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城头话当年——韩先楚同志回忆红军西征解放盐池
一九七八年四月十三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架米—8式直升机抵临盐池上空。机身下的盐池,格外壮观,辽阔的原野,弯曲的道路,清晰的城廓,整齐的街区,慢慢走动的人群……这一切都好像仰着笑脸,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机上,有一位年过花甲的将军,显得心情十分激动。他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不时地侧身俯瞰盐池县城。这时,作为随行人员的我们,仿佛听到了将军发自内心的声音:啊!盐池,一别四十二年,我又回来了!他,就是当年率部解放盐池的红军七十八师师长、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后任中央军委常委——韩先楚同志。韩先楚司令员带领有关人员,在对陕甘宁接合部地区实施空中勘察,盐池正是航线上的一个勘察点,他怀着对盐池人民的深情厚谊,决定在此短暂停留,重游故地,看看当年曾为之浴血战斗过的地方。
飞机在城外机场缓缓降落,韩司令员不顾途中疲劳,驱车直奔县城。他既没有去招待所,也没有去县委机关,而是来到了城墙脚下,来到了当年红军首先突破城防的城北三星店附近。这时,许多老乡听说当年红军的韩师长来了,纷纷赶来看望。韩司令同乡亲们热情握手,亲切交谈,随后健步登上城墙。他站在古老的城头上,眺望今日之盐池,追怀往昔,以无限感慨的心情,向大家讲起当年红军西征解放盐池的经过。
一九三六年二月,党中央根据全国形势和陕北根据地的特殊条件,英明地提出了“发展中求巩固”的正确方针,决定依托陕北根据地,组织抗日先锋军渡黄河东征。东征部队在毛泽东、彭德怀等同志率领下,自二月二十日至五月五日,历时七十五天,转战山西广大地区,毙伤俘敌一万二千余人,扩大红军七千余人,筹款数十万元,扩大了我党我军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为我出师华北,挺进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
红军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蒋介石政府拒绝和谈,对我陕甘根据地不断蚕食,加紧围攻,先后占领了吴堡、佳县、清涧、延川等地。为了打破敌人的围攻封锁,巩固和发展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大红军,发展统一战线,接援二、四方面军出草地北上会师,中央军委于五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在延川太相寺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大会。五月十四日,毛主席在会上作了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总结了东征的经验,提出了西征的任务。
五月十八日,军委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之一部在洛川、宜川、神府开展游击战争,牵制蒋阎西渡黄河部队及陕北、渊北之敌,以主力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等部组成西征野战军,向陕甘宁边界地区进行西征战役,彭德怀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西征部队分左右两路:红一军团为左路,左权代理军团长,聂荣臻任政委,从延川出发,经永坪、蟠龙、保安、吴起南下,连克曲子、环县、阜城等地。在曲子一仗,消灭马鸿宾之冶旅,旅长冶成章夫妇被俘。之后,进抵宁夏七营川、清水河一带。十五军团为右路,辖七十三、七十五、七十八、八十一师和红二十八军等部,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五月廿八日从延川县贾家坪地区出发,经安塞、保安,西出甘宁,挺进“三边”,首战新城堡(即靖边),直取宁条梁。靖边、宁条梁之敌不堪一击,望风而逃。我七十三师夜袭小桥畔,七十五师进攻安边县城,均未克。后留七十八师暂归彭总直接指挥,围攻安边县城,七十三师、七十五师前出豫旺堡一带。七十八师围困安边不久,即由宋时轮同志率红二十八军接替,七十八师奉命西进。途经定边县,侦知城内驻扎敌军一个营,即电报总部及军团部,请求袭击定边。六月十六日,部队果断进入阵地,天黑开始攻城。我红军指战员打得英勇顽强,十七日拂晓,三个团主力先后突入城内,师长韩先楚进城指挥作战,政委崔田民即拟电,报告总部及军团部。经过一夜激战,攻克定边,歼敌马鸿逵一个骑兵连及保安团全部,俘敌三百五十余人,缴获战马一百八十匹。总部当即复电嘉奖:“你们机动灵活攻克定边,庆祝胜利,防务移交宋宋(指宋时轮军长、宋任穷政委)。继续向盐池侦察前进。”六月十八日,防务任务移交红二十八军;十九日,韩先楚、崔田民同志即带七十八师连以上干部(宋时轮同志也一同前往),骑着在定边缴获的战马提前出发,并由骑兵团派出部队随同行动,担任警戒,到盐池勘察地形,侦察敌情,作攻城准备。随之,大部队直逼盐池。
盐池,位于宁夏东北部,地处宁夏、陕西、内蒙之接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盘踞这里的反动地方武装、商豪劣绅,互相勾结,残酷地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并经常对我解放区进行骚扰破坏活动。盐池是马鸿逵伪政权苦心经营的一个堡垒,是直接威胁我边区安宁的一颗钉子,所以,打掉这个堡垒,拔掉这颗钉子,无论对保卫陕甘边区安宁、打击蒋马匪军的侵扰、扩大根据地、开展统一战线和发展边区经济建设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盐池县城,虽然不算太大,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该地驻有保安团等地方武装。当敌人闻我攻占定边,西进盐池,惊恐万状,伪县长屈伸急忙向马鸿逵求援。马为加强盐池防守,速派其骑兵二团一营于六月十五日从惠安堡、大水坑方向驰援盐池。敌骑兵营是清一色的黑马队,武器装备较我优良,战马膘肥体壮,颇有战斗力。进城后,加强防务,抓紧训练,盘查行人,构筑工事,还增设了许多附防设施,满以为这样一来,防务就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了。六月十九日中午,我七十八师骑兵侦察员抵盐池实施外围侦察。当敌人看到我红军都是年轻战士,说什么“娃娃兵还能打仗?!”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我七十八师辖三个团,每个团兵力四百余人。主要装备是大刀、手榴弹、长短枪和少量机枪。与敌人相比,装器是差一些,但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大家对胜利充满信心。部队到达以后,为了尽快完成作战部署,即召集二三二团团长王得荣、政委刘懋功,二三三团团长彭文隆、政委周庆安,二三四团团长何光宇、政委贺大增等同志研究作战方案。韩先楚同志提出,部队刚到,地形不熟,天黑对我不利,是否第二天白天再打。但由于大家攻城心切,遂于当晚发起进攻。战斗打响以后,我红军指战员不怕伤亡,勇猛进攻,敌人凭险死守,战斗十分激烈。当时,攻城条件对我很不利,城墙高而厚,一砖到顶,结构坚固,而我又无重武器和爆破器材;周围地形平坦,隐蔽条件很差;我长途奔袭,部队疲劳,敌人以逸待劳,居高临下;依托城墙和既设工事拼死抵抗,再加天黑向导带错了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攻城未能奏效,随之撤出战斗。六月二十日白天,我围而不打,部队抓紧时间休息和做群众工作,宣传我党我军政策,指挥员勘察地形,了解敌情,研究打法。最后决定是:二三二团位城北,为主攻方向,二三三团位城南、二三四团位城东,为助攻方向,天黑发起进攻,天亮前解决战斗。
天黑以后,夜幕笼罩着盐池县城,黑夜死一般沉静。敌人预感到末日的来临,个个龟缩在城头上,工事里。城墙上的哨兵像幽灵一样游动着,不时地吆喝着为自己壮胆。而我红军战士个个摩拳擦掌,斗志高昂,攻击部队在进攻出发地整装待命,后续部队在集结地域待机行动,大家以急迫而紧张的心情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突然,嘹亮的军号声划破夜空,战斗打响了!我攻击部队如下山猛虎,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顿时,枪声大作,火光四起,喊杀声震撼着大地。年轻的红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架起云梯英勇登城;指挥员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指挥灵活机动;手榴弹在敌群开花,大刀片在敌群飞舞,机枪、长短枪一齐怒吼,向敌人倾泻出复仇的子弹。敌人不甘灭亡,拼命顽抗,疯狂反扑,我部队几次登城都被压了下来。但我英勇的战士未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攻击一次比一次激烈。前面的同志倒下了,后面的同志又踏着烈士的血迹,高呼“冲啊!冲啊!”,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继续前进。我攻击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强攀云梯,奋勇登上城墙,和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敌人一个个倒下,敌营长被我击毙,众匪一片混乱。我首先在城北打开了突破口,战士们一个个飞跃而上,后续部队相继进入城内,东南西北喊杀声、枪弹声连成一片,敌人溃不成军,四处奔逃,残敌很快就被歼灭。
六月二十一日凌晨三时,鲜艳的红旗终于插上了盐池城头。天亮了!盐池解放了!回汉各族人民纷纷拥上街头,尽情地欢呼跳跃,胜利的歌声迎来了满天的朝霞,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盐池一仗,毙伤俘敌一个骑兵营、一个保安团和伪政府武装警察等千余人,缴获战马二百余匹,五十瓦电台一部和大量枪支弹药等物资。所获之战马送军团部,后来成立了红十五军团黑马骑兵团。这支骑兵部队,在抗日战争期间驰骋在华北平原,英勇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盐池解放后,在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口号下,利用请客的办法,募捐抗日现金一万数千元,特别是盐池有取之不尽的咸盐、皮毛、甘草等特产,为我边区政府大宗物资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新县委接管盐池后,红军继续西进。六月二十二日、二十七日,七十五师和七十三师先克王家团庄,全歼该地民团,又袭豫旺堡,歼敌马鸿逵骑兵团二营,俘获人马枪支各三百余。七月间,七十八师西进韦州、红城水一带休整,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筹粮筹款。七月下旬,十五军团主力进驻同心、打拉池一带发动群众,并歼敌何柱国之骑兵一部。为了团结抗日,彭总亲自写信给何柱国军长,说明抗日救国道理,要他让出海原、同心,该军全部撤至固原及其以南,不要扰乱我军接援二、四方面军。他军移动时,我军给以方便。通过谈判,彼此遵守协议,我将其三百余人马枪支、鞍具全部退还,扩大了政治影响。八九月间,动员部队节约粮食,每日两餐,人人捻毛线、打毛袜、织手套,慰问二、四方面军。十月一日,红七十三师攻克会宁,歼敌两个连。十月上旬,韩先楚率七十八师主力开赴海原一带迎接二、四方面军。十月八、九、十日,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红军西征,狠狠打击了久踞甘宁地区的马鸿逵、马鸿宾部,歼敌两个团一个营,俘敌旅长以下二千余人,解放了环县、豫旺、同心、定边、盐池等城镇,开辟了纵横八百余里的新区,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西征的胜利,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星移斗转,岁月流逝,转眼四十二年过去了,祖国在发展,盐池在前进。当我们站在古老的盐池城头,聆听着将军的追述,激动的心情难以自已。回顾往事,展望未来,此时此刻,更加激起我们对无数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意,缅怀之情。安息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勇士们,你们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一九八二年三月于北京
(杨旭华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