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决定直到1928年3月才由中共湘南特委指派的代表周鲁到达井冈山传达。周鲁时任湘南特委的军事部长、省军委特派员。周根据中央指示,指责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红四军前委工作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宣布给毛泽东以开除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省委委员职务,并误传中央指示为“开除党籍”,毛泽东后来在谈到此件事时说:当了个民主人士,只能当师长了。周鲁同时宣布取消中共前敌委员会,成立单管军中党的机关,不能过问地方党事务的师委,以何挺颖为书记,毛泽东改任师长;命令毛部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去支援湘南暴动。
3月中旬,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毛泽东,指挥主力部队分三路离开井冈山,致使一度形成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的割据局面大都丧失,平原地区几乎全部被国民党军队占领,此即“三月失败”。
对于领导秋收暴动遭遇的政治挫折,毛泽东并不以为意,他始终对自己的选择深信不疑,1936年,毛泽东在回忆这段峥嵘岁月时,仍然是激情满怀,毛泽东说:
由于秋收起义的纲领没有得到中央批准,又由于第一师遭受了一些严重损失,而且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是注定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和前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尽管这样,我们在井冈山还是把军队团结起来了,深信我们执行的路线是正确的。后来的事实充分地证明这一点。《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4页。)
收编袁文才、王佐
都是生于1898年结拜“老庚”的袁文才、王佐,是井冈山地区土著客籍的“劫富济贫”绿林武装的“好汉”。在北伐军攻占两湖、江西的影响下,袁、王接受中共的帮助,成立过县人民委员会和农民自卫军,掌握宁冈县政权一年之久,为以后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马日事变”后,边界各县相继“反动”,中共掌握的武装大部垮台,只剩下袁、王各60人枪游击在井冈山附近,保存了部分力量。
10月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到达宁冈古城,在文昌宫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对袁、王部采取团结、改造的方针,尽快在茅坪设立后方留守处和部队医院。
6日,毛带少数随员到大仓村会见袁文才,表示没有侵吞之意,鼓励他扩大和巩固部队,坚持斗争,做好王佐的工作,并以100支枪相赠,打消了袁的顾虑、猜忌。袁当即拿出几百块银元相送,回复了毛的请求。由此,毛泽东部与袁、王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袁、王表示接受毛泽东为首的前委的领导,要求毛派干部帮助其进行整编训练。毛先后派游雪程、徐彦刚、陈伯钧、何长工、贺敏学等分到袁、王部,使其部队素质得到很大改善。10月27日,毛部进驻井冈山中心地区茨坪。
经过艰苦的努力,1928年2月,袁、王部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为团长兼一营营长,王为副团长兼二营营长;5月,毛部与朱德、陈毅部会师后,二团改为红四军三十二团,成为红四军4个主力团之一。
袁、王被顺利收编,是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地区的重要一步。毛泽东对袁文才、王佐被错杀十分感怀,在1936年对斯诺谈话时仍然认为袁、王是好同志,是忠实的共产党人。见《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页。)在1965年回井冈山时,毛接见了袁、王的遗孀。毛得以在此落脚,并将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最重要的根据地;毛也以独当一面、独立武装的拥有者受到中共高层的重视;同时,与毛同率部队上山的一批军事将领,当时能与毛分庭抗礼的,此时或死或逃,毛泽东成为这支起义部队唯一的主要领导人。
袁、王部队长期坚持在井冈山地区,地形熟悉,关系较多,善于和敌人“捉迷藏”,在迂回中消灭敌人,是一支颇有战斗力的队伍。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能够坚持武装割据,宁冈能成为军事大本营,井冈山能成为军事根据地,袁、王均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土客籍矛盾造成的权势、家族冲突,中央“左”倾路线的影响,特别是宛希先事件的发生,终使袁、王被边界地方领导人定罪,在彭德怀红五军第四纵队的支持协助下被杀害。
宛希先,湖北黄梅人,秋收起义时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党代表,后任第一团政治部主任、红四军第十师党代表,是当时红四军的一位重要将领,与袁文才关系极好。1929年1月,以临时特委委员、边界特委常委身份与袁文才等部留守井冈山。
当时,永新县委负责人刘真娶了该县澧田大土豪龙庆楼妹妹为妻。新婚期间,适逢边界特委有事,宛希先几次派人叫刘真回去,刘均未从命。此时,龙庆楼正率一支五六百人的靖卫团配合国民党正规军进攻边区,便有人告知宛希先,龙家女子是坏人、间谍,想利用刘真的关系打进来做破坏工作,宛信以为真,将刘真妻子抓住处死,后又将逃跑的刘真抓回用甑蒸死。
事发后,引起永新县委的极大不满,加之地方主义作难,认为刘真惨死与宛对刘之妻子有关,1930年2月,永新县委便组织赤卫队兴师问罪,宛逃入三湾涤山,仍被捉住惨杀。
宛希先被杀,袁文才闻讯极为愤怒,大骂永新县委,传入特委耳中,使他们早就对袁不满的情绪更为加剧,终于促使他们决定杀灭袁文才、王佐。
2月22日(农历正月二十四),袁、王接到上级来信,调其部队到永新县城集合编队,袁、王不知是诈,除留少数人在宁冈外,率大部抵达永新县城,由特委将其分开安置。同时,边界特委(亦称西路行委)通知各县负责人赶至永新开会,并将永新地方武装全部召至县城,请彭德怀派红五军第四纵队赶来县城,24日,对袁、王部实行武力解决。袁文才当即被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枪杀,王佐闻枪逃跑,在涉水过河时淹死。王部大部分人逃散,袁部谢华光、谢贵标、周桂春、朱游庭等主要骨干先后被枪杀,部队被遣散。后袁、王余部举起白旗,“电省反赤”,井冈山根据地随之丢失,红军曾几次以重兵、主力红军企图收复,均被袁、王余部击败,损失惨重,直到1949年井冈山才得到解放。
袁、王被错杀,其余部“反抗力量”的顽强,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毛泽东当时收编的正确。
四军领导人
1928年4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由南昌起义余部为骨干、大部由湘南暴动农军组成的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与毛泽东部队会合,决定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后,毛泽东提出四军的基本战略:以罗霄山脉中段为根据地,发动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向北发展,向南游击,为朱德、陈毅接受。随后,第四军即成立,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并成立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统一领导第四军军委和边界各县党组织,由此开始“朱毛红军”即后来的“中央红军”的历史。
毛泽东作为红四军的领导核心,尤其是在红军战争年代,作为绝对的军事领导人物,是经历了一段尖锐、复杂的斗争后取得的;他的军事战略、战争战术,也是经过无数次战斗、反反复复的胜利与失败,而得到认可与拥护的。毛泽东也是在这段时间,一跃成为众多的红军“山大王”中的“领头羊”;井冈山根据地成为中国各个红色苏维埃区域的模范,这也是毛泽东日后成为领袖的最重要实力依据。
在朱、毛红军会师前,井冈山根据地曾因排挤毛泽东的领导,陷入“三月失败”,沦落白色恐怖1个多月,这是毛在井冈山的时期受的第一次政治打击。
朱、毛部会师后,井冈山红军势力大盛,计朱部2000余人,湘南农军8000余人,毛部1000余人,袁、王各300人,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为军长,毛为党代表,王尔琢为参谋长,陈毅为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第十师,朱德兼任师长,宛希先任党代表,辖28团(南昌起义军余部组成,王尔琢兼任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第29团(湘南农军组成,胡少海任团长,龚楚任党代表)、第30团(湘南农军组成,团长蒙九龄);第11师,师长张子清(张因伤休养,由毛泽东代),何挺颖任党代表,下辖第31团(湘赣边秋暴部队组成,张子清兼任团长,何挺颖兼任党代表)、第32团(袁、王部队组成,袁文才任团长,陈东日任党代表,王佐任副团长)、第33团(湘南农军组成,邓允庭任团长,邝朱权任党代表);第12师,师长由陈毅兼任,辖第34团(湘南农军组成,邝朱权任团长,邓宗海任党代表)、第35团(湘南农军组成,尹子韶任团长,黄克诚任党代表)、第36团(湘南农军组成,李奇中任团长,黄义藻任党代表)。另有1个特务营,宋乔生任营长,全军1万余人。
湘南农军时占井冈山红军人数的70%,但多是举家携口,拖儿带女,老幼同行,军容不整,纪律不好,麻烦事甚多,使得刚在井冈山地区站稳脚跟、毫无思想准备的毛泽东等人大感忧虑、倍觉烦扰。毛泽东即报告湖南省委说:“岂有此理的湘南县委和县政府,带了一大批农军一起跑来”,“一万人的群众拖泥带水,纪律太糟(一部分除外)”,便以给养困难,决定第30、第33、第34、第35、第36五个团计5000余湘南农军返回湘南。该部回后,重演过去的错误政策(烧杀抢掠),艰苦奋斗不半年,即完全失败。
四军所余部队由军部直辖,为第28、第29、第31、第32共4团,计6000余人,撤销原设第10、第11、第12师部,由朱、毛率领在湘赣边界游击,相继取得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战斗的胜利,并第三次攻占永新县城,粉碎了湘赣国民党军的第一次“会剿”,使井冈山红色割据区域达到全盛时期,面积7220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全县。
但是,6月26日,红四军的“顶头上司”湖南省委(负责人为林仲丹、贺昌)致信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指示红四军“立即向湘南发展”,杀开一条血路,向湘南资兴、耒阳、永兴、郴州发展,对衡阳取包围态势,以全力向茶陵、酃县、攸县、安仁发展,与湘东暴动相联系;只留袁文才1个营守山;要求毛泽东随军出发,派杨开明接任湘赣边特委书记;取消红四军军委,另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派杜修经为省委巡视员,随军督促,帮助前委工作。指示并特别强调,上述指示必须毫不犹豫的立即执行。(《湖南省委关于军事工作给湘赣特委及四军军委指示信》(1928年6月26日),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9月版;另可见《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杨开明为毛泽东妻杨开慧的堂弟,后在1930年2月被国民党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8个月后,其堂姐杨开慧亦在同一刑场遇难。这样,毛泽东所担任的党权、军权完全为杨开明、杜修经所控制,毛只是作为一个军队将领,和朱德、陈毅等统军出击湘南,去迎合湖南省委的“冒险”。
当时红四军主力部队之一的第29团官兵均由宜章农民武装扩编而成,亦是湘南暴动农军,乡土观念浓厚,特别赞成省委“打回老家去,就地闹革命”的出兵湘南计划,吵吵嚷嚷,要求回湘南家乡,该团党代表龚楚更是怂恿支持,当时朱德、陈毅领导的军部担心其孤军作战,容易为敌所乘,就派第28团一同前进。省委特派员杜修经乘力持异议的毛泽东、宛希先等正率第31、第32团在永新之际,附和第29团欲回家乡的情绪,致使第28、第29两团孤军冒进,远离根据地,偏师进入湘南。
7月24日,第29、第28团与国民党军范石生部激战郴州,先胜后败,溃不成军,大都溃散,第29团归队仅百人。此役红军损失近1个团的兵力。同时,由于根据地主力外移,兵力空虚,敌乘虚而入,割据区域内各县县城及大部平原地区尽都陷落,根据地所辖范围只余边界各县的山区,惨淡经营近一年的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总面积缩小为2400平方公里,人口仅7.6万人。此即“八月失败”。对于这次井冈山时期最严重的一次失败,毛泽东明确指出是杨开明与杜修经的责任,毛说:
八月失败,完全在于一部分同志不明了当时正是统治阶级暂时稳定时期,反而采取在统治阶级破裂时期的政策,分兵向湘南冒进,致使边界和湘南同归失败。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和省委派充边界特委书记的杨开明,乘力持异议的毛泽东、宛希先诸人远在永新的时候,不察当时的环境,不顾军委、特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不同意湖南省委主张的决议,只知形式地执行湖南省委向湘南去的命令,附和红军第二十九团(成分是宜章农民)逃避斗争欲回家乡的情绪,因而招致边界和湘南两方面的失败。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