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同志在盐池的故事
“要多向群众宣传”
1936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三),西征红军七十八师解放了盐池县,从此,盐池人民当家作主,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盐池一解放,面临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困难:铜板不能使,法币又没有,苏维埃货币群众还不相信,使不开。因此,商店不开门,手工业工匠停工停产,农民不进城卖米面、卖柴禾[火],城里人吃不上粮,没柴烧……新生的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同志们如坐针毡。就在这关键时刻,时任中央国民经济部部长的毛泽民同志,头戴大草帽,身穿白粗布衫子,蓝老布裤,从定边乘马来到盐池。
毛泽民同志一进城,先看了街面市场,然后径直走向政府所在地,走进办公室作了自我介绍,接着向苏维埃主席王锡林等同志了解情况。当王锡林同志向他汇报了盐池经济困难的情形之后,毛泽民同志坦然笑道:“困难不要怕,能克服的。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部分法币和苏维埃币,可以先兑换着使用。盐池刚解放,群众对共产党的政策还不大了解,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使苏维埃货币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信誉。”接着,他又耐心地给大家教了一些宣传群众的方法。苏维埃政府的同志们听了喜出望外,马上组织人员分头去干,一部分人在城里召开群众宣传会,并动员商号开门营业;一部分人到城周围的二堡、五堡、八堡等村庄向农民作宣传,动员他们进城卖米面,卖柴禾(火)。
宣传工作的威力果然大,只两三天,各商号的门开了。农民也进城卖东西了,盐池的市场活跃起来了。
毛泽民同志还指示苏维埃政府出安民告示,告诉群众:外地商贩可以自由来盐池做生意,驮盐的脚户可以自由出入;法币和苏维埃[币]一样通行,自由兑换;买卖公平,不许囤积居奇,买空卖空等等。布告一出,民心安定,生意兴隆,经济困难一天天减少了。
“打击面不能大”
盐池一解放,就开始了打土豪,分田地,没收豪绅浮财(金银元宝等)。党的政策是只打土豪,保护工商业者。当时因干部执行政策水平不高,对党的阶级政策理解不深,掌握得不准。因而,开始打土豪曾出现了扩大化,把有些工商业者当做土豪,有些本不该关押的人扣押起来了。
毛泽民同志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立即召集苏维埃政府干部,提出纠正的意见,说:“打击面不能大。”开头有些同志想不通,毛泽民同志就给大家耐心地解释,他说:“人家自己劳动流汗,没剥削别人,生活富裕点,就给人家定地主,打人家土豪,这样做不符合党的政策。”他还给大家解释保护工商业者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的重大意义,大家听了豁然开朗,立即纠正打击面过大的问题。这一措施影响甚大,那些外逃的地主(工商业者)闻讯,纷纷回乡操持家务,有的还给红军“欢迎”(赠送)了东西,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高耀山 张树林 整理)
——摘自《宁夏日报》,1982年11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