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中共吴忠历史资料汇编全文阅读 > 第46章 文献篇(45)

第46章 文献篇(45)


  盐池县三三制政策执行情况

  (1941年)

  甲、三三制的成分。

  一、边区参议员、县参议员、乡参议员的成分:

  A.边区参议员全县3名。

  贺晋年,共产党员(现任三旅旅长)。

  肖佑汉,共产党员(任盐池县委书记)。

  靳体元,进步分子(现任县参议长,元华工厂经理)。

  B.县参议员:四一[1941]年选出的参议员46名,正式议员33名,候补议员9名,聘请的议员4名,有男议员40名、女议员3名,在正式参议员里有共产党员22名,国民党员3名,无党派8名,候补议员里有共产党员5名,无党派4名(附名册,政治成分)

  C.乡参议员:全县共有参议员519名,正式议员410名(男387名,女23名),后[候]补议员109名(男96名、女13名),其中有回民议员5名(内有后[候]补议员2名),在参议员中有共产党员191名、国民党员2名,其他都是无党派人士,其具体情形如二区三乡。……

  二、县政府委员会、乡政府委员会成分:

  A.县政府委员会:四一[1941]年9月20日召开县参议员会,选出县长1人,委员9人,县长阎志遵,委员孙璞、刘俊秀、杨花亭、杨存富、张广珍、郭文举、王维春、芮丁、张永安等共10人,有共产党员9人,委员中只杨花亭一个是党外人士。

  四二[1942]年3月25日召开县参议会(二届二次议会),为了把政府的委员十足的做到三三制形式,所以在这次参议会上,退出政府委员会的共产党员有芮丁、郭文举、李复元、张广珍、王维春、刘俊秀、张永安7人,另补选非党人士5名,为政府委员:

  刘占金 商人 特务分子

  聂复初 老先生 中间分子

  聂秉珍[政]任二科副科长 进步分子

  曹桂 小商人 特务分子

  赵文卿 任一区区长 进步分子

  政府委员和原来委员孙璞、杨存富、杨花亭、阎志遵等4人共9人,其中有共产党员3人,非党人士6人(在这次整风中整出特务分子3名是刘占金、聂复初、曹桂)现在的政府委员。

  B.乡政府委员会成分:全县共有26个乡,共有乡长26个,委员104个,其中有共产党员41个(附二区三乡政府委员成分一份)。……

  三、区长、乡长、行政村长、自然村长成分:

  A.区长5名(赵文卿、黄九科、李义、李生、张守杰),有共产党员4名,进步人士1名(赵文卿)

  B.乡长全县共有26名(应为25名),其中有共产党员15名,进步分子5名,中间分子11名,无党派11名,特务分子1名。

  C.行政村长:全县共有行政村长701名,其中有共产党员19名,无党派82名,进步分子26名,中间分子21名,反动及特务分子不清。

  D.自然村长的政治成分不清。

  四、县政府区署工作干部的成分:

  A.县政府县长、秘书处2人,一科2人,二科4人,司法处2人,管理员1人,仓库1人,共14人,其中有共产党员10名,非党员4名(聂秉珍、田荣、汤明监、陈步荣),特务分子1名(陈步荣),进步分子3名(聂秉珍、田荣、汤明监)。

  B.区署工作干部:一区4人、二区4人、三区5人、四区5人、五区4人,共22人,其中有共产党员18人,非党人士4人(赵文卿、毛生秀、田忠、韩自立)。

  乙、二届参议会后的几个组织问题。

  一、县参议会和县政府委员会,乡参议会和乡政府委员会,改选和补选的情况:

  A.县参议会没有改选过,县政府委员会改过一次,就是1942年3月25日召开参议会。为了彻底实行三三制政权,在政府委员中有7个共产党人退出政府委员,另补选了5名非党人士刘占金、聂秉珍、曹桂、赵文卿为委员。

  B.乡参议会:1942年9月份开始进行了一次改造,全县选出议员428人(内有女议员3名),新选出乡长10名,委员59人。

  二、县参议会和乡参议会召开的次数:

  A.县参议会……

  B.乡参议会:是经常召开,每逢征改公粮、公盐等一些大的工作各乡都是召开参议会讨论执行,凡是遇到了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放在参议会上讨论,如去年12月份城区二、三乡的成立运输队都是在参议会决定,如三乡决定出3年的公盐款买骆驼运盐,二乡参议会决定出2年的公盐款买骆驼,并在参议会上发动投资,在这个会上就投资了6个[峰]骆驼,l0万元钱。

  三、常驻会议:

  在四一[1941]年的县参议会上选出常驻议员5人,李维钧、靳体元、肖佐汉、李子奇、左英,其中有共产党员3人,党外人士2人,在四二[1942]年二届二次参议会上,为了实行三三制,肖佐汉自动退出常驻议会,另补选党外人士左祥林为常驻议员,选成[出]了共产党员2人,党外人士3人,李维钧为正议长,靳体元为副议长。

  四、居民小组:

  全县共有428小组,一般的小组都不起什么作用,和乡的政权发生关系,只有城一乡的居民小组还能起些作用,如每逢[发]动人开会的时候,他们就召集小组长,指定小组长动员他那一组的人,如果有些什[么]传达的事情,乡上召集小组长开会传达,小组长再给小组公民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