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盐池县十月份各项工作情形报告
(1938年11月16日)
一、扩大新军工作
十月分区给我们指示扩大新战士四十个,补充警卫二团,在县召开活动分子讨论会,区乡普遍召开活动分子会,群众团体也讨论过,自卫军大会上同样进行讨论,乡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讨论扩大新战士的重要性。[扩增]四十名新战士已经完成。但在扩大时犯了拉夫式的[错误]、干部中存在排斥外户、收买等不良现象。三区扩大一名新战士当即给大洋十二元,一区扩大一名新战士也给大洋十六元。扩大中干部只注意找外来人,在各种组织上动员不热烈,全县普遍未在抗日农会中动员,乡代表会上只有部分乡讨论过,很多乡都未讨论。
二、赈济工作
(甲)县区乡均组织审查委员会,县七人、区五人、乡三人组成,党政军参加群众团体也组织起来。县赈济委员会也开会四次,五区三次、四区四次,其他两次三次不等。
(乙)各区召集群众会议详细解释,说明赈济是林主席向中央请求的,如三山群众说边区政府真好,他们的生活那样艰苦,又不向我们要款,反而给我们放赈款,[中华民国]十七年灾荒时听说省政府发下赈款,但是人民没得到。四区灾难民调查没要放赈款,内中个别没调查清楚群众自动起来斗争对吸大烟和家庭还可维持的就将款收回另发给无法维持生活的人民。
(丙)赈济款的发放:一区六百五十八元、二区七百二十元、三区七百五十八元、四区六百五十元、五区五百三十元,留下五百元作为明年春耕时买重籽(种子)之用。县赈委会放了一百多元,放款前统计登记灾难民并到群众中进行调查,根据灾难民户数人口与劳动力分为三等,一等抗工属与群众残废,放款八元左右;二等是无法生活的灾难民,款数以五元左右为原则;三等灾难民看起来还可以,放款三元左右。有些干部本身生活实际有困难,经赈委会研究这些干部救济了一部分,款数最多六元少者二元,在救济中有个别干部犯了平均主义,如二、五区救济干部不论有无困难一律救济,同时审查不严,一、四、五区款放后发现有吸大烟的,得到后又追回。一区赈款有部分灾难民未得到。
三、秋收工作
各区乡普遍将夏耕委员会转变为秋收委员会,转变中洗刷了不负责任的,吸收积极的群众参加。现在全县秋禾收倒拉上了场,还未打,只有一区全数打完,总收获量二百六十四石(各种杂粮在内),与该区人口比较每人平均粮食不满一斗。秋耕开荒全县共三千二百二十垧(二、三区未在内)。秋收中给抗工属代耕。五区秋收十九个人工,开荒地十五垧;四区秋收三十个人工开荒六十垧;城区帮助抗工属收秋七十二垧地,三区代收四十垧,二区不清……偷粮食的群众,政府严格镇压,召开群众大会公审,将偷……回给以处罚。三区个别群众牲口不经管好,吃别人庄稼,经群众斗争后,这种现象消灭了。秋收最差的是二区,未领导群众,组织是形式的。今年春夏天旱,粮食不多,干部有这种观念,秋收没抓紧。
四、教育工作
四区原有学校两处俱开学,五区两处,城区两处又扩大一处,二区原有两处新扩大一处,三区原有两处新扩大一处,共十三处。新扩大学生十一名,原有学校扩大学生二十三名(内有女生十四名),半日学校城区建立了一处,内有妇女三十多名,每人平均能识三十多字,还有夜校一处学员四十多名,他们大部分皆能识字。给他们教材(教授的)是抗日常识。识字组全县共有一百零八组,一区四十八组、二区三十五组、三区十六组、四区十四组、五区三组。
五、自卫军方面
军事政治教育联系进行,连排班会议经常进行。戒严放哨工作近日比过去强一些,特别是五区杨陈沟放哨严密,不带路条的人决不能过去。
六、议县解释工作(略)
三边专署专员 王子宜
中华民国廿七年十一月十六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