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共吴忠历史资料汇编全文阅读 > 第47章 文献篇(46)

第47章 文献篇(46)


  盐池县政府整理自卫军总结报告

  (1942年8月2日)

  接到《重新整理自卫军工作决定》后,即[及]时成立县临时武装人民委员会,以阎志遵、杨存福、李维钧、李子岐、刘克明等五人组成,同时定出具体工作计划,于六月一日召开了各区委书记区长联系[席]会议,传达当时边区形势,详细讨论整理自卫军工作计划,并将县级干部组织了五个工作组,到各区帮助工作。

  一、四十天的收获

  (一)动员了各组织中的干部,认识了自卫军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了自卫军整理工作。县上召开联席会议,各区召开乡长、支书、连长联席会议,讨论边区形势与重新整理自卫军工作决定及本县具体工作计划,乡的各级组织中也进行了讨论,不论县区乡三级组织中,干部大部参加了这一工作并且积极去做。

  (二)建立了各种武装组织:县成立了临时人民武装委员会,专门领导全县自卫军工作;区开始时也成立了临时武装委员会,各区普遍以民主的方式选出了县区武装人民代表。区代表一区12人,二区22人,三区22人,四区13人,五区13人;县代表一区2人,二区5人,三区4人,四区3人,五区3人。六月下旬都召开了区人民武装代表大会,正式产生了人民武装委员会。在选举时到会武装人民平均60%至75%,此外自卫军有通信站,专门转递县区之间的信件。各连设有二到三副担架,以备战时之用。

  (三)以民主方式建立了各级指挥系统,自卫军班、排、连长通过班、排、连全体会议民主选举产生,选举方式先由临时人民武装委员会提出候选人名单,经自卫军中的讨论后再召开班、排、连全体会议选举,连长选举是以排为单位进行的,各排选妥后集乡府开票,票多者当选。各连、排、班长已选妥。

  (四)编制及武器成分、年龄:(表略)

  二、四十天工作中的缺点

  (一)宣传解释不深入。整理自卫军过程中,区县干部中动员较深刻,群众只是皮毛的老一套进行了一次宣传,没有经过耐心的向群众解释自卫军的重要,因此发生群众恐慌,躲避逃跑甚至自卫军干部也有躲避逃跑现象。组织基干自卫军,群众认为是拔军,二区三乡王节,三区三乡官福举,组织到基干军自卫军中而逃跑;二区五乡连长认为是当兵,怕的向宁夏逃跑。统计不确,年龄有以少报老、以大报小的(成年报老年,青年报儿童),这些都说明我们宣传工作不深入,没把群众保卫边区的责任启发起来。

  (二)各种组织不够健全,有的组织是形式。自卫军通信站虽设,但未担任起传递信件责任,信件还经常损失。侦察组织没有做侦察工作,哨站至今未建一处。武器尚差四百一十三件。

  (三)自卫军编制人数形成抄名单式的,不实际。这次编制过程中,三区六乡干部马信到北乡编制自卫军,未召开任何会议,回区后假报开过自卫军全体大会,自卫军名单是假造的。其他乡虽没有这么严重,但部分自卫军名单是坐在乡政府造下的,因此有些人还不知道他参加了自卫军。

  (四)个别干部对整理自卫军的工作认识模糊,不但不积极工作,反而阻止他人工作。如三区七乡自卫军连长积极将该乡的成青年完全组织到自卫军中,本应奖励,反受乡长批评,说“连长工作太认真了,为什么将所有成青年全部组织进去”等。整理自卫军中,干部认为是扩兵,逃跑两个。

  (五)贯彻边府重新整理自卫军工作精神不够,未深入人民中去,致使编制时隐瞒逃避。自卫军训练工作差,除城区每七天集中训练过一次,其他区四十天集中训练一次,以班为单位训练过一次,二区集中干部训练过一次,再没有训练。

  三、我们对今年自卫军工作的意见

  (一)加强自卫军政治军事训练。(略)

  (二)健全自卫军各种组织及武装设备。(略)

  (三)提高自卫军纪律。

  (四)加强各级人民武装委员会领导。

  县长 阎志遵(盖章)

  代理大队副 邓国忠(盖章)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八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