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共选择了毛泽东全文阅读 > 第75章 王明主政中共中央(7)

第75章 王明主政中共中央(7)


  作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第一次“左”倾错误的直接责任人、“立三路线”后中央实际负责人之一的瞿秋白,一直处于党内斗争火力的集中点上。李立三自六届三中全会后即被共产国际召至莫斯科审查批判,反对“立三路线”的矛头一下子集中于“调和主义”的中央上,何孟雄、罗章龙派别如此,王明派别为了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宗派斗争更是如此。

  六届四中全会后,作为重要人物,瞿秋白仍留在中央局,但并无具体工作安排,处于赋闲、安置状态;瞿也仅作为一个理论家和文学评论者,为报刊写些文章,挣些生活经费,由此开始与鲁迅等有交往,并从事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工作。

  但国民党当局似乎并不了解中共内部斗争的情况,仍于是年9月悬赏缉拿中共中央委员瞿秋白、周恩来、陈绍禹、沈泽民、张闻天、罗登贤、秦邦宪7人,其中,把瞿、周列为首要,各悬赏2万元,其余5人则分为1万元。不过,也只有瞿秋白在1935年被捕后,这则启事才算兑了现。

  瞿秋白对左联的领导持续有3年左右的时间,起了很好的作用,时在左联领导下进行文学创作的茅盾为此评价说:

  “左翼文坛两领导;

  瞿霜鲁迅各千秋。”

  在这段可算重操旧业的文人生活中,最值得瞿称道、珍惜的便是与鲁迅的交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中国文坛领袖,鲁迅此时仍处于极度白色恐怖的压抑之中,以其泼辣的笔、激进的思想与富有同情心的胸怀在苦苦地奋发着、前进着。瞿秋白敏锐地感觉到这位文化巨人的存在,以饱含热情的文字维护鲁迅精神领袖的尊严,全面深刻地向青年先进介绍这位思想导师,并从内心深处与鲁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同时,瞿秋白虽在文艺理论方面勤苦耕耘,但也时刻关注着社会现实,尤其对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动向表现出清醒的洞察力,以杂文的方式在党内刊物上抨击时政、提出解决之途。时人评价说,瞿氏是文章能手,其文稿明净,极少改抹。著论以讥评时政为多,持论尽管尖锐,而说理透辟入里,逻辑性强。行文也不是剑拔弩张,而是从容不迫,圆润流畅。文中词汇丰富,尤喜熔铸新词。文章妙语如珠,机智新颖,别具风格。

  如题咏孙中山的《题远东第一伟人铜像》,别有深意:

  妖孽忽神圣,蓝天白太阳。

  一生皆矛盾,无话不荒唐。

  梦绕黄金国,魂飞乌托邦。

  只因承道统,断发复华装。

  但已进入中央苏区的博古、张闻天为首的“左”倾中央于此甚为不满,把反对江西苏区的罗明路线与国民党统治区域的瞿秋白错误当做最重大的政治任务,以开展党内斗争方式进行思想动员与避开党内矛盾的主要方式,因此,抓住瞿一些文章不同于中央的观点,重点攻击瞿为右倾机会主义。并于1933年底勒令体弱多病的瞿秋白离开上海,抛妻别子独自一人到中央苏区“述职”。

  瞿妻杨之华在回忆这一段夫妻别离的场面,有一段极为感人的文字,或许是瞿已有某种不祥的征兆,临走之前的瞿情真意切,欲走还留,她说:

  在静悄悄的夜里,他弯着腰低着头伏在书桌上辛勤地工作,已成了他多少年来的习惯。但这一夜却与往常不一样,我在睡梦中不断醒过来,也不断地见到他绕着我的床踱来踱去,或者坐在椅子上沉思抽烟,安静的夜并不能安静他的心。快要天亮的时候,他看见我醒了,悄悄地走过来,低下头,指着书桌上的一叠书说:“这是你要读的书。”又把十本黑漆布面的本子分成两半,“这五本是你的,这五本是我的,我们离别了,不能通讯,就将要说的话写在上面罢,到重见的时候,交换着看吧。”

  他一夜没有休息,但精神还很好。我们谈着当前的工作,也谈着离别以后的生活。我发现他一直为分别后我的生活担心,为我的安全担心,我就像小孩子似地轻松地对他说:“不要紧的,过去离别几次不是都重见了吗?这次当然也一样!”他说:“我们还能在一起工作就好了!”我说:“组织上已经答复我们,等找到代替我工作的人,我就可以走了,我们会很快地见面的。”他突然握住我的手说:“之华,我们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你还记得广东某某同志夫妇一同上刑场的照片吗?”我紧紧地拥抱着他说:“真到那一天也是幸福的!”杨之华:《忆秋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9~220页。)

  1934年2月5日,瞿秋白经过秘密渠道到达瑞金,就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即教育部长),这是一个闲职,在战争压倒一切的环境中,此职并无多少重要性可言,同时瞿还兼任《红色中华》报的社长兼主编,此报为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全国总工会、青年团中央的联合机关报,双日刊,但由于此前已受到强烈的批评,瞿在这个本应得心应手的职位上并没有多少文章问世。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已成定局,中央红军决定秘密撤离,身患重病的瞿秋白曾要求张闻天,让他和中央政府一起随主力红军突围,张向主管此项工作的博古反映,博古表示反对,瞿不得不留下。长征前干部的走与留是看其政治态度是否与中央保持一致而决定,瞿作为异端被打入另册应在情理之中。当时主持红军通讯联络工作的吴黎平回忆说:

  (决定宣布)两天之后,我曾经对把秋白同志留下的这一决定,问过毛泽东同志。说秋白同志这样的同志,怎么可以不带走,让他听候命运摆布?毛泽东同志回答道,他也提了,但是他的话不顶事嘛。我也问过张闻天同志,他回答,这是中央局大伙决定的,他一个人说没有用。吴黎平:《忆与秋白同志相处的日子及其他》,载《学习与研究》1981年第5期。

  对于留下瞿秋白,博古在延安整风笔记中《我要说明的十个问题》之十,就中央苏区留人问题作了说明:“中央苏区撤退时,由于对游击战争的形式及其困难认识不足,以至于各级仍保留一套架子,留下了一批干部:中央局书记项英、组织陈潭秋、宣传瞿秋白、军事陈毅、政府何叔衡。”“这些干部以后遭受牺牲,这是我要负责的。”“我要声明的即这批人留下来并无存心使他们遭受牺牲。”否认了自己是要“借刀杀人”。裘真:《瞿秋白被害与博古有关吗?》,载《马克思主义文摘》2010年2期。

  当时留守苏区的主要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江西分局(管党)、中央政府后方留守处和军事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是项英、陈毅,瞿秋白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兼后方办事处人民教育委员。

  多病,险恶的环境,瞿秋白等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何叔衡、邓子恢及项英之妻张亮、苏维埃政府司法委员兼内务委员梁柏台之妻周月林在转移途中,被地主武装侦悉包围,在福建长汀县濯田区水口镇小迳村被捕,何叔衡当场牺牲,邓子恢逃走。

  很快,初始隐瞒身份的瞿秋白被招供,迅即被转移到长汀县监狱,交由国民党正规军36师宋希濂部管押。

  虽然鲁迅及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尽力营救,蔡元培甚至面告蒋介石说,瞿是一位有才气的文学家,留下来对中国有好处,但蒋杀心已定。6月17日,也就是在遇害前1日,写出一首《偶成》,集合唐人诗句,可以看出瞿氏当时的心境。小序云:“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七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得《偶成》一首。”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6月18日,在狱中斗争4个多月的瞿秋白英勇就义,终年36岁。

  瞿氏在死前曾写有一个长篇的自传体回忆录《多余的话》,用略带忧郁的笔调记录了自己的一生与中共早期发展的历史,这部文学在瞿死后曾引起广泛争议,也给他带来许多赞毁不同的评价。

  但一些诗词还是反映出瞿秋白杰出的才华,如书赠陈炎冰的两首小词和一首七绝。

  《浣溪沙》:

  廿载浮沉万事空,年华似水水流东,枉抛心力作英雄。

  湖海栖迟芳草梦,江城辜负落花风,黄昏已近夕阳红。

  《卜算子》: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七绝题《梦回》:

  山城细雨作春寒,料峭孤衾旧梦残。

  何事万缘俱寂后,偏留绮思绕云山。

  王明为首的中共中央继续着控制全国党权、军权与政权的步伐。

  1931年3月28日,中央政治局举行常委会议,决定由张国焘前去担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书记。在讨论张国焘走后,中央常委的人选问题时,周恩来提议罗登贤、聂荣臻可参加常委。会议决定常委由5人组成:向忠发、罗登贤,中央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军委参谋长参加会议。《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8页。)

  对于“周恩来年谱”的这个说法,钱听涛认为并不准确,因为当时中央组织部长是赵容(康生)、宣传部长是洛甫(张闻天)、军委参谋长是聂荣臻。五人常委不应有这3人,而是向忠发、王明、周恩来、张国焘、罗登贤。赵容、洛甫、聂荣臻只是列席会议。“因为原来的常委王明、周恩来还都在位,张国焘虽去鄂豫皖,也并未免职。罗登贤原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为什么补为政治局常委呢?因为原来三个候补常委陈郁在四中全会后反对四中全会,参加了罗章龙的’非常委员会‘,后来虽’承认了错误‘,当然不能再递补为正式常委。卢福坦原任河南省委书记,1931年2月刚到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徐锡根在四中全会后追随罗章龙反对四中全会,1931年1月中央撤销徐锡根(还有罗章龙、余飞余飞(1902-1956年),又名余茂怀,安徽黟县人,工人出身,曾任上海法电支部书记,参加上海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六大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代表兼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0年回国,任中央总行委委员,1931年曾参与罗章龙反四中全会行动,被开出党籍,后任全总代理委员长。1932年9月被捕叛变,加入国民党特务组织,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逮捕,1956年死于狱中。)全总党团的领导工作,由罗登贤接任。因此政治局常委会决定递补罗登贤。至于康生、张闻天、聂荣臻当时都还不是中央委员,但可以列席政治局常委会议。张闻天于1931年2月从苏联回国接替沈泽民担任中央宣传部长后就列席政治局会议及政治局常委会议。”钱听涛:《他们,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转折——从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书记处)组成人员考析》,载《上海党史研究》1995年2期。

  但是,中共中央又遭遇到滔天骇浪,4月24日,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被捕叛变,因顾是中央局核心成员,几乎所有中央成员的驻地全在他的掌握中,从此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几乎难以举行;6月22日,向忠发被捕叛变,旋即被杀害,中共中央在上海已无法正常工作,于是决定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