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全文阅读 > 第58章 扼杀新法,引起党争

第58章 扼杀新法,引起党争


  高氏(1032年-1093年) ,亳州蒙城(今属安徽)人。高氏出生在皇亲国戚的显贵之家,乳名滔滔。她的曾祖父高琼曾追随太宗南征北讨,因功被封为忠武军节度使;祖父高继勋为王室立下大功,被封为节度使;父亲高遵甫担任北作坊使。母亲曹氏是北宋开国元勋大将曹彬的孙女,姨母更是贵为仁宗的慈圣光献曹皇后。曹皇后对于明眸皓齿的小外甥女倍加疼爱,滔滔三岁的时候,曹皇后将她接进宫中亲自抚养。

  恰巧此时,仁宗赵祯因自己没有儿子,将三岁的侄子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赵曙)接到宫中抚养。滔滔与宗实同龄,两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嬉闹玩耍,形影不离,就像亲兄妹一样,对于这两个孩子,赵祯与曹后视如己出,看到他们耳鬓厮磨的热乎劲儿,赵祯与曹后经常逗小宗实道:"想不想娶皇后侄女当媳妇啊?"

  宗实和滔滔在宫中愉快地生活了五六年,被各自的父母接回了家。转眼十载过去,有一天赵祯对曹皇后说道:"咱们老而无子,十三(赵宗实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13子)与滔滔均已长大成人,我们下旨为他们赐婚吧!"

  庆历七年(1047年)初,由皇上、皇后做主,高氏嫁进了濮王府,宫中戏称此事为"天子娶儿媳,皇后嫁闺女"。

  小两口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次年四月,高氏生下长子赵仲针,后改名赵顼。嘉祐八年(1063年),赵曙登基称帝,此时,已生有四儿一女的高氏正位中宫,成为了赵曙的皇后。

  四年后,英宗去世,长子赵顼继承帝位,即神宗,高氏被尊为太后。

  高氏自幼生活在宫中,嫁给英宗后又长期与曹后生活在一起,因此在言行举止方面深受曹后的影响。她像曹后那样,生活俭朴,对本家严加约束,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妇德。她虽然在政治观点上非常保守,但是从不干预朝政。

  神宗赵顼即位后,针对宋朝社会存在的弊端,特别是冗兵、冗官、冗费所带来的社会危害进行了改革,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神宗变法之举,使对祖宗之法怀有深厚感情的曹后与高后,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无法接受。

  曹后与高后极力反对神宗的变法之举,虽多次劝神宗不要轻易变革祖宗之法,但却坚持后宫不干预朝政的祖训,没有强硬地予以阻止。

  神宗于元丰七年(1084年)冬染病,病情日见沉重,立太子成为了刻不容缓的大事。神宗认为长子延安郡王赵佣是太子的最佳人选。高太后、向皇后、左相王硅等人都极力赞成赵顼的想法。

  神宗下诏: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煦。由皇太后处理军国政事,直到皇帝痊愈。

  高氏见神宗的病情不断加重,眼见他将不久于人世,认为应做好神宗死后赵煦即位的应急准备。于是,她命宦官梁惟简暗中赶制一身小孩穿戴的黄袍。

  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五日去世,赵煦身穿高氏秘密为他制作的黄袍,在神宗去世的当天即位,史称哲宗。此时,高氏已是54岁的老人,而赵煦则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孩童。

  高氏没有因老来丧子的悲痛而改变对政治的保守态度。年幼的皇孙称帝后,她贵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成为了宋朝的实际掌握者。垂帘听政,为高后提供了表明政治态度的大好机会。

  高氏当太后的时候,就成为了受到变法抑制的皇亲国戚及保守的大臣组成的旧党领袖。旧党在变法过程中,虽然被逐出了朝廷,但他们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时刻在等待着卷土重来的时机。赵顼死后,高氏垂帘听政,旧党无所顾忌地对变法派进行了彻底清算,史称"元佑更化"。

  高氏于元丰八年(1085年)五月五日在朝堂上贴出诏令,命文武百官上言朝政的缺失。但是由于变法派利用职权在诏令中添加了六条规定,百官无人敢言。此时,朝中的大臣们多是神宗所用之人,变法派在朝廷的各要害部门掌控实权。高氏如果想要废除新法,就要重新启用被排挤出朝廷的旧党人士。

  因此,高氏在贴出求谏令的同时,下令召回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等元老旧臣。

  司马光是旧臣之中最得高氏信任的人。因为司马光在变法之初就坚定地反对改革,变法派每出台一项新法,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大唱反调,极力进行攻击和谩骂,这使他赫然成为了旧党的旗帜,备受旧党的推崇。

  司马光和吕公著回朝后,高氏分别封他们为门下侍郎和尚书左丞之职(两人都是副宰相)。司马光刚刚回朝,高氏就让他看求谏诏,命他先从舆论上打开缺口。司马光对高氏的命令心领神会,立即将矛头直指求谏诏令,他连续上了三道奏章要求修改求谏诏令,司马光认为诏中的六条限制使百官不敢言事,应全部去掉。不久,六条限制被废除,高氏颁布了新的求谏诏令,很快,反对派纷纷上书。

  借用舆论的影响,高氏相继废除了保甲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免役法、保马法。与此同时,刘挚、王岩叟、苏轼、苏辙等旧党中的骨干分子陆续被委以要职。

  废除新法的活动在变法派的顽强抵制下,进行得并不是一帆风顺。当时,变法派的领袖蔡确、章悼、韩缜身居相位,他们极力抵抗高氏废除新法的活动。高氏如果想进一步废除新法,就要不断积聚、扩大自己的势力,然后将变法派排挤出朝廷。

  为了能够完全将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高氏认为必须加强旧党在御史台、谏院中的力量。

  宋代的御史台、谏院负责纠察百官、肃正纲纪,它能够控制言路,权力、气势,能够和宰相抗衡,并且享有"风闻奏事"的特权,也就是说没有真凭实据,可以用道听途说的传闻弹劾大臣,这一职能巩固了皇权,限制了宰相的职权。

  高氏将王岩叟、刘挚、孙觉、唐淑向、朱光庭、苏辙等旧党干将纷纷安插进台谏以后,掀起了弹劾变法派的高潮。

  宰相蔡确首当其冲。蔡确在赵顼死后,按照朝廷的惯例担任山陵使,主持赵顼的丧葬事宜。

  谏官们弹劾蔡确,在赵顼灵柩启程前的五天夜里,没有按旧例在宫中为其守灵。他们弹劾蔡确"慢废典礼,有不恭之心",又揭发说:赵顼的灵柩出发时,蔡确身为臣子不跟在后面,反而为了方便,先行骑马跑出去数十里,弹劾蔡确"为臣不恭,莫大于此"。

  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谏官们先后上了几十道奏章弹劾蔡确,要求将他罢黜,谏官们在奏章中言词越来越激烈,罪名也越来越多。蔡确上表请辞,在表章中罗列了自己担任宰相时的功劳。这引起了谏官们的强烈不满,他们用尽了所有的罪名以后,竟然将天旱也怪责到了蔡确的头上。高氏早就嫌蔡确碍手碍脚,见谏官们把他骂够了,就将他贬知陈州。

  蔡确下台的当天,高氏命司马光出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当王安石听说司马光出任宰相时,仰天怅然长叹,他知道自己的变法付诸东流了。

  果然,司马光上任后,加快了废新法的步伐,对变法人士大加排挤。就在蔡确被贬21天后,章悼被贬汝州。随后,韩缜被贬颍昌府。

  元祐三年(1088年)底,高氏将新法尽数废除,变法派或被贬为地方官,或被排挤出朝廷。

  高氏为了彻底打垮变法派,授意梁焘开具了一份变法派"亲党"的黑名单,并将黑名单贴在了朝堂上,下令永远不许重新启用这些人为官。

  旧党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在牵涉到权力等利害关系时,旧党内部展开了激烈的矛盾斗争。

  事实上,旧党成员重新上台后就产生了矛盾。他们在反对新法和受排挤时一度团结在一起,但在如何对待新法和变法派的问题上,旧党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例如,范纯仁、王岩叟、李常等旧党成员就反对全部废除。

  旧党成员在处置变法分子时,或出于公心,或顾虑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反对过分打击变法派。旧党成员在政见上的分歧,再加上个人的恩怨,导致了一场激烈的党争。

  最先开始党争的是苏轼和赵煦的师傅程颐。苏轼对于程颐完全照搬书本的迂腐之气很不以为然,多次当众奚落他。从此旧党成员意气相争,分成了以程颐为首的洛党、以苏轼为首的蜀党和以刘挚、梁焘、王岩叟为首的朔党。

  三党各立山头,泾渭分明,不顾是非,相互进行攻讦,意气用事,朝中乱哄哄的,闹成了一团。

  宰相刘挚与吕大防私下早就有矛盾,再加上彼此政见不同,矛盾更加激化。虽然高氏主张朝臣"要一心为国,不要拉帮结党",但她对党争持超然的态度,不是非常反感党争,更没有对党争忧心忡忡。

  高氏不在乎激烈而荒唐的党争,为了使朝臣们听命于自己,为了利用党争各方的矛盾来维护自己的权威,高氏甚至会暗中给党争煽风点火,扩大党争的范围。

  高氏认为朝中的党争不论孰是孰非,只要不影响自己垂帘听政,不蔑视自己的权威,她就完全可以容忍。但如果党派之争妨碍或者指责到她,不管是什么人,她都要给他些颜色看看。

  神宗临终时命程颐担任赵煦的老师。一天,赵煦得了麻疹,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上朝,也没有上课。对于此事,朝中的大臣们不闻不问,高氏也照旧上朝听政。程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责问宰相吕公著道:"你知道皇上为什么没有上朝坐殿吗?"吕公著答道:"我不知道。"程颐又说道:"二圣(赵煦与高氏)临朝,皇上没有上朝,太皇太后怎能坐在那里呢?而且你身为宰相居然不知道皇上生病,你觉得这说得过去吗?"

  高氏听到程颐的这番话以后,非常生气。不久,高氏就将程颐罢官了。

  元柘七年(1092年),有人推举程颐为官,对程颐依仍怀恨在心的高氏没有同意。