南以东之赤水,同国民党中央军发生战斗,关中形势更趋紧张。
1月中旬
●驻守临泽的红五军第十五师师长郭锡山,投敌叛变。
1月20日
●敌军倾其全力,围攻高台县城,炮火十分猛烈。红五军指战员前仆后继与敌抗争,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第十三师师长叶崇本、政委朱金畅、参谋长刘培基、第三十九团团长吴岱朝、政委何志余,参谋长张静波等2000余名指战员牺牲,高台城失陷。
●高台战斗紧急时刻,红五军第三十七团团长饶子健,奉政委黄超之命,率该团第一营从临泽出发前去支援,中途得知高台城已被敌军攻破,遂停止前进。旋遭敌军围攻,次日夜突围返回临泽驻地。
●是日晚,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倪家营子开会,讨论西路军行动问题。鉴于高台失守、临泽抗敌斗争形势严峻,决定东返。
●敌军对临泽县城及附近红军进行攻击,攻占东关和城东北的一个围寨,防守红军撤入城内。接着,敌军将十余架云梯搭上城墙,纷纷爬梯登城,但受红军奋力抵抗,敌军抢占城头计划未能实现。
●马敌一部,袭击驻守临泽城东五里刘家墩的红五军部队,红军奋起抗击,奋战竟日,打退了敌军的多次攻击,自身受到严重损失。
1月21日
●1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军委主席团,报告西路军东返,参加抗日联军。电文说:我们拟“乘绥东击敌,相机配合凉、古,接通兰州,增加抗日联军之目的,决定今晚全军集结出动(东返),走南大路,以十天行程到达古浪、土门地区,尔后向平番(今永登)或靖远集中”。
●凌晨2时,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秦邦宪:“西路军在高台、临泽一带不能立足,‘二马’步骑兵又向西堵截。他们从本日起转向东进,望速与于学忠协商,派一部策应。并与交涉红军离开河西抗日,勿加干涉。”
●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博、彭、任,提出同国民党谈判的原则:应使杨虎城、孙蔚如、王以哲、于学忠等打定主意,我们处在建议与赞助的地位。如有保证而能停止战争,则让步;如让步而依照是战争,则不能让步。西路军东进,徐、陈来电说士气旺盛,十天可达古浪。
●毛泽东致电在南京同国民党谈判的潘汉年,要他向蒋介石提出:“令马步芳停止进攻河西红军。”
●马敌集中五个团又一个营的兵力,向驻守临泽城的西路军供给部、卫生部和红五军一部进攻。红军男女战士在部长郑义斋,总部科长秦基伟指挥下,一齐上阵,依托城垣抗击敌军。因红军火力太弱,无法有效打击敌人。
●是日晚,西路军总部及红三十军从倪家营子出动东返。时值三九严冬,气候寒冷,红军行军艰苦异常。
●转移途中,组织部长张琴秋(政委陈昌浩夫人)生下一男孩,因敌军追击在急,张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追赶部队,昏倒在路边,被赶来的同志救起,扶上战马行军,小孩夭折。
●是日晚,驻守临泽县城以南沙河堡一带的红九军主力和从高台突围的红五军人员,奉总部命令东返。
●马彪致电马步芳,报告高台作战情况。电文说:“高台城克复,解决匪军3000余人,生擒数百人……各伪要人员生擒击杀者亦多,获步机枪3000支以上。”
●马敌攻占高台后,在城内大肆抢掠,搜捕残杀红军。
1月22日
●毛泽东致电潘汉年,要他与国民党中央交涉红军驻地,令马军让出凉州以西各城,该军自可停止东进。
●西路军各部队继续东进,当日晚进至张掖西南部西洞堡等地。
●当日晚,坚守临泽的红军突围转移,在临泽城以南的沙滩中又遭敌截击,多次发生激战,数百人伤亡、走失、被俘。
1月23日
●西路军东进至张掖西南部后,总部驻西洞堡内,红三十军及红五军部队驻西洞堡附近之高家庄、东寺、中沟等地;直属队及红九军驻龙首堡,一部分驻三青湾、木龙坝、墩院、包王寺、十八名字等地,计划稍作休整,继续东进。
●西路军致电中央军委,报告东进情况。电文说:红五军余部、红三十军全部,已东进至张掖西洞堡,王树声率红九军七十三团、八十团、骑兵团进至龙首堡。总指挥部直属单位现有三四千人,其中妇女、小孩占千人,彩病号增加,行动笨重,快行不易。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调整红五军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决定孙玉清任军长,黄超仍任政委,毕占云任参谋长,谢良任政治部主任;部队调整为两个团(第三十九团人员并入三十七团,第四十五团人员并入四十三团),每团编4个连。
●当日晨,敌军闯入临泽县城,红军未及走脱的一些工匠和重伤员被敌俘获,掩护红军撤退的一排红军战士和一批重伤员被敌军屠杀。
●马步芳致电马元海,严令其“死力堵击赤匪”,“阻止其西进或东下”。
●敌总指挥马元海发现红军东返后,即调马禄旅东下防堵,韩起功旅回防张掖,其中一个步兵团占领张掖以南之拒敌堡,阻击红军。
●蒋介石拒绝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关于释放张学良的要求,拒绝东北军留驻陕甘。
●敌旅长马彪,率部搜捕红军失散人员,将红军医院留在临泽县贾家屯庄的100多名红军重伤员,尽数屠杀。
1月24日
●张、毛、朱、张致电周恩来、秦邦宪,要他们加紧协商,设法阻止二马进攻西路军。电文说:西路军暂时不能西进,二马因未受严重打击,十分猖獗。领导机关缺乏自信力,不把中心放在战胜敌人、创造根据地上。可否要于学忠对马步芳来一个威胁,迫使其停止攻击。如二马停止进攻,则西路军可以甘州为界,甘州以东不相侵犯。
●毛泽东致电潘汉年,要他向蒋介石提出西路军防地问题。电文说:徐向前部如留河西,可照蒋意在凉州以西,但请蒋电劝马步芳让出甘州、肃州等城,以便该部就食,并令马部停止攻击。
●徐、陈致电军委主席团,报告西路军东进情况。电文说:敌企图拦头,堵我东进,迫我西进。现西路军全部集中在西洞堡一带,进行整理,动员行动。我方基本上坚持东进计划,但可能折转西进。电文报告西路军现状:全军1.4万余人,其中彩病员1000人,妇女1000人,小孩、残废300人。安置下即被敌杀害,故安置下又赶来。战斗部队不及五分之二。
●24时,军委主席团致电徐、陈,回复徐、陈当日电:“你们行动方针,以便利击敌、保存实力为目的,行动方向由你们自决。”如果你们决定东进,当派三十二军、二十八军适时到靖远河边,策应你们过河。为便利作战,彩病号、小孩、妇女望设法就地安置。
●马步青得知红军东返消息,即命骑五师马禄旅、韩起禄旅急速东返武威,布置阻拦。骑五师部队自此脱离河西作战前线。
●回族人士马鹤天在《甘青藏边区考察记》一书中记载:1月24日上午,马步芳约他至西宁东教场,“参观共军俘虏,约六百人,系新到者,衣服破烂,面容枯槁如乞丐。十九无履,以毡包之……皆能唱歌呼口号,步伐整齐,可知其均受(过)训练,毫无惧容。询之,大半为川人,多聪敏,有相当知识,实属国家有用青年也。内有女子百数十人,衣多红绿,头有小辫,大半来自农民家庭。目多赤色,面部也有受伤者,望之可怜。又有三百余人,到西宁已久,皆衣蓝色军服,盖已改编成军矣”。
●敌马忠义将在高台城内外搜捕的红军伤病员200余人,分批押到城南沙滩用机枪扫射,未死者又用大刀砍死。把一位护士长活活钉死在县政府院内的槐树上。把董振堂军长、杨克明主任、叶崇本师长、刘培基参谋长的首级割下,悬吊在城门上“示众”。将一批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和支持过红军的群众杀害。
●国民党《青海日报》讯:在甘州前线俘获之“女匪”154名,“男匪”136名,是日解抵西宁。途中冻死病死27名,挑选体格健壮的76名,拨归乐家湾军营训练,新剧团留“女匪”12名,其余待后安置。
1月25日
●毛泽东致电正在南京同国民党谈判的潘汉年:“已命西路军在甘州附近停止,请蒋速令马军让出甘、肃二州,(该军)即可停止东进。”
●军委主席团以“万万火急”电,向西路军通报西安事变解决后国共谈判进展情况,并电示西路军东进有关事宜。电文说:“估计‘二马’仍不会停止对你们的追堵。我们虽从各方面援助你们,但惟一的仍须依靠你们,用自力战胜‘二马’,完成东进任务。你们要“集结全军,切忌分散,用坚决的战斗,来完成东进。”
●连日来,敌军在高台、临泽和张掖西部地区,搜捕红军伤病员和突围失散人员,总数多达千余人,陆续押送张掖,由韩起功部关押或解送青海。
1月25日至1月27日
●红军从倪家营子撤走后,以民团团副李成基为首的民团骨干分子和地主,疯狂反攻倒算,将红军留下的500余名重伤员大部杀害,并将衣服脱光,暴尸街头;有的脑袋被打破,腿骨被打断。李成基亲手把红军留下的一名婴儿撕成两半,惨不忍睹。有些收留红军伤病员的群众也受到迫害。
1月26日
●马敌一个骑兵旅及青海宪兵团,追红军至西洞堡附近,红三十军在西洞堡滩与敌军展开激战,毙伤敌400余人,缴获枪400余支。
●西路军总部渡过黑河,进驻张掖县南部之龙首堡张家屯庄。
1月27日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致电军委主席团:敌已备于东,马上东进不易,拟在甘州以西周转一时期,以求击破敌人。东进外援必不可少,可否从远方、新疆方面应援,以便可东则东,可西则西。接济无望,即不能到安西。
●敌总指挥马元海命第一〇〇师手枪团和青海省宪兵团攻击驻在西洞堡的红军。红三十军出奇兵反击,击溃敌手枪团,歼灭敌宪兵团,计毙伤敌800余人,缴获枪支800余及弹药、物资、战马一批。
●《青海日报》报道,“俘共”160名由武威解至西宁,在一OO师司令部门前,由“马代主席”检阅,身体稍健者60余人,拨乐家湾军营训练;其余均为手足冻伤者,暂在南门外安置。
1月27日至30日
●为牵制敌军,西路军总部派出红九军第二十七师七十五团和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五团300余人,由红九军一名副团长率领,于27日夜从龙首堡出发,向东南方向运动,于28日早晨占领白城子及附近几座村庄。为时不久,敌骑即跟踪追来,红军关闭堡门及庄门固守,战斗3日,牺牲100余人。30日夜,红军从挖开的墙洞中悄悄转移,与大部队会合。
1月28日
●陈昌浩在张掖龙首堡张家屯庄主持召开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西路军行动方向问题,决定重返倪家营子。
●当日晚,红西路军总部率红三十军连夜西进,翌日晨返抵倪家营子。
●又一批被俘红军由张掖解往西宁。据《青海日报》当日讯:前方所俘“男匪”200名,由甘州解抵西宁,体格健壮的20人,即时拨归乐家湾训练营训练。
●东北军内部出现主和派(又称元老派)和主战派(又称少壮派)对立局面。主和派是以王以哲为首的高级将领,力主和平解决与蒋争端,受到少壮派的强力反抗,矛盾不断激化。
1月29日
●是日晨,西路军返回倪家营子,总指挥部立即调整部署,按部队建制,分兵屯守上下营子43个屯庄,把一批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到战斗部队,全力抵御马家军。
●西路军总部组织政工干部下到连队做鼓动工作,宣传队到街上张贴布告,刷写标语,号召群众支援红军作战。
●敌总指挥马元海调集韩起功旅、马彪旅、马朴旅及马步康旅的刘呈德团和大批民团,将倪家营子的红军团团包围。
●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时,红九军和总部直属单位在张掖龙首堡被敌军包围,激战一天。当晚突围时,又遭敌伏击,队形被打乱三次,伤亡很大,第二十七师参谋长姜振海牺牲。
●敌韩起功旅一部及张掖民团,在张掖南乡、西乡大肆搜捕红军掉队人员和伤病员。
●敌总指挥马元海电告马步芳:“赤匪大部分离开甘新公路,进入甘州南的倪家营子,占据堡寨四十三处,星罗棋布于周围十里之地,总人数约有一万三千余人,确系主力。”
●东北军少壮派在渭南召开骨干分子会议,作出决定:张学良不回,决不收兵,中央军如再进逼,不惜一战;一旦战事发起,东北军即坚决回击。此决定为元老派拒绝。
1月30日
●22时,周恩来、秦邦宪、彭德怀、任弼时、张闻天致电毛泽东等:“我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未能被西安左派所接受,也未能使杨虎城及稳健派所同意。他们主张,不论红军参加与否,均以武力抗击蒋军。我们在力求和平中仍不愿与友军处于对立地位,使友军变为敌军。因此,我们只有同他们一同打,在打的过程中仍同南京谈判和平。如打得好,和平仍然有望;如打败,则使友军相信我们的和平主张,在更不利的条件下接受和平。你们意见如何?望立复。”
●24时,毛、朱、张复电周恩来等:“我们意见如下:和平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也是张、杨的基本方针。我们与张、杨是三位一体,进则同进,退则同退,我们不能独异,失去张、杨。向张、杨两部表示,我们同他们始终一道,在他们不同意撤兵以前,我们不单独行动,协助他们争取更有利条件。用以上态度,争取最后的和平。”
●西路军后卫部队红九军冲破敌军阻拦,返回倪家营子。
●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后,见到被民团和地主破坏的惨状,义愤填膺。经调查,把惨杀红军伤病员的李成基、李成英、李梓、李清、王治国等五人从附近的藏匿地抓回,在龙王庙前召开公审大会,当众处决。
1月31日
●东北军元老派在王以哲家中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周恩来和杨虎城应邀出席。周恩来在会上全面分析了当时国内的形势及各方立场,尽力缓和东北军内部的对立情绪。会议决定派代表到潼关与中央军谈判,准备接受南京方面的条件,制止内战爆发。元老派的举动,使东北军少壮派大失所望,两派矛盾更加激化。
1月
●红军抗日军政大学进驻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西路军政治部敌工部长曾日三(原红九军政治部主任)爱人吴仲廉(原红九军政治部科长),在临泽西沟张家庄生下一男孩,托当地老乡王学文夫妇抚育。王学文夫妇视为己出,关怀备至,抚育长达14年,解放后送回吴仲廉。
●马家军和青海民团从河西向青海西宁大批押送红军战俘。从张掖到西宁共340余公里,分为十一个马站。至1937年4月,共押送红军战俘6200余人。当时气候严寒,红军战俘衣服单薄破烂,途中饮食不及,冻饿而死者不少。红军战俘不堪忍受,稍有反抗表示,即被当场枪杀,逃跑者时有发生。
●马步芳将红军战俘编组成“新二军补充团”,至3月编入者达3000余人,编为四个营和两个直属连,马腾和孟全禄先后任团长,强迫战俘修建飞机场、公路、桥梁等艰苦劳动。
●马步芳部将俘获的西路军前进剧团30多名演职人员编为“新剧团”,由其第一〇〇师参谋处主任赵永鉴负责领导,为其表演各种歌舞。同年8月,“新剧团”被解散。
●张掖民团第六团团长王九渊,带领民团在张掖北乡“清乡”,搜捕红军50余人,亲自打死多人,命部下打死2人,其余送交马家军折磨。
●张掖民团第五团副团长王有全,伙同民团大队长李荫堂,在张掖西洞堡一带俘虏、搜捕红军85人,缴枪10支,指挥民团活埋60人,其余25人送交马家军残害。
●《青海日报》讯:在西宁的“女匪”33人,已安置到伤兵医院看护伤兵,由“俘匪女连长”陈明杰任看护长,负责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