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共选择了毛泽东全文阅读 > 第107章 核心领袖毛泽东(2)

第107章 核心领袖毛泽东(2)


  3.已经牺牲或者因病去世的,16人。(1)杨福涛(1893-1928年),为湖南工运领导人、湖南省委书记,实际上在1928年3月已经遇难,但因消息隔绝,仍被选举为第一名的中央委员。(2)苏兆征1929年因病去世。(3)罗登贤1933年被捕后已经遇难。(4)杨殷在1929年遇害。(5)李源(1904-1928年),广东东莞人,海员出身,曾任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中共支部书记,1927年冬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参加广州起义,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代书记,1928年秋在广东大埔三河坝被捕牺牲。(6)蔡和森已于1931年冬被捕牺牲。(7)项英于1941年皖南事变后遇难。(8)瞿秋白1935年遇害。(9)王凤飞1932年遇难。(10)李子芬(1902-1935年),湖北黄梅人,学生出身,长期在湖北从事青年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任共青团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满洲省委书记。1932年被捕,1935年在狱中逝世。(11)甘卓棠(1899-1929年),广东新兴人,船厂工人出身,曾参加省港大罢工,任香港机器工人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香港金属业总工会宣传部副部长。1928年1月起任中共香港市委常委、广东省委候补常委,1929年被捕遇难。(12)邓中夏1933年遇难。(13)夏文法,出生年月不详,湖北新洲人,学徒出身,曾任武汉染织工会委员长。六大后任河南省委常委、工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1929年被捕遇害。(14)刘坚予(1895-1930年),陕西咸阳人。原名刘愿庵,学生出身,但曾在四川军阀卢锡卿部当参谋、杨春芳部做秘书、川军四川省丰都县县长。后在四川从事中共地下兵运工作,配合刘伯承等领导的泸州、顺庆起义,任四川临时省委常委、秘书长、代书记。1930年被捕遇害。(15)王仲一(1901-1933年),河北阳原人,长期领导北方工运工作,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特派员,组织1922年的唐山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任总指挥部领导成员。后为北京区执委会代理工委书记、上海区执委会委员兼劳动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京绥铁路总工会秘书、张家口地委组织部部长兼工委书记、顺直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28年11月因“顺直省委问题”被撤销中央候补委员资格并撤职,1930年10月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开除党籍。1931年2月在天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病逝。(16)彭湃已在1929年牺牲于狱中。

  4.脱党、叛党者13人。(1)顾顺章(1904-1935年),是上海滩知名的工人领袖,是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的纠察队总指挥,后负责特科实际工作,1931年被捕叛变,1935年在国民党特务机关内讧中被杀。(2)向忠发已在1931年被捕叛变的第三天被国民党当局杀害。(3)徐锡根在1932年被捕叛变。(4)卢福坦1933年被捕叛变。(5)李涤生(1887-1930年),湖南浏阳人,早年为株萍铁路工人,曾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总代表、株萍铁路总工会副委员长、全国铁路总工会执委会常委、全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主任。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5、6月间在湖南长沙叛变,出任国民党湖南“清乡”督办署侦缉队员。在六大上因消息阻隔仍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但在1928年11月被除名,1930年8月在长沙火车站被红军抓获处决。(6)余茂怀于1932年9被捕后叛变。(7)王藻文(?-1929年),河北省张家口人,铁路工人出身。曾任京绥铁路总工会委员长,是张家口与京绥铁路工人领袖,主要在天津从事工运领导工作,1928年因顺直省委问题,被开除中央委员职务,1929年初,叛变投敌,5月31日凌晨在天津西开教堂后善里5号,被红队执行枪决,致重伤致死。(8)张国焘1938年叛党被开除党籍。(9)徐兰芝,生卒年不详,河南人,工人出身,曾为共青团河南省委委员、团省委书记、河南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农委书记、河北省委书记,因参与罗章龙派别活动被开除党籍,同时叛变。后情况不详。(10)王灼(1898-1932年),湖南桃源人,海员工人出身,曾参加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省港大罢工,为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中队长,参加广州暴动,后为广东省委常委。六大后任顺直省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31年被捕后脱离共产党组织。1932年,被逮捕入狱遇害。(11)唐宏经(1901-1983年),辽宁大连人,学徒出身,长期在大连、满洲领导工运,1930年3月起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候补常委、北满特委书记,1931年7月因参与罗章龙宗派组织被开除党籍。后为工商界代表,1945年重新入党。曾任大连市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常委、东北人民政府劳动部部长。1951年8月后被撤职,1952年8月再次被开除党籍,并以渎职罪判刑6年。1957年2月出狱,1980年经中共中央复审予以平反,随后任本溪市政协委员。(12)史文彬(1887-1942年),山东高青人,长辛店铁路机厂工人出身,曾任长辛店铁路机厂工人俱乐部委员长、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成员、京汉铁路总工会副委员长、全国铁路总工会执委会副委员长,1929年历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共青团九江县委书记、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因参与罗章龙宗派活动在1931年7月被撤销中央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党籍。1942年病逝。(13)罗章龙1931年被开除党籍。

  六大时的中央审查委员会的3人正式委员、2人候补委员,身份大致等同于中央委员。3名正式委员中,孙津川(1895-1928年),安徽寿县人,工人出身,参加“五卅”运动,主要领导沪宁、沪杭甬铁路工人运动,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主要带领工人纠察队冲锋,1928年在任南京市委书记期间,被国民党政府杀害;阮啸仙(1897-1935年),广东河源人,五四运动广东学生领袖之一,曾任青年团广州地委书记并代粤区执委会书记。五大后历任广东省委农委书记、赣南省委书记、赣南军区政治委员。1935年在率部突围时,在战斗中牺牲;2名候补委员是叶开寅(1907-1929年),湖北应山人,工人出身,曾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代表大会。1929年在武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杀害;张昆弟(1894-1932年)号,湖南益阳人。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蔡和森、毛泽东为朋友。1931年春,以中共中央“工运特派员”身份到湘鄂西苏区开展活动,任湘鄂西省总工会党团书记、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1932年被错杀。

  因此,六大时的中央委员应参加七大的是:关向应、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张金保。李立三此时在苏联,虽然被当做日本特务遭到监禁与内控,但其在共产党内的职务并未被取消,在七大上高票当选为中央委员亦可看出他的历史地位;张金保曾任罗章龙宗派集团“非常委员会”主席,但她宣布解散该组织,并已取得谅解,出席了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这属于资格较老的6位。

  六届二中全会增选者有刘少奇,三中全会增选者有陈郁、邓发、朱德、陈云、陈潭秋。这6人中,陈潭秋被指派到新疆联系盛世才工作,已经牺牲,中央并不清楚;有争议的是陈郁,陈郁是老资格的工运领导人,曾任全国海员工会主席,在六届四中全会上支持罗章龙反全会的活动,会后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受到留党察看、停止中央委员职权的处分后经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甄别撤销了处分。在六届七中全会上,任弼时专门为此作了说明。《任弼时年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63页。)在七大上陈郁以中直代表的身份与会。

  六届四中全会增选者王明,因病告假。

  六届五中全会增选者博古、张闻天、康生、王稼祥、凯丰、彭德怀、杨尚昆、李富春、李维汉、孔原、陈昌浩。

  在长征时期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在1935年8月初的沙窝会议上曾经补选陈昌浩、周纯全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徐向前为中央委员,何畏、李先念、傅钟为候补中央委员,这几个人均是经过政治局会议决定增加的,毛泽东为此还专门说明:“本来政治局不能决定中委,是在特别情形下这样做的”,显然于组织程序他们进入中央委员会是合法的。到七大召开时,何畏在抗日战争开始时任职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政委、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委,因对批判张国焘不满,私自脱离红军,后下落不明另有一说,何畏逃至老家广东乐会(现为海南省琼海市)玉塘村务农为生,1960年饿死于家乡。,除何畏外,陈昌浩在苏联,但他是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者(候补中委),其身份毋庸争议,其余的周纯全为山东解放区滨海行署副主任兼秘书长;徐向前为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先念为鄂豫皖湘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傅钟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副主任,他们的身份虽有长征时张国焘为四方面军干部争权的因素,但后来的中央会议并未就此专门作出正式决议,应该仍属于六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参见苏杭:《徐向前等六人应是中共六届中委》,《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1期。有意见认为,这6人并未得到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认可,其合法性并不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