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 无往不胜
何广宽
一九四五年春天,党派我到盐池县红井子工委工作。那时,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正确政策的感召下,蒋马匪帮统治地区的部分有觉悟的贫苦群众,纷纷奔向边区。其中一部分回民群众集中到定边西门外,使原来只有一户回民的地方形成了一条街——新华街,成立了一个回民乡。
一九四六年秋天,我们红井子工委建立起六十多人的武装部队,其中回民战士约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也约占三分之一。次年初这支部队和余庄子工委所属部队及定边西门回民乡建立起的回民武装部队一起,整编成立了回汉支队。
红井子这支小部队,在经费和给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进入敌占区作战,不仅没有溃散,反而越战越强。他们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一九四六年,三边久旱不雨,大家在行军途中,嘴唇开裂。边区老乡窖水很少,为了不使群众增加负担,我们做饭喝水有时就用沟里的苦水。苦水做饭不仅难吃,下肚后,有的人还反应很厉害,同志们风趣地说:“眼睛活见鬼(指眼发黑冒金星),肚子如吼雷。”
当时,我们行军爬山路,有的战士穿的鞋缝了补,补了又缝,有的鞋帮不能用就撕去,鞋底上穿几个洞,用麻绳、布条做成凉鞋穿,有的干脆光着脚行军。后来三边军分区特意调给我们一批边区老乡做的布鞋。有一位战士叫余成孝,他光着脚行军打仗已经七八天了,脚上血迹斑斑,疼痛难忍。当听到发鞋的好消息时,他却表示说:“先紧大家,有剩的我再领。”这闪闪发光的共产主义思想,使我感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部队的给养和经费也非常困难,大家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有时靠剜点野菜充饥。尽管这样,一九四五年冬到一九四七年春一年多的时间里,三边军分区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笔钱,相当于现在的一元人民币,平均每人每月不足一角钱。钱虽不多,但给我们精神鼓舞很大,部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热情。
一九四六年冬,我们两进敌占区——里山堡作战,搞掉了马匪的伪政权——王庄匡乡公所,解散了马匪据点——狼布掌的几百国民兵,活捉了马匪的三个军事人员,捣毁了里山堡地区保甲和国民党组织,这是当时我党第一支进入马鸿逵匪帮统治区的部队,我们不仅打击了敌人,而且宣传发动了群众,尤其是部队在回民地区,强调严格尊重回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回族战士很满意,党的民族团结的政策深入了人心。敌人再也不敢到里山堡地区抓兵、要粮、收款了。延安《解放日报》在显著位置,报道了我部向下马关一带出击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过去,我们党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夺取了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同样要发扬这种精神,为把我们宁夏建设成为各民族团结,兴旺发达,文明昌盛的自治区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