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共吴忠历史资料汇编全文阅读 > 第69章 回忆篇(18)

第69章 回忆篇(18)


  建立红井子区

  张守杰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五日定边解放了,接着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定边二区建立了九个乡:一乡学儿庄,二乡沙场,三乡红柳沟,四乡石记圈,五乡卜掌,六乡井沟,七乡二道沟,八乡红井子,九乡大水坑。稍后,又发展了苏堡子和李原畔两个乡。

  一九三七年七月,三边特委决定原盐池地区仍划归盐池管辖,定边县委通知二区将六至九乡和苏堡子、李原畔六个乡划归盐池县。成立盐池县五区。并指派我担任区委书记,白玉山任区长,刘芳任宣传、组织科长。组织让我们三人筹建这六个乡及区的党政班子。到职后,我们召集了各乡乡长会议,决定将六、七乡合并为一乡,由冯玉堂任乡长,七乡改为二乡,X登科任乡长,九乡改为三乡,冯官官任乡长,苏堡子乡编为四乡,袁久鸿任乡长,李原畔乡改为五乡,李植斌任乡长。

  人员配备好了,区址放到哪里合适?大家反复讨论,认为红井子是中心,放那比较好。但那里住着反动豪绅张丕承,他刚从伪县政府惠安堡回来,和国民党常有来往。另外,红井子距国民党的狗腿子陈明德、姬绍洲、崔体等人的住地及活动地方较近,区政府放到红井子,我们活动比较困难。有人提出放到高窑寺,灶具、办公用具都有。可是高窑寺太偏僻,来往信件不好送。放到牛寨子吧,吃饭、办公没用具。最后决定放在甜果水,那虽然是个穷庄子,灶具、办公用具困难些,但群众基础好。我们就在甜果水成立了区政府。安稳地住到第二年,情况好转了,才搬到了红井子。

  区政府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各乡提拔上来的骨干。有保安助理员文进保、行政助理员高尚荣、政府秘书宗立本、除奸主任李芝、自卫军营长刘鸿绪,后为吴存义,有个姓马的同志搞工会。不久,县委派来姚占彪为书记,工作时间不长调走了,又派刘彩庵任书记,区长是高占福同志。刘芳、白玉山调回定边了,我调为组织科长。此时,各乡党支部已建立起来,支部书记的公开身份是副乡长。一九四○年春季,我调县委搞秘书工作,又给五区调去区委书记马生财、组织科长牛强。

  五区成立后,工作一般说来是顺利的,群众很支持。一次,甜果水沟北一华里远的刘风银家去了些国民党的变兵,群众立即给区上送信,我们就躲避了。敌人走后,群众又来送信,我们又回区上办公。那时,扩兵和征收救国公粮比较重要,难度也大,但群众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讲清抗日的重要性,做好思想工作,群众也很痛快。有一年,快过春节了,我和刘芳去包塬动员包有明的儿子当兵,他知道后避开不见我们。我俩耐心等他回来,一再宣传解释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人民要做亡国奴的,我们岂能甘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你们父子几个,应该出一人当兵。终于做通了包有明的思想,他同意儿子当兵了。

  有一回,我去五乡乡长王生李家征收救国粮。王生李在旧社会办过公事,比较“鬼”。见面就问,今年征收多少救国公粮。我说,我给你说了,你不能对别人乱说,走了风,完不成任务由你负责。随后,我们正在史禾场开会讨论征收公粮的事,一个人送来一封信给王生李,他打开看后,鬼鬼祟祟的。我马上要过来看,原来是史家湾包宪章写的,信中说他听到今年的救国公粮征收数字吓得帽不附顶、心惊发颤等等。肯定是王生李给他透的风,我当即对王生李说,咱们在这里讨论不成。于是,带着二三十号人到包宪章家讨论。包觉着势头不对劲,急忙表示说,这回救国公粮他一定要完成任务。会上,我们讲明征救国公粮、支援抗日的意义,然后动员大家自报。韩治邦同志首先带头报了自己出粮的数字。接着,大家纷纷自报,就这样,这一年的公粮超完任务几万斤,许多小户都给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