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由此也一反前态,处处谨慎,表现出对毛泽东的敬重,关于这点张闻天说:“六中全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实质上推翻了王明路线。王明这时候碰了三个钉子(一个是蒋介石的钉子,一个是中央内部的钉子,一个是王稼祥同志从国际带来的钉子),所以气焰也小些了。”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转引自《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418页。)但绝不承认自己的六届四中全会后的“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战初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也由此他不情愿但必然地成为中共大踏步前进中的落伍者。
1940年5月3日,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举行开学典礼,王明到会出人意料地作了《学习毛泽东》的讲演,提出学习毛泽东的5种精神,即始终一贯地忠于革命的精神、勤于学习的精神、勇于创造的精神、长于工作的精神、善于团结的精神,并开宗明义地动听地颂扬毛泽东说:
对于青干学生学习问题,我只贡献五个字:“学习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既以毛泽东同志的光辉名字来取名,那就要名副其实,就是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业和理论。王明:《学习毛泽东》,载《新中华报》,1940年5月7日。
王明的这篇讲演是党内高层领导人较早公开表态称颂毛泽东为党的领袖的讲话,至少在表面上可以肯定,王明已不再是与毛泽东争权的对手,表明已“臣服”于毛泽东。
按共产国际的指示,在六届六中全会前,张闻天即向毛泽东请辞中央负总责职务,但为毛泽东所婉言拒绝,会后张闻天还是将职责主动地移交给了毛泽东。关于这段情况,张闻天于1943年有这样的回忆:
六中全会期间我虽未把总书记一职让掉,但我的方针还是把工作逐渐转移,而不是把持不放。自王明留延工作后,我即把政治局会议地点,移到杨家岭毛泽东同志住处开。我只在形式上当当主席,一切重大问题均毛主席决定。特别是在七八月政治局会议之后(所谓“神仙会议”),我实际上是做了宣传教育部门的工作。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转引自《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427页。)
在经历4年多的实践检验后,毛泽东这位土生土长、从未留洋学习过的山村书生,终于在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坚实地走到了中共中央的最前列,成为中共真正的第一代中央领导的核心。
1943年毛泽东担任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后,中央机构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人组成,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等同于后来的政治局常委会,使得中共中央的领导形成四级领导体制,即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
此时,中共中央组织机构是:(参见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469页。)
1.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统一在延安城西枣园办公。
(1)中央政治局,在延安成员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朱德、周恩来、康生、陈云、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秦邦宪、陈绍禹、关向应、邓发、凯丰。以毛泽东为主席。
(2)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以毛泽东为主席。
(3)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央秘书长任弼时,副秘书长李富春。关于任弼时当秘书长的原因,胡乔木说:“一是因为资格老,二是因为他是红二方面军领导人,三是他从共产国际回来的。这里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其他的人起不了他当时起的作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这是中共中央的4级领导机构。
(4)中央宣传委员会,由毛泽东、王稼祥、秦邦宪、凯丰4人组成,书记毛泽东,副书记王稼祥,秘书胡乔木。统管中宣部、解放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党校、文委等机构。
中宣部部长为张闻天,但张并未到职,由凯丰与陆定一先后代部长;《解放日报》社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社长为博古,总编辑余光生;新华通讯社,社长博古;中央党校校长由毛泽东兼任,副校长为彭真;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周扬。
(5)中央组织委员会,由刘少奇、康生、王稼祥、陈云、张闻天、邓发、杨尚昆、任弼时组成委员会,书记刘少奇,副书记康生,秘书杨尚昆。统管中组部、中央党务委员会、统战部、民运工作委员会、中央研究局等机构。
中组部部长为陈云,代理部长彭真;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董必武;统战部部长王明,因王明经常性的养病,部务由副部长柯庆施代理;民运工作委员会,由中央工委、农委、妇委、青委等机关合并组成,书记邓发;中央研究局局长刘少奇,副局长杨尚昆。
(6)中央总学习委员会,为整风期间的总领导机构,由毛泽东、康生、刘少奇、陈云、高岗、彭真、李富春组成,毛泽东为主任,副主任为刘少奇、康生,秘书胡乔木。
(7)中央清算过去历史委员会,由毛泽东、王稼祥、任弼时、康生、彭真组成,毛泽东为负责人。
(8)中央党与非党干部审查委员会,主任康生。
(9)中央反内奸斗争委员会,由刘少奇、康生、彭真、高岗组成,主任刘少奇。
(10)中央精简委员会,主任李富春。
在地区具体分工上,王稼祥负责华北的党政军民工作,刘少奇负责华中,任弼时负责陕甘宁边区、晋西北,陈云负责大后方,杨尚昆负责敌占区。各地区直接向中央书记处汇报工作。
2.中央军委机关。
1943年3月,决定成立中央军委主席团,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王稼祥组成,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秘书长杨尚昆。
其中,军委办公厅,负责机关行政事务,主任黄欧东;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总后勤部,部长叶季壮;军政研究室,主任陶铸;高级参议室,主任周思诚;抗日军政大学,代理校长徐向前。另专设政治工作总结委员会,以统一领导军队整风运动,由任弼时、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周恩来组成,主任先后由任、周担任。
3.中央各根据地派出机构。
自进入延安后,中共中央即在各个根据地及国民党政府控制中心武汉与重庆设立排斥机构,到1943年,计有统管陕甘宁边区工作的西北局(下辖晋绥分局),统管、察、冀、鲁、豫诸省的北方局(下辖晋察冀分局、山东分局、冀鲁豫分局),华中局及南方局。
(1)中央西北局,由高岗、林伯渠、贺龙、陈正人、贾拓夫组成常委,书记高岗。统管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西北财经委员会,主任林伯渠;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政委关向应,代理政委高岗;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林枫。
(2)中央北方局,由八路军控制的华北区域构成,代理书记先后为彭德怀、邓小平。统管冀鲁豫分局,书记黄敬;晋察冀分局,书记聂荣臻;山东分局,书记朱瑞、代理书记罗荣桓。
(3)中央华中局,由新四军控制的华中、华东区域组成,常委有刘少奇、陈毅、饶漱石、张云逸、曾山、赖传珠,书记为刘少奇,因刘去延安,代理书记为饶漱石,副书记为饶、陈毅。
(4)南方局,由在国民党政府控制的重庆及其西南省区构成,书记周恩来,代理书记董必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